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斜拉索检测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709发布日期:2019-07-24 08:48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桥梁斜拉索检测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斜拉索检测小车。



背景技术:

斜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承重部分,处于非常关键和核心的位置,其外部PE防护的完好性是斜拉索安全运营的保证。一旦斜拉索的PE防护发生破坏,雨水或水汽将渗入斜拉索内部,可能导致桥梁斜拉索腐蚀断裂。现有对桥梁斜拉索的检测方式一般采用人工目测法:由工作人员从桥面上通过望远镜来完成的,单单依靠目测设备进行检查存在盲区,不能把斜拉索表面所有部分检查清楚;由于无法沿着斜拉索进行检测,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沿斜拉索移动、检测无死角、检测效率高的桥梁斜拉索检测小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桥梁斜拉索检测小车,包括具有同一中心线的上卡环和下卡环,上卡环和下卡环上均开设有用于穿入斜拉索的缺口,上卡环和下卡环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三根支杆连接,其中两根支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卡环和下卡环的左右两端部,上卡环顶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组和沿上卡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三个检测装置,三根支杆上端和下端的内侧均铰接有一根可上下转动的压杆,每根压杆内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压轮,上卡环上设置有与上部中间的一个压轮传动连接的行走驱动电机,上部的三根压杆与下部的三根压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可充电电池组通过导线分别与检测装置、行走驱动电机和联动机构的动力驱动机构连接供电。

联动机构包括压紧驱动电机、滑块、C型联动杆、主动连杆、主动拉杆、从动连杆和从动拉杆,三根支杆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条滑槽,每个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的滑块,压紧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支杆外侧并位于滑块的上方,压紧驱动电机的主轴同轴向连接有与支杆平行的丝杆,丝杆与中间的滑块螺纹连接,三个滑块之间通过所述的C型联动杆连接,主动拉杆上端、主动连杆上端和上部中间压杆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主动拉杆下端与中间的滑块内侧部通过第二销轴铰接,主动连杆下端与下部中间压杆的中部通过第三销轴铰接;

从动连杆和从动拉杆均设置有两根;一根从动拉杆上端、一根从动连杆上端和上部左侧压杆的中部通过第四销轴铰接,该根从动拉杆下端与左侧的滑块内侧部通过第五销轴铰接,该根从动连杆下端与下部左侧压杆的中部通过第六销轴铰接;另一根从动拉杆上端、另一根从动连杆上端和上部右侧压杆的中部通过第七销轴铰接,该根从动拉杆下端与右侧的滑块内侧部通过第八销轴铰接,该根从动连杆下端与下部右侧压杆的中部通过第九销轴铰接。

每个检测装置均包括检测杆,检测杆下端固定设在上卡环上,检测杆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和/或金属探测器。

所述的缺口的圆心角为120°,上卡环左右两端的距离,即缺口的宽度大于斜拉索的直径。

支杆采用矩形管制成,滑槽为矩形管内外侧面开设的内外通透的长孔,滑块穿过长孔并滑动连接在矩形管的内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通过缺口套到斜拉索上,然后启动压紧驱动电机,压紧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中间的滑块螺纹连接,该滑块就沿着中间的滑槽内向上移动,主动拉杆也向上移动,主动拉杆驱动中间上部的压杆向上转动,主动连杆下端向上拉动中间下部的压杆也向上转动,中间上部和下部的压杆内端转动连接的压轮就紧压到斜拉索外部;与此同时,由于中间的滑块与左右两侧的滑块通过C型联动杆连接,中间的滑块向上移动的同时也通过C型联动杆带动左右两侧的滑块向上移动,从动拉杆向上移动,从动拉杆驱动左右两侧上部的压杆向上转动,从动连杆下端向上拉动左右两侧下部的压杆也向上转动,左右两侧上部和下部的压杆内端转动连接的压轮就紧压到斜拉索外部。压轮可采用橡胶轮,具有防滑和一定的弹性,压紧效果较好。接着就可启动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电机带动中间上部的一个压轮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其他五个压轮同时沿斜拉索向上移动,检测杆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和/或金属探测器即可对斜拉索外圆周无缝隙的进行检查和探测。本实用新型的操控可采用有线,也可以采用无线遥控操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联动机构具有同时压紧斜拉索或同时松开的功能,各个杆件均可采用轻质的铝合金材料制成,重量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操作,提高了斜拉索的检测效率和检测效果,保障了桥梁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斜拉索检测小车,包括具有同一中心线的上卡环1和下卡环2,上卡环1和下卡环2上均开设有用于穿入斜拉索3的缺口4,上卡环1和下卡环2之间通过竖向设置的三根支杆5连接,其中两根支杆5分别固定连接在上卡环1和下卡环2的左右两端部,上卡环1顶部设置有可充电电池组6和沿上卡环1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三个检测装置,三根支杆5上端和下端的内侧均铰接有一根可上下转动的压杆7,每根压杆7内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压轮8,上卡环1上设置有与上部中间的一个压轮8传动连接的行走驱动电机9,上部的三根压杆7与下部的三根压杆7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可充电电池组6通过导线分别与检测装置、行走驱动电机9和联动机构的动力驱动机构连接供电。

