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182发布日期:2019-07-06 12:3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层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路网越来越密集,小角度铁路立体交叉难以避免。门式墩的横梁加上其上部的梁部结构高,增加了整体建筑高度,使桥梁建设规模增大,甚至在标高受限条件下不满足下层铁路净空要求,直接导致线路方案不成立。

目前为了满足平面、立面空间多重因素制约条件下的铁路小角度立交工程的要求,设计一种新的桥梁结构形式,在节约投资、尽量降低技术难度、不增加施工难度的前提下,降低整体建筑高度,满足下层铁路的净空要求以及桥下汽车专用公路、河道的跨越要求,使线路方案可行,且能同时满足上下层铁路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力要求,并且节约用地,利用高度空间的一种综合交通系统。

现有设计由于小角度跨越的降低净空高度的一种结构,并不是双层钢架结构,双层是上下层交通完全同向行驶,而本结构因为斜交比较小,一种跨越结构,便于使用。

但是现有的双层桥梁结构还存在着稳定性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上下层的间距和固定搭建实用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双层桥梁结构存在着稳定性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上下层的间距和固定搭建实用性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包括主固定脚锥,主固定座,辅固定脚锥,辅固定座,桥梁底座,地锥,不锈钢座,主固定管,辅固定管,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列车专用铁轨,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方头螺栓,汽车专用公路和防护缓冲支撑架,所述的主固定脚锥纵向插接在主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固定脚锥纵向插接在辅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桥梁底座横向一端螺栓连接主固定座的右端,另一端螺栓连接辅固定座的左端;所述的不锈钢座横向螺栓安装在桥梁底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地锥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不锈钢座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固定管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桥梁底座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固定管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桥梁底座的上表面右侧前后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分别设置在主固定管的外侧和辅固定管的外侧;所述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分别纵向下端插接在主固定管的内部上侧和辅固定管的内部上侧;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横向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之间的上部,另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连接在右侧设置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安装在列车专用铁轨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汽车专用公路设置在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之间的上部;所述的防护缓冲支撑架分别安装在列车专用铁轨和汽车专用公路之间的前后两部;所述的防护缓冲支撑架包括缓冲杆,安装座,支撑座,可伸缩调节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的缓冲杆分别纵向一端轴接安装座的内部外侧,另一端分别纵向上端轴接支撑座的内部下侧左右两端;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分别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支撑座的正表面中间偏左三厘米处以及支撑座的正表面中间偏右三厘米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安装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包括辅助移动滑块,不锈钢直线滑轨,支撑水泥柱,侧部直线滑轨,U型滑块,调节螺栓和衔接架,所述的辅助移动滑块分别纵向滑动卡接在不锈钢直线滑轨的外壁上部;所述的不锈钢直线滑轨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水泥柱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侧部直线滑轨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水泥柱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块分别滑动卡接在侧部直线滑轨的外壁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滑块和侧部直线滑轨的连接处;所述的衔接架分别一端焊接辅助移动滑块的左右两侧,另一端焊接U型滑块的正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包括固定螺母,衔接座,旋转螺杆,旋转柄,稳固锥,缓冲弹簧和不锈钢筒,所述的固定螺母分别镶嵌在衔接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杆纵向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柄分别横向下部中间位置焊接在旋转螺杆的上端;所述的稳固锥分别螺纹连接在旋转螺杆的外壁下部;所述的缓冲弹簧分别纵向一端螺纹连接在衔接座的下部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纵向插接在不锈钢筒的内部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座分别横向内六角插口螺栓安装在汽车专用公路的正表面中间位置以及后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分别横向内六角插口螺栓安装在列车专用铁轨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以及列车专用铁轨的后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杆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具体采用桥梁用不锈钢弹簧杆。

优选的,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具体采用五级不锈钢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水泥柱分别纵向上端砌设在汽车专用公路的底部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横向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辅助移动滑块之间的中间位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连接在右侧设置的辅助移动滑块之间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贯穿列车专用铁轨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并螺纹连接在辅助移动滑块和不锈钢直线滑轨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水泥柱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主固定管的内部上端以及辅固定管的内部上端。

