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9315发布日期:2019-11-08 23:4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在我国已飞速发展,累记里程已突破一万公路,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解决了不少难题,但依然有不少顽固性难题,一直困绕着我们,成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的障碍。例如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经常会出现桥头跳车,路面裂缝,桥涵裂缝等现象,成为事发隐患。而出现这些隐患的主要原因除了温度与天气的影响外,高速公路的沉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高速公路沉降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两类,即地质原因与施工原因。地质原因是路基沉降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地质情况不同,地基的承载能力也存在着各种差异,当路基和构造物落在不良地段是时,它们会由于自重发生沉降。并且沉降的程度各不相同。刚性的构造物与柔性的路基两者抗变型能力也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产生相对的高差或倾斜,甚至产生横向位移和滑坡等现象,对高速公路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多发生在软土路基段和填挖结合段。施工原因也是产生沉降的一个主要原因。如路基填土过厚,导致碾压不实,构造物基坑碾压夯实力度不够等。这样经过时间推移和雨水浸泡使水土流失,路基和构造物会有明显沉降。此外,车辆超载,温度骤变,雨雪侵袭等因素也会使高速公路发生沉降或变型损坏现象。因此,高速公路需要寻求一种排水性好、路基结实和路面强度高的路面结构和先进的道路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具有排水性好、路基结实和路面强度高的优点,减少路面沉降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质基层,所述土质基层横截面外围设有一圈的防渗土土布,所述土质基层上面设有一层3-5cm厚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上面设有一层2-4cm厚的水泥基层,水泥基层上面设有一层0.4-2cm厚的塑料薄膜层,塑料薄膜层上面铺设钢筋网,钢筋网上面在用膨胀水泥制备的混凝土浇筑成10-15cm厚的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两端设置有墩座,所述土质基层左右两边设有斜坡,斜坡中部设有横向排水管,所述斜坡底部设有纵向排水渗沟,纵向排水渗沟内设有带孔渗水管。

为进一步完善,所述混凝土面层上面每隔100-120m设置一条横缩缝,横缩缝宽2-2.4cm,横缩缝上部5-6cm深度内灌以防水用的沥青填缝料,横缩缝下部设有沥青浸泡过的软木嵌条,所述混凝土面层中央厚度上设有横跨横缩缝的钢传力杆,钢传力杆17杆径20-30mm,长40-60cm,间隔20-30cm,所述混凝土面层表面还划刻有若干条的防滑小槽。

进一步完善,所述钢筋网沿纵横向配置,配筋率为 0.1-0.2%。钢筋直径10mm,纵筋间距20-30cm,横筋间距40-80cm,所述钢筋网设在混凝土面层表面下5-6cm处。

