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加劲梁段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05563发布日期:2018-10-09 19:36阅读:2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索桥加劲梁段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普通梁式桥已经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因此大型斜拉桥、悬索桥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传统悬索桥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加劲梁段与主缆距离远,可以利用安装在主缆上的跨缆吊机对加劲梁段直接吊装,跨缆吊机是悬索桥施工专用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主缆作为跨缆吊机横梁的支撑,使用提升机构将加劲梁段从正下方竖直提起到接近主缆下方的预定位置,其优点是利用主缆支撑,并沿主缆行走,设备紧凑,安装便捷,而不足之处是当加劲梁顶面高于主缆时其提升高度受横梁限,如图2所示,不能将加劲梁段提升到位。参考刘孝辉和苏小波的《公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方案探讨》、凌胜春的《山区大跨度悬索桥钢桁加劲梁架设方法研究》、张平等人的《山区悬索桥钢桁主梁施工研究》、发明专利cn200810107550.8“一种悬索桥加劲梁架设方法及装置”等文献,悬索桥加劲梁段安装还有浮吊法、缆索吊机法、索轨滑移法等方法,但都存在设备庞大、安装繁琐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加劲梁高于主缆的悬索桥加劲梁段安装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悬索桥加劲梁段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跨缆吊机和第二跨缆吊机固定在主缆上,第一跨缆吊机和第二跨缆吊机分别位于第一加劲梁段的前后,第一跨缆吊机和第二跨缆吊机的间距大于第一加劲梁段的长度;s2、在第一加劲梁段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安装第一接长杆和第二接长杆,第一接长杆和第二接长杆分别安装于在第一加劲梁段前后端面的底部,第一接长杆的长度大于第一吊绳与第一加劲梁段前端面之间的距离;第二接长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吊绳与第一加劲梁段后端面之间的距离;s3、将第一加劲梁段安置于其在主缆预定位置的正下方;s4、将第一跨缆吊机的第一吊绳与第一接长杆连接,将第二跨缆吊机的第二吊绳与第二接长杆连接,同步启动第一跨缆吊机和第二跨缆吊机,提升第一加劲梁段到预定位置,安装吊杆;拆除第一接长杆和第二接长杆;s5、将第一跨缆吊机和第二跨缆吊机分别向前后移动一个加劲梁段长度的距离,固定;在第一加劲梁段的顶面前后位置分别设置第一悬臂吊机和第二悬臂吊机,第一悬臂吊机的第三吊绳位于第一加劲梁段的前端面外侧,第二悬臂吊机的第四吊绳位于第一加劲梁段的后端面外侧;s6、在第二加劲梁段和第三加劲梁段上分别安装第一接长杆和第二接长杆;第一接长杆安装在第二加劲梁段的前端面,第二接长杆安装在第三加劲梁段的后端面;s7、将第二加劲梁段和第三加劲梁段安置于其在主缆预定位置的正下方;s8、将第一跨缆吊机的第一吊绳与第一接长杆连接,将第一悬臂吊机的第三吊绳与第二加劲梁段的顶面连接;将第二跨缆吊机的第二吊绳与第二接长杆连接,将第二悬臂吊机的第四吊绳与第三加劲梁段的顶面连接;同步启动第一跨缆吊机、第二跨缆吊机、第一悬臂吊机和第二悬臂吊机,提升第二加劲梁段和第三加劲梁段到预定位置,安装吊杆;拆除第一接长杆和第二接长杆;s9、重复第s5、s6、s7、s8步骤,依次安装后续加劲梁段,直至全部安装完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长杆和第二接长杆均为与加劲梁段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的曲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悬索桥加劲梁段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跨缆吊机,客服了高度限制,完成高于主缆的加劲梁段的安装施工,此外本方法对跨缆吊机提升力要求小于常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悬索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悬索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加劲梁段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第二加劲梁段和第二加劲梁段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后续加劲梁段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5,某大桥为悬索桥,主跨跨度800,加劲梁高度12m,每段长度10m,跨中为梁段,主缆与加劲梁段之间设有吊杆,吊杆下端与加劲梁段下缘连接,跨中吊杆长度为6m。加劲梁段重量在780-800t之间,加劲梁段架设是从跨中梁段开始,由跨中向两边对称、逐段安装。

选用提升力为500t的跨缆吊机施工,共2台。悬臂吊机提升力为550t,共2台。

接长杆采用l形,与加劲梁段连接后,其底面比加劲梁段底面低0.5m。

上述桥梁加劲梁段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跨缆吊机2和第二跨缆吊机3固定在主缆1上,第一跨缆吊机2和第二跨缆吊机3分别位于第一加劲梁段10的前后,第一跨缆吊机2和第二跨缆吊机3的间距大于第一加劲梁段10的长度5m;s2、在第一加劲梁段10的前后端面上分别安装第一接长杆4和第二接长杆5,第一接长杆4和第二接长杆5分别安装于在第一加劲梁段10前后端面的底部,第一接长杆4的长度大于第一吊绳21与第一加劲梁段前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少0.5m;第二接长杆5的长度大于第二吊绳31与第一加劲梁段后端面之间的距离至少0.5m;第一接长杆4和第二接长杆5均为与加劲梁段连接的一端高于另一端的曲杆,能够增加加劲梁段提升的高度;s3、将第一加劲梁段10安置于其在主缆预定位置的正下方;考虑到2台悬臂吊机重量小于50t,和跨缆吊机的提升能力,将悬臂吊机的主要构件放在加劲梁段顶面一起提升;s4、将第一跨缆吊机2的第一吊绳21与第一接长杆4连接,将第二跨缆吊机3的第二吊绳31与第二接长杆5连接,同步启动第一跨缆吊机2和第二跨缆吊机3,提升第一加劲梁段10到预定位置,安装吊杆6;拆除第一接长杆4和第二接长杆5;s5、将第一跨缆吊机2和第二跨缆吊机3分别向前后移动一个加劲梁段长度的距离,固定;在第一加劲梁段10的顶面前后位置分别设置第一悬臂吊机7和第二悬臂吊机8,第一悬臂吊机7的第三吊绳71位于第一加劲梁段10的前端面外侧,第二悬臂吊机8的第四吊绳81位于第一加劲梁段10的后端面外侧;s6、在第二加劲梁段20和第三加劲梁段30上分别安装第一接长杆4和第二接长杆5;第一接长杆4安装在第二加劲梁段20的前端面,第二接长杆5安装在第三加劲梁段30的后端面,其他要求与s2相同;s7、将第二加劲梁段20和第三加劲梁段30安置于其在主缆预定位置的正下方;s8、将第一跨缆吊机2的第一吊绳21与第一接长杆4连接,将第一悬臂吊机7的第三吊绳71与第二加劲梁段20的顶面连接;将第二跨缆吊机3的第二吊绳31与第二接长杆5连接,将第二悬臂吊机8的第四吊绳81与第三加劲梁段30的顶面连接;同步启动第一跨缆吊机2、第二跨缆吊机3、第一悬臂吊机7和第二悬臂吊机8,提升第二加劲梁段20和第三加劲梁段30到预定位置,安装吊杆6;拆除第一接长杆4和第二接长杆5;s9、重复第s5、s6、s7、s8步骤,依次安装后续加劲梁段,直至全部安装完毕。

本发明利用了接长杆和悬臂吊机,与跨缆吊机配合施工,增加了施工的空间,解决了跨中加劲梁段高于主缆6m、跨缆吊机提升高度不足的难题,避免了采用大型浮吊和缆索吊机等大型设备,同时所选用的跨缆吊机提升力较小,施工便捷经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