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1852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轨道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也越来越密集,在人流量大的时段和路段交通压力巨大,常常出现道路堵塞。许多城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建设了许多地铁、轻轨和磁悬浮车辆等轨道交通,但这些轨道交通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轨道车辆整体重量偏重,对轨道压力大,运行时,驱动部工作时对车辆产生噪音和振动,影响乘坐舒适性,维修、维护难度大;2)对于轨道设施,其建设施工难度大、周期长,且对现有的路面交通造成严重的干扰,轨道设施建设条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且为永久性的设施,不便拆除,车辆在轨道上运行,容易受侧向风的影响而产生晃动,影响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3)现有交通的平面交叉路口内不宜施建其他交通设施,不利于交通系统的空间化发展;4)轨道交通换乘站由于需要占用大量地面面积,使得换乘站一般设置得较小,使得其容纳量较小,容易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

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以减轻轨道压力、减少轨道车辆所受的振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所述轨道设施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车辆沿所述轨道运动,所述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所述轨道设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所述轨道车辆,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停靠站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停靠站包括塔楼和动力支架,所述塔楼与所述动力支架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塔楼架设于地面上,用于提供轨道车辆停靠以及乘客上车、下车的场所,所述塔楼包括用于将其架设在地面上的承重梁,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支架上,所述轨道与所述动力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部、牵引绳、回收部和制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牵引轨道车辆运动,所述制动部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所述回收部用于将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到相应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绳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需牵引的轨道车辆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绳为柔性绳索,用于将停靠在上一停靠站的车辆牵引至其所在的当前停靠站,所述回收部用于将下一停靠站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至其所在的当前停靠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牵引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牵引绳,所述牵引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的固定端相连并可对牵引绳进行绕卷或放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设施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轨道的支架,所述支架按设定路线布设在地面上,所述轨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沿支架布设方向延伸,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和固定梁,所述支撑柱施建于地面上,所述固定梁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设施还设置有用于对沿所述轨道运动的轨道车辆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和用于对沿所述轨道运动的轨道车辆进行侧向限位的限位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所述道路系统包括多条道路、多个平面交叉路口以及道路交叉的拐角区,所述路口包括第一禁行区和第二禁行区,所述第一禁行区、第二禁行区以及拐角区用于施建塔楼承重梁并且禁止通行,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禁行区内,所述塔楼通过所述承重梁架设在所述平面交叉路口上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路口由第一道路和第二道路交叉而成,包括直行区、第一右转区、第二右转区、第一调头区和第二调头区,所述直行区供第一道路上的车辆穿过所述交叉路口,所述第一右转区用于第一道路上的车辆右转进入第二道路,所述第一调头区用于第一道路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内调头;所述第二右转区用于第二道路上的车辆右转进入所述第一道路,所述第二调头区用于第二道路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内调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轨道设置,牵引装置设置在停靠站处,使得轨道车辆与牵引装置分立设置,可减轻轨道压力,同时,牵引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对轨道车辆无影响,使得轨道车辆所受到的振动减少。

本发明设置的停靠站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塔楼和动力支架,牵引装置设置在动力支架上,并且避免了牵引装置的工作对塔楼造成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塔楼架空与地面上,减少其对地面原有设施的影响;轨道设施还包括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支架包括施建于地面上的支撑柱和可拆卸地固定在该支撑柱上的固定梁,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固定梁上设置导向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减小侧向力对轨道车辆的影响,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平面交叉路口内可施建相应的交通设施,有助于交通系统空间化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停靠站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一个实施例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述实施例中轨道设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述实施例中动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述实施例中轨道设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述实施例中动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道路系统平面交叉路口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牵引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发明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发明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考图1-3,图1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停靠站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为方便观察和说明,图2将停靠站除去,并省略部分结构,图3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一个实施例部分结构的俯视图,为方便观察和说明,图3将省略了部分结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车辆100、轨道设施200、若干牵引装置300、若干停靠站400和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500,图中只示出本轨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轨道设施包括轨道210和支撑柱220,支撑柱用于固定轨道,轨道车辆100沿轨道210运动,停靠站400架设在地面上并沿轨道210设置,停靠站包括塔楼410、动力支架420和地面输送装置430,牵引装置300用于牵引轨道车辆100,牵引装置设置300在所述停靠站400处,道路系统500包括若干道路以及道路交叉形成的若干平面交叉路口510。本实施例中,停靠站架设在该道路系统500上空,图中示出停靠站400设置在平面交叉路口510上空的方案,未示出的停靠站400可架设在其他地面上空,例如荒地、停车场等等。

