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0892发布日期:2018-09-25 21:2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国家智慧城市”计划加快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公共支撑性运用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走向规划化、互联网化的道路,其中,智慧社区建设占据重要地位。现有技术中,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及汽车数量的日益剧增,社区智能管理系统中,道闸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道闸为行车通道出入口的通行管理设备,进一步优化道闸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道闸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本系统的使用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同时横杆悬臂长度短,可有效减小横杆根部断裂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包括两个道闸本体,所受道闸本体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中设置有动力装置,还包括立杆、连接臂及横杆;

所述立杆竖直设置,且立杆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

所述连接臂水平设置,且连接臂的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的一端与连接臂相连,且横杆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自由端的外侧;

两个道闸本体中,其中一个安装在车库进出口的左侧,另一个安装在车库进出口的右侧,且两横杆的自由端呈正对关系。

本方案中,两个道闸本体协同工作用于控制车库进出口的通断:车库进出口各侧道闸本体上的横杆用于控制车库进出口对应侧的车辆通行能力,这样,针对特定宽度的车库进出口,单侧道闸本体上的横杆更短,这样,各横杆连接端所受的弯矩大小相对于长横杆可大幅减小,这样,横杆重力的力臂长度更短,有效减小横杆根部断裂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横杆相同设计强度下,可提高横杆的升降速度。

本方案在使用时,横杆能够覆盖的区域作为本道闸的道路限制宽度。在横杆相对于道路路面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横杆处于道路拦截状态,在本道闸需要释放车辆通过时,动力装置驱动立杆向上运动,这样,横杆随立杆上升至横杆的下方具有可通过车辆的高度即可。车辆通过后,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立杆下降,横杆随立杆下降至车辆通行连接状态。由于现有社区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均有数米宽,故要实现横杆对道路的全面截断,横杆的长度亦需要设置为数米。本方案横杆释放车辆通行的动作形式由于是随立杆上升,故本方案相较于横杆需要翻转的道闸,本方案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还包括固定于动力箱上的空心杆,所示空心杆竖直设置,且空心杆的内部空间作为立杆上、下运动的孔道,所示空心杆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臂引出空心杆的槽,所述空心杆的上端封闭。

本方案中,空心杆用于包裹立杆工作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即立杆无论是在上升还是下降过程中,其相对于动力箱伸出的部分均位于空心杆的内部空间中。这样,在立杆相对于动力箱伸缩过程中,立杆伸出动力箱的部分位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这样,在对立杆进行润滑减摩涂覆润滑油或润滑脂时,以上空心杆可发挥隔离润滑油或润滑脂与外界大面积直接接触的作用,达到长时间保持润滑油或润滑脂品质的目的。

作为优选,在所述槽上设置毛毡,具有柔性的毛毡不仅不影响连接臂上升或下降,同时具有阻碍外界空气进、出空心杆的内部空间,还具有在立杆运动的过程中,均匀润滑油或润滑脂在立杆表面上的涂覆。

各道闸本体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立杆平行,所述动力箱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杆嵌入导向孔中,所述加强杆随立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杆沿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方案中,所述加强杆用于减小立杆上的弯曲变形:以上横杆为本道闸上的悬臂,横杆的重力为立杆施加了朝向横杆重心所在侧的弯矩,以上弯矩迫使立杆产生的弯曲变形,由于加强杆的下端嵌入动力箱上的导向孔中,故立杆的弯曲致使加强杆的侧面与导向孔孔壁之间产生正压力,此时加强杆受剪弯曲用于平衡部分弯矩,达到减小立杆弯曲变形的目的。以上立杆更小的弯曲变形利于立杆与动力装置的配合精度和/或立杆与动力箱的配合精度,从而达到减小发生卡塞现象情况的目的。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各道闸本体还包括铰接轴,横杆通过铰接轴与连接臂铰接连接,连接臂上铰接轴的安装点位于连接臂的两端之间,连接臂的另一端可为横杆的底部提供支撑;

横杆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向立杆所在的一侧翻转。

本方案在正常使用时,横杆的中心落在连接臂另一端的外侧,这样,横杆与连接臂的铰接点、横杆底部与连接臂的支撑点两者共同作用,使得横杆可相对于连接臂的自由端以特定伸出方向相对于连接臂以悬臂杆的形式伸出。

以上横杆通过端部与连接臂铰接连接,且底部受连接臂支撑的连接方式,在横杆下落过程中受到车顶、行人等的阻碍时,以上横杆可以铰接轴为转轴转动,这样,可很大程度减小横杆与车顶、行人等碰撞对车顶、行人等造成的伤害。

作为连接臂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连接臂为槽钢,且连接臂与立杆连接后,槽钢的槽口开口方向朝上;

横杆与连接臂相连的一端嵌入槽钢的槽口中;

