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3164发布日期:2019-07-27 10:39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属于混合草坪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草坪,包括天然草草坪和人造草草坪,天然草草坪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且能供多种生物休憩,但其易损伤、维护成本高以及秋冬季节会枯萎的特点限制了其使用;人造草坪维护成本低,但其质地较硬、化纤原料的草丝难以降解、同时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固定的特点也限制了其应用。所以出现了一种真假草混合草坪,能够综合人造草坪和天然草坪的特点。现有市场上的真假草混合系统运动场草坪是以铺设好的人造草为基础,填充基质种植天然草,其中使用的人造草编织底布缝隙过大,人造草丝粘结度不够,十分容易脱离编织底布,而底布由于使用了耐磨的人造有机材料,其疏水透气性能欠缺,不利于天然草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该混合草坪不需涂胶粘结,通过编织形成底布以及底布和人造草的连接,并且适合天然草生长,混合草坪稳定性好、草不易脱落,耐践踏、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基质层和天然草;编织人造草包括底布和人造草丝;底布包括纬纱和与纬纱交织的若干个经纱组;经纱组包括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数量之比为(1-3):1;人造草丝以埋头绒的方式编织在底布上,并固定在相邻两个经纱组之间,人造草丝的两端伸出底布的同一侧;基质层铺设在底布上;天然草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

进一步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间隔排列。

进一步地,第一经纱为可降解第一经纱;第二经纱为不可降解第一经纱。

进一步地,第一经纱为植物纤维经纱;第二经纱为涤纶纤维经纱。

进一步地,植物纤维经纱为棉、剑麻、黄麻、苎麻、粘胶纤维和棉麻混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数量之比为(1-2):1。

进一步地,纬纱的密度为300-60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3000-8000Dtex。

进一步地,纬纱的密度为40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5000Dtex。

进一步地,每一个经纱组中,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总密度为200-300根/米。

进一步地,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密度为240根/米。

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密度为60-24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6000Dtex。

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密度为8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为13000Dtex。

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编织方式为W形编织,每绕过3-9根纬纱,提起人造草丝。

进一步地,每一行人造草丝编织在7根纬纱上。

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伸出底布的高度为30-60mm。

进一步地,人造草丝的伸出底布的高度为48mm。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如上所述的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的制备方法,包括:

编织人造草制备步骤:取经纱、纬纱组编织底布;底布编织过程中,同时将人造草丝编织在底布的经纱组之间;

填充基质层步骤:在编织人造草丝的底布上填充基质,基质填充在编织有人造草丝的一端;

播种天然草:在基质层上播撒草种或者埋入草根,养护至天然草生长伸出基质层,即得。

进一步地,纬纱为PP纬纱或PA纬纱。

进一步地,人造草丝为PE、PP或PA人造草丝中的至少一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不需涂胶粘结,通过编织形成底布以及底布和人造草的连接,并且适合天然草生长,混合草坪稳定性好、草不易脱落,耐践踏、应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的人造草丝以埋头绒的方式编织在底布上,使草丝具有优越的束缚力;人造草丝也对基质层和天然草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保护天然草生长;

3、本实用新型第一经纱为可降解植物纤维,其生物降解之后,可以在编织人造草底部形成更大的孔隙率,更加有利于天然草根系的生长;

4、本实用新型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天然草的草根会留在草坪中,在移植的时候不会对天然草产生过大的损伤,并且在移植后,须根根系会穿出底布与并扎入地表的土层中,使得草坪更为稳定,同时土壤层的土也不会掉出底布,便于运输和移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布的编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人造草丝编织示意图;

图中,1、编织人造草;11、底布;111、纬纱;112、第一经纱;113、第二经纱;12、人造草丝;2、基质层;3、天然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包括编织人造草1、基质层2和天然草3;如图2所示,编织人造草1包括底布11和人造草丝12;底布11包括纬纱111和与纬纱111交织的若干个经纱组;经纱组包括第一经纱112和第二经纱113;第一经纱112和第二经纱113的数量之比为(1-3):1;人造草丝12以埋头绒的方式编织在底布11上,并固定在相邻两个经纱组之间,人造草丝12的两端伸出底布11的同一侧;基质层2铺设在底布11上;天然草3的主根设置在基质层2中,其茎部及以上穿出基质层2。

