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互通环岛立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051发布日期:2018-11-07 11:5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全互通环岛立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枢纽,具体涉及一种全互通环岛立交。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道路需求越来越明显。为增加通行效率,缓解城市拥堵,立交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城市中所规划的一些立交大多都只采用了单通式设计,无法满足车辆掉头。为了满足车辆掉头,很多路口又采用了环岛式立交设计,但是环岛式立交会将主干道截断,直行、左右转车辆都要经过环岛,这样无形中降低了通行效率,并未有效缓解拥堵。

同时,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传统的立交设计需要占用大量地面,为此,在有限的使用面积上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多向互通的立交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全互通环岛立交,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建造多向互通的立交,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减缓拥堵,并能有效减少拆迁,节省项目投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互通环岛立交,包括十字交错设置的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所述快速道路位于城市道路的上方,其中快速道路包括正向快速路和逆向快速路,城市道路包括正向城市路和逆向城市路,其要点在于:所述正向快速路与逆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一匝道连通,正向快速路与正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二匝道连通;所述逆向快速路与逆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三匝道连通,逆向快速路与正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四匝道连通;

所述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之间还架设有单向环道,且该单向环道与所述第一匝道、第二匝道、第三匝道和第四匝道均通过环道出入口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立交整体为三层结构布置,最底层为城市道路,其用于市区车辆行驶,最上层为快速道路,中间层为单向环道,单向环道设有四个环道出入口;同时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之间的每一侧都设有匝道,分别为第一匝道、第二匝道、第三匝道和第四匝道,并且这四个匝道均与所述环道出入口连通。这样的结构布置,占地面积小,快速道路上的车辆可以经单向环道以及匝道进入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上的车辆也可以经单向环道以及匝道进入快速道路,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上的车辆均可以通过单向环道实现掉头。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环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直行拱桥段,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掉头下穿段,所述环道出入口位于直行拱桥段的两端。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紧凑,可减少立交桥的占地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环道出入口处均设有交通信号灯。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在高峰时段控制车流量,以缓解拥堵。

作为优选:所述单向环道的中间区域布置有停车位,所述停车位上均配设有充电桩。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方便车辆充电,实现功能多样化。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匝道、第二匝道、第三匝道和第四匝道均为单向双车道,其中靠近所述快速道路一侧的车道经环道出入口直接与所述直行拱桥段相连。采用上述结构,要进入单向环道的车辆直接行驶内侧车道,要进入匝道上下道的车辆直接行使外侧车道,有利于增加通行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城市道路的两侧设有第一排水沟,两个所述直行拱桥段在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水沟,该第二排水沟与所述第一排水沟通过管道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有利于排水,避免积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全互通环岛立交,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建造多向互通的立交,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减缓拥堵,并能有效减少拆迁,节省项目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立交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交桥的俯视图;

图3为立交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立交桥的局部左侧视图;

图5为立交桥的线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全互通环岛立交,包括十字交错设置的快速道路1和城市道路2,所述快速道路1位于城市道路2的上方,其中快速道路1包括正向快速路1a和逆向快速路1b,城市道路2包括正向城市路2a和逆向城市路2b,所述正向快速路1a与逆向城市路2b之间通过第一匝道4连通,正向快速路1a与正向城市路2a之间通过第二匝道5连通;所述逆向快速路1b与逆向城市路2b之间通过第三匝道6连通,逆向快速路1b与正向城市路2a之间通过第四匝道7连通。所述快速道路1和城市道路2之间还架设有单向环道3,且该单向环道3与所述第一匝道4、第二匝道5、第三匝道6和第四匝道7均通过环道出入口3a连通。立交整体为三层结构布置,车辆可以任意在快速道路1和城市道路2之间进行上下道,单向环道3的设置可以便于车辆掉头。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为方便施工,减小占地面积,单向环道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直行拱桥段3b,以及两个对称设置的掉头下穿段3c,所述环道出入口3a位于直行拱桥段3b的两端。

如图1所示,为便于在高峰时段控制车流量,以缓解拥堵,环道出入口3a处均设有交通信号灯8。

如图3所示,为方便车辆停车及充电,以实现功能多样化,单向环道3的中间区域布置有停车位9,所述停车位9上均配设有充电桩10。

如图1和3所示,所述第一匝道4、第二匝道5、第三匝道6和第四匝道7均为单向双车道,其中靠近所述快速道路1一侧的车道经环道出入口3a直接与所述直行拱桥段3b相连。

如图3所示,为方便排水,避免道路积水,城市道路2的两侧设有第一排水沟11,两个所述直行拱桥段3b在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第二排水沟12,该第二排水沟12与所述第一排水沟11通过管道13连接。

如图1和2所示,立交桥实现多向互通的路径如下:正向城市路2a上的车辆经第二匝道5可以直接驶入正向快速路1a;正向城市路2a上的车辆依次经第二匝道5、单向环道3、第三匝道6可以驶入逆向快速路1b;正向城市路2a上的车辆依次经第二匝道5、单向环道3、第一匝道4可以驶入逆向城市路2b;逆向城市路2b、正向快速路1a、逆向快速路1b进入其他道路的路径以此类推,此处不再叙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互通环岛立交,包括十字交错设置的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所述快速道路位于城市道路的上方,其中快速道路包括正向快速路和逆向快速路,城市道路包括正向城市路和逆向城市路,所述正向快速路与逆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一匝道连通,正向快速路与正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二匝道连通;所述逆向快速路与逆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三匝道连通,逆向快速路与正向城市路之间通过第四匝道连通;所述快速道路和城市道路之间还架设有单向环道,且该单向环道与所述第一匝道、第二匝道、第三匝道和第四匝道均通过环道出入口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建造多向互通的立交,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减缓拥堵。

技术研发人员:李量;黄华华;代彤;郑建红;白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2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