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槽钢上槽口的宽度方向,且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受槽钢上不同侧板的支撑。本方案中,选用现有常规的型材即可得到所述连接臂。现有技术中,槽钢包括三条边:两侧的侧板及中间的腹板,以上铰接轴的两端分别受不同侧板的支撑,不仅可使得铰接轴与连接臂之间连接可靠,同时可避免铰接轴或相应轴孔发生一定的磨损后,铰接轴轴线朝向较大改变。以上槽口的槽底即腹板的少表面即作为用于支撑横杆的支撑面。

作为动力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及与立杆的连接方式,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及齿盘,所述齿盘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齿盘呈齿轮状,立杆的下端设置有多条与齿盘齿啮合的齿条,所述齿盘通过正、反转动驱动立杆上、下运动。本方案中,通过齿盘在特定位置转动,根据旋转方向,可达到通过齿盘上的齿对立杆上齿条施加作用力,而迫使立杆上升或下降。

为便于驾驶人员识别本道闸,达到避免车辆直接冲撞横杆的效果,所述横杆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标示带,所述标示带上均设置有颜色涂层及反光涂层。本方案中,上升颜色涂层主要用于驾驶员白天识别横杆,以上反光涂层主要用于驾驶员夜间识别横杆。

为使得横杆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下方障碍物约束时能够实现动力装置工作的自动停止,所述横杆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动力装置的控制电路上。

作为一种设置成本低、覆盖面积大的压力传感器形式,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呈带状的力敏电阻,且所述力敏电阻沿着横杆的长度方向敷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两个道闸本体协同工作用于控制车库进出口的通断:车库进出口各侧道闸本体上的横杆用于控制车库进出口对应侧的车辆通行能力,这样,针对特定宽度的车库进出口,单侧道闸本体上的横杆更短,这样,各横杆连接端所受的弯矩大小相对于长横杆可大幅减小,这样,横杆重力的力臂长度更短,有效减小横杆根部断裂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横杆相同设计强度下,可提高横杆的升降速度。

本方案在使用时,横杆能够覆盖的区域作为本道闸的道路限制宽度。在横杆相对于道路路面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横杆处于道路拦截状态,在本道闸需要释放车辆通过时,动力装置驱动立杆向上运动,这样,横杆随立杆上升至横杆的下方具有可通过车辆的高度即可。车辆通过后,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立杆下降,横杆随立杆下降至车辆通行连接状态。由于现有社区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均有数米宽,故要实现横杆对道路的全面截断,横杆的长度亦需要设置为数米。本方案横杆释放车辆通行的动作形式由于是随立杆上升,故本方案相较于横杆需要翻转的道闸,本方案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立杆、连接臂、铰接轴、横杆、加强杆五者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动力箱,2、立杆,3、空心杆,4、连接臂,5、铰接轴,6、横杆,7、加强杆,8、标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库进出口控制系统,包括两个道闸本体,所受道闸本体包括动力箱1,所述动力箱1中设置有动力装置,还包括立杆2、连接臂4及横杆6;

所述立杆2竖直设置,且立杆2的下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立杆2在竖直方向上做升降运动;

所述连接臂4水平设置,且连接臂4的一端与立杆2固定连接;

所述横杆6的一端与连接臂4相连,且横杆6的自由端延伸至连接臂4自由端的外侧;

两个道闸本体中,其中一个安装在车库进出口的左侧,另一个安装在车库进出口的右侧,且两横杆的自由端呈正对关系。

本方案中,两个道闸本体协同工作用于控制车库进出口的通断:车库进出口各侧道闸本体上的横杆6用于控制车库进出口对应侧的车辆通行能力,这样,针对特定宽度的车库进出口,单侧道闸本体上的横杆6更短,这样,各横杆6连接端所受的弯矩大小相对于长横杆6可大幅减小,这样,横杆6重力的力臂长度更短,有效减小横杆6根部断裂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横杆6相同设计强度下,可提高横杆6的升降速度。

本方案在使用时,横杆6能够覆盖的区域作为本道闸的道路限制宽度。在横杆6相对于道路路面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横杆6处于道路拦截状态,在本道闸需要释放车辆通过时,动力装置驱动立杆2向上运动,这样,横杆6随立杆2上升至横杆6的下方具有可通过车辆的高度即可。车辆通过后,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立杆2下降,横杆6随立杆2下降至车辆通行连接状态。由于现有社区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均有数米宽,故要实现横杆6对道路的全面截断,横杆6的长度亦需要设置为数米。本方案横杆6释放车辆通行的动作形式由于是随立杆2上升,故本方案相较于横杆6需要翻转的道闸,本方案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

还包括固定于动力箱1上的空心杆3,所示空心杆3竖直设置,且空心杆3的内部空间作为立杆2上、下运动的孔道,所示空心杆3的侧面还设置有用于将连接臂4引出空心杆3的槽,所述空心杆3的上端封闭。