其中,第一经纱112和第二经纱113间隔排列;第一经纱112为可降解的植物纤维经纱;第二经纱113为不可降解的涤纶纤维经纱;以经纱组和纬纱111进行底布11编织,形成混合草坪的稳定基底层,在底布11上编织人造草丝12,混合草坪整体不需进行胶黏,环保且耐用。将混合草坪铺设在场地,在第一经纱112表面的基质层2种植天然草3的过程中,第一经纱112在外来环境如水分、日晒、温度等条件下逐渐降解,使得底布11的孔隙逐渐加大,很好地配合天然草3根系的发育速度和呼吸,第二经纱113能够支撑混合草坪的底部结构,第一经纱112和第二经纱113的数量之比为(1-3):1,能够控制孔隙分布以及孔径大小。植物纤维经纱为棉、剑麻、黄麻、苎麻、粘胶纤维和棉麻混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苎麻纤维,因为以上植物纤维的溶解速率与天然草3的根系发育和向下抓地的能力能够很好地配合,随着植物纤维溶解,底布11孔隙越来越大,而天然草3的根系向下延伸和抓地能力越强,维持混合草坪整体平衡和稳定性。

其中,纬纱为PP纬纱或PA纬纱,纬纱的密度为300-60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3000-8000Dtex。

其中,每一个经纱组中,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总密度为200-300根/米。

其中,人造草丝为PE、PP或PA人造草丝中的至少一种,人造草丝的密度为60-24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6000Dtex;如图3所示,人造草丝的编织方式为W形编织,每绕过3-9根纬纱,提起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伸出底布的高度为30-60mm。因为混合草坪是不需涂胶,以编织方式提高人造草丝的束缚力,编织方式结合磅重的调节,使得人造草丝的束缚力≥60N,人造草丝绕过的纬纱太多,则混合草坪太硬,回弹力不好,人造草丝柔性欠缺,绕过的纬纱太少,则人造草丝束缚力弱。人造草丝的高度,有利于提高天然草的拔出力和对天然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天然草与人造草混合草坪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包括:

编织人造草制备步骤:取经纱、纬纱组编织底布;底布编织过程中,同时将人造草丝编织在底布的经纱组之间;

底布通过威尔顿编织机编织,人造草丝通过人造草丝提花机编织在底布;

填充基质层步骤:在编织人造草丝的底布上填充基质,基质填充在编织有人造草丝的一端;

播种天然草:在基质层上播撒草种或者埋入草根,养护至天然草生长伸出基质层,即得。

实施例1-3的混合草坪的结构与制备方法和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其具体设置参数如下:

实施例1:

底布纬纱:PP纬纱的密度为40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5000Dtex;

底布经纱:每一个经纱组设置第一经纱6根,第二经纱3根;第一经纱两两并列;第一经纱使用苎麻纤维;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总密度为240根/米;

人造草丝:使用PE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密度为8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为13000Dtex;每绕过7根纬纱,提起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伸出底布的高度为48mm。

实施例2:

底布纬纱:PP纬纱的密度为50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6000Dtex

底布经纱:每一个经纱组设置第一经纱3根,第二经纱3根;

第一经纱使用棉麻混纺纤维;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总密度为260根/米;

人造草丝:使用PP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密度为15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为17000Dtex;每绕过7根纬纱,提起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伸出底布的高度为35mm。

实施例3:

底布纬纱:PP纬纱的密度为350纬/米;纬纱的磅重为7000Dtex;

底布经纱:每一个经纱组设置第一经纱8根,第二经纱4根;第一经纱两两并列;第一经纱使用剑麻纤维;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的总密度为280根/米;

人造草丝:使用PA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密度为200行/米;人造草丝的磅重为15000Dtex;每绕过5根纬纱,提起人造草丝;人造草丝的伸出底布的高度为40mm。

检验实施例

对实施例1-3进行人造草丝拔出力的检测;

对以实施例1-3安装后的混合草坪进行模拟践踏处理的大田试验,以纯天然草草坪进行践踏处理作为对比例;

践踏前,剪去混合草坪10cm×10cm的面积中的天然草高度为3cm以上的部分,称取重量作为天然草的草屑干重,和称量1m2天然草地上部分干重;纯天然草草坪作为对比例,同样10cm×10cm的面积中剪去3cm以上的部分,称量1m2草屑干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天然草的密度均为2.01棵/cm2

践踏过程为:采用宽55cm直径40cm的滚压机,滚压重量为170kg。每周二、四、六进行践踏处理,下雨天停止践踏处理,共践踏22次。践踏后,检测重度践踏草坪后的混合草坪和对比例的地下部分干重。

检测结果如表格1所示:

表格1实施例1-3与对比例的检测结果

从表格1可得,践踏前,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草坪中天然草的生长情况优于纯天然草坪中天然草的生长情况,即人造草坪对天然草坪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真假草混合草坪能够更耐践踏,稳定性好,无人造草丝脱落的情况。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