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梁桥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5705发布日期:2019-03-19 22:2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板梁桥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加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梁桥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在先专利CN201521139513.7公开了一种板梁桥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板梁桥板梁下方的波纹钢板拱壳、设置在板梁桥左侧桥台上的左侧补强基础和设置在板梁桥右侧桥台上的右侧补强基础,波纹钢板拱壳的左端与左侧补强基础固定连接,波纹钢板拱壳的右端与右侧补强基础固定连接,板梁桥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均设置有钢板端墙,钢板端墙的上边缘与板梁相连接,钢板端墙的下边缘与波纹钢板拱壳相连接;波纹钢板拱壳、左侧补强基础、左侧桥台、板梁、右侧桥台、右侧补强基础和钢板端墙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自密实混凝土填充体。该板梁桥加固结构大幅度地提升了桥梁的承载力,并增大桥梁横向整体的刚度,使全桥各片主梁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形成单板受力的状态,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受季节和气候交底替换的缘故,板梁桥存在热胀冷缩的问题,导致相邻波纹钢板的接缝处,受热胀冷缩的拉拽力影响,出现带锚接弯钩的锚固螺栓所受剪切损伤加剧,而锚固螺栓的结构稳定性关联着载荷在波纹钢板攻壳上的传递,因而现有的板梁桥加固结构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可靠性良好的板梁桥加固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

板梁桥加固结构,包括相互交错搭接的第一波纹钢板和第二波纹钢板,第一波纹钢板的边缘搭接在第二波纹钢板上方,并且在第一波纹钢板和第二波纹钢板的搭接部位连接有带锚接弯钩的锚固螺栓,第一波纹钢板上开设有沿桥长方向延伸的连接长孔,第二波纹钢板上开设有对应连通在连接长孔下方的连接圆孔,锚固螺栓连接在连接圆孔和连接长孔中,锚固螺栓与连接长孔两端间隔设置,两间隔空间中各自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

定义第一波纹钢板的搭接边缘为第一搭接边缘,第二波纹钢板的搭接边缘为第二搭接边缘,第二搭接边缘的根部设有自第二波纹钢板中部向下翻折的下沉台阶,下沉台阶在第二搭接边缘形成第二搭接止口,第一搭接边缘位于第二搭接止口内。

第一搭接边缘的边沿设有上翻的翻沿。

所述翻沿和所述下沉台阶的台阶面为相互吻合的弧形曲面,互相曲面向第二波纹钢板的中心部位凹陷。

所述翻沿和所述下沉台阶之间夹设有聚氨酯发泡材质填充而成的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利用第一波纹钢板和锚固螺栓之间的长孔-螺栓配合,同时结合长孔两端和螺栓间隔的结构,保证在板梁桥出现热证冷缩的过程中,螺栓可在长孔中适当滑动,以利用发票聚氨酯可变形的特点,保证板梁桥的涨缩不影响螺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结构力传递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板梁桥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板梁桥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针对的是板梁桥的拱顶部分和两侧部分的波纹钢板连接结构,具体结构如下:

板桥梁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钢制桥体1、浇砼体2和钢板拱壳3,钢板拱壳3采用数块波纹钢板拼接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谓板梁桥加固结构主要针对相邻波纹钢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板梁桥加固结构包括相互交错搭接的第一波纹钢板31和第二波纹钢板32,第一波纹钢板31的边缘搭接在第二波纹钢板32上方,并且在第一波纹钢板31和第二波纹钢板32的搭接部位连接有带锚接弯钩的锚固螺栓33,第一波纹钢板31上开设有沿桥长方向延伸的连接长孔,第二波纹钢板32上开设有对应连通在连接长孔下方的连接圆孔,锚固螺栓33连接在连接圆孔和连接长孔中,锚固螺栓33与连接长孔两端间隔设置,两间隔空间中各自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第一波纹钢板31的搭接边缘为第一搭接边缘34,第二波纹钢板32的搭接边缘为第二搭接边缘35。第二搭接边缘35的根部设有自第二波纹钢板32中部向下翻折的下沉台阶,下沉台阶在第二搭接边缘35形成第二搭接止口,第一搭接边缘34位于第二搭接止口内。第一搭接边缘34的边沿设有上翻的翻沿。翻沿和所述下沉台阶的台阶面为相互吻合的弧形曲面,互相曲面向第二波纹钢板32的中心部位凹陷。翻沿和所述下沉台阶之间夹设有聚氨酯发泡材质填充而成的缓冲层。

本实施例中板梁桥加固结构主要针对的是混凝土结构在热证冷缩效应下,会带动其内预埋浇注的钢筋进行位移的问题,引起相互钢结构连接部位的错位,而利用连接长孔和锚固螺栓33结合的结构,再加上聚氨酯发泡填充体在中间的缓冲,保证良好的涨缩缓冲作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