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12567发布日期:2018-12-08 07:5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建筑物层出不穷。在建筑物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大部分建筑废弃物都包括砖块、混凝土等建筑废料。此外,建筑废弃物还含有有机轻质物,比如塑料、纸皮、衣物、纤维、树枝木屑等。在现有技术中,建筑废弃物回收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是将进厂的建筑废弃物直接投入破碎线进行处理,通过破碎、除铁、人工分捡、筛分、除尘、输送、进仓等工艺流程再生产再利用;然而由于建筑废弃物成分多样,颗粒含量不均匀,空隙大,物理力学性质差异大,难以压实均匀,导致现阶段建筑废弃物还不能很好地充分再利用。

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公路工程建设同步、持续、快速发展。为满足建设用地需求,旧建筑被大批拆除,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常用集中堆放或填埋的方式予以处置,不仅占用土地资源,且产生环境污染旧。与其它城市垃圾相比,建筑废弃物具有量大、无毒、无害和可资源化率高等特点。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路网中(县乡)公路的大批改造、兴建,砂石骨料等天然建材的需求激增,大量开采造成了天然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将建筑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可一并解决土石方需求和废弃物处置的难题,且符合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为了解决当前工程没有土资源的困境,解决工程取土难题和城市垃圾堆放处理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其解决了当前工程没有土资源的困境以及工程取土难题和城市垃圾堆放处理问题;该方法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拣与破碎达到填料要求后,无需添加其他物料直接运送至工地进行高速公路进行路基填筑,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浪费,降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同时,其方法中的施工放样与布设控制网格能够提前测量与估测好填料的用量以及每方格卸车的数量,减少了放置填料、人力以及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填筑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建筑废弃物颗粒级配均匀、提高压实度以及路基填土的稳定性,而且在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同时可增加土体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拣建筑废弃物:分离去除建筑废弃物原材料当中的非土石类杂物;

步骤2:破碎建筑废弃物:对分拣后的建筑废弃物进行破碎;

步骤3:填前检测:施工前应将原地面的下承层进行整平处理和碾压;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振压一遍,最后人工收面;并经检测符合填筑设计及规范要求;

步骤4:施工放样:上料前,用全站仪放出台背路基中心线与边线,并用石灰撒出边线、中心线以及台背与路基结合处横断面的方向线,完成场地范围的标识工作;

步骤5:布设控制网格、上料:根据填料松铺厚度、自卸车每车方量以及平面面积参数进行方格网的布设,按照每层填筑厚度25cm以及网格面积来计算每个方格的建筑废弃物填料的数量和每个方格卸车数量;

步骤6:摊铺及整平:

1)根据路基填筑宽度及运输车辆运载能力,计算每个方格内卸料方量,在现场用白灰画好方格,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按方格卸料;

2)标高控制采用“灰台法”将高程放在试验段两侧桩顶做灰台,拉线做灰槽,以灰台作为“参照物”;路基填筑路段的虚铺厚度不大于35cm,台背填筑路段虚铺厚度不大于25cm,虚铺系数为1.26;

3)卸料时采取路堤全宽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按后退法进行卸料,控制每延米总量,将填料按照路基填筑长度均匀卸在填筑路段方格内,并及时测出填料的含水量,适时洒水;

4)卸料后立即采用推土机和装载机进行整平,采用推土机稳压1~2遍,然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

步骤7:路基碾压:

①压实路线纵向互相平行,横向接头处压路机轮重叠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2.0-5.0m;碾压速度为2-4km/h,先稳压2遍,再振压4遍;

②台背填筑时,从振动碾压开始进行沉降观测,按20m观测一个断面,根据断面宽度进行布点,在每个车道投影上布点;各点最后再测一遍沉降差,路堤填筑的沉降差不大于5mm,台背填筑沉降差不大于2mm,即压实完成;

③当填筑高度高于1.5米后,根据需要进行增强冲击补压以及冲击补强碾压;

步骤8:碾压结束后,进行整平,至表面平整、坚实、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破碎后的建筑废弃物的最大粒径不大于80mm;40mm以上颗粒含量大于等于10%,5mm以上颗粒含量在35%~85%,0.075mm以上颗粒含量大于等于90%;建筑废弃物填料的不均匀系数大于等于5。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填料的含水量在12%±4%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的增强冲击补压,应符合以下规定:

1)冲压施工段落长度不小于100m,冲压形式速度在9-12km/h之间;

2)冲压遍数为15-20遍;

