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喷射控制装置以及加热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717发布日期:2019-10-08 22: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喷射控制装置以及加热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喷射控制装置以及加热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降雪的地区,在轨道分支部设置有喷射装置,该喷射装置通过空气喷射来去除降落到设置于轨道的轨道分支部的基本轨与尖轨之间的雪等异物(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6-240605号公报)。

喷射装置具备在尖轨的顶端方向上具有开口的喷嘴,通过从喷嘴喷射由压缩机压缩后的空气,来吹走并去除基本轨与尖轨之间的雪。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设置有喷射装置的轨道分支部,有时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在这样的轨道分支部中,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各自单独地进行工作。因此,在具备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的除雪系统中,要求使除雪系统高效地进行工作。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高效地进行工作的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作为所述喷射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喷射控制装置以及作为所述加热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加热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具备:喷射装置,其为了去除存在于轨道分支部的雪而喷射流体;以及加热装置,其对所述轨道分支部的轨进行加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对所述喷射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中的一方的控制,来控制所述喷射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中的另一方。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对喷射装置的控制和对加热装置的控制以组合方式进行,来减少由于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单独地进行工作而产生的浪费,从而能够使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高效地进行工作。

关于上述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优选的是,所述除雪系统也可以具备检测部,该检测部检测所述轨道分支部是否有雪存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雪存在时,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喷射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工作。

根据上述结构,在轨道分支部存在雪时,能够通过使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这双方进行工作,来迅速地去除雪。

优选的是,上述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基于所述轨的温度,来控制所述喷射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与基于轨道分支部的轨的温度来只控制加热装置的情况相比,基于轨的温度,不仅控制加热装置,还控制喷射装置,因此能够减少加热装置的无用的工作。

优选的是,上述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的所述轨的温度,来控制从所述喷射装置喷射的流体的喷射压力、喷射次数以及喷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控制流体的喷射压力、喷射次数以及喷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基于被加热后的轨的温度来喷射流体。

解决上述问题的喷射控制装置不仅对喷射装置进行控制,还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喷射装置为了去除存在于轨道分支部的雪而喷射流体,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轨道分支部的轨进行加热。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对喷射装置的控制和对加热装置的控制以组合方式进行,来减少由于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单独地进行工作而产生的浪费,从而能够使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高效地进行工作。

解决上述问题的加热控制装置不仅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还对喷射装置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轨道分支部的轨进行加热,所述喷射装置为了去除存在于所述轨道分支部的雪而喷射流体。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对喷射装置的控制和对加热装置的控制以组合方式进行,来减少由于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单独地进行工作而产生的浪费,从而能够使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高效地进行工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高效地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除雪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设置有该实施方式的除雪系统的轨道分支部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除雪系统的喷射装置的运转模式的图。

图4是示出由该实施方式的除雪系统进行的除雪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由该实施方式的除雪系统进行的不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由除雪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的除雪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除雪系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概要结构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1:除雪系统;2、102:喷射装置;3、103:加热装置;4:除雪控制装置;4a:检测部;10:轨道分支部;11:枕木;12:基本轨;12a:定位侧基本轨;12b:反位侧基本轨;13:尖轨;14:转辙器;20:喷射控制装置;20a:检测部;21a:第一配管;21b:第二配管;22a:第一空气喷嘴;22b:第二空气喷嘴;23:空气源单元;24a:第一电磁阀;24b:第二电磁阀;25:空气罐;26:压缩机;27:压力传感器;30:加热控制装置;30a:检测部;31a:第一加热器;31b:第二加热器;32a:第一温度传感器;32b:第二温度传感器;41:点位置传感器;42:列车探测传感器;43:降雪探测传感器;44:气温传感器;51:摄像机;52:导电率传感器;53:振动传感器;100: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来说明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在有降雪的地区,在轨道分支部10设置有如图1所示那样的除雪系统1(参照图2)。除雪系统1具备:喷射装置2,其为了去除存在于轨道分支部10的雪而喷射流体;以及加热装置3,其对轨道分支部10的轨进行加热。在此所说的雪除了包括雪本身以外,还包括雪融化后凝结成的冰。