联动机构包括压紧驱动电机10、滑块11、C型联动杆12、主动连杆13、主动拉杆14、从动连杆15和从动拉杆16,三根支杆5中部沿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条滑槽17,每个滑槽17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所述的滑块11,压紧驱动电机10固定设置支杆5外侧并位于滑块11的上方,压紧驱动电机10的主轴同轴向连接有与支杆5平行的丝杆18,丝杆18与中间的滑块11螺纹连接,三个滑块11之间通过所述的C型联动杆12连接,主动拉杆14上端、主动连杆13上端和上部中间压杆7的中部通过第一销轴铰接,主动拉杆14下端与中间的滑块11内侧部通过第二销轴铰接,主动连杆13下端与下部中间压杆7的中部通过第三销轴铰接;

从动连杆15和从动拉杆16均设置有两根;一根从动拉杆16上端、一根从动连杆15上端和上部左侧压杆7的中部通过第四销轴铰接,该根从动拉杆16下端与左侧的滑块11内侧部通过第五销轴铰接,该根从动连杆15下端与下部左侧压杆7的中部通过第六销轴铰接;另一根从动拉杆16上端、另一根从动连杆15上端和上部右侧压杆7的中部通过第七销轴铰接,该根从动拉杆16下端与右侧的滑块11内侧部通过第八销轴铰接,该根从动连杆15下端与下部右侧压杆7的中部通过第九销轴铰接。

每个检测装置均包括检测杆19,检测杆19下端固定设在上卡环1上,检测杆19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和/或金属探测器20。

所述的缺口4的圆心角为120°,上卡环1左右两端的距离,即缺口4的宽度大于斜拉索3的直径。

支杆5采用矩形管制成,滑槽17为矩形管内外侧面开设的内外通透的长孔,滑块11穿过长孔并滑动连接在矩形管的内孔内。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通过缺口4套到斜拉索3上,然后启动压紧驱动电机10,压紧驱动电机10带动丝杆18转动,由于丝杆18与中间的滑块11螺纹连接,该滑块11就沿着中间的滑槽17内向上移动,主动拉杆14也向上移动,主动拉杆14驱动中间上部的压杆7向上转动,主动连杆13下端向上拉动中间下部的压杆7也向上转动,中间上部和下部的压杆7内端转动连接的压轮8就紧压到斜拉索3外部;与此同时,由于中间的滑块11与左右两侧的滑块11通过C型联动杆12连接,中间的滑块11向上移动的同时也通过C型联动杆12带动左右两侧的滑块11向上移动,从动拉杆16向上移动,从动拉杆16驱动左右两侧上部的压杆7向上转动,从动连杆15下端向上拉动左右两侧下部的压杆7也向上转动,左右两侧上部和下部的压杆7内端转动连接的压轮8就紧压到斜拉索3外部。压轮8可采用橡胶轮,具有防滑和一定的弹性,压紧效果较好。接着就可启动行走驱动电机9,行走驱动电机9带动中间上部的一个压轮8转动,这样就可带动其他五个压轮8同时沿斜拉索3向上移动,检测杆19上端设置有摄像头和/或金属探测器20即可对斜拉索3外圆周无缝隙的进行检查和探测。本实用新型的操控可采用有线,也可以采用无线遥控操作。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