3)冲压后的松散表面可不再碾压,直接进行下一层填筑。

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工程没有土资源的困境以及工程取土难题和城市垃圾堆放处理问题;该方法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拣与破碎达到填料要求后,无需添加其他物料直接运送至工地进行高速公路进行路基填筑,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浪费,降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同时,其方法中的施工放样与布设控制网格能够提前测量与估测好填料的用量以及每方格卸车的数量,减少了放置填料、人力以及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填筑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建筑废弃物颗粒级配均匀、提高压实度以及路基填土的稳定性,而且在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同时可增加土体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案列1:我项目承接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项目所在地为周口市商水县,商水县为农业大县,人均耕地较少,且标段17.5公里沿线均为商水县万亩高标准良田示范方,标段路基填方需要土方为344万方,土方需求量较大,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基本农田不能作为取土场,本地区能取土的土资源极少,且地方政府出于保护耕地的需要,取土深度为一米;此时周口市正在进行棚户区改在项目,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分拣建筑废弃物:分离去除建筑废弃物原材料当中的生活垃圾、塑料、金属材料、木质材料、腐殖质、泡沫轻物质等非土石类杂物;

步骤2:破碎建筑废弃物:对分拣后的建筑废弃物采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建筑废弃物的最大粒径为80mm;40mm以上颗粒含量为10%,5mm以上颗粒含量为35%,0.075mm以上颗粒含量等于95%;建筑废弃物填料的不均匀系数为5。

步骤3:填前检测:施工前应将原地面的下承层进行整平处理和碾压;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后再振压一遍,最后人工收面;并经检测符合填筑设计及规范要求;

步骤4:施工放样:上料前,用全站仪放出台背路基中心线与边线,并用石灰撒出边线、中心线以及台背与路基结合处横断面的方向线,完成场地范围(场地面积)的标识工作;

步骤5:布设控制网格、上料:根据填料松铺厚度每层为25cm、自卸车每车方量为15m3以及平面面积参数为60㎡进行方格网的布设(6m*10m),按照每层25cm以及网格面积来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建筑废弃物填料的数量为15m3和每个方格卸车数量为1车;

步骤6:摊铺及整平:

1)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根据路基填筑宽度:顶宽为27m,坡率为1:1.5以及运输车辆运载能力每车为15m3,计算每个方格内卸料方量为1车即15m3,在现场用白灰画好方格,施工现场由专人指挥车辆按方格卸料;

2)标高控制采用“灰台法”将高程放在试验段两侧桩顶做灰台,拉线做灰槽,以灰台作为“参照物”;路基填筑路段的虚铺厚度等于35cm,台背填筑路段虚铺厚度等于25cm,虚铺系数为1.26;

3)卸料时采取路堤全宽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现场设专人指挥填料调配,按后退法进行卸料,控制每延米总量,将填料按照路基填筑长度为5km,均匀卸在填筑路段方格内,填料的含水量为16%;

4)卸料后立即采用推土机和装载机进行整平,推土机单次推平距离不宜过长,避免出现粗集料集中或位于上部,并采用推土机稳压2遍,然后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时应沿路线纵向方向,保持中间高两边低,路基横向做成设计要求的横坡;整平后要求路基填料层应无明显的高差台阶;建筑废弃物的现场铺设工作采取洒水除尘措施,以防止作业过程产生较大的扬尘;进行碾压前,应对松铺厚度、平整度做严格检查。若松铺厚度过厚应用装载机配合推土机清除过厚层,各项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步骤7:路基碾压:

①每个作业段应配备两台22t振动压路机,确保与路基铺筑能力相匹配,台背填筑路段要配备小型压实机具;压实路线纵向互相平行,横向接头处压路机轮重叠0.4m,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2.0m;碾压速度为3km/h,先稳压2遍,再振压4遍;

②台背填筑时,从振动碾压开始进行沉降观测,按20m观测一个断面,根据断面宽度进行布点,在每个车道投影上布点;各点最后再测一遍沉降差,路堤填筑的沉降差为3mm,台背填筑沉降差为1mm,压实完成;

③当填筑高度高于1.5米后,进行一次增强冲击补压以及冲击补强碾压;冲压施工段落长度为110m,冲压形式速度为9km/h;冲压遍数为15遍;冲压后直接进行下一层填筑。

步骤8:碾压结束后,进行整平,至表面平整、坚实、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

路基碾压方案

注:压路机在碾压开始时宜用慢速,碾压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纵向进退碾压”的原则。

台背回填施工质量检验:

在台背回填每一次压实层施工过程中及施工至路床顶后,均应进行质量检验,相关检测频率要求如下:

①施工过程中每一次压实层的质量检验

桥台台背和锥坡处各设一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测5点;涵洞台背处,要求测5点,检测点均按照行车道位置错落布置。

按照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进行碾压,最后来回一遍进行沉降观测,最后来回一遍沉降差≤2mm时,压实完成。

②施工至路基顶面处的质量检验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处理再利用的方法,解决了当前工程没有土资源的困境以及工程取土难题和城市垃圾堆放处理问题;该方法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拣与破碎达到填料要求后,无需添加其他物料直接运送至工地进行高速公路进行路基填筑,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减少了浪费,降低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同时,其方法中的施工放样与布设控制网格能够提前测量与估测好填料的用量以及每方格卸车的数量,减少了放置填料、人力以及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填筑的效率;此外,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建筑废弃物颗粒级配均匀、提高压实度以及路基填土的稳定性,而且在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同时可增加土体强度,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