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07174发布日期:2018-06-15 23:4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建线路(铁路、公路、城轨)与既有线路小角度交叉时,施工方法多采用顶推、悬臂浇筑、悬臂拼装、平移等。对于顶推施工,需要设置导梁及临时墩,施工工艺复杂,造价高;对于悬臂拼装及悬臂浇筑,存在对既有线影响大的缺点;对于平移,需要设置滑道梁,存在临时工程数量多,造价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线路小角度交叉工点,采用大悬臂转体施工方案,减少对既有线影响,节省投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梁体、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边墩;所述梁体的一端通过转动轴与边支点桥墩连接,所述转动轴为转体圆心;所述梁体中部与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上的滑道配合连接;所述梁体内侧梁跨架设于边支点桥墩和中支点框架墩上;所述梁体转体完成前外侧梁跨处于悬臂状态,转体完成后外侧梁跨与边墩连接。

所述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及边墩均为梁体的永久支撑结构。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为至少一个,每个中支点框架墩上设置滑道。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位于既有线路上方并跨越既有线路。

所述既有线路为既有交通线路或既有管线,所述交通线路包括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述既有管线包括输电管线、输水管线、输油管线、输气管线或光缆。

所述梁体为连续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梁跨组成。

所述梁体可为各类混凝土或各类钢梁,如箱梁、T梁、板梁、钢箱梁、钢桁梁、钢板梁等,梁体不限于上述几种,各种梁体形式均可采用。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由横梁、至少两个框架墩桥墩组成,横梁及框架墩桥墩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

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边支点桥墩、中支点框架墩、边墩;中支点框架墩跨越既有线路;

(2)在既有线路外侧架设梁体;梁体一端通过转动轴架设在边支点桥墩上,中部架设在中支点框架墩的滑道上;所述梁体内侧梁跨架设于边支点桥墩和中支点框架墩上;

(3)在既有线路外侧架设梁体完成后,梁体以设置在边支点桥墩上的转动轴为圆心,以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上的滑道为圆弧转体;转体时,梁体外侧梁跨为悬臂状态;

(4)梁体转动到目标位置,梁体转体就位,此时转体时处于悬臂状态的外侧梁跨的边支点由边墩支撑,施工完成。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可应用在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小角度交叉工点,具有施工速度快,对既有线影响小,永久结构及施工临时结构相结合,节省投资等优点。

2、本发明可克服目前小角度跨越既有线施工方案的缺点;本发明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转体时立面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转体完成后的立面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中框架墩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转体完成位置,2为梁体转体前位置,3为边支点桥墩,4为中支点框架墩,5为边墩,6为既有线路,7为转动轴,8为滑道,9为连续梁体,9-1为内侧梁跨,9-2为外侧梁跨,10为框架墩桥墩,11为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至图4,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续梁体9、边支点桥墩3、中支点框架墩4、边墩5;所述连续梁体9由两个梁跨组成;所述连续梁体9的一端通过转动轴7与边支点桥墩3连接,所述转动轴7为转体圆心;所述连续梁体9中部与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4上的滑道8配合连接;所述连续梁体9内侧梁跨9-1架设于边支点桥墩3和中支点框架墩4上;所述连续梁体9转体完成前外侧梁跨9-2处于悬臂状态,转体完成后外侧梁跨9-2与边墩5连接。

所述边支点桥墩3、中支点框架墩4及边墩5均为连续梁体9的永久支撑结构。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4位于既有线路6上方并跨越既有线路6。

所述既有线路6为既有交通线路或既有管线,所述交通线路包括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所述既有管线包括输电管线、输水管线、输油管线、输气管线或光缆。

所述连续梁体9可为各类混凝土或各类钢梁,如箱梁、T梁、板梁、钢箱梁、钢桁梁、钢板梁等,梁体不限于上述几种,各种梁体形式均可采用。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4由横梁11、两个框架墩桥墩10组成,横梁11及框架墩桥墩10采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

一种大悬臂平面转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边支点桥墩3、中支点框架墩4、边墩5;中支点框架墩4跨越既有线路6;

(2)在既有线路6外侧架设连续梁体9;连续梁体9一端通过转动轴7架设在边支点桥墩3上,中部架设在中支点框架墩4的滑道8上;所述连续梁体9内侧梁跨9-1架设于边支点桥墩3和中支点框架墩4上;连续梁体9处于梁体转体前位置2;

(3)在既有线路6外侧架设连续梁体9完成后,连续梁体9以设置在边支点桥墩3上的转动轴7为圆心,以设置在中支点框架墩4上的滑道8为圆弧转体;转体时,连续梁体9外侧梁跨9-2为悬臂状态;

(4)梁体转动到目标位置,连续梁体9就位于转体完成位置1;转体时处于悬臂状态的外侧梁跨9-2的边支点由边墩5支撑,施工完成。

所述边支点桥墩3即是转体时的转动中心,又是连续梁体9的永久支撑结构。

所述中支点框架墩4即是转体时滑道8的支撑结构,又是连续梁体9的永久支撑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