如图2所示,轨道分支部10是使轨道分支并且转换轨道的部分。轨道分支部10具备固定于枕木11的一对基本轨12、相对于基本轨12移动的一对尖轨13以及用于使尖轨13移动的转辙器14。轨道分支部10通过利用转辙器14移动尖轨13来转换轨道。转辙器14是利用电动机使尖轨13移动的电气式转辙器。在轨道分支部10中,在列车通过轨道分支部10时,由于伴随基本轨12与尖轨13之间的转乘产生的振动而使列车的地板下的雪落下。附着于该列车的地板下的雪中还包括凝固的雪。而且,存在以下情况:在轨道分支部10中,由于在基本轨12与尖轨13之间存在雪等异物而无法转换轨道,将该情况称为不转换。

喷射装置2是压缩空气式的,通过将压缩空气作为流体喷射来吹走存在于轨道分支部10的基本轨12与尖轨13之间的雪。喷射装置2具备设置于基本轨12的侧面的配管21和分别设置于配管21的顶端的空气喷嘴22。空气喷嘴22的开口部在基本轨12与尖轨13紧密接合的状态下位于基本轨12与尖轨13之间。空气喷嘴22的开口部指向尖轨13的顶端方向,来将雪朝向尖轨13的顶端方向吹走。在基本轨12上设置有多个配管21与空气喷嘴22的组。

加热装置3具备电热式的加热器31。加热器31设置于基本轨12的侧面,通过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来使雪融化。此外,不限于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也可以对尖轨13进行加热。另外,也可以在枕木11间设置加热面板等来对基本轨12、尖轨13进行加热。加热器31不限于电热式的,也可以是气体式的。

如图1所示,在喷射装置2中,在一对基本轨12中的定位侧基本轨12a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配管21a,在一对基本轨12中的反位侧基本轨12b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配管21b。在第一配管21a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空气喷嘴22a。在第一配管21a上设置有用于对来自第一空气喷嘴22a的空气的喷射进行控制的第一电磁阀24a。在第二配管21b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空气喷嘴22b。在第二配管21b上设置有用于对来自第二空气喷嘴22b的空气的喷射进行控制的第二电磁阀24b。在第一电磁阀24a和第二电磁阀24b连接有贮存压缩空气的空气罐25。连接于空气罐25的配管呈分支状地连接于第一电磁阀24a和第二电磁阀24b。对空气罐25设置有用于检测空气罐25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27。当空气罐25的压力为阈值以下时,压缩机26进行工作来向空气罐25供给压缩空气。即,从压缩机26供给的压缩空气被贮存在空气罐25中,根据连接于空气罐25的第一电磁阀24a及第二电磁阀24b的打开关闭切换,来从第一空气喷嘴22a和第二空气喷嘴22b喷射空气。

加热装置3具备:第一加热器31a,其沿着延伸方向设置于一对基本轨12中的定位侧基本轨12a的侧面;以及第二加热器31b,其沿着延伸方向设置于一对基本轨12中的反位侧基本轨12b的侧面。加热装置3还具备:第一温度传感器32a,其设置于定位侧基本轨12a,来检测定位侧基本轨12a的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32b,其设置于反位侧基本轨12b,来检测反位侧基本轨12b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32a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2b输出包含所检测出的温度信息的温度信号。此外,第一温度传感器32a和第二温度传感器32b也可以不是加热装置3的构成要素而是喷射装置2的构成要素,只要是除雪系统1的构成要素即可。

除雪系统1具备对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这双方进行控制的除雪控制装置4。此外,加热装置3不具备控制装置,而是被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控制。除雪控制装置4通过对喷射装置2的第一电磁阀24a和第二电磁阀24b进行打开关闭控制,来控制由喷射装置2进行的空气的喷射。另外,除雪控制装置4通过对加热装置3的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关闭控制,来控制由加热装置3进行的加热。

除雪控制装置4具备作为序列控制装置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按照被称为梯形程序的专用程序来进行动作。plc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和存储部。在除雪控制装置4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7、第一温度传感器32a、第二温度传感器32b、点位置传感器41、列车探测传感器42、降雪探测传感器43等输入设备。另外,在除雪控制装置4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4a、第二电磁阀24b、压缩机26、第一加热器31a、第二加热器31b等输出设备。除雪控制装置4通过梯形程序来将这些输出设备作为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点位置传感器41基于转辙器14的电动机的电流值,来检测基本轨12的定位与反位之间的尖轨13的位置,并输出包含所检测出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号。除雪控制装置4基于从点位置传感器41接收输入的位置信号,来判定轨道是否已被转换。例如,在基本轨12与尖轨13之间存在雪而尖轨13无法移动的情况下,点位置传感器41输出包含表示该意思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号。当在轨道分支部10中发生不转换时,重试轨道的转换,或者向运转指令所等发送不转换的信息。