图4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述实施例中轨道设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述实施例中动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4-6,轨道车辆100由牵引装置300牵引,从而沿轨道设施200布设的轨道210行驶,并在停靠站400内停靠,乘客可在该停靠站上车、下车,在设置换乘的停靠站还可以换乘另一趟轨道车辆。如图4所示,一种轨道车辆停靠站,包括塔楼410和动力支架420,塔楼410用于提供轨道车辆停靠以及乘客上车、下车或者换乘的场所,其架设在原有路面上设施上,动力支架420用于安装牵引装置300,其架设在地面上,并位于塔楼410内部,其与塔楼410相互独立设置,互不影响,避免了牵引装置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对塔楼造成影响;轨道车辆的轨道210固定在动力支架420上,塔楼410上对应轨道210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轨道车辆沿运行轨道进、出停靠站的第一通道口411,轨道210从该第一通道口411穿过。本实施例停靠站400设置在平面交叉路口上,塔楼410架设在平面交叉路口510上方,动力支架420位于塔楼中部并施建与地面上,具体为施建在平面交叉路口510中央。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停靠站可架设在其他地面上,例如荒地、停车场等等。

塔楼410包括楼体412和承重梁413,承重梁413施建于地面上,本实施例中楼体412为方形结构,其四周设置承重梁413,承重梁413设置在交叉路口四角,楼体412通过所述承重梁413架设在地面上,使得原有的地面设施不受塔楼的影响。

塔楼410包括架空层414、过街层415、第一停靠层416、第二停靠层417和其他功能层418,各层之间设置有相应的楼层间输送设备,如电梯、电动扶梯和楼梯等,楼体412通过架空层414架空于原有路面上,地面车辆可从该架空层通过。第一停靠层416和第二停靠层417用于乘客站内上车、下车和换乘,过街层415上设置有与地面连通的输送设备430,具体为自动扶梯和楼梯等输送设备,轨道车辆在停靠层停靠,此时乘客可在站内上车、下车和同线反方向换乘,并通过楼层间输送设备上、下楼层实现不同线路车辆的换乘。

楼体412在对应动力支架420的位置设置有一隔离空间440,使得牵引装置200隐藏在楼体412内部,隔离空间440上设置有供轨道车辆进出其中的第二通道口441,轨道210从该第二通道口穿过,轨道车辆可沿轨道210从该第二通道口穿过楼体412。

停靠站塔楼通过承重梁架设于地面上,占用地面面积小,可相应扩大建设面积,从而扩大容纳量,减缓乘客拥挤的现象。楼体外部还设置有风能收集装置和太阳能收集装置,可将所收集的风能和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为停靠站内照明系统提供电能。

如图6所示,牵引装置300固定在动力支架上,动力支架420施建于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动力支架施建在现有道路路面上,图中所示为其设置在平面交叉路口中央的方案。动力支架420包括第一横梁421、第二横梁422和动力支撑柱423,第一横梁421和第二横梁422固定在动力支撑柱423上,动力支撑柱423施建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动力支撑柱423施建在交叉路口中间,第二横梁422设置在第一横梁421上方,二者呈空间交叉设置,二者的高度距离设置以至少能通过一辆轨道车辆为准;牵引装置300固定设置在动力支架420上,包括第一牵引装置301和第二牵引装置302,二者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421和第二横梁422上,轨道车辆的运行轨道2101、2102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421和第二横梁422的下侧,两条运行轨道呈空间交错,分别作为不同方向轨道车辆的运行轨道。

第一横梁下部还设置第三横梁425,其与第一横梁平行设置,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梁424,用于将二者远离动力支撑柱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横梁、第三横梁、第一连接梁和动力支撑柱共同围成一个框架,轨道车辆可穿过该框架,框架内壁可固定其他功能轨道。例如导向轨道和侧向定位轨道,有助于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第二横梁下部还设置有第四横梁427,其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二者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梁426,第二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二连接梁的设置和作用与第一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连接梁的设置和作用相同。

