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037发布日期:2019-11-15 21:5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道路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都会有一段时间的积雪,目前我国的主要除雪方式为机械除雪(扫雪车除雪),人工铲雪,撒盐除雪。撒盐除雪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些食盐会对路面和桥梁造成了巨大破坏,减少了其使用寿命,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目前的扫雪车除雪主要为机械除雪,能耗较高,需要大量人工,使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且道路边缘的雪不易清除,会为道路的二次冰冻造成隐患。人工除雪则是效率不足。目前也有通过红外,电磁等微波加热技术对路面进行融雪化冰的,相对而言效率不足。部分掺加了钢纤维,碳纤维等,但是存在费用及安全问题,不易大范围推广。同时,在“十一五”以来,我国早期建成的高等级公路陆续进入大,中维修期,原有的沥青路面旧料处理问题凸显,于是可以节约资源(直接利用原有沥青废料作为原料),恢复路面性能的冷再生技术到更多重视,良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底基层、再生层、上基层、下面层、防水粘接层、表面层,下面层通过防水粘接层与表面层连接,表面层采用掺杂橡胶粉的沥青混合料。

所述的底基层的厚度为30cm。

所述的再生层采用的是冷再生的水泥稳定碎石。

所述的上基层的厚度为8cm。

所述的下面层的厚度为6cm。

所述的防水粘接层采用的材料为jc复合防水材料。

所述的表面层的厚度为4cm。

所述的表面层的橡胶粉通过废旧轮胎制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表面层的厚度为4cm,能够满足表面层的承载要求,同时该厚度下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微波被反射的能量越少。同时掺杂的橡胶粉,由采用的材料由废旧轮胎制取,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2)防水粘接层的材料为js复合防水材料,无毒、无害、无污染、施工简单、工期短,能与下面层及表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牢固粘结。

(3)上基层8cm厚的atb-25沥青稳定碎石与级配碎石下基层组合形成组合式柔性基层,克服原半刚性基层的刚度过大,造成沥青混凝土面层内的剪应力急剧增大,诱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剪切破坏的缺点,具有较高的抗剪、抗弯拉强度和耐疲劳特性,减缓反射裂缝的发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再生层为20cm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节省了约30%的原材料,与道路挖除整体大修相比,比投资节约了约10%,时间节约了约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简单,所采用的冷再生技术充分利用了原有路面的旧骨料,同时通过从废旧轮胎中制取的橡胶粉使表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的吸收微波效率增强,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基层,2再生层,3上基层,4下面层,5防水粘接层,6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底基层1、再生层2、上基层3、下面层4、防水粘接层5、表面层6,下面层4通过防水粘接层5与表面层6连接,表面层6采用掺杂橡胶粉的沥青混合料。

所述的底基层1的厚度为30cm。

所述的再生层2采用的是冷再生的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层为20cm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节省了约30%的原材料,与道路挖除整体大修相比,比投资节约了约10%,时间节约了约80%。

所述的上基层3的厚度为8cm;上基层8cm厚的atb-25沥青稳定碎石与级配碎石下基层组合形成组合式柔性基层,克服原半刚性基层的刚度过大,造成沥青混凝土面层内的剪应力急剧增大,诱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剪切破坏的缺点,具有较高的抗剪、抗弯拉强度和耐疲劳特性,减缓反射裂缝的发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下面层4的厚度为6cm。

所述的防水粘接层5采用的材料为jc复合防水材料;防水粘接层的材料为js复合防水材料,无毒、无害、无污染、施工简单、工期短,能与下面层及表面层的沥青混合料牢固粘结。

所述的表面层6的厚度为4cm;表面层的厚度为4cm,能够满足表面层的承载要求,同时该厚度下入射到材料表面的微波被反射的能量越少。同时掺杂的橡胶粉,由采用的材料由废旧轮胎制取,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所述的表面层6的橡胶粉通过废旧轮胎制取。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微波加热的掺橡胶粉的冷再生沥青路面,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加的底基层1、再生层2、上基层3、下面层防水粘接层5、表面层6。所述底基层1为30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1上部摊铺再生层2,为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层2上部是上基层3,为8cm厚atb-25(密集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所述下面层4为6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所述防水粘结层5采用js复合防水材料,所述表面层6为厚4cm掺杂橡胶粉的沥青混合料。

所述底基层1为原路面的级配碎石层。

所述再生层2是将粉状水泥撒布在再生机前的被再生路面上,再生机经过时可将水泥与被铣刨下来的旧混合料进行拌和、摊铺,最后用压路机压实成型为20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层。

所述上基层3为8cm厚的atb-25沥青稳定碎石,其与下基层3组合形成组合式柔性基层,克服原半刚性基层的刚度过大,造成沥青混凝土面层内的剪应力急剧增大,诱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剪切破坏的缺点,具有较高的抗剪、抗弯拉强度和耐疲劳特性,减缓反射裂缝的发生,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所述下面层4为路面结构中主要的承重层和应力分散层,为满足其承受荷载较大、材料要求较高的特点,选用6cm厚的ac-20c。

所述表面层6为4cm厚的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中掺杂橡胶粉,由采用的材料由废旧轮胎制取,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