进一步完善,所述塑料薄膜层采用聚乙烯薄膜铺设而成。

进一步完善,所述斜坡的倾斜角度为45-75°,斜坡宽度为1.5m以上。

进一步完善,所述横向排水管采用直径为120 -200mm 的表面带细孔的塑料管,横向排水管之间间隔为10-30m。

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需要铺设路面的地点进行地质检测;2)将地面上浮土挖开并堆放在路的两边,当挖到比较紧实的土层时停止挖掘;3)在挖开的凹槽坑道上铺上一层防渗土土布,防渗土土布覆盖凹槽坑道两边的浮土堆,在向凹槽坑道内填充基土并架设横向排水管,接着将基土夯实形成土质基层,在将两边的防渗土土布盖到土质基层上;4)在土质基层上铺上一层3-5cm厚的碎石垫层;5)在碎石垫层上浇筑一层2-4cm厚的水泥基层,并且在水泥基层上铺设一层0.4-2cm厚的塑料薄膜层,然后等待水泥基层凝结;6)水泥基层凝结后,在塑料薄膜上面安装边摸、软木嵌条、钢传力杆和钢筋网;7)将用膨胀水泥制备的混凝土运到工地,倒入钢筋网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构筑10-15cm厚的混凝土面层;8)整平混凝土面层表面并刻防滑小槽;9)在混凝土面层上面每隔100-120m设置一条横缩缝,横缩缝宽2-2.4cm,横缩缝上部5-6cm深度内灌以防水用的沥青填缝料;10)将土质基层两边的浮土堆夯实成斜坡,斜坡中部要露出横向排水管,在斜坡底部开设纵向排水渗沟,纵向排水渗沟内安装带孔渗水管。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1、土质基层两边设有设有斜坡,斜坡中部设有横向排水管,所述斜坡底部设有纵向排水渗沟,纵向排水渗沟内设有带孔渗水管,雨天时的排水能力强,而且斜坡可以防止土质基层产生横向位移和滑坡;2、土质基层横截面外围设有一圈的防渗土土布,防渗土土布可以防止路基的水土流失,延长道路寿命;3、土质基层上面设有碎石垫层、水泥基层和塑料薄膜层,路基和构造物平整牢固,而且反渗透能力强;4、钢筋网上面在用膨胀水泥制备的混凝土浇筑成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两端设置有墩座,有机结合钢筋路面与自应力混凝土路面,具有厚度小、强度高的优点,适应路基软弱地段和交通特别繁重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缩缝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纵向排水渗沟,2、带孔渗水管,3、斜坡,4、横向排水管,5、防渗土土布,6、土质基层,7、碎石垫层,8、水泥基层,9、塑料薄膜层,10、钢筋网,11、混凝土面层,12、墩座,13、横缩缝,14、软木嵌条,15、沥青填缝料,16、防滑小槽,17、钢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质基层6,所述土质基层6横截面外围设有一圈的防渗土土布5,所述土质基层6上面设有一层3-5cm厚的碎石垫层7,碎石垫层7上面设有一层2-4cm厚的水泥基层8,水泥基层8上面设有一层0.4-2cm厚的塑料薄膜层9,塑料薄膜层9上面铺设钢筋网10,钢筋网10上面在用膨胀水泥制备的混凝土浇筑成10-15cm厚的混凝土面层11,混凝土面层11两端设置有墩座12,所述土质基层6左右两边设有斜坡3,斜坡3中部设有横向排水管4,所述斜坡3底部设有纵向排水渗沟1,纵向排水渗沟1内设有带孔渗水管2。

所述混凝土面层11上面每隔100-120m设置一条横缩缝13,横缩缝13宽2-2.4cm,横缩缝13上部5-6cm深度内灌以防水用的沥青填缝料15,横缩缝13下部设有沥青浸泡过的软木嵌条14,所述混凝土面层11中央厚度上设有横跨横缩缝13的钢传力杆17,钢传力杆17杆径20-30mm,长40-60cm,间隔20-30cm,所述混凝土面层11表面还划刻有若干条的防滑小槽16。

所述钢筋网10沿纵横向配置,配筋率为 0.1-0.2%。钢筋直径10mm,纵筋间距20-30cm,横筋间距40-80cm,所述钢筋网10设在混凝土面层11表面下5-6cm处。

所述塑料薄膜层9采用聚乙烯薄膜铺设而成。

所述斜坡3的倾斜角度为45-75°,斜坡3宽度为1.5m以上。

所述横向排水管4采用直径为120 -200mm 的表面带细孔的塑料管,横向排水管4之间间隔为10-30m。

一种两边排水的自应力钢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需要铺设路面的地点进行地质检测;2)将地面上浮土挖开并堆放在路的两边,当挖到比较紧实的土层时停止挖掘;3)在挖开的凹槽坑道上铺上一层防渗土土布5,防渗土土布5覆盖凹槽坑道两边的浮土堆,在向凹槽坑道内填充基土并架设横向排水管4,接着将基土夯实形成土质基层6,在将两边的防渗土土布5盖到土质基层6上;4)在土质基层6上铺上一层3-5cm厚的碎石垫层7;5)在碎石垫层7上浇筑一层2-4cm厚的水泥基层8,并且在水泥基层8上铺设一层0.4-2cm厚的塑料薄膜层9,然后等待水泥基层8凝结;6)水泥基层8凝结后,在塑料薄膜9上面安装边摸、软木嵌条14、钢传力杆17和钢筋网10;7)将用膨胀水泥制备的混凝土运到工地,倒入钢筋网10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构筑10-15cm厚的混凝土面层11;8)整平混凝土面层11表面并刻防滑小槽16;9)在混凝土面层11上面每隔100-120m设置一条横缩缝13,横缩缝13宽2-2.4cm,横缩缝13上部5-6cm深度内灌以防水用的沥青填缝料15;10)将土质基层6两边的浮土堆夯实成斜坡3,斜坡3中部要露出横向排水管4,在斜坡3底部开设纵向排水渗沟1,纵向排水渗沟1内安装带孔渗水管2。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