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污建筑垃圾透水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4407发布日期:2019-10-09 04:4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去污建筑垃圾透水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污建筑垃圾透水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废弃物总量可达约15.5亿立方米至24亿立方米,并且每年以大于10%的增速持续增长。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的建筑废弃物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按堆高不同,每堆积1万吨建筑垃圾约需占用(670-1340)平方米的土地。其中,填埋式建筑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不但长期占用大量的宝贵耕地,而且还耗用了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和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在清运过程中产生的遗撒和灰飞扬尘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无限制硬化,导致地面“不吸水”,水没有“去处”,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在大雨面前不堪一击,城市看海已不再成为新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大概有154个城市发生内涝,出现城中“看海”现象。而与此相反,我国大部分城市缺水现象又日趋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边是水资源干涸,一边是城市内涝。因此,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发展透水铺装系统是急需的;而现阶段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是棚改拆迁、一级开发、拆违等,建筑物的主要结构以砌体结构为主,因此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废砖瓦和废混凝土,其中废砖瓦含量占到50%以上,废砖瓦是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结构体,内部空隙率高,结构疏松,强度低,因此废砖瓦经过资源化处置产生的再生骨料表现为强度低,压碎值高,吸水率高。当再生骨料中废砖瓦含量占50-70%时,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可达到10-15%,是天然骨料的10倍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污建筑垃圾透水铺装结构,要解决传统的透水铺装体系只靠空隙透水和蓄水,蓄水能力低和去污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污建筑垃圾透水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蓄水基层、找平层和透水面层;所述蓄水基层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铺设而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0~26.6mm,蓄水基层的厚度为150mm~300mm;所述找平层为混合料一铺设而成,混合料一的材料包括有水泥、填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外加剂,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0~5mm,找平层的厚度为20mm~30mm;所述透水面层为混凝料二铺设而成,混凝料二的材料包括水泥、填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外加剂,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粒径在3mm~10mm区间的单粒径骨料,透水面层的厚度为50mm~80mm。

优选的,所述蓄水基层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不小于15%,压碎值小于26%。

优选的,所述蓄水基层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杂质含量小于0.1%,针片状含量小于5.0%。

优选的,所述找平层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中砂。

优选的,所述透水面层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质量占粗骨料总质量的30%-70%,透水面层的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于透水铺装体系中,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好和吸水性高的特点,使得透水铺装体系不但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蓄水性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透水铺装体系中的应用,不但为城市建筑垃圾的应用找到出口,而且能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2、本实用新型的透水面层用于快速排干路面雨水或积水,用于承载外界对透水铺装系统的作用力;找平层用于稳定透水基层,粘结透水面层,属于透水铺装系统的增强加固层;蓄水基层将渗透雨水或积水快速渗透至垫层,通过内部空隙吸附过滤净化雨水或积水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本实用新型在实现透水的同时,能蓄存大量雨水或积水,而且在雨水或积水在下渗过程中,吸附水中的颗粒物和污染物,避免污染地下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透水面层、2-蓄水基层、3-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去污建筑垃圾透水铺装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蓄水基层2、找平层3和透水面层1;所述蓄水基层2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铺设而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0~26.6mm,蓄水基层2的厚度为150mm~300mm;所述找平层3为混合料一铺设而成,混合料一的材料包括有水泥、填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外加剂,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0~5mm,找平层3的厚度为20mm~30mm;所述透水面层1为混凝料二铺设而成,混凝料二的材料包括水泥、填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外加剂,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粒径为5mm~10mm,透水面层1的厚度为50mm~8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基层2中的材料全部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不小于15%,压碎值小于26%;蓄水基层2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杂质含量小于0.1%,针片状含量小于5.0%。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基层2用于将渗透雨水或积水快速渗透到垫层1中,而且过滤净化雨水或积水的颗粒物和污染物。

本实施例中,所述找平层3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中砂;所述找平层3用于稳定透水基层,粘结透水面层,属于透水铺装系统的增强加固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面层1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质量占粗骨料总质量的30%-70%,透水面层1的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所述透水面层1用于快速排干路面雨水或积水,用于承载外界对透水铺装系统的作用力,属于透水铺装系统的受力层。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