列车探测传感器42例如具备超声波传感器,当探测到列车的通过时,输出列车通过探测信号。

降雪探测传感器43当探测到附着于探测部的雪时,输出降雪信号。从降雪探测传感器43输出的降雪信号也可以包含根据附着于探测部的雪的水分量检测的降雪量。另外,降雪探测传感器43不限于水分探测方式,也可以是通过探测被雪反射的红外线来探测降雪的红外线方式。

如图3所示,除雪控制装置4利用喷射装置2来进行“事后喷射”、“预防喷射”以及“间歇喷射”。事后喷射是指,在轨道分支部10为不转换的状态时,为了去除存在于轨道分支部10的雪而由喷射装置2喷射空气。此外,在轨道分支部10为不转换的状态时重试轨道的转换的情况下,进行每当重试时喷射空气的重试喷射。预防喷射是指,为了预防由于从正在行驶的列车落到轨道分支部10上的雪而发生不转换的情形,每当列车通过时,喷射装置2喷射空气。间歇喷射是指,为了避免积雪,在降雪时喷射装置2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喷射空气。

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轨温度和降雪信息来设定喷射装置2的运转模式。即,从将上述的“事后喷射”、“预防喷射”以及“间歇喷射”适当地进行组合而构成的多个运转模式(喷射图案)中选择一个运转模式来执行。在等级1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只进行事后喷射,使得由喷射装置2喷射空气的喷射频率减少。在基本轨12的温度比较高且没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1的运转模式。在等级2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事后喷射和预防喷射,使得由喷射装置2喷射空气的喷射频率为中等程度。在基本轨12的温度比较低或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2的运转模式。在等级3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事后喷射、预防喷射以及间歇喷射,使得由喷射装置2喷射空气的喷射频率增多。在基本轨12的温度比较低且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3的运转模式。此外,能够根据除雪系统1的设置环境、列车状况等,来任意地变更各等级的运转模式下的空气喷射的图案。

如图2所示,除雪控制装置4不使第一空气喷嘴22a和第二空气喷嘴22b这双方同时喷射空气,而使第一空气喷嘴22a和第二空气喷嘴22b中的一方喷射空气。除雪控制装置4通过对第一电磁阀24a或第二电磁阀24b进行打开控制并使其开放,来向被设置在基本轨12中的离尖轨13较远一方的基本轨12的侧面的配管21供给压缩空气。通过像这样只从第一空气喷嘴22a和第二空气喷嘴22b中的一方喷射空气,能够抑制必要的空气压力或空气量。此外,如果需要从第一空气喷嘴22a和第二空气喷嘴22b这双方同时喷射空气,则将空气罐25的空气压力或空气量分别设为必要的压力或量即可。当从压力传感器27获取的空气罐25的压力值为阈值以下时,除雪控制装置4使压缩机26进行工作来向空气罐25供给压缩空气。

如图1所示,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对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中的一方的控制,来控制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中的另一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喷射装置2的工作状态来决定加热装置3的工作状态。即,除雪控制装置4在设定喷射装置2的运转模式的基础之上,设定加热装置3的加热器31的工作。另外,除雪控制装置4基于轨道分支部10的基本轨12的温度来控制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即,如果基本轨12的温度为例如5℃以上这样的比较高的温度,则即使有降雪,雪也会立即融化,另一方面,如果基本轨12的温度为例如低于5℃这样的比较低的温度,则当有降雪时,雪有可能不融化而形成积雪。因此,如果除雪控制装置4基于基本轨12的温度来控制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则能够抑制轨道分支部10中的不转换的发生,并且能够使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高效地进行工作。

