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驱动装置的回转伸缩式过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629发布日期:2018-12-25 21:0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驱动装置的回转伸缩式过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平台装备的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设有驱动装置的回转伸缩式过桥。



背景技术:

随着海工行业的高速发展,海工平台之间经常要进行人员及物资转移,在以前的物资补给方式多数采用吊机起吊,驳船等方式来转移。

后来出现了回转伸缩式过桥装置,大大提高了人员及定量物资的转移效率,让海洋平台之间的转移方式出现了质的变化。

但目前回转伸缩式过桥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位移量不能精确。

另外,次要的问题是在实际使用过桥的过程中,因为经常的进行伸缩运动,在驱动装置与移动过桥刚性连接的情况下,难免的会让驱动装置受到冲击,会加快驱动装置的磨损、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驱动回转伸缩式过桥精确伸缩位移,且设有导向结构保证位移方向的带驱动装置的回转伸缩式过桥。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设有驱动装置的回转伸缩式过桥,包括过桥本体、驱动装置;所述过桥本体包括固定过桥、移动过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支撑台,其上固定安装所述液压马达;且液压马达的转轴贯穿所述支撑台后位于支撑台的下方;

齿轮,轴接在所述液压马达的转轴的端部;

滚轮,分别采用支脚装于所述支撑台的底面的四角处;所述滚轮置于固定过桥的桥面上;

组合耳板,包括侧板、垂直设置于侧板底边的底板、间距设于底板上方且与底板平行的上板,使组合耳板的截面近似呈倒F形;所述组合耳板设有两个,其侧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台的底面的一对称侧,且组合耳板位于相应侧的两个滚轮之间;

轮轴,其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底板、上板上;

导向轮,轴接位于底板与上板之间的轮轴上

两个U形板,分别固定在移动过桥上,且U形板的开口侧的上、下平行壁分别套在所述组合耳板的上板的上方和底板的下方;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导向轮抵接在U形板的U形槽内的槽底板上;所述U形板的底边高于所述滚轮的底部;

齿条,沿任一U形板的槽底板的外侧面的长度方向布置,其齿面与所述齿轮啮合;

工作时,液压马达依次驱动转轴、齿轮正转或反转,齿轮沿齿条前进或后退,从而带动设有滚轮的支撑台及移动过桥位移的同时还带动导向轮在U形板限定的路径内移动。

所述支脚的底部向外倾斜,使支脚与支撑台之间的夹角为95~100°。

位于所述上板的上方及侧板的内侧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板。

所述的加强板呈L形。

每个所述组合耳板上沿横向至少设有两个导向轮。

所述支撑台总体呈方形。

在对应所述滚轮移动方向上的支撑台的两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缓冲装置,所述弹性缓冲装置的形变方向与滚轮的移动方向平行。

所述的连接板的内侧壁与支撑台的上表面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板。

所述的支撑台的四壁采用圆管围合而成,四个圆管的内侧壁分别连接一连接面的四边,所述连接面上设有用于液压马达的转轴穿过用的转轴孔。

所述的支撑台的四壁采用带法兰盘的圆管组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驱动装置能保证精确位移;由于能精确位移,所以可以控制位移量,能在正常情况下防止驱动装置的碰撞;大幅减少外部机械运动所带来的冲击,有效保护驱动装置,降低故障率,增加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局部剖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滚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台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去除液压马达后的剖示图。

图4为图3中的C-C处剖示图。

图5为图2中圆管的D-D处剖示图。

图6为图1中去除液压马达后的右视图,图中未示出U形板。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对本技术领域的人来说还是比较清楚的。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7,本例中一种设有驱动装置的回转伸缩式过桥,包括过桥本体、驱动装置;所述过桥本体包括固定过桥、移动过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支撑台2,其上固定安装所述液压马达1;且液压马达1的转轴贯穿所述支撑台2后位于支撑台2的下方;

齿轮8,轴接在所述液压马达1的转轴的端部;

滚轮4,分别采用支脚4-1装于所述支撑台2的底面的四角处;所述滚轮4置于固定过桥的桥面上;

组合耳板9,包括侧板9-1、垂直设置于侧板9-1底边的底板9-2、间距设于底板9-2上方且与底板9-2平行的上板9-3,使组合耳板9的截面近似呈倒F形;所述组合耳板9设有两个,其侧板9-1的顶部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台2的底面的一对称侧,且组合耳板9位于相应侧的两个滚轮4之间;

轮轴6-1,其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于底板9-2、上板9-3上

导向轮6,轴接位于底板9-2与上板9-3之间的轮轴6-1上;

两个U形板5,分别固定在移动过桥11上,且U形板5的开口侧的上、下平行壁分别套在所述组合耳板9的上板9-3的上方和底板9-2的下方;且所述驱动装置的导向轮6抵接在U形板5的U形槽内的槽底板上;所述U形板5的底边高于所述滚轮4的底部;

齿条7,沿任一U形板5的槽底板的外侧面的长度方向布置,其齿面与所述齿轮8啮合;

工作时,液压马达1依次驱动转轴、齿轮8正转或反转,齿轮8沿齿条7前进或后退,从而带动设有滚轮4的支撑台2及移动过桥位移的同时还带动导向轮6在U形板5限定的路径内移动。从而实现移动过桥相对固定过桥做精确伸缩位移。由于能精确位移,所以可以控制位移量,能在正常情况下防止驱动装置的碰撞;大幅减少外部机械运动所带来的冲击,有效保护驱动装置,降低故障率,增加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参见图6,所述支脚4-1的底部向外倾斜,使支脚4-1与支撑台2之间的夹角为95~100°,使其底部更稳定,且容易分散受力,本例中所述夹角为95.1°。

进一步的,参见图3和图4,位于所述上板9-3的上方及侧板9-1的内侧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板9-4,增加强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3,所述的加强板9-4呈L形。

进一步的,参见图4和图6,每个所述组合耳板9上沿横向至少设有两个导向轮6,使其运行更平稳。

进一步的,参见图2,所述支撑台2总体呈方形。

进一步的,参见图7,在对应所述滚轮4移动方向上的支撑台2的两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10,所述的连接板10的外侧壁上设有弹性缓冲装置3,所述弹性缓冲装置3的形变方向与滚轮4的移动方向平行。当过桥工作的时候,驱动装置上的缓冲装置3可以在失控等特殊情况下,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了保护驱动装置。解决了刚性连接所带来的驱动装置易损坏、磨损的问题。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3、图6,所述的连接板10的内侧壁与支撑台2的上表面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板10-1。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3、图5,所述的支撑台2的四壁采用圆管2-1围合而成,四个圆管2-1的内侧壁分别连接一连接面2-2的四边,所述连接面2-2上设有用于液压马达1的转轴穿过用的转轴孔2-3。采用空心的圆管2-1可以很好地将冲击力分散掉。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2和图5,所述的支撑台2的四壁采用带法兰盘2-4的圆管2-1组装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