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896发布日期:2018-12-07 23:2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属于安全防护领域。



背景技术:

电线杆防撞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十分广泛,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一到晚上,防撞装置反而成了电线杆的负担,因为电线杆本身的粗细在人们印象中有刻板印象,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防撞装置的存在,导致车辆经过时,未考虑防撞装置增加的厚度,撞到防撞装置上,反而引发更多的事故。

其次,现存的防撞装置大多强化结构的方式对电线杆进行保护,却忽略了对车辆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包括圆柱状的防撞主体、围绕所述防撞主体的上端一周和所述防撞主体的下端一周设置的环形灯带,两所述环形灯带串接在一起,两所述环形灯带的供电电路接入市电电网。

更优选的,所述防撞本体包括上悬架、下悬架和若干滚筒结构,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均紧箍在电线杆上,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上均布有一圈竖向正对的固定孔,所述滚筒结构包括中心轴和套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滚筒,所述滚筒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每根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在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正对的其中一对固定孔中。

更优选的,所述环形灯带为LED灯带。

更优选的,两条所述环形灯带分别沿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的边沿设置。

更优选的,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上均对应所述环形灯带设置雨檐结构。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防撞本体的上端一周和下端一周分别安装两条环形灯带,用于示廓,尤其是晚上,可以避免经过车辆未能注意防撞装置的而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另外,滚筒结构的设计,除非车辆正对电线杆撞击,只要有一定倾斜角度,滚筒就可以作为润滑部件,防止车辆与防撞装置过度摩擦,减轻车辆的损坏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灯带;2.上悬架;3.下悬架;4.滚筒结构;4-1.中心轴;4-2.滚筒;5.电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侧电线杆防撞装置,包括圆柱状的防撞主体、围绕所述防撞主体的上端一周和所述防撞主体的下端一周设置的环形灯带1,所述环形灯带为LED灯带。两所述环形灯带1串接在一起,两所述环形灯带1的供电电路接入市电电网,环形灯带1的主要作用是示廓,提示经过车辆此处有障碍物,一上一下两个环形灯带能够显示出防撞主体的高度,更加清晰的判断障碍物的尺寸,尤其是在晚上,有效避免了车辆撞击防撞主体的问题。

也可以将环形灯带的供电电路并入路灯电网中去,实现与路灯同时点亮同时熄灭,仅在晚上工作,节省电力。

所述防撞本体包括上悬架2、下悬架3和若干滚筒结构4,所述上悬架2和所述下悬架3均紧箍在电线杆5上,所述上悬架2和所述下悬架3上均布有一圈竖向正对的固定孔,所述滚筒结构4包括中心轴4-1和套装在所述中心轴4-1上的滚筒4-2,所述滚筒4-2通过轴承(为简化图纸避免杂乱,轴承未画出)安装在所述中心轴4-1上,每根所述中心轴4-1的两端分别穿过并固定在所述上悬架2和所述下悬架3正对的其中一对固定孔中,两条所述环形灯带分别沿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的边沿设置。

其它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环形灯带在雨天被雨水侵蚀,所述上悬架和所述下悬架上均对应所述环形灯带设置雨檐结构。

滚筒结构4呈环状包裹电线杆5,当有车辆未能够及时避开防撞主体产生剐蹭时,滚筒4-2随车辆行走而转动,降低滚筒4-2与车辆之间的相对摩擦,减轻车辆的受损程度。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