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斗及扫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0699发布日期:2019-02-19 18:3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斗及扫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垃圾斗及扫地车。



背景技术:

扫地车是近几年新兴的智能清理设备,集扫地、吸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工作效率高、清洁成本低、清洁效果好和安全性能高等多种优点。扫地车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以无人驾驶的智能扫地车最受市场青睐。

通常,这种扫地车都是将垃圾收集到一个垃圾斗中,现有的这种垃圾斗是直接固定在扫地车下端,如果需要将垃圾斗内的垃圾清理掉,则需要将整个垃圾斗拆卸下来,这种垃圾斗通常都是通过螺丝固定在扫地车上的,这给垃圾斗的安装和拆卸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斗及扫地车,方便垃圾斗与扫地车快速组装或分离,提升了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斗,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设有用于装载垃圾的斗仓,所述斗体的下端设有滚轮,斗体上还设有用于推移所述斗体的扶手;所述斗体的两侧还设有多个横向成排排列的流利轮,所述流利轮用于插入到扫地车上预设的插槽中。

优选的,所述斗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分别位于底板两侧竖向设置的两块侧板以及连接两块侧板并与底板相连的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扶手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流利轮设置在侧板的外侧壁,所述滚轮设置在侧板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底板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还设有斜向上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两块侧板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底部还设有辅助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外侧面还设有用于拉动斗体的拉手。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还设有弹性锁销,所述弹性锁销用于插入到扫地车上预设的锁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车,包括上述的垃圾斗。

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斗上设有推动垃圾斗移动的扶手,垃圾斗下端设有滚轮,方便垃圾斗移动。同时,垃圾斗的两侧还设有多个横向成排排列的流利轮,通过流利轮,垃圾斗可插入到扫地车上预设的插槽中,这种插接的方式,使得垃圾斗与扫地车可以快速组装或分离,提升了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垃圾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斗,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上设有用于装载垃圾的斗仓10,扫地车收集的垃圾将落入到该斗仓10内。所述斗体的下端设有滚轮21,滚轮21的存在,方便垃圾斗移动。同时,斗体上还设有用于推移所述斗体的扶手4,用户可操作扶手4,从而方便推动整个垃圾斗移动,当垃圾斗与扫地车分离时,形成类似垃圾车。所述斗体的两侧还设有多个横向成排排列的流利轮3,流利轮3可相对斗体转动,其排成横向的一排。扫地车上设有与垃圾斗相对应的插口,使得垃圾斗整体可以插入到该插口中,插口的内壁设有插槽,所述流利轮3用于插入到扫地车上的插槽中。流利轮3可在插槽中转动,通过这种插接的方式,可以方便垃圾斗与扫地车快速组装或分离,大大提升了其便利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斗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1、分别位于底板11两侧竖向设置的两块侧板12以及连接两块侧板12并与底板11相连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侧板12和底板11彼此之间可以垂直设置,使得斗体呈近似箱体的结构,连接板13、侧板12和底板11围合形成的空间构成所述斗仓10,连接板13相对的一面形成与扫地车对接的仓口。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4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3上,便于将斗体从仓口的位置直接插入到扫地车内。所述流利轮3设置在侧板12的外侧壁,所述滚轮21设置在侧板12的下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1远离连接板13的一端还设有斜向上延伸的延伸板14,延伸板14还与两块侧板12固定相连,延伸板14类似一块挡板,可以阻挡垃圾从斗仓10内滑出。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14的底部还设有辅助轮22,辅助轮22与滚轮21配合,可支撑起整个斗体,保证斗体的平稳。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13的外侧面还设有用于拉动斗体的拉手41,当垃圾斗完全插入到扫地车内之后,扶手4可能会贴合到扫地车外壁上,不便于握持。在连接板13的外侧面设置拉手41,可以方便将垃圾斗从扫地车中拉出。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3的顶端还设有弹性锁销5,扫地车上预留有锁孔,当垃圾斗插入到扫地车内之后,所述弹性锁销5插入到扫地车上预设的锁孔中,从而使垃圾斗更稳定地与扫地车结合,防止垃圾斗随意滑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扫地车,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垃圾斗。该扫地车可应用于机场、车站、医院等多种场所。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