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998发布日期:2018-10-16 19:2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道路排水沟,特别涉及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及施工方法,属于市政道桥领域。



背景技术:

道路排水系统在道路的施工质量与其他的系统一样,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直到完善的过程,随着我国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对于排水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排水工程的结构也变得渐趋复杂,各类工程结构之间的连接也更加合理更加实用,在工程实践当中,大量的案例证明:完善的道路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对主体工程的损害,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所以针对道路给排水的施工工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路基排水沟要求置于稳定的地层或碾压密实的土层上,水流应引入线路两侧的排水系统,运行时其排泄不得对路基产生危害,与不同的排水设施要紧密衔接。施工中常出现的排水沟施工作业面较小,无疑给模板支设提供大量难度,传统施工方式需要花大量时间在模板支设以及模板固定的工序上。

鉴于此,针对排水沟支模空间狭小、支模工作繁琐等特点,同时降低造价,亟待发明一种简单有效的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结构。保证施工的经济性、安全性、使模架设计简便快捷,加工、安装方便,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排水沟支模空间狭小、支模工作繁琐等特点,保证施工的经济性、安全性、使模架设计简便快捷,加工、安装方便,降低造价,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主要由排水沟基坑4、单元式钢板桩1、排水沟、整体成型钢筋笼6、排水沟模板、附着式振捣器12、模板移动车框架16、可调式模板吊梁、行走轮26组成;排水沟基坑4两侧设置单元式钢板桩1,排水沟基坑底部设置固化水泥土垫层5,固化水泥土垫层5上设置垫层预埋件28,垫层预埋件28上设置行走轮轨道板29,排水沟基坑4内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内设置模板移动车框架16,模板移动车框架16可在排水沟内行走也可在排水沟基坑4内行走。

进一步地,单元式钢板桩1上部设置顶部连体型钢2,型钢为槽钢,两槽钢采用螺栓连接,两侧单元式钢板桩1之间设置可调式支护顶杆3。

排水沟外侧设置整体式外侧钢模10、内侧设置整体式内侧钢模9,整体式外侧钢模10和整体式内侧钢模9通过模板对拉杆23对拉定位,两整体式内侧钢模间通过内模水平顶杆22定位固定,排水沟底部设置启闭式底板顶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1通过可启闭扣件32与整体式内侧钢模9封闭连接,整体式内侧钢模9和整体式外侧钢模10上设置附着式振捣器12,排水沟由排水沟底板14、排水沟侧壁15组成,排水沟内部设置整体成型钢筋笼6。

所述的模板移动车框架16由可调式外模吊梁17、可调式内模吊梁18、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吊杆限位卡具20、外侧升降杆24、内侧升降杆25、行走轮26、支撑杆31、牵引系统27、导向轮30组成,可调式外模吊梁17下部设置有用于起吊整体式外侧钢模10的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可调式内模吊梁18下部设置有用于起吊整体式内侧钢模9的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可调式内模吊梁18上设置底板竖向限位杆13,可调式外模吊梁17上设置钢筋笼定位杆7,钢筋笼定位杆7下端设置钢筋笼定位板8,外侧升降杆24上部设置外模水平顶杆21。

行走轮26分外侧行走轮与内侧行走轮,内侧行走轮在排水沟底板14上行走,外侧行走轮在行走轮轨道板29上行走,模板移动车框架16端部设置导向轮30,导向轮30前部设置牵引系统27。

上述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施工方法,底板与侧壁一体化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沿线路方向护坡基础外侧设计范围内,使用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

(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定出排水沟的中心控制线,按四等水准要求控制高程,根据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放样出排水沟底脚线和沟口线共四条控制线,根据排水沟结构尺寸,预留需要工作面;

(3)单元式钢板桩支护:根据设计要求打入单元式钢板桩1,随后在单元式钢板桩1上部焊接顶部连体型钢2,两型钢采用螺栓固定,两侧单元式钢板桩1间设置可调式支护顶杆3;

(4)基坑开挖:按设计要求开挖基坑;

(5)固化水泥土垫层:摊铺料拌和完成后摊铺施工,人工找平,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用小型滚轮进行碾压,静压两遍;

(6)模板移动车框架安装:模板移动车框架16采用方钢管制作,两端各设置五个行走轮26,内部三个,外侧各一个,按设计要求将各构件组装,移动轮固定平台上设置升降杆用于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抬升或下降,主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支撑杆保证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整体稳定性;

