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3172发布日期:2018-12-05 15:34阅读:44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建设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盖梁施工模板支架形式多样,其中抱箍法支架相对传统满堂支架,其利用已浇筑的桥墩悬搭在墩柱上部,具有传力简单,不存在支架沉降,无需进行地基处理,也不影响通行的优点;相对横穿型钢等悬空支架,其利用抱箍与墩柱之间摩擦力作为结构恒载及施工荷载承载力,具有不会影响墩柱结构,不会对墩柱外观造成影响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桥梁施工中。

但是抱箍法支架也存在不足,其属于悬空支架,支点设在桥梁墩柱上部,支架结构的主梁跨径等于盖梁结构的跨径,次梁跨径等于墩柱直径,相对其他类型支架体系的同类构件跨径均大许多。为了确保支架满足施工安全及使用性能的要求,支架多采用抗弯截面模量大的桁架或较大型型钢,支架构件自重也较大,且盖梁结构浇筑后紧压支架,拆除时空间有限,按传统方法施工盖梁抱箍法支架,将产生大量的高空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人员持续高危作业时间长,工期长,施工安全控制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其减少了工人的高空作业时间及大量的起重吊装作业,提高了盖梁抱箍支架的拆除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承压装置:用起重机将所述承压装置放置在盖梁1/2悬臂位置;

s2:安装钢丝绳: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端,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承压装置上,以将钢丝绳的压力通过所述承压装置传递给盖梁,并在钢丝绳与盖梁接触的棱角部位用垫片进行保护;

s3: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先松除支架顶托,再松除抱箍螺栓,并用钢丝绳将抱箍固定在所述支架下方,待抱箍螺栓全部松除后,整个支架的重力完全由所述承压装置承受,完成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

s4:第二次受力体系转换:将起重机的挂钩与所述支架的端部用钢丝绳连接,利用起重机提拉钢丝绳使支架上升约2cm,使承压装置的受力完全转移到起重机,完成第二次受力体系转换;

s5:将支架垂降到地面:将承压装置上的钢丝绳解除,然后利用起重机将抱箍支架整体垂降到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用钢丝绳将木方条捆扎成2m*1m*1m的长方体木方堆,将所述长方体木方堆作为所述承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承重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承重装置对称设于所述盖梁的1/2悬臂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垫片为橡胶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松除支架顶托的具体步骤为:旋转支架顶托的旋扣,直至支架模板脱离盖梁10cm为止。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进行两次受力体系转换,从而将抱箍支架整体垂降至地面进行分解拆除,从而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提高了盖梁抱箍支架的拆除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盖梁抱箍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承压装置,2、盖梁,3、钢丝绳,4、支架,5、支架顶托,6、抱箍,7、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承压装置1:用起重机(图中未示出)将所述承压装置1放置在所述盖梁2的1/2悬臂位置;

s2:安装钢丝绳3:将钢丝绳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架4的上端,钢丝绳3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承压装置1上,以将钢丝绳3的压力通过所述承压装置1传递给盖梁2,并在钢丝绳3与盖梁2接触的棱角部位用垫片(图中未示出)进行保护;

s3: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先松除支架顶托5,再松除抱箍螺栓,并用钢丝绳3将抱箍6固定在所述支架4的下方,待抱箍螺栓全部松除后,整个支架4的重力完全由所述承压装置1承受,完成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

s4:第二次受力体系转换:将起重机(图中未示出)的挂钩与所述支架4的端部用钢丝绳连接,利用起重机提拉钢丝绳3使支架4上升约2cm,使承压装置1的受力完全转移到起重机,完成第二次受力体系转换;

s5:将支架4垂降到地面:将承压装置1上的钢丝绳3解除,然后利用起重机将抱箍支架4整体垂降到地面。

本发明通过进行两次受力体系转换,将抱箍支架4整体垂降至地面进行分解拆除,从而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提高了盖梁抱箍支架4的拆除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用钢丝绳将2m长的10cm*10cm的木方条捆扎成2m*1m*1m的长方体木方堆,将所述长方体木方堆作为所述承重装置1。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承重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承重装置1对称设于所述盖梁2的1/2悬臂位置。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所述垫片为橡胶块。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松除支架顶托5的具体步骤为:旋转支架顶托5的旋扣,直至支架模板脱离盖梁2上方10cm为止。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进行两次受力体系转换,从而将抱箍支架4整体垂降至地面进行分解拆除,从而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提高了盖梁抱箍支架4的拆除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承压装置;S2:安装钢丝绳;S3:第一次受力体系转换;S4:第二次受力体系转换;S5:将支架垂降到地面。本发明的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通过进行两次受力体系转换,从而将抱箍支架整体垂降至地面进行分解拆除,从而减少了大量的高空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提高了盖梁抱箍支架的拆除效率,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华;郭一贤;冯永斌;曾韵;陈建宁;余跃;颜苓;龙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第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6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