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2506发布日期:2019-01-02 22:3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桥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胡海上,使车辆行人能够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桥梁种类结构多样,根据所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定,例如:斜拉桥、拱桥、木桥。景区溪水蜿蜒漫长,需要架设多个桥梁以供人通行,为了桥梁能够与自然风光相融合,景区中桥梁常由木材制成。但是木桥常年暴露在日光下,受行人踩踏,容易出现裂缝、腐烂等质量问题,需要定时进行检修维护,而维护时需要在附近搭设临时桥,以便行人通过。

公告号为cn104963273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伸缩桥,包括可延伸的桥面基层面、位于桥面基层面两端的用于收缩容纳桥面基层面的两个收纳部、用于固定桥面基层面的固定结构、用于支撑收纳部的支撑部及铺于桥面基层面上的桥面,所述收纳部包括主体外壳和设置于主体外壳内用于操控桥面基层面进行收缩的绕面结构,所述绕面结构包括用于将桥面基层面绕起来的绕面轴和用于转动绕面轴的操控杆,所述桥面为软性布料或硬质面板,所述桥面上设置有用于将桥面稳固在桥面基层面上的连接结构。

上述伸缩桥具有搭设快速便捷的优点,能够在木桥修复期内作为临时桥,但是桥面受到的支撑力少,结构不稳定,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桥梁,具有拆装快速便捷、省时省力优点,并且稳定性高,承重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桥梁,包括多个由木材制成的支撑构件以及桥面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多个与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端垂直连接有与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上端面紧贴的固定块、下端垂直连接有支撑梁,所述连接件包括钢绳,所述钢绳两端通过接头连接,所述接头包括两个并排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活动穿设有u形环,所述u形环两端部带有螺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柱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供钢绳卡入环形槽,所述桥面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支撑梁之间的横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临时桥,由支撑构件和桥面构件组装而成,并且支撑构件依附于原有木桥的护栏立柱,因此无需打桩基,拆装快速便捷,省时省力,同时承重力大部分由原有木桥负担,承重能力强,稳定性高;根据钢绳穿过接头的长度不同,可调节钢绳绑紧的范围,因此连接件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立柱,适用范围广,同时连接件不会对原有护栏立柱造成任何破坏;临时桥位于待检修木桥一侧,还能便于检修人员对木桥进行检修,且行人无需绕路。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背离固定螺母的侧面中部凹陷形成供钢绳卡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绳和固定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钢绳和固定座、u形环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因此钢绳不容易相对接头打滑,可承受拉力增大,进而使得支撑构件与原有桥梁立柱之间的紧密性增大,不容易相对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朝向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条,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供插条穿过的插孔,所述固定柱上侧面设置有与插孔连通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处设置有锁定条,所述插条设置有供锁定条穿过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和固定柱之间采用榫卯连接,因此固定块拆装快速便捷,进而便于更换不同高度的固定块,以使得环形槽与原有木桥立柱和横栏之间的交叉点对齐,从而使得钢绳能够套于横栏上侧而受到更大的支撑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梁远离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围护构件,所述围护构件包括与支撑梁连接的围护柱,相邻所述围护柱之间连接有阻拦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护构件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行人通过桥梁时意外掉落的麻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条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撑梁设置有供卡块卡入的卡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的所有横条共同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位于横条上侧且下侧面设置有多个供横条卡入的连接槽,所述横条上侧设置有供连接条卡入的配合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条和支撑梁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拆装快速便捷,并且连接条的设置,使得所有横条能够共同分担承重力,使得支撑稳定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围护柱和固定柱均设置有供连接部卡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卡槽,所述围护柱和固定柱侧面设置有与卡槽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处插有呈u形的锁定环,所述锁定环穿过卡槽,所述固定柱和围护柱之间设置有位于支撑梁下侧的定位条,所述固定柱和围护柱均设置有供定位条卡入的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和固定柱、围护柱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拆装快速便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截面呈圆形,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两个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下侧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梁能够绕自身轴心线转动,进而能够适用于拱形木桥,适用范围增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拦件为多根尼龙绳,所述围护柱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供尼龙绳绕过的围护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绳的长度调节灵活,而无需因围护柱之间的长度不同而更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条下侧和固定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朝向固定柱和定位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柱设置有供连接块卡入的加强孔,所述定位条设置有供连接块卡入且朝向或远离固定柱移动的滑孔,所述滑孔处插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面受到的支撑力提高,稳定性强。