除雪系统1的构成要素中的第一电磁阀24a、第二电磁阀24b、空气罐25、压缩机26、压力传感器27以及除雪控制装置4构成空气源单元23。空气源单元23通过与设置于轨道分支部10的设备连接,能够作为除雪系统1发挥功能。设置于轨道分支部10的设备例如是第一配管21a、第一空气喷嘴22a、第二配管21b、第二空气喷嘴22b、第一加热器31a、第二加热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2a、第二温度传感器32b、点位置传感器41、列车探测传感器42、降雪探测传感器43等。空气源单元23通过还与加热装置3的构成要素即第一加热器31a、第二加热器31b、第一温度传感器32a及第二温度传感器32b连接,除了具有喷射装置2的功能以外,还能够具有加热装置3的功能。而且,空气源单元23的除雪控制装置4能够控制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

接着,参照图4和图5来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除雪系统1的作用。

如图4所示,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下面的除雪处理。

首先,除雪控制装置4获取轨道分支部10的轨温度和降雪信息(步骤s11)。即,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从第一温度传感器32a输出的温度信号来获取定位侧基本轨12a的温度,根据从第二温度传感器32b输出的温度信号来获取反位侧基本轨12b的温度。另外,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从降雪探测传感器43输出的降雪信号来获取降雪信息。

接着,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喷射的运转模式(步骤s12)。即,除雪控制装置4基于获取到的基本轨12的温度和降雪信息,来从喷射装置2的多个运转模式中选择一个运转模式。具体地说,在基本轨12的温度为例如5℃以上且没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1的运转模式。在等级1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只进行事后喷射。在基本轨12的温度低于5℃或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2的运转模式。在等级2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事后喷射和预防喷射。在基本轨12的温度低于5℃且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3的运转模式。在等级3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事后喷射、预防喷射以及间歇喷射。

接着,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加热器的工作(步骤s13)。即,除雪控制装置4考虑喷射装置2的工作状态来设定第一加热器31a及第二加热器31b的工作,从而能够使加热器31以比以往低的温度进行工作。例如,在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单独地进行工作的以往结构的情况下,加热装置的加热器在低于5℃时进行打开控制,在15℃以上时进行关闭控制。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除雪系统1的加热装置3的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能够被设定为在低于3℃时进行打开控制、在10℃以上时进行关闭控制。这是由于,利用喷射装置2的空气将由加热装置3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而变得易于剥离的雪吹走,因此不需要使存在于轨道分支部10的雪全部融化。

如图5所示,在轨道分支部10中发生了不转换的状况下,除雪控制装置4在除雪处理中进行下面的不转换处理。此外,在发生了不转换的状况下,每当由转辙器14进行转换轨道的动作时,除雪控制装置4使喷射装置2进行事后喷射。

首先,除雪控制装置4判定加热器是否正在进行工作(步骤s21)。即,如果发生不转换的原因是在轨道分支部10存在雪,则有可能能够通过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来解除不转换,因此除雪控制装置4确认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是否为打开控制。而且,除雪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为关闭控制的情况下(步骤s21:“否”),使加热器进行工作(步骤s25)。即,除雪控制装置4与喷射装置2的运转模式无关地强制地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控制,来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

另一方面,除雪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为打开控制的情况下(步骤s21:“是”),继续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控制(步骤s22)。

接着,除雪控制装置4判定轨道分支部10是否为不转换的状态(步骤s23)。即,除雪控制装置4确认轨道分支部10的不转换是否已被解除。而且,在除雪控制装置4判定为轨道分支部10不为不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3:“否”),由于不转换已被解除,因此结束不转换处理。

另一方面,在除雪控制装置4判定为轨道分支部10为不转换的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3:“是”),由于不转换没有被解除,因此判定从开始进行不转换处理起的时间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24)。由于直至利用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使基本轨12变热为止需要某种程度的时间,因此除雪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没有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4:“否”),转移到步骤s23,以等待经过规定时间。

另一方面,除雪控制装置4在判定为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4:“是”),由于虽然对基本轨12加热规定时间但仍无法解除不转换,因此结束不转换处理。除雪控制装置4向运转指令所等发送无法解除不转换的意思。

如上述的那样,除雪系统1利用喷射装置2的空气将由加热装置3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而变得易于剥离的雪吹走。因此,能够降低除雪系统1的喷射装置2及加热装置3的消耗能量(消耗电力等),能够使除雪系统1高效地进行工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1)除雪系统1的除雪控制装置4通过将对喷射装置2的控制和对加热装置3的控制以组合方式进行,来减少由于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单独地进行工作而产生的浪费,从而能够使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高效地进行工作。

