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043发布日期:2019-11-15 21:51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支架。



背景技术:

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水泥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以及水泥胶结作用。它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强度;水泥稳定碎石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其在成型后平整坚实;但是在水泥稳定碎石所形成的拐角(尤其是90度拐角处)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一旦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内部产生应力会发生疲劳裂纹现象,从而影响水泥稳定碎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该支架能够有效防止水泥稳定碎石的拐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破裂,可以对水泥稳定碎石拐角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水泥稳定碎石的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包括:保持部,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保持板,且两个保持板之间呈90度夹角;和阻隔部,其一端与保持部的第一连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保持部的第二连接端相连,且位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与所述保持部隔离设置以形成隔离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浇注前,先将支架放置在预成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拐角处,使两个保持板所形成的直角保持部趋近拐角处,将水泥稳定碎石浇筑凝结后由保持板所形成的保持部可以对水泥稳定碎石拐角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阻隔部可以有效防止应力能量传递至拐角处,通过设置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可以对水泥稳定碎石拐角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水泥稳定的碎石受到外部振动的影响下,能够有效防止水泥稳定碎石的拐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破裂,延长水泥稳定碎石的使用寿命,而且该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部为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其设于所述隔离腔内,其第三连接端与所述保持部相连,其第四连接端与所述阻隔部的内壁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于两个保持板的连接处。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杆,其与所述阻隔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阻隔部上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加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杆为多个,且沿着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杆的长度至少为所述阻隔部所形成圆弧直径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所述阻隔部以及所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其附加技术特征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将阻隔部设计成圆弧形结构可以有效地在保持部的外侧形成弧形阻隔层,这种圆弧结构可以使其受的应力更加均匀,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可以增大阻隔部的阻隔面积,使阻隔部能更加有效地阻隔应力;通过设置加强杆可以使应力能量能够沿着加强杆进行传播,以起到分散应力能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架安装在水泥稳定碎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架10;保持部1;保持板11;第一连接端1a;第二连接端1b;阻隔部2;第二定位孔21;第三定位孔22;连接板3;第一定位孔31;第三连接端3a;第四连接端3b;加强杆4;隔离腔5;水泥稳定碎石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提供以下描述,以助于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1”、“第2”、“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集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支架1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保持部1和阻隔部2。

保持部1,包括一对相互连接的保持板11,且两个保持板11之间呈90度夹角;也就是说,保持部1是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保持板11相连而形成,在保持部1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生产,例如,保持部1为金属件,可以通过折弯机将截取好的板材进行90度折弯而形成保持部1;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保持部1亦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而获得;将保持部1设置在待铺设的水泥稳定碎石20拐角处可以对水泥稳定碎石20拐角起到保持和保护的作用。

阻隔部2,其一端与保持部1的第一连接端1a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保持部1的第二连接端1b相连,且位于第一连接端1a和第二连接端1b之间与所述保持部1隔离设置以形成隔离腔5;也就是说,阻隔部2与保持部1相对设置,且其一端与第一连接端1a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端1b相连,在保持部1与阻隔部2之间形成隔离腔5;通过设置阻隔部2可以大大降低由外部振动使其内部产生的应力能量传递至拐角处,将应力能量有效阻隔,对拐角处起到阻隔保护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水泥稳定碎石20的拐角处受到应力集中而破裂。

可以理解的是,在水泥稳定碎石20进行浇注前,先将支架10放置在预成型水泥稳定碎石20的拐角处,使两个保持板11所形成的直角保持部1趋近拐角处,将水泥稳定碎石20浇筑凝结后由保持板11所形成的保持部1可以对水泥稳定碎石20拐角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阻隔部2可以有效防止应力能量传递至拐角处,通过设置水泥稳定碎石20的支架10可以对水泥稳定碎石20拐角起到保护的作用,在水泥稳定的碎石20受到外部振动的影响下,能够有效防止水泥稳定碎石20的拐角处由于应力集中而破裂,延长水泥稳定碎石20的使用寿命,而且该支架1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阻隔部2可以与保持部1所形成的270度部分相对设置,这种结构可以使保持部1所形成的90度连接处偏向阻隔部2圆形弧心;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阻隔部2可以与保持部1所形成的90度部分相对设置,这种结构可以使保持部1所形成的90度连接处远离阻隔部2的圆形弧心;这两种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20保持架均可以实现对水泥稳定碎石20拐角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部2为圆弧形结构;将阻隔部2设计成圆弧形结构可以有效地在保持部1的外侧形成弧形阻隔层,这种圆弧结构可以使其受的应力更加均匀,能够避免应力集中,而且可以增大阻隔部2的阻隔面积,使阻隔部2能更加有效地阻隔应力;再者将阻隔部2设计成圆弧状,这种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板3,其设于所述隔离腔5内,其第三连接端3a与所述保持部1相连,其第四连接端3b与所述阻隔部2的内壁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端3a连接于两个保持板11的连接处;具体地,设置连接板3可以有效引导保持部1与隔离部之间的应力能量,使应力能量有效传递出去,而将第三连接端3a连接于两个保持板11的连接处可以使保持部1与隔离部之间的连接距离较短,从而降低应力传递的阻力,提高传播效率。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杆4,其与所述阻隔部2相连,具体地,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第一定位孔31,所述阻隔部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1和第三定位孔22,所述第一定位孔31、第二定位孔21和第三定位孔22一一对应,所述加强杆4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21第一定位孔31和第三定位孔22;通过设置加强杆4可以使应力能量能够沿着加强杆4进行传播,以起到分散应力能量的作用;优选地,所述加强杆4为多个,且沿着所述连接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多个加强杆4可以起到更佳地分散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加强杆4的长度至少为所述阻隔部2所形成圆弧直径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保持部1、所述阻隔部2以及所述连接板3为一体成型件;也就是说,在保持部1、阻隔部2和连接板3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铸造或锻造的方式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避免装配的麻烦,而且一体式结构的可靠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文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