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抗风功能的交通杆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757发布日期:2019-08-21 00:5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抗风功能的交通杆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抗风功能的交通杆件。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灯在现在城市交通是不可代替的,作为终端交通指挥设备保障了城市交通的顺畅。灯杆属于高耸结构,具有结构刚度小、变形大、风致影响大的情况。随着目前道路建设越来越宽,灯杆的横臂长度也越来越长,从而引起灯杆刚度的急剧下降。

由于我国地理范围广大,各地气候差异比较大,当该产品被应用在风力强的地域时会出现大幅度的灯杆颤动,一方面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颤动幅度过大后会引发危险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更广泛的扩大产品适用范围和保障产品使用安全,发明人将产品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抗风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抗风功能的交通杆件,能方便有效提高交通灯杆的抗风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备抗风功能的交通杆件,包括横杆和立杆,立杆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横杆;立杆和横杆的截面形状为非等边八边形,立杆于横杆相对平行方向的两条边的边长长于其余方向的各边,横杆和立杆的长边端面上分别均匀分布两个以上的条形通风孔,横杆上条形通风孔所占面积是横杆长边端面面积的8%-15%。

优选的,横杆内设置加强条索,加强条索的一端固定在横杆与立杆固定端面的内壁上,加强条索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杆远离立杆固定端面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专利,将传统产品的做了相应的升级改造,在交通灯杆的立杆上端和横杆上均匀设置分布了多个条形通风孔,横杆上条形通风孔所占面积是横杆长边端面面积的8%-15%。当出现大风天气时,该通风孔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减小杆体支撑面上的风阻系数;另一方面通过将风力引入条形通风孔中,使作用在条形通风孔内的风力与作用在杆体外壁上的风力相互抵消一部分,从而减小大风天气对交通灯杆的影响。其原理为当风从灯杆处流过时,会在灯杆的后部形成稳定的成对出现的涡街,当涡街的产生和脱落频率与灯杆自身的振动频率相近时,便会引起灯杆的共振响应。当在灯杆的立杆和横杆处开特定的孔后会使此部分气流抵消从杆件边缘流过的气流形成的涡街气流。该装置使用灵活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气流穿过交通灯杆的示意图;

图中: 1、横杆;2、立杆;3、条形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具备抗风功能的交通杆件,包括横杆和立杆。立杆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横杆,如图2所示,立杆和横杆的截面形状为非等边八边形,立杆于横杆相对平行方向的两条边的边长长于其余方向的各边,以加大杆件在受力方向的结构刚度。横杆和立杆的长边端面上分别均匀分布两个以上的条形通风孔,横杆上条形通风孔所占面积是横杆长边端面面积的8%-15%。其原理为当风从灯杆处流过时,会在灯杆的后部形成稳定的成对出现的涡街,当涡街的产生和脱落频率与灯杆自身的振动频率相近时,便会引起灯杆的共振响应。杆件的晃动进而引起杆件的疲劳和失稳破坏。当在灯杆的立杆和横杆处开特定的孔后会使此部分气流抵消从杆件边缘流过的气流形成的涡街气流。

如图3所示,当灯杆的表面受到风载荷时,空心箭头代表的气流从杆件的边缘流过,进而在杆件的后部形成稳定的涡街;实心箭头气流通过杆件的条形通风孔流过,此部分气流能够抵消从杆件上下部流过形成的涡街。

其中在横杆内设置加强条索,加强条索的一端固定在横杆与立杆固定端面的内壁上,加强条索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杆远离立杆固定端面的内壁上。加强条索能够进一步增强横杆的强度且通过加强条索促进变形后的恢复能力。所述加强条索可选用弹塑性优良的钢索。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符合本发明工作原理的前提下,任何等同或相似的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