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5863发布日期:2018-10-19 19:0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大雾天气对高速公路上的正常行车构成了极大地威胁,目前,尽管科技成果不断在气象学中广泛应用,使人类对大雾的形成原因、特点和规律有所掌握,预测准确率会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高速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气象环境千差万别,具体到某一段公路的天气变化往往具有局限性、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致使在高速公路上同一地段的天气具有明显的分格特点,让人们难以完全的掌握。

距有关数据统计,有四分之一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大雾天气引起的。

因此,解决好大雾天气下的交通问题是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主要是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入电阻箱,电阻产生热量,吹风机使空气加速穿过电阻箱,产生热空气,热空气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打散,雾气消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柱、防护栏杆、太阳能板、上部弯折连接片、下部弯折连接片、支撑板、电阻箱、电阻丝、吹风机和路基,沿公路方向,每间隔60-80cm的距离设置边长为15-20cm正方形防护柱;在防护柱顶面的上部弯折连接片底面与防护柱顶面通过锚钉固定,上部弯折连接片弯折面与太阳能板上端紧贴,并通过锚钉连接,太阳能板下端与下部弯折连接片弯折面紧贴,并通过锚钉连接;下部弯折连接片底面与防护柱侧面垂直连接,且连接点距离防护柱顶面25-30cm;在防护柱顶面设置厚度为2-3cm,长度为15-20cm,高度为25-30cm的支撑板,支撑板底面边缘线均按照防护柱顶面边缘线顺延方式顺延;距离支撑板底面的3-5cm处,设置长度为50-70cm,宽度为15-20cm,高度为15-20cm的电阻箱,电阻箱左右两端通过螺丝将其与支撑板板面固定,电阻箱内安装3-5组电阻为1.3-1.5mω的电阻丝,电阻丝距离支撑板面左右两端的距离为20-25cm,电阻丝之间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电阻丝位置,在电阻箱背面,等间距的设置两个吹风机,吹风机的直径为5-8cm,距离防护柱顶面的距离为15-20cm;防护栏杆与防护柱侧面紧贴,并通过锚钉将防护栏杆与防护柱固定,防护柱底面与路基紧贴,并通过锚钉将防护柱与路基固定;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入电阻箱后电阻产生热量,吹风机使空气加速穿过电阻箱,产生热空气,热空气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打散,雾气消失。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柱(1)为钢塑材质,太阳能板(3)的宽度为40-50cm,与防护柱(1)的夹角为45°-6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部弯折连接片(4)和下部弯折连接片(5)均为铁片,弯折夹角为45°-60°。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6)、电阻箱(7)为绝缘体材质,防水性能优越,电阻丝(8)电阻大小是根据当地实际大雾天气调整,电阻大小为1.3-1.5mω。

进一步地,所述的吹风机(9)的功率为1000-1500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入电阻箱,电阻产生热量,吹风机使空气加速穿过电阻箱,产生热空气,热空气将空气的微粒子打散,雾气消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防护栏的立面图。

图2为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防护栏的平面图。

图3为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防护栏的a-a剖面图。

图中,1为防护柱,2为防护栏杆,3为太阳能板,4为上部弯折连接片,5为下部弯折连接片,6为支撑板,7为电阻箱,8为电阻丝,9为吹风机,10为路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一种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柱1、防护栏杆2、太阳能板3、上部弯折连接片4、下部弯折连接片5、支撑板6、电阻箱7、电阻丝8、吹风机9、路基10,沿公路方向,每间隔60-80cm的距离设置边长为15-20cm的正方形防护柱1;在防护柱1顶面的上部弯折连接片4底面与防护柱1顶面通过锚钉固定,上部弯折连接片4弯折面与太阳能板3上端紧贴,并通过锚钉连接,太阳能板3下端与下部弯折连接片5弯折面紧贴,并通过锚钉连接;下部弯折连接片5底面与防护柱1的侧面垂直连接,且连接点距离防护柱1顶面25-30cm;在防护柱1顶面设置厚度为2-3cm,长度为15-20cm,高度为25-30cm的支撑板6,支撑板6底面边缘线均按照防护柱1顶面边缘线顺延方式顺延;距离支撑板6底面的3-5cm处,设置长度为50-70cm,宽度为15-20cm,高度为15-20cm的电阻箱7,电阻箱7的左右两端通过螺丝将其与支撑板6板面固定,电阻箱7内安装3-5组电阻为1.3-1.5mω的电阻丝8,电阻丝8距离支撑板6面左右两端的距离为20-25cm,电阻丝8之间等间距分布;在固定电阻丝8位置,在电阻箱7背面,等间距的设置两个吹风机9,吹风机9的直径为5-8cm,距离防护柱1顶面的距离为15-20cm;防护栏杆2与防护柱1侧面紧贴,并通过锚钉将防护栏杆2与防护柱1固定,防护柱1底面与路基10紧贴,并通过锚钉将防护柱1与路基10固定;太阳能板3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入电阻箱7后电阻产生热量,吹风机9使空气加速穿过电阻箱7,产生热空气,热空气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打散,雾气消失;所述的防护柱1为钢塑材质,所述的一种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所述的太阳能板3的宽度为40-50cm,与防护柱1夹角为45°-60°,所述的一种多雾地区所述的上部弯折连接片4、下部弯折连接片5均为铁片,弯折夹角为45°-60°,所述的支撑板6为绝缘体材质;所述的电阻箱7为绝缘体材质;所述的电阻丝8电阻大小是根据当地实际大雾天气调整,电阻大小为1.3-1.5mω,所述的吹风机9功率为1000-1500w。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雾地区公路安全防护栏。包括防护柱、防护栏杆、太阳能板、上部弯折连接片、下部弯折连接片、支撑板、电阻箱、电阻丝、吹风机和路基;沿公路方向,每间隔60‑80cm的距离设置防护柱,在防护柱顶面,上部弯折连接片弯折面与太阳能板上端紧贴,太阳能板的下端与下部弯折连接片弯折面紧贴,在防护柱顶面设置支撑板;在电阻箱背面,等间距的设置两个吹风机;防护栏杆与防护柱侧面紧贴,防护柱底面与路基紧贴;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入电阻箱后电阻产生热量,吹风机使空气加速穿过电阻箱,产生热空气,热空气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打散,雾气消失。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高忠慧;吴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12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