优选的,所述的桥梁底座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倒梯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螺杆分别纵向活动贯穿倒梯形通孔的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不锈钢筒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桥梁底座的左上侧以及右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纵向下端螺栓连接桥梁底座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设置有多个,所述的缓冲弹簧具体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和汽车专用公路之间的间距设置为8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座,支撑座,可伸缩调节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保证桥梁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在调节时可起到良好的辅助缓冲拉紧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杆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缓冲拉紧作用。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移动滑块,不锈钢直线滑轨,支撑水泥柱,侧部直线滑轨,U型滑块,调节螺栓和衔接架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实际行车情况进行预先调节列车专用铁轨和汽车专用公路之间的间距,以保证桥梁的使用便捷性。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螺母,衔接座,旋转螺杆,旋转柄,稳固锥,缓冲弹簧和不锈钢筒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桥梁的安装角度进行固定桥梁底座,同时可实现缓冲安装功能。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固定脚锥,主固定座,辅固定脚锥和辅固定座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搭建时出现歪斜,可保证搭建固定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桥梁底座,地锥和不锈钢座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固定稳定性,提高桥梁的底部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固定管和辅固定管的设置,有利于固定、安装、搭建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以提高搭建效率。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和汽车专用公路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上下层分层行驶工作,以使得该桥梁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缓冲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固定脚锥;2、主固定座;3、辅固定脚锥;4、辅固定座;5、桥梁底座;6、地锥;7、不锈钢座;8、主固定管;9、辅固定管;10、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101、固定螺母;102、衔接座;103、旋转螺杆;104、旋转柄;105、稳固锥;106、缓冲弹簧;107、不锈钢筒;11、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1、辅助移动滑块;112、不锈钢直线滑轨;113、支撑水泥柱;114、侧部直线滑轨;115、U型滑块;116、调节螺栓;117、衔接架;12、列车专用铁轨;13、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4、方头螺栓;15、汽车专用公路;16、防护缓冲支撑架;161、缓冲杆;162、安装座;163、支撑座;164、可伸缩调节杆;165、第一连接轴;166、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稳定型箱型双层桥梁结构,包括主固定脚锥1,主固定座2,辅固定脚锥3,辅固定座4,桥梁底座5,地锥6,不锈钢座7,主固定管8,辅固定管9,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10,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列车专用铁轨12,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方头螺栓14,汽车专用公路15和防护缓冲支撑架16,所述的主固定脚锥1纵向插接在主固定座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固定脚锥3纵向插接在辅固定座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桥梁底座5横向一端螺栓连接主固定座2的右端,另一端螺栓连接辅固定座4的左端;所述的不锈钢座7横向螺栓安装在桥梁底座5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地锥6从左到右依次焊接在不锈钢座7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固定管8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桥梁底座5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固定管9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桥梁底座5的上表面右侧前后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10分别设置在主固定管8的外侧和辅固定管9的外侧;所述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分别纵向下端插接在主固定管8的内部上侧和辅固定管9的内部上侧;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12横向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连接在左侧设置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之间的上部,另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连接在右侧设置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方头螺栓14分别安装在列车专用铁轨12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汽车专用公路15设置在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之间的上部;所述的防护缓冲支撑架16分别安装在列车专用铁轨12和汽车专用公路15之间的前后两部;所述的防护缓冲支撑架16包括缓冲杆161,安装座162,支撑座163,可伸缩调节杆164,第一连接轴165和第二连接轴166,所述的缓冲杆161分别纵向一端轴接安装座162的内部外侧,另一端分别纵向上端轴接支撑座163的内部下侧左右两端;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164分别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165连接支撑座163的正表面中间偏左三厘米处以及支撑座163的正表面中间偏右三厘米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轴166连