(7)钢模板安装调试:首先安装整体式内侧钢模9和整体式外侧钢模10,随后安装启闭式底板顶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1采用底板竖向限位杆13固定,启闭式底板顶模11与整体式内侧钢模9采用可启闭扣件32连接牢固,采用内模水平顶杆22将两侧整体式内侧钢模9固定,调整外模水平顶杆21将两侧整体式外侧钢模10固定,随后放置钢筋笼,同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使钢筋笼定位板8顶紧钢筋笼,最后设置模板对拉杆23;

(8)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同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12;

(9)压光养护:用木抹子进行抹压,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抹压工作,用电抹子进行压光,将抹子纹抹平压光,整个抹压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10)钢模板开模提升:拆除模板固定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利用人力将模板挂在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

(11)钢模板滑移:调整可调式外模横梁17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外侧钢模10的吊运,可调式内模横梁18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内侧钢模9的吊运,抬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的升降杆,随后人工操作牵引系统27行走,此时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主要由外侧两轮受力,内部三轮不与排水沟底板接触;

(12)下一段排水沟流水施工:按照上述方式施工下一段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施工方法,底板与侧壁分次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沿线路方向护坡基础外侧设计范围内,使用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

(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定出排水沟的中心控制线,按四等水准要求控制高程,根据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放样出排水沟底脚线和沟口线共四条控制线,根据排水沟结构尺寸,预留需要工作面;

(3)单元式钢板桩支护:根据设计要求打入单元式钢板桩1,随后在单元式钢板桩1上部焊接顶部连体型钢2,两型钢采用螺栓固定,两侧单元式钢板桩1间设置可调式支护顶杆;

(4)基坑开挖:按设计要求开挖基坑;

(5)固化水泥土垫层:摊铺料拌和完成后摊铺施工,人工找平,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用小型滚轮进行碾压,静压两遍;

(6)钢模板安装调试:首先安装整体式内侧钢模9和整体式外侧钢模10,随后安装启闭式底板顶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1采用底板竖向限位杆13固定,启闭式底板顶模11与整体式内侧钢模9采用可启闭扣件32连接牢固,采用内模水平顶杆22将两侧整体式内侧钢模9固定,调整外模水平顶杆21将两侧整体式外侧钢模10固定,随后放置钢筋笼,同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使钢筋笼定位板8顶紧钢筋笼,最后设置模板对拉杆23;

(7)底板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同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12;

(8)底板养护:打开可启闭扣件拆除底板按照混凝土养护要求养护底板混凝土;

(9)模板移动车框架安装:模板移动车框架16采用方钢管制作,两端各设置五个行走轮26,内部三个,外侧各一个,按设计要求将各构件组装,移动轮固定平台上设置升降杆用于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抬升或下降,主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支撑杆保证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整体稳定性;

(10)侧壁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同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12;

(11)压光养护:用木抹子进行抹压,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抹压工作,用电抹子进行压光,将抹子纹抹平压光,整个抹压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12)钢模板开模提升:拆除模板固定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利用人力将模板挂在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

(13)钢模板滑移:调整可调式外模横梁17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外侧钢模10的吊运,可调式内模横梁18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内侧钢模9的吊运,抬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的升降杆,随后人工操作牵引系统27行走,此时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主要由内部三个行走轮在排水沟底板14上行走受力,外侧行走轮不受力;

(14)下一段排水沟流水施工:按照上述方式施工下一段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基坑开挖后采用在基坑底部施工固化水泥土垫层,随后采用单元式钢板桩支护保证基坑的稳定性。

(2)排水沟模板采用模板移动车框架,减少人力,节约倒运模板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3)排水沟模板拼装固定时两侧模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底模采用底板竖向限位杆固定,两内侧模板采用内模水平顶杆固定,两外模采用外模水平顶杆固定,整个施工过程快捷、方便,具有较好的技术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板移动车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元式钢板桩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沟底板与排水沟侧壁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沟底板与排水沟侧壁连接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与侧壁一体化施工流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与侧壁分次施工流程图;