本实施例中楼体设置两个停靠层,乘客可通过楼层间传输设备上下楼层,从而实现换乘;在本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中,停靠站可设置一个停靠层,此时停靠站不设置交叉方向不同线路的换乘,轨道车辆在该层内部停靠,乘客可上车、下车和同线反方向换乘。

本实施例牵引装置包括空间交叉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本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中,牵引装置可只设置有一根横梁,其上固定有一个方向的运行轨道,此时塔楼只需对应该牵引装置所在的楼层设置一个停靠层,供乘客上、下车同线换乘,不设置交叉方向不同线路的换乘。

与现有技术牵引装置随车设置的方案不同,本方案牵引装置设置在停靠站,有助于减轻轨道车辆的车身重量,从而减小其运行时对轨道的压力,同时,也避免了牵引装置工作时对车辆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提高车内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牵引装置设置在停靠站还有助于其维修和日常维护,同时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风雪和尘埃等。停靠站内设置用于安装牵引装置的动力支架,并与塔楼相互独立,使得塔楼不受牵引装置工作时的振动影响。

轨道设施200用于输送轨道车辆使其沿轨道设施设定的路线运行,如图5所示,轨道设施包括轨道210和若干支架220,支架220包括支撑柱221、固定梁222,支撑柱221通过下部固定施建在道路中间或者道路两侧,该固定梁222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柱221的上部;固定梁222包括第一横梁2221、第二横梁2222和连接段2223,第一横梁2221和第二横梁2222相互平行,连接段2223两端与第一横梁2221、第二横梁2222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横梁2221和第二横梁2222另一端与支撑柱的上部固定连接,使得支架呈类似“p”形;轨道200包括第一轨道211、第二轨道212和第三轨道213,第一轨道211固定在固定梁222第一横梁2221的下侧,第二轨道212固定在第二横梁2222上侧,第三轨道213固定在固定梁连接段2223的内侧和支撑柱上部112对应固定梁一侧两处中的至少一处,本实施例中,第三轨道213固定在固定梁连接段2223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211为运行轨道,轨道车辆上的行走装置可沿该第一轨道211运动,轨道上还设置有轨道箱2111,其将第一轨道211包裹在其内部空间内,第一轨道211固定于轨道箱2111内,第一轨道211与轨道箱2111内壁之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可作为走线装置220,用于布设线路。例如穿设所需电线、绳索等,轨道车辆沿第一轨道211从固定梁222与支撑柱221围成的空间穿过。支撑柱221上设置有路灯、灯箱或绿化装置等,并设置风能收集装置、光能收集装置为路灯及灯箱等提供电能。

该轨道设施200还包括导向装置(图中未示出)和限位装置(图中未示出),导向装置固定在轨道车辆上,对应该车辆运行时第二轨道212的位置固定在轨道车辆下方,并沿第二轨道212运动,此时,第二轨道212作为导向轨道;导向装置和第二轨道212对轨道车辆起导向作用,有助于轨道车辆沿轨道稳定运行。限位装置固定设置在轨道车辆上,其对应该车辆运行时第三轨道213的位置和数量安装在轨道车辆侧面,并沿第三轨道213运动,此时第三轨道作为限位轨道;限位装置和第三轨道213可对沿轨道运动的轨道车辆进行侧向限位,有助于降低轨道车辆受侧向力的影响,如侧向风、雨或发生事故时的侧向冲击,辅助轨道车辆沿轨道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为运行轨道,第二轨道为导向轨道,第三轨道为限位轨道,车辆行走装置可沿该第一轨道运行,导向装置可沿第二轨道运行,限位装置可沿第三轨道运行,保证轨道车辆在轨道设施设定的轨道内准确、平稳地行驶。在本技术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轨道车辆的具体结构设置在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中分配运行轨道、导向轨道和限位轨道,例如将第二轨道212设置为运行轨道,将第一轨道211设置为导向轨道,第三轨道213为限位轨道,并对应在相应轨道的位置设置导向装置、行走装置和限位装置。

本实施例中,支架221上只设置一条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为单向单轨的方式,本技术方案中,轨道设施可根据轨道车辆的具体结构和运行需要从而设置一条或多条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形成单轨或双轨或多轨的运行方式。