一种组合式桥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先安装支撑构件,将固定柱置于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外侧,并使固定块与立柱上端面紧贴;

步骤b:接着将钢绳从环形槽处绕过,再将接头套在钢绳两端,使得钢绳端部从u形环和固定座之间穿过,然后拧紧固定螺母,使得立柱和固定柱之间被钢绳紧紧绑在一起;

步骤c:最后安装桥面构件,并重复上述步骤依次安装下一支撑构件和桥面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桥梁由支撑构件、围护构件、桥面构件等构件榫卯连接而成,无需使用钉子或螺栓,一方面各构件不会遭到破坏,使用寿命长,另一方面拆装快速便捷,省时省力;

2.作为临时桥依附于原有木桥,受到的支撑效果好,稳定性高,并且无需考虑地形因素,安装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构件;11、固定柱;111、环形槽;112、插孔;113、锁定孔;114、连接孔;115、通孔;116、定位孔;117、加强孔;12、固定块;121、插条;1211、固定孔;13、支撑梁;131、卡孔;132、连接部;1321、卡槽;14、锁定条;15、连接板;2、桥面构件;21、横条;211、卡块;212、配合槽;22、连接条;221、连接槽;3、连接件;31、钢绳;32、接头;321、固定座;3211、限位槽;322、u形环;323、固定螺母;324、防滑条;4、围护构件;41、围护柱;411、围护槽;42、阻拦件;5、锁定环;6、定位条;61、滑孔;7、加强条;71、连接块;8、限位块;8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组合式桥梁,如图1所示,建造在待检修木桥一侧,用于临时供行人通过且便于检修人员检修进行。其结构包括多个由木材制成的支撑构件1、桥面构件2和围护构件4,各构件之间榫卯连接,整个桥梁无需使用钉子,一方面拆装快速便捷,另一方面桥梁不会因拆装而导致自身破损。

如图1、图2所示,支撑构件1包括多个与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之间通过连接件3连接的固定柱11,固定柱11的个数依据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的个数而定,一般为相等。连接件3包括用于将固定柱11和护栏立柱绑在一起的钢绳31,固定柱1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三个供钢绳31卡入的环形槽111。钢绳31两端通过接头32连接,接头32包括两个并排固定连接的固定座321,固定座321活动穿设有u形环322。u形环322两端部带有螺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323,因此钢绳31从u形环322和固定座321之间穿过后拧紧固定螺母323,钢绳31便会受到夹紧而相对接头32固定,进而使得固定柱11和护栏立柱之间能够被紧紧地绑在一起。固定座321背离固定螺母323的侧面中部凹陷形成供钢绳31卡入的限位槽3211,使得钢绳31和固定座321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限位槽3211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滑条324,使得钢绳31和固定座32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如图1、图3所示,固定柱11上端垂直连接有与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上端面紧贴的固定块12,固定块12朝向固定柱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条121,固定柱11设置有供插条121穿过的插孔112。固定柱11上侧面设置有与插孔112连通的锁定孔113,锁定孔113处设置有锁定条14,插条121设置有供锁定条14穿过的固定孔1211。固定块12和固定柱11之间采用榫卯连接,因此固定块12拆装快速便捷,进而便于更换不同高度的固定块12,以使得环形槽111与原有木桥立柱和横栏之间的交叉点对齐,从而使得钢绳31能够套于横栏上侧而受到更大的支撑力。