其中:1-单元式钢板桩、2-顶部连体型钢、3-可调试支护顶杆、4-排水沟基坑、5-固化水泥土垫层、6-整体成型钢筋笼、7-钢筋笼定位杆、8-钢筋笼定位板、9-整体式内侧钢模、10-整体式外侧钢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2-附着式振捣器、13-底板竖向限位杆、14-排水沟底板、15-排水沟侧壁、16-模板移动车框架、17-可调式外模吊梁、18-可调式内模吊梁、19-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20-吊杆限位卡具、21-外模水平顶杆、22-内模水平顶杆、23-模板对拉杆、24-外侧升降杆、25-内侧升降杆、26-行走轮、27-牵引系统、28-垫层预埋件、29-行走轮轨道板、30-导向轮、31-支撑杆、32-可启闭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混凝土浇筑技术要求,钢筋绑扎施工技术要求,模板支护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用新型不再累述,重点阐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的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移动式模架现浇道路排水沟主要由排水沟基坑4、单元式钢板桩1、排水沟、整体成型钢筋笼6、排水沟模板、附着式振捣器12、模板移动车框架16、可调式模板吊梁、行走轮26等组成;排水沟基坑两侧设置单元式钢板桩1尺寸400×170×15.5L,基坑底部设置固化水泥土垫层5,垫层厚度20mm,垫层上设置垫层预埋件28,垫层预埋件28为钢筋,其上焊接行走轮轨道板29,轨道适合宽度30mm行走轮行走。基坑开挖800mm宽,排水沟基坑4内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混凝土厚度200mm,排水沟高度600mm,整体宽度900mm。

模板移动车框架16可在排水沟内行走也可在排水沟基坑4内行走。排水沟外侧设置整体式外侧钢模10、内侧设置整体式内侧钢模9,钢模厚度4mm,内外侧钢模通过模板对拉杆23对拉定位,模板对拉杆直径20mm,两整体式内侧钢模间通过内模水平顶杆22定位固定,对顶杆直径20mm。底部设置启闭式底板顶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1通过可启闭扣件32与整体式内侧钢模9封闭连接,整体式内侧钢模9和整体式外侧钢模10上设置附着式振捣器12。排水沟由排水沟底板14、排水沟侧壁15组成,厚度均为200mm。排水沟内部设置整体成型钢筋笼6,钢筋均采用φ8 HPB235型圆钢,保护层垫块不少于1m24块;并且每10m设置一道0.02cm伸缩缝,缝内填塞沥麻筋。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板移动车框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模板移动车框架16由可调式外模吊梁17、可调式内模吊梁18、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吊杆限位卡具20、外侧升降杆24、内侧升降杆25、行走轮26、支撑杆31、牵引系统27、导向轮30等组成,吊杆限位卡具为L50角钢,导向轮直径200mm,牵引系统1m长。可调式内、外模吊梁为Ф48钢管,可调式外模吊梁17下部设置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用于起吊整体式外侧钢模,可调式内模吊梁18下部设置模板活动式竖向吊19杆用于起吊整体式内侧钢模9,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为直径24mm钢筋。可调式内模吊梁18上设置底板竖向限位杆13,可调式外模吊梁17上设置钢筋笼定位杆7,定位杆为20mm直径钢筋,钢筋笼定位杆7下端焊接钢筋笼定位板8,定位板为厚度4mm钢板,外侧升降杆24上部设置外模水平顶杆21,直径20mm。模板移动车框架采用边长100mm方钢管制作,两端各设置五个行走轮26,直径150mm,内部三个,外侧各一个,按设计要求将各构件组装。移动轮固定平台上设置升降杆用于模板移动车框架的抬升或下降。主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支撑杆保证模板移动车框架的整体稳定性。

图3本实用新型单元式钢板桩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单元式钢板桩上部设置顶部连体型钢2,型钢为[10槽钢,两槽钢采用直径16mm的螺栓连接,两侧单元式钢板桩1之间设置可调式支护顶杆3,支护顶杆为Ф48钢管。

图4是实用新型排水沟底板与排水沟侧壁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沟底板与排水沟侧壁连接面示意图,如图4~图5所示,顶模与内侧钢模采用可启闭扣件32连接牢固。

如图6所示,底板与侧壁一体化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沿线路方向护坡基础外侧设计范围内,使用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

(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定出排水沟的中心控制线。按四等水准要求控制高程。根据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放样出排水沟底脚线和沟口线共四条控制线。根据排水沟结构尺寸,预留需要工作面。