固定梁222为预制件,可在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安装,其包括第一横梁2221、第二横梁2222和横梁连接段2223。本实施例将第一横梁2221、第二横梁2222和横梁连接段2223三者预制为一体的结构,在本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横梁2221、第二横梁2222和横梁连接段2223可单独预制,或第一横梁2221与第二横梁2222分别与横梁连接段2223为一体进行预制。预制的固定梁222通过第一横梁一端和第二横梁一端与支撑柱2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方便施工,并且在不需要时可在不破坏各部件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拆除。

支撑柱221上部与固定梁固定连接,下部直接施建于地面上,例如施建于现有交通路面,可设置于道路中间或道路两侧,利用现有交通设施进行施建,施工难度小,工程周期短。

在本方案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还可施建在地面非现有交通环境中,例如旷野、河流岸边或者山体侧面等等。

图7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述实施例中轨道设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中动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考图7-9,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的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一个实施例不同在于,其轨道设施220和动力支架420的设置不同,具体为,本实施例轨道设施200中的支架220包括两个固定梁222,分别固定于支撑柱221两侧,使得支架整体呈近似“中”字型,两个固定梁222分别固定第一轨道211,轨道车辆沿第一轨道211从固定梁222与支撑柱221围成的空间内穿过,该“中”字型支撑柱两边可设置为两辆轨道车辆反向行驶或同向行驶。其结构设置及原理与第一个实施例同理。动力支架420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动力支撑柱423两侧的第一横梁421、一对对称设置于动力支撑柱423两侧的第二横梁422和动力支撑柱423,第一横梁421和第二横梁422固定在动力支撑柱423上,动力支撑柱423施建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动力支撑柱423施建在交叉路口中间,该对第二横梁422设置在该对第一横梁421上方,二者呈空间交叉设置,二者的高度距离设置以至少能通过一辆轨道车辆为准,使得该动力支架可固定两根运行轨道,实现双向通行或单向双通道;牵引装置300固定设置在动力支架420上,包括第一牵引装置301和第二牵引装置302,二者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421和第二横梁422上,轨道车辆的运行轨道2101、2102分别固定在第一横梁421和第二横梁422的下侧,两条运行轨道呈空间交错,分别作为不同方向轨道车辆的运行轨道。第一横梁下部还设置第三横梁425,其与第一横梁平行设置,第一横梁和第三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梁424,用于将二者远离动力支撑柱的一端相连接,第一横梁、第三横梁、第一连接梁和动力支撑柱共同围成一个框架,轨道车辆可穿过该框架,框架内壁可固定其他功能轨道。例如导向轨道和侧向定位轨道,有助于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第二横梁下部还设置有第四横梁427,其与第二横梁平行设置,二者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梁426,第二横梁、第四横梁和第二连接梁的设置和作用与第一横梁、第三横梁和第一连接梁的设置和作用相同。

图10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道路系统平面交叉路口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第一道路520和第二道路530的平面交叉路口,路口不设置交通信号灯,路口车辆通行无行驶交叉冲突,该两条道路均为双向行驶道路,本实施例第一道路为双向四车道,第二道路为双向二车道;如图所示,图中虚线部分为各车道车辆拟行驶路线,以路口上半边为例,第一道路自右向左行驶方向与第二道路交汇,包括直行区511、第一右转区512、第二右转区514、第一调头区513和第二调头区515,其中,第一调头区513还包括内圈调头区5131和外圈调头区5132。

直行区511用于第一道路上的车辆沿其行驶穿过所述交叉路口,第一右转区512用于第一道路520上的车辆右转行驶进入第二道路530,第一调头区513用于第一道路520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内调头行驶,从而进入第一道路520上的反向车道,第一调头区513包括内圈调头区5131和外圈调头区5132,该内圈调头区的调头半径小于外圈调头区的调头半径,既可对对调头车辆进行分流,又可适用于不同调头转弯半径的车辆;第二右转区514用于第二道路530上的车辆右转行驶进入第一道路520,第二调头区515用于第二道路530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内调头行驶,从而进入第二道路530的反向车道。

