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伸缩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4665发布日期:2019-10-09 04:4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伸缩缝。



背景技术:

桥梁的路面往往设置有伸缩缝,以便提供热胀冷缩的裕量。为了行车安全以及维护桥梁路面的使用性能,往往需要对这种伸缩缝进行弹性物体填塞或覆盖。已知的方式是采用弹性橡胶等材料进行覆盖或填塞。但是,这种弹性橡胶材料的安装需要对路面的基体进行表面切割等再处理,以便安装所述弹性材料在位。而这容易造成在行车过程中对这些加工部位产生损坏进而损坏路面基体。而且对于这种弹性材料的安装和拆卸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桥梁伸缩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梁伸缩缝,包括相邻的桥梁主体、基层、垫层、防水层和沥青层,相邻的桥梁主体之间形成伸缩缝,所述桥梁主体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所述基层、垫层、防水层和沥青层,在伸缩缝处沿伸缩缝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伸缩缝结构,伸缩缝结构包括超高韧性水泥基、橡胶沥青混凝土I,所述基层和桥梁主体之间设有超高韧性水泥基,超高韧性水泥基下方和桥梁主体之间设有橡胶沥青混凝土I,超高韧性水泥基和橡胶沥青混凝土I 固定连接,橡胶沥青混凝土I两侧面和桥梁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两个沿伸缩缝中心线对称设置的角钢,所述角钢的一端紧贴所述基层,长端伸入防水层,角钢长端之间设有橡胶沥青混凝土I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纯机械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拉和抗压性能,能够适应不同桥梁主体的热胀冷缩程度,通过巧妙地设置超高韧性水泥基和橡胶沥青混凝土,能够对两个相邻的桥梁主体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在桥梁主体产生热胀冷缩时能够抵消两个相邻桥梁主体之间的拉力,使两个相邻桥梁主体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设计范围内,避免伸缩缝的宽度产生较大波动,从而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1、沥青层;2、防水层;3、垫层;4、基层;5、桥梁主体;6、角钢;7、橡胶沥青混凝土II;8、超高韧性水泥基;9、橡胶沥青混凝土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桥梁伸缩缝,包括相邻的桥梁主体5、基层4、垫层3、防水层2和沥青层1,相邻的桥梁主体5之间形成伸缩缝,所述桥梁主体5的上表面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所述基层4、垫层3、防水层2和沥青层1。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根据实际需要按常规基层材料配比方案进行配比。

垫层主要起排水(渗入水)、隔温(防冻胀、翻浆)作用,并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

防水层2为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沥青层1为常规沥青铺设而成。

通过基层4、垫层3、防水层2和沥青层1四层累加增强了路面的稳定性,防止了漏水和凹凸不平。

在伸缩缝处沿伸缩缝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伸缩缝结构,伸缩缝结构包括超高韧性水泥基8、橡胶沥青混凝土I9,所述基层4和桥梁主体5之间设有超高韧性水泥基8,超高韧性水泥基8下方和桥梁主体5之间设有橡胶沥青混凝土I9,超高韧性水泥基8和橡胶沥青混凝土I9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橡胶沥青混凝土I9两侧面和桥梁主体5通过固定销固定连接,混泥土层9和超高韧性水泥基8是两种材料,容易造成连接松弛,通过固定销使混泥土层9和超高韧性水泥基8固定连接更稳定,所述超高韧性水泥基8呈凸型,橡胶沥青混凝土I9呈凹型,所述超高韧性水泥基8和橡胶沥青混凝土I9凹凸位置相吻合,超高韧性水泥基8和橡胶沥青混凝土I9的面积大小大于伸缩缝,通过超高韧性水泥基8和橡胶沥青混凝土I9,消除了伸缩缝对路面的影响。

所述一种桥梁伸缩缝还包括两个沿伸缩缝中心线对称设置的角钢6,所述角钢6的一端紧贴所述基层4,长端伸入防水层2,角钢6长端之间设有橡胶沥青混凝土II7。橡胶沥青混凝土II7为高韧性水泥基,由于在桥梁主体5的上部表面依次设置基层4、垫层3、防水层2以及沥青层1从而完成桥梁主体5的表面施工,而基层4、垫层3、防水层2以及沥青层1和桥梁主体5一样,其中间也会形成伸缩缝,因此在上述各层之间的伸缩缝内灌注超高韧性水泥基。通过设置两个角钢6,并且角钢6的短端相对设置从而形成托举结构,这样可以使超高韧性水泥基的灌注更加顺利,不会导致橡胶沥青混凝土II7漏出左右相邻的基层4、垫层3、防水层2以及沥青层1之间的伸缩缝。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