接安装座162的正表面中间位置,通过缓冲杆161和可伸缩调节杆16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保证列车专用铁轨12和汽车专用公路15之间的缓冲拉紧能力,以避免调节间距时出现突然断裂的情况,保证使用安全性以及稳固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双层可调节支撑柱结构11包括辅助移动滑块111,不锈钢直线滑轨112,支撑水泥柱113,侧部直线滑轨114,U型滑块115,调节螺栓116和衔接架117,所述的辅助移动滑块111分别纵向滑动卡接在不锈钢直线滑轨112的外壁上部;所述的不锈钢直线滑轨112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水泥柱11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侧部直线滑轨114分别纵向螺栓安装在支撑水泥柱113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滑块115分别滑动卡接在侧部直线滑轨114的外壁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116分别螺纹连接在U型滑块115和侧部直线滑轨114的连接处;所述的衔接架117分别一端焊接辅助移动滑块111的左右两侧,另一端焊接U型滑块115的正表面,根据行车情况,可以实时调节列车专用铁轨12和汽车专用公路15之间的间距,调节时,放松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和方头螺栓14,通过重型机械进行调节列车专用铁轨12的下移或者上升高度,调节时,必须放松调节螺栓116,以使得列车专用铁轨12通过辅助移动滑块111在不锈钢直线滑轨112外壁上下移动,并且U型滑块115在侧部直线滑轨114外壁移动,调节合适后,即可将调节螺栓116锁紧,随即将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和方头螺栓14锁紧,完成调节工作,增加该桥梁的实用性。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自适应式稳固固定锥结构10包括固定螺母101,衔接座102,旋转螺杆103,旋转柄104,稳固锥105,缓冲弹簧106和不锈钢筒107,所述的固定螺母101分别镶嵌在衔接座10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螺杆103纵向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10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柄104分别横向下部中间位置焊接在旋转螺杆103的上端;所述的稳固锥105分别螺纹连接在旋转螺杆103的外壁下部;所述的缓冲弹簧106分别纵向一端螺纹连接在衔接座102的下部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纵向插接在不锈钢筒107的内部上侧,为了增加稳定的固定性,可以将桥梁底座5通过不锈钢座7经由地锥6埋入地下,再通过手持旋转柄104以使得旋转螺杆103在固定螺母101内部旋转,并通过桥梁底座5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开设的梯形孔可自适应性的倾斜安装该桥梁,直至旋转螺杆103带动稳固锥105旋转埋入地下为止,通过缓冲弹簧106在不锈钢筒107内部移动,可起到良好的安装缓冲能力。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座163分别横向内六角插口螺栓安装在汽车专用公路15的正表面中间位置以及后表面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座162分别横向内六角插口螺栓安装在列车专用铁轨12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以及列车专用铁轨12的后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杆161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164具体采用桥梁用不锈钢弹簧杆。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164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杆164具体采用五级不锈钢伸缩杆。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水泥柱113分别纵向上端砌设在汽车专用公路15的底部四角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12横向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连接在左侧设置的辅助移动滑块111之间的中间位置,另一端通过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连接在右侧设置的辅助移动滑块111之间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方头螺栓14分别贯穿列车专用铁轨12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并螺纹连接在辅助移动滑块111和不锈钢直线滑轨112的连接处。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水泥柱113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主固定管8的内部上端以及辅固定管9的内部上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桥梁底座5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倒梯形通孔。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螺杆103分别纵向活动贯穿倒梯形通孔的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不锈钢筒107分别纵向下端螺纹连接桥梁底座5的左上侧以及右上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06纵向下端螺栓连接桥梁底座5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06设置有多个,所述的缓冲弹簧106具体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列车专用铁轨12和汽车专用公路15之间的间距设置为8米。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缓冲杆161和可伸缩调节杆164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保证列车专用铁轨12和汽车专用公路15之间的缓冲拉紧能力,以避免调节间距时出现突然断裂的情况,保证使用安全性以及稳固性,根据行车情况,可以实时调节列车专用铁轨12和汽车专用公路15之间的间距,调节时,放松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和方头螺栓14,通过重型机械进行调节列车专用铁轨12的下移或者上升高度,调节时,必须放松调节螺栓116,以使得列车专用铁轨12通过辅助移动滑块111在不锈钢直线滑轨112外壁上下移动,并且U型滑块115在侧部直线滑轨114外壁移动,调节合适后,即可将调节螺栓116锁紧,随即将固定内六角插口螺栓13和方头螺栓14锁紧,完成调节工作,增加该桥梁的实用性,为了增加稳定的固定性,可以将桥梁底座5通过不锈钢座7经由地锥6埋入地下,再通过手持旋转柄104以使得旋转螺杆103在固定螺母101内部旋转,并通过桥梁底座5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开设的梯形孔可自适应性的倾斜安装该桥梁,直至旋转螺杆103带动稳固锥105旋转埋入地下为止,通过缓冲弹簧106在不锈钢筒107内部移动,可起到良好的安装缓冲能力,完成调节修正工作后,即可使得汽车在汽车专用公路15上表面行驶,使得火车在列车专用铁轨12上行驶。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