本方案在使用时,横杆6能够覆盖的区域作为本道闸的道路限制宽度。在横杆6相对于道路路面的高度较低时,所述横杆6处于道路拦截状态,在本道闸需要释放车辆通过时,动力装置驱动立杆2向上运动,这样,横杆6随立杆2上升至横杆6的下方具有可通过车辆的高度即可。车辆通过后,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立杆2下降,横杆6随立杆2下降至车辆通行连接状态。由于现有社区停车场用于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均有数米宽,故要实现横杆6对道路的全面截断,横杆6的长度亦需要设置为数米。本方案横杆6释放车辆通行的动作形式由于是随立杆2上升,故本方案相较于横杆6需要翻转的道闸,本方案对安装位置的空间高度要求小。

本方案中,空心杆3用于包裹立杆2工作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即立杆2无论是在上升还是下降过程中,其相对于动力箱1伸出的部分均位于空心杆3的内部空间中。这样,在立杆2相对于动力箱1伸缩过程中,立杆2伸出动力箱1的部分位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这样,在对立杆2进行润滑减摩涂覆润滑油或润滑脂时,以上空心杆3可发挥隔离润滑油或润滑脂与外界大面积直接接触的作用,达到长时间保持润滑油或润滑脂品质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槽上设置毛毡,具有柔性的毛毡不仅不影响连接臂4上升或下降,同时具有阻碍外界空气进、出空心杆3的内部空间,还具有在立杆2运动的过程中,均匀润滑油或润滑脂在立杆2表面上的涂覆。

各道闸本体还包括上端与连接臂4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加强杆7,所述加强杆7与立杆2平行,所述动力箱1上还设置有呈条形的导向孔,所述加强杆7嵌入导向孔中,所述加强杆7随立杆2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加强杆7沿着导向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方案中,所述加强杆7用于减小立杆2上的弯曲变形:以上横杆6为本道闸上的悬臂,横杆6的重力为立杆2施加了朝向横杆6重心所在侧的弯矩,以上弯矩迫使立杆2产生的弯曲变形,由于加强杆7的下端嵌入动力箱1上的导向孔中,故立杆2的弯曲致使加强杆7的侧面与导向孔孔壁之间产生正压力,此时加强杆7受剪弯曲用于平衡部分弯矩,达到减小立杆2弯曲变形的目的。以上立杆2更小的弯曲变形利于立杆2与动力装置的配合精度和/或立杆2与动力箱1的配合精度,从而达到减小发生卡塞现象情况的目的。同时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各道闸本体还包括铰接轴5,横杆6通过铰接轴5与连接臂4铰接连接,连接臂4上铰接轴5的安装点位于连接臂4的两端之间,连接臂4的另一端可为横杆6的底部提供支撑;

横杆6可以铰接轴5为转轴向立杆2所在的一侧翻转。

本方案在正常使用时,横杆6的中心落在连接臂4另一端的外侧,这样,横杆6与连接臂4的铰接点、横杆6底部与连接臂4的支撑点两者共同作用,使得横杆6可相对于连接臂4的自由端以特定伸出方向相对于连接臂4以悬臂杆的形式伸出。

以上横杆6通过端部与连接臂4铰接连接,且底部受连接臂4支撑的连接方式,在横杆6下落过程中受到车顶、行人等的阻碍时,以上横杆6可以铰接轴5为转轴转动,这样,可很大程度减小横杆6与车顶、行人等碰撞对车顶、行人等造成的伤害。

作为连接臂4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连接臂4为槽钢,且连接臂4与立杆2连接后,槽钢的槽口开口方向朝上;

横杆6与连接臂4相连的一端嵌入槽钢的槽口中;

所述铰接轴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槽钢上槽口的宽度方向,且铰接轴5的两端分别受槽钢上不同侧板的支撑。本方案中,选用现有常规的型材即可得到所述连接臂4。现有技术中,槽钢包括三条边:两侧的侧板及中间的腹板,以上铰接轴5的两端分别受不同侧板的支撑,不仅可使得铰接轴5与连接臂4之间连接可靠,同时可避免铰接轴5或相应轴孔发生一定的磨损后,铰接轴5轴线朝向较大改变。以上槽口的槽底即腹板的少表面即作为用于支撑横杆6的支撑面。

作为动力装置的具体实现形式及与立杆2的连接方式,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及齿盘,所述齿盘通过减速器与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齿盘呈齿轮状,立杆2的下端设置有多条与齿盘齿啮合的齿条,所述齿盘通过正、反转动驱动立杆2上、下运动。本方案中,通过齿盘在特定位置转动,根据旋转方向,可达到通过齿盘上的齿对立杆2上齿条施加作用力,而迫使立杆2上升或下降。

为便于驾驶人员识别本道闸,达到避免车辆直接冲撞横杆6的效果,所述横杆6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标示带8,所述标示带8上均设置有颜色涂层及反光涂层。本方案中,上升颜色涂层主要用于驾驶员白天识别横杆6,以上反光涂层主要用于驾驶员夜间识别横杆6。

为使得横杆6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下方障碍物约束时能够实现动力装置工作的自动停止,所述横杆6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动力装置的控制电路上。

作为一种设置成本低、覆盖面积大的压力传感器形式,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呈带状的力敏电阻,且所述力敏电阻沿着横杆6的长度方向敷设。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