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噪声屏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248发布日期:2018-12-11 20:4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铁路噪声屏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噪声屏障装置,属于铁道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高铁噪声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第一次200km/h以上高速铁路论证会上,噪声污染被认为是高铁对社会产生的最大的环境污染因素,随着我国路网密度的增加、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运行噪声水平大大增加,给线路两侧的住宅带来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医院、学校、居民区等对噪声比较敏感的区域,国际上已把振动噪声列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高速铁路的噪声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如何降低铁路环境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一直是环境保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如何减小高铁噪声污染,是当前车辆制造和铁路建设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现有的高速铁路噪声屏障减噪效果欠佳,并且容易飘进雨水,导致吸声材料提前受潮失效,既降低了降噪效果,又增加后期维护成本,且容易附着灰尘,灰尘的积累会导致降噪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速铁路噪声屏障装置,解决现有的高速铁路噪声屏障减噪效果欠佳,并且容易飘进雨水,导致吸声材料提前受潮失效,既降低了降噪效果,又增加后期维护成本,且容易附着灰尘,灰尘的积累会导致降噪效果变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噪声屏障装置,包括支撑凹槽与多个隔音单元板,所述支撑凹槽底部埋设在混凝土底座中,所述隔音单元板两侧设有滑条,所述滑条嵌入连接在所述支撑凹槽内,所述隔音单元板底部两侧设有竖板,所述支撑凹槽与所述竖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竖板之间连接有轮轴,所述轮轴外壁套接有滑轮,所述支撑凹槽外壁一侧设有防尘顶罩,所述防尘顶罩下方设有集水槽,所述支撑凹槽外壁另一侧设有排水槽,所述支撑凹槽远离所述防尘顶罩一侧顶部设有引水条,所述支撑凹槽内设有导水孔,所述隔音单元板一侧设有多个反射板,所述反射板之间设有吸音孔,所述隔音单元板内设有S形吸音道,所述吸音孔一侧伸入所述隔音单元板内并与所述S形吸音道连接,所述S形吸音道远离所述吸音孔一侧连接有吸音棉层,所述吸音棉层一侧设有隔音空腔,所述隔音单元板顶部连接有倾斜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射板呈波浪形设置,且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吸音孔之间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槽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底部螺纹连接底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水孔贯穿所述支撑凹槽,且所述导水孔的较低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上方,所述导水孔的较高一端位于所述排水槽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竖板上设有与所述螺钉对应的螺孔,且每个所述竖板上设有两个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尘顶罩的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将多个隔音单元板拼接组合在一起,并使用螺钉与竖板之间固定,方便拆卸组装,噪声首先会被呈波浪形设置的反射板打散反射,部分噪声进入吸音孔,并在S形吸音道内振动摩擦,达到吸收噪音的效果,剩余噪声到达吸音棉层与隔音空腔被降低,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倾斜板将高处的噪声反射,且在雨天时,雨水可以顺着倾斜板落入引水条,并流入排水槽,并通过引水条进入另一侧的集水槽中,火车经过时产生的灰尘被防尘顶罩阻拦,并落入到集水槽中,集水槽中的水对灰尘起到吸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支撑凹槽;2、隔音单元板;3、混凝土底座;4、滑条;5、竖板;6、螺钉;7、轮轴;8、滑轮;9、防尘顶罩;10、集水槽;11、排水槽;12、引水条;13、导水孔;14、反射板;15、吸音孔;16、S形吸音道;17、吸音棉层;18、隔音空腔;19、倾斜板;20、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铁路噪声屏障装置,包括支撑凹槽1与多个隔音单元板2,所述支撑凹槽1底部埋设在混凝土底座3中,所述隔音单元板2两侧设有滑条4,所述滑条4嵌入连接在所述支撑凹槽1内,所述隔音单元板2底部两侧设有竖板5,所述支撑凹槽1与所述竖板5之间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所述竖板5之间连接有轮轴7,所述轮轴7外壁套接有滑轮8,所述支撑凹槽1外壁一侧设有防尘顶罩9,所述防尘顶罩9下方设有集水槽10,所述支撑凹槽1外壁另一侧设有排水槽11,所述支撑凹槽1远离所述防尘顶罩9一侧顶部设有引水条12,所述支撑凹槽1内设有导水孔13,所述隔音单元板2一侧设有多个反射板14,所述反射板14之间设有吸音孔15,所述隔音单元板2内设有S形吸音道16,所述吸音孔15一侧伸入所述隔音单元板2内并与所述S形吸音道16连接,所述S形吸音道16远离所述吸音孔15一侧连接有吸音棉层17,所述吸音棉层17一侧设有隔音空腔18,所述隔音单元板2顶部连接有倾斜板19。

所述反射板14呈波浪形设置,且所述反射板14与所述吸音孔15之间交错设置,噪声首先会被呈波浪形设置的反射板14打散反射,所述集水槽10底部设有排水口20,所述排水口20底部螺纹连接底盖,用来排水,所述导水孔13贯穿所述支撑凹槽1,且所述导水孔13的较低一端位于所述集水槽10上方,所述导水孔13的较高一端位于所述排水槽11上方,排水槽11内的水通过引水条12进入另一侧的集水槽10中,所述竖板5上设有与所述螺钉6对应的螺孔,且每个所述竖板5上设有两个螺孔,使用螺钉6将隔音单元板2与竖板5之间固定,所述防尘顶罩9的形状为弧形,火车经过时产生的灰尘被防尘顶罩9阻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多个隔音单元板2插入在支撑凹槽1中,使滑轮8可以在支撑凹槽1底部滑动,从而将多个隔音单元板2拼接组合在一起,并使用螺钉6与竖板5之间固定,噪声首先会被呈波浪形设置的反射板14打散反射,部分噪声进入吸音孔15,并在S形吸音道16内振动摩擦,达到吸收噪音的效果,剩余噪声到达吸音棉层17与隔音空腔18被降低,达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倾斜板19将高处的噪声反射,且在雨天时,雨水可以顺着倾斜板19落入引水条12,并流入排水槽11,并通过引水条12进入另一侧的集水槽10中,火车经过时产生的灰尘被防尘顶罩9阻拦,并落入到集水槽10中,集水槽10中的水对灰尘起到吸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