一种槽型轻轨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802发布日期:2018-07-04 13:4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槽型轻轨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槽型轻轨枕。



背景技术:

轨枕又称枕木,也是铁路配件的一种。只不过现在所用材料不仅仅是木材,因此叫轨枕更加科学。别看轨枕的模样单调划一,貌不惊人,它的作用可不小。轨枕既要支承钢轨,又要保持钢轨的位置,还要把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再传递给道床。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硬了不行,软了也不行。列车经过时,它可以适当变形以缓冲压力,但列车过后还得尽可能恢复原状。槽型轨为有轨电车设计中所采用的通用性钢轨,但轨型明显区别于目前轨道交通中所采用的工字轨,配套的混凝土轨枕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次重型及中型轨道结构通常采用槽型混凝土枕。现有的槽型轻轨枕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整体支撑强度不够,经济可行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型轻轨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槽型轻轨枕,包括轨枕体,所述轨枕体顶面开设有凹槽体,凹槽体底面上开设有一组对称布置并向轨枕体内部下方延伸的安装孔,所述轨枕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装在安装孔外部的螺旋筋组件,所述轨枕体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与轨枕体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两端分别连接有L型筋头,所述轨枕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与轨枕体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二连接钢筋,所述第二连接钢筋上方沿着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钢筋,第三连接钢筋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钢筋垂直设置,第三连接钢筋与第二连接钢筋捆扎固定连接,所述轨枕体内部对应两个L型筋头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与轨枕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弯折钢筋,所述第一弯折钢筋包括顶部平直段、顶部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侧部倾斜段以及伸出轨枕体底面并与侧部倾斜段底部连接的底部弯钩段,所述顶部平直段两端分别与对应的L型筋头捆扎固定连接,所述侧部倾斜段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钢筋捆扎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枕体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弯折钢筋,所述第二弯折钢筋与第一弯折钢筋的结构相同设置,第二弯折钢筋的顶部平直段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钢筋固定连接,第二弯折钢筋的侧部倾斜段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钢筋捆扎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筋组件包括套装在安装孔外部的螺旋钢筋以及围绕螺旋钢筋圆周分布的多个定型钢筋,所述定型钢筋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向外弯折的定型弯钩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以及第三连接钢筋均为热轧带肋钢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钢筋以及定型钢筋均为冷拔钢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枕体由C50混凝土制模浇筑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轨枕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装在安装孔外部的螺旋筋组件,螺旋筋组件包括套装在安装孔外部的螺旋钢筋以及围绕螺旋钢筋圆周分布的多个定型钢筋,确保安装孔与外部螺柱连接可靠安全,避免安装孔内部纹路因承受压力过大而崩脱;通过第一弯折钢筋、第二弯折钢筋、第一连接钢筋、第二连接钢筋以及第三连接钢筋形成轨枕体内部的承力框架,轨枕体整体的强度得到大大加强,经济可行性好,更加具有可实施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整体支撑强度高,经济可行性好,更加具有可实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槽型轻轨枕侧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槽型轻轨枕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槽型轻轨枕正向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槽型轻轨枕中螺旋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钢筋,2-第三连接钢筋,3-第二连接钢筋,4-第一弯折钢筋,5-第二弯折钢筋,6-轨枕体,7-凹槽体,8-安装孔,9-螺旋筋组件,91-螺旋钢筋,92-定型钢筋,93-定型弯钩部,10-底部弯钩段,11-L型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槽型轻轨枕,包括轨枕体6,所述轨枕体6顶面开设有凹槽体7,凹槽体7底面上开设有一组对称布置并向轨枕体6内部下方延伸的安装孔8,所述轨枕体6内部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装在安装孔8外部的螺旋筋组件9,所述轨枕体6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与轨枕体6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一连接钢筋1,所述第一连接钢筋1两端分别连接有L型筋头11,形成了与凹槽体7更加匹配的钢筋框架结构,结构布置更加合理;所述轨枕体6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与轨枕体6长度方向相同的第二连接钢筋3,所述第二连接钢筋3上方沿着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第三连接钢筋2,第三连接钢筋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钢筋3垂直设置,第三连接钢筋2与第二连接钢筋3捆扎固定连接,所述轨枕体1内部对应两个L型筋头11分别设置有延伸方向与轨枕体6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弯折钢筋4,所述第一弯折钢筋4包括顶部平直段、顶部平直段两端连接的侧部倾斜段以及伸出轨枕体6底面并与侧部倾斜段底部连接的底部弯钩段10,所述顶部平直段两端分别与对应的L型筋头11捆扎固定连接,所述侧部倾斜段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钢筋3捆扎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轨枕体6内部中间设置有第二弯折钢筋5,所述第二弯折钢筋5与第一弯折钢筋4的结构相同设置,第二弯折钢筋5的顶部平直段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钢筋4固定连接,第二弯折钢筋5的侧部倾斜段分别与对应的第二连接钢筋3捆扎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筋组件9包括套装在安装孔8外部的螺旋钢筋91以及围绕螺旋钢筋91圆周分布的多个定型钢筋92,所述定型钢筋92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向外弯折的定型弯钩部93;所述第一弯折钢筋4、第二弯折钢筋5、第一连接钢筋1、第二连接钢筋3以及第三连接钢筋2均为热轧带肋钢筋;所述螺旋钢筋91以及定型钢筋92均为冷拔钢丝;所述轨枕体6由C50混凝土制模浇筑而成。

通过第一弯折钢筋4、第二弯折钢筋5、第一连接钢筋1、第二连接钢筋3以及第三连接钢筋2形成轨枕体6内部的承力框架,轨枕体6整体的强度得到大大加强,经济可行性好,更加具有可实施性;轨枕体6内部设置有两个分别套装在安装孔8外部的螺旋筋组件9,螺旋筋组件9包括套装在安装孔8外部的螺旋钢筋91以及围绕螺旋钢筋91圆周分布的多个定型钢筋92,确保安装孔8与外部螺柱连接可靠安全,避免安装孔8内部纹路因承受压力过大而崩脱。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