(3)单元式钢板桩支护:根据设计要求打入单元式钢板桩1,随后在单元式钢板桩1上部焊接顶部连体型钢2,两型钢采用螺栓固定,两侧单元式钢板桩1间设置可调式支护顶杆3。

(4)基坑开挖:按设计要求开挖基坑。

(5)固化水泥土垫层:摊铺料拌和完成后摊铺施工,人工找平。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用小型滚轮进行碾压,静压两遍。

(6)模板移动车框架安装:模板移动车框架16采用方钢管制作,两端各设置五个行走轮26,内部三个,外侧各一个,按设计要求将各构件组装。移动轮固定平台上设置升降杆用于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抬升或下降。主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支撑杆保证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整体稳定性。

(7)钢模板安装调试:首先安装整体式内侧钢模9和整体式外侧钢模10,随后安装启闭式底板顶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1采用底板竖向限位杆13固定,启闭式底板顶模11与整体式内侧钢模9采用可启闭扣件32连接牢固,采用内模水平顶杆22将整体式内侧钢模9固定,调整外模水平顶杆21将整体式外侧钢模10固定,随后放置钢筋笼,同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使钢筋笼定位板8顶紧钢筋笼,最后设置模板对拉杆23。

(8)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同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12。

(9)压光养护:用木抹子进行抹压,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抹压工作,用电抹子进行压光,将抹子纹抹平压光,整个抹压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10)钢模板开模提升:拆除模板固定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利用人力将模板挂在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

(11)钢模板滑移:调整可调式外模横梁17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外侧钢模10的吊运,可调式内模横梁18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外侧钢模10吊运,抬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的升降杆,随后人工操作牵引系统27行走,此时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主要由外侧两轮受力,内部三轮不与排水沟底板接触。

如图7所示,底板与侧壁分次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沿线路方向护坡基础外侧设计范围内,使用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

(2)测量放线:用全站仪定出排水沟的中心控制线。按四等水准要求控制高程。根据中心线和高程控制点,放样出排水沟底脚线和沟口线共四条控制线。根据排水沟结构尺寸,预留需要工作面。

(3)单元式钢板桩支护:根据设计要求打入单元式钢板桩1,随后在单元式钢板桩1上部焊接顶部连体型钢2,两型钢采用螺栓固定,两侧单元式钢板桩1间设置可调式支护顶杆。

(4)基坑开挖:按设计要求开挖基坑。

(5)固化水泥土垫层:摊铺料拌和完成后摊铺施工,人工找平。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时,用小型滚轮进行碾压,静压两遍。

(6)首先安装整体式内侧钢模9和整体式外侧钢模10,随后安装启闭式底板顶模11,启闭式底板顶模11采用底板竖向限位杆13固定,启闭式底板顶模11与整体式内侧钢模9采用可启闭扣件32连接牢固,采用内模水平顶杆22将两侧整体式内侧钢模9固定,调整外模水平顶杆21将两侧整体式外侧钢模10固定,随后放置钢筋笼,同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使钢筋笼定位板8顶紧钢筋笼,最后设置模板对拉杆23。

(7)底板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同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

(8)底板养护:打开可启闭扣件拆除底板按照混凝土养护要求养护底板混凝土。

(9)模板移动车框架安装:模板移动车框架16采用方钢管制作,两端各设置五个行走轮26,内部三个,外侧各一个,按设计要求将各构件组装。移动轮固定平台上设置升降杆用于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抬升或下降。主体支架的中部设置支撑杆保证模板移动车框架16的整体稳定性。

(10)侧壁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同时开启附着式振捣器12。

(11)压光养护:用木抹子进行抹压,使面层充分达到密实。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遍抹压工作,用电抹子进行压光,将抹子纹抹平压光,整个抹压时间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12)钢模板开模提升:拆除模板固定件,调整钢筋笼定位杆7,利用人力将模板挂在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

(13)钢模板滑移:调整可调式外模横梁17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外侧钢模10的吊运,可调式内模横梁18及模板活动式竖向吊杆19进行整体式内侧钢模9的吊运,抬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上的升降杆,随后人工操作牵引系统27行走,此时模板移动车框架16主要由内部三个行走轮在排水沟底板14上行走受力,外侧行走轮不受力。

(14)下一段排水沟流水施工:按照上述方式施工下一段排水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