路口下半边(即第一道路自左向右行驶方向与第二道路交汇)与上述上半边呈中心对称,其路面设置与行驶方法与上述上半边一致。

路口中间设置有第一禁行区516,在对应第二道路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禁行区517,该第一禁行区516与第二禁行区517禁止通行。直行区511绕过第一禁行区516并位于第一禁行区和第二禁行区之间。第二禁行区517设置在第一直行区511、第一右转区512、第二调头区515和第二右转区514围成的区域内,有助于正确分流,防止车辆跨区域行驶。路口路面上在相应的区域内还设置柔性立柱518,防止车辆跨区行驶,该柔性立柱被车辆挤压时可进行摆动,防止车辆撞击损坏。

该第一禁行区516和第二禁行区517内可设置路灯等交通照明装置或建设绿化带,防止车辆违规穿越;也可为建设空中轨道交通设施提供基底施建区域,有利于公共交通的多元化、空间化发展。

该平面交叉路口的通行方法如下:

禁止车辆在所述路口左转行驶,其中,第一道路530上的车辆在该路口的行驶方法包括:沿直行区511直行绕过第一禁行区516穿越路口、沿第一右转区右转行驶进入第二道路530和沿第一调头区513调转车头进入第一道路520的反向行驶车道;第二道路530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的行驶方法包括:沿第二右转区514右转行驶进入第一道路520和沿第二调头区515调转车头进入第二道路530的反向车道。

本方案平面交叉路口不设置左转区域,避免了常规路口车辆行驶路线交叉造成的冲突点,该路口不必设置交通信号灯,按照上述通行方法沿相应的通行区域行驶,可保证路口顺畅通行,有效防止路口拥堵,进而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图11是本发明轨道交通系统中牵引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利用牵引装置300牵引轨道车辆100沿轨道210运行,实现将车辆从一个停靠站牵引至下一停靠站的目的,本实施例轨道车辆的车体上不设置牵引装置,故牵引装置与轨道车辆100分立设置,牵引装置300包括驱动部、牵引绳、回收部和制动部,驱动部、回收部和制动部均设置在各车辆停靠站处,本实施例中,各停靠站设置有用于安装牵引装置的动力支架420,牵引装置设置在该动力支架420上。驱动部用于驱动牵引绳,牵引绳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与驱动部连接,活动端用于与车辆车体连接,从而实现驱动部驱动牵引绳拉动车辆运动;回收部用于将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至相应的位置。

具体实施例时,每个车辆停靠站设置有用于安装牵引装置的动力支架,其上设置多套驱动部、回收部和制动部,交替使用,实现对多趟车辆不间断地牵引。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回收部和制动部分别设置两套,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牵引轮,牵引轮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第一驱动电机310输出端连接第一牵引轮311,第二驱动电机320输出端连接第二牵引轮321;设置两条牵引绳,分别为第一牵引绳330和第二牵引绳340,第一牵引轮311与第一牵引绳330固定端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二牵引轮321与第二牵引绳340的固定端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回收部包括回收电机、回收轮和回收绳,第一回收轮350由第一回收电机351驱动,第一回收轮350与第一回收绳352一端相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一回收绳的另一端与第一牵引绳活动端固定连接,第一回收轮对第一回收绳进行绕卷,第一回收绳带动第一牵引绳活动端向回收轮处运动;第二回收轮360由第二回收电机361驱动,第二回收轮360与第二回收绳362一端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制动部包括制动轮、制动电机和制动绳,第一制动轮370由第一制动电机371驱动,第一制动轮370与第一制动绳372一端相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二制动轮380由第二制动电机381驱动,第二制动轮380与第二制动绳382一端相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

为方便观察,将轨道210部分透视,牵引绳被统一收纳在轨道210内,轨道车辆100通过其上设置的行走轮110在轨道210内行驶,行走轮110通过连接件120与车体连接,连接件120上设置有用于与牵引绳活动端连接的连接部,第一牵引上330通过第一牵引上活动端331与该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从而拉动车辆沿轨道运动。在各停靠站设置用于安装牵引装置的动力支架420,驱动部、回收部和制动部设置在动力支架420上,驱动部驱动牵引绳拉动车辆车体运动,实现将车辆从一个停靠站牵引下一停靠站的目的。

第一驱动电机310和第二驱动电机320固定在动力支架420上,具体为固定在动力支架420上部的横梁710上,第一驱动电机310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牵引轮311,第一牵引轮311与第一牵引绳330固定端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二驱动电机320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牵引轮321,第二牵引轮321与第二牵引绳340固定端连接,并可对其进行绕卷和放卷。上述驱动电机带动牵引轮转动,实现对牵引绳的绕卷,从而拉动与牵引绳连接的车辆运动,驱动电机停止工作,牵引轮空转,牵引绳可通过外力实现从牵引轮上放卷。

