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雨水净化下渗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0908发布日期:2019-06-22 00:4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初期雨水净化下渗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初期雨水净化下渗构造。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导致城市下垫面的透水性和滞水性能明显减低,而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得降雨过程中城市内汇流过程发生变化:地表径流增大、洪峰流量增加、行洪历时缩短及峰现时间提前,城市面临严重的内涝威胁;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而为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所采取的雨水快排设施,将雨水视为“污水”排入城市水体,导致雨水资源的流失,城市水污染等问题。通过低影响开发的海绵城市建设能使土地尽量保持开发前的水文下垫面特征,维持场地开发前后降雨产流水文特征不变,从而解决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景观等相关问题。

在海绵城市设计中,常规做法是雨水通过绿化下渗进入绿化底部蓄水过滤层进行蓄滞渗,这种做法在南方多雨地区应用中,雨水中的垃圾、污染、冲刷等不利条件容易影响植物景观。雨水净化下渗构造改变了这一做法,通过道路侧石入水口经过本构造下渗过滤后直接进入蓄水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海绵城市设计中雨水垃圾、污物不经过过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初期雨水净化下渗构造。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初期雨水净化下渗构造,包括绿化带、道路侧石、集泥槽、结构层和雨水井,所述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绿化带之间,所述道路侧石设置在所述结构层前侧,所述道路侧石开有进水孔,所述集泥槽位于所述道路侧石下方,所述结构层从下至下包括透水砖过滤面层、厚粗砂找平层、碎石透水层和素土夯实层,所述雨水井设置在绿化带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集泥槽底部设置有渗水孔,所述集泥槽由不锈钢、塑料和混凝土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砖过滤面层过滤速度不低于,所述透水砖过滤面层的污物去除率不低于80%。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距离所述透水砖过滤面层的铺砌面不大于1米。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井顶部设置有雨水溢流口。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透水层从上至下包括米石垫层、沸石垫层和碎石垫层。

作为优选,所述米石垫层的粒径为3-5mm,所述沸石垫层的粒径为10-20mm,所述碎石垫层的粒径为30-40mm。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垫层内设置有透水盲管,所述透水盲管与所述雨水井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道路与绿化带之间设置道路侧石,并在道路侧石上开孔使雨水经过集泥槽去除大颗粒污物后再进行下渗过滤,可以有效保护绿化景观,绿化种植可以不受雨水影响;同时雨水经过净化下渗构造,能够有效去除雨水中较脏的杂质,解决蓄水构造层的堵塞问题,污染物去除率可以达到80%~9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断面示意图。

图1-2中:1、绿化带,2、道路侧石,3、集泥槽,4、渗水孔,5、雨水溢流口,6、雨水井,7、结构层,8、碎石透水层,9、透水砖过滤面层,10、后粗砂找平层,11、米石垫层,12、沸石垫层,13、碎石垫层,14、素土夯实层,15、透水盲管,16、进水孔,1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一种初期雨水净化下渗构造,包括绿化带1、道路侧石2、集泥槽3、结构层7和雨水井6,所述结构层7设置在所述绿化带1之间,所述道路侧石2设置在所述结构层7前侧,所述道路侧石2开有进水孔16,所述集泥槽3位于所述道路侧石2下方,所述集泥槽3底部设置有渗水孔4,集泥槽3的材料包括不锈钢、塑料和混凝土,道路侧石2上的进水孔16使雨水能够进入集泥槽3中,雨水中大颗粒泥沙经集泥槽3沉淀后溢流进入透水砖过滤面层9进行下渗过滤,集泥槽3中雨水通过渗水孔4进入透水砖过滤面层9进行下渗过滤。

所述结构层7从下至下包括透水砖过滤面层9、后粗砂找平层10、碎石透水层8和素土夯实层14,所述碎石透水层8从上至下包括米石垫层11、沸石垫层12和碎石垫层13,所述米石垫层11的粒径为3-5mm,所述沸石垫层12的粒径为10-20mm,所述碎石垫层13的粒径为30-40mm,所述透水砖过滤面层9过滤速度不低于,所述透水砖过滤面层9的污物去除率不低于80%,所述碎石垫层13内设置有透水盲管15,所述透水盲管15与所述雨水井6连接。经过集泥槽3过滤后雨水经碎石透水层8进入绿化带1的下蓄水层进行蓄滞,蓄滞饱和后雨水通过透水盲管15收集进入雨水井6缓排;当土壤的透水性较好时,可以不设透水盲管15,雨水通过下渗排除,当土壤下渗速率小于时,应设透水盲管15,以保证蓄水能够及时排出。

所述雨水井6设置在所述绿化带1内部,所述雨水井6距离所述透水砖过滤面层9的铺砌面不大于1米,所述雨水井6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7,所述雨水井6顶部设置有雨水溢流口5,当降雨较大时,雨水直接通过透水砖过滤面层9表面溢流进入雨水井6排放。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