如图1、图3所示,固定柱11下端垂直连接有支撑梁13,桥面构件2包括多个连接于相邻支撑梁13之间的横条21。横条2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11,支撑梁13设置有供卡块211卡入的卡孔131,卡孔131的深度为卡块211长度的两倍,因此支撑梁13能够与两侧的横条21连接。位于相邻两个支撑梁13之间的所有横条21共同连接有连接条22,连接条22位于横条21上侧且下侧面设置有多个供横条21卡入的连接槽221,横条21上侧设置有供连接条22卡入的配合槽212。横条21和支撑梁13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拆装快速便捷,并且连接条22的设置,使得所有横条21能够共同分担承重力,使得支撑稳定性大大提高。

如图1、图3所示,围护构件4包括与支撑梁13远离固定柱11的一端连接的围护柱41,相邻围护柱41之间连接有阻拦件42。阻拦件42为多根尼龙绳,围护柱4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供尼龙绳绕过的围护槽411。尼龙绳的长度调节灵活,而无需因围护柱41之间的距离不同而更换。围护构件4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行人通过桥梁时意外掉落的麻烦。

如图3所示,支撑梁1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部132,围护柱41和固定柱11均设置有供连接部132卡入的连接孔114,连接部132呈圆柱形,因此支撑梁13能够相对围护柱41和固定柱11转动。固定柱11和围护柱41之间设置有位于支撑梁13下侧的定位条6,固定柱11和围护柱41均设置有供定位条6卡入的定位孔116,因此固定柱11和围护柱41之间能够相对固定。连接部132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卡槽1321,围护柱41和固定柱11侧面设置有与卡槽1321位置对应的通孔115,通孔115处插有呈u形的锁定环5,锁定环5穿过卡槽1321,因此连接部132受到锁定环5的锁定而无法与连接孔114分离,进而使得固定柱11、支撑梁13和围护柱41相对固定。

如图1、图3所示,定位条6下侧和固定柱11之间连接有加强条7,加强条7朝向固定柱11和定位条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1。固定柱11设置有供连接块71卡入的加强孔117,定位条6设置有供连接块71卡入且朝向或远离固定柱11移动的滑孔61。滑孔61处插有限位块8,限位块8上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1。先将加强条7朝向定位条6一侧的连接块71卡入滑孔61,再将加强条7朝向固定柱11推动,使得另一连接块71卡入加强孔117,最后在滑孔61间隙中卡入限位块8,便完成加强条7的安装。桥面受到的支撑力提高,稳定性强。

一种组合式桥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先安装支撑构件1,将固定柱11置于待检修木桥护栏立柱外侧,并使固定块12与立柱上端面紧贴;

步骤b:接着将钢绳31从环形槽111处绕过,再将接头32套在钢绳31两端,使得钢绳31端部从u形环322和固定座321之间穿过,然后拧紧固定螺母323,使得立柱和固定柱11之间被钢绳31紧紧绑在一起;

步骤c:然后安装围护柱41和定位条6,使得围护柱41与支撑梁13连接,定位条6卡在围护柱41和固定柱11之间,并将锁定环5插入通孔115,再安装桥面构件2,使得横条21插入卡孔131,连接板15与横条21卡接;

步骤d:随后安装加强条7,安装完成后安装下一支撑构件1,使得支撑梁13与横条21另一端连接;

步骤e: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支撑构件1、桥面构件2、围护构件4的安装;最后将阻拦件42绕过多个围护柱41。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每一支撑构件1包括两个具有间隙的固定柱11,两个固定柱11下侧之间通过连接板15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柱11处的通孔115于连接板15处贯通,因此两个连接部132能够通过一个锁定环5锁紧。因此每一桥面构件2均能够与支撑梁13一一对应,转动支撑梁13后进而能够使得横条21相对地面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能够适用于拱形木桥,适用范围增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