回收部和制动部固定在各停靠站的动力支架420上,具体为固定在动力支架420上部的第一横梁421上。回收部包括第一回收电机351、第二回收电机361,第一回收电机351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回收轮350,其与第一回收绳352一端连接,并能对第一回收绳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二回收电机361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回收轮360,其与第二回收绳362一端连接,并能对第二回收绳进行绕卷和放卷;上述回收部,在回收电机的作用下驱动回收轮转动,将回收绳绕卷,当回收电机停止运作,回收轮空转,回收绳可在外部拉力作用下实现放卷。制动部包括第一制动电机371、第二制动电机381,第一制动电机371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制动轮370,其与第一制动绳372一端连接,并能对第一制动绳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二制动电机381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制动轮380,其与第二制动绳382一端连接,并能对第二制动绳进行绕卷和放卷;第一制动绳和第二制动绳的另一端与轨道车辆的后方可拆卸得连接,可对轨道车辆进行制动;上述制动部,在制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制动轮转动,将制动绳绕卷,当制动电机停止运作,制动轮空转,制动绳可在外部拉力作用下实现放卷。

为方便描述,以图1的所示方位为参考,定义轨道车辆100的运行方向为自左向右,图示左边动力支架420所在停靠站为当前停靠站,则图示右边动力支架所在的停靠站为车辆运行方向的前方停靠站;车辆从后方停靠站(图中未示出)运行至当前停靠站并停靠,此时将牵引绳和制动部与车辆相连接,启动驱动部驱动牵引绳拉动车辆使其沿轨道运动并离开当前停靠站,启动制动部使得车辆停靠在其行驶方向前方相应的停靠站,车辆停止后,将连接在车辆上的牵引绳和制动部于车辆脱离,并与下一趟车辆连接,通过驱动部驱动牵引绳带动车辆沿轨道继续向前运动。车辆的牵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车辆停靠的当前停靠站,将前方停靠站的第一牵引绳活动端331与车辆100的连接件120相连,将当前停靠站第一制动部上的第一制动绳372与轨道车辆100相连;

s20:启动前方停靠站的第一驱动部上的第一驱动电机310,从而驱动前方停靠站的第一牵引绳330拉动停靠在当前停靠站的车辆100,使其沿轨道向前方停靠站运动,同时启动后方停靠站第一回收部的回收电机,将在当前停靠站从车辆上站解除的牵引绳活动端向后方停靠站收回,同时将制动部的制动绳向后方停靠站收回;

s30:启动当前停靠站第一制动部的第一制动电机371,带动第一制动绳372对该车辆进行制动,使车辆在前方停靠站停靠,解除与车辆连接的牵引绳310和制动部;

s40:重复步骤s10-s30。

本实施例各动力支架上设置两套牵引装置,包括驱动部、牵引绳和制动部各两组,在实施步骤s20的同时,将从停靠在前方停靠站的车辆上解除的第二制动部上的第二制动绳382向当前停靠站收回,并利用当前停靠站的回收部上的第二回收绳362将从停靠在前方停靠站的车辆上解除的第二牵引绳340的活动端341向当前停靠站收回,以便与下一趟车辆连接。反之,当第二牵引绳和第二制动部牵引车辆运行时,第一回收部将第一牵引绳固定端回收,第一制动部将第一制动绳回收,两套牵引装置如此交替工作,可实现对多趟车辆先后持续牵引的目的。基于本方案的牵引装置和牵引方法,车辆上不再设置动力牵引装置,从而减轻车辆重量,减少车辆运行过程对轨道的压力,并且避免了驱动部运行时对车辆的振动和车厢内部的噪音。

本发明设置的停靠站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塔楼和动力支架,牵引装置设置在动力支架上,并且避免了牵引装置的工作对塔楼造成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塔楼架空与地面上,减少其对地面原有设施的影响;轨道设施还包括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支架包括施建于地面上的支撑柱和可拆卸地固定在该支撑柱上的固定梁,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固定梁上设置导向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减小侧向力对轨道车辆的影响,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平面交叉路口内可施建相应的交通设施,有助于交通系统空间化发展。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