(2)与基于轨道分支部10的基本轨12的温度只控制加热装置3的情况相比,基于基本轨12的温度,不仅控制加热装置3,还控制喷射装置2,因此能够减少加热装置3的无用的工作。

(3)喷射装置2以与加热装置3组合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降低必要的喷射压力。即,能够降低压缩机26的必要性能。另外,如果能够降低喷射压力,则能够抑制由喷射音产生的噪音。

(4)加热装置3以与喷射装置2组合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能够降低必要的热量。即,能够降低加热器31的必要性能。另外,如果能够降低加热器31的工作时间,则能够抑制运行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6来说明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的除雪系统1的除雪控制装置4中,对喷射装置2及加热装置3的控制的方法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对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中的一方的控制,来控制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中的另一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除雪控制装置4根据加热装置3的工作状态来决定喷射装置2的工作状态。即,除雪控制装置4在设定加热装置3的加热器31的工作的基础之上,设定喷射装置2的运转模式。另外,除雪控制装置4基于轨道分支部10的基本轨12的温度,来控制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

接着,参照图6来说明上述的除雪系统1的作用。

如图6所示,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下面的除雪处理。

首先,除雪控制装置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1同样地,获取轨道分支部10的轨温度和降雪信息(步骤s31)。

接着,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加热器的工作(步骤s32)。即,除雪控制装置4基于所获取到的基本轨12的温度和降雪信息,来设定第一加热器31a及第二加热器31b的工作。具体地说,在基本轨12的温度为例如5℃以上时,除雪控制装置4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关闭控制,在基本轨12的温度例如低于5℃或有降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控制。另外,当在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控制之后基本轨12的温度变为例如10℃以上时,除雪控制装置4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关闭控制。

接着,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喷射的运转模式(步骤s33)。即,除雪控制装置4考虑加热装置3的工作状态来从喷射装置2的多个运转模式中选择一个运转模式。具体地说,在基本轨12的温度为例如5℃以上且加热器31没有进行工作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1的运转模式。在等级1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只进行事后喷射。在基本轨12的温度低于5℃且加热器31没有进行工作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2的运转模式。在等级2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事后喷射和预防喷射。在基本轨12的温度低于3℃且加热器31正在进行工作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3的运转模式。在等级3的运转模式下,除雪控制装置4进行事后喷射、预防喷射以及间歇喷射。像这样,即使在有降雪时,也能够利用加热器31将雪融化,因此能够减少喷射装置2的工作。这是由于,利用喷射装置2的空气来将由加热装置3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而变得易于剥离的雪吹走,因此不需要使存在于轨道分支部10的雪全部融化。

此外,在轨道分支部10中发生了不转换的状况下,除雪控制装置4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在除雪处理中进行不转换处理。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1)、(3)以及(4)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5)在设定加热装置3的加热器31的工作的基础之上设定喷射装置2的运转模式,因此能够考虑利用加热装置3将雪融化的情形,来减少喷射装置2的工作。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7来说明除雪系统的控制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的除雪系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喷射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别具备控制装置。下面,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除雪系统101具备喷射装置102和加热装置103。

喷射装置102除了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装置2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具备用于对由喷射装置102进行的空气的喷射进行控制的喷射控制装置20。喷射控制装置20具备作为序列控制装置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按照被称为梯形程序的专用程序来进行动作。在喷射控制装置20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7、点位置传感器41、列车探测传感器42、降雪探测传感器43等输入设备。另外,在喷射控制装置20上连接有第一电磁阀24a、第二电磁阀24b、压缩机26等输出设备。喷射控制装置20通过梯形程序来将这些输出设备作为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喷射控制装置20通过对第一电磁阀24a和第二电磁阀24b进行打开关闭控制,来控制由喷射装置102进行的空气的喷射。

加热装置103除了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3的构成要素以外,还具备用于对由加热装置103进行的加热进行控制的加热控制装置30。加热控制装置30具备作为序列控制装置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按照被称为梯形程序的专用程序来进行动作。在加热控制装置30上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32a、第二温度传感器32b等输入设备。另外,在加热控制装置30上连接有第一加热器31a、第二加热器31b等输出设备。加热控制装置30通过梯形程序来将这些输出设备作为被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加热控制装置30通过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关闭控制,来控制由加热装置103进行的加热。

喷射控制装置20与加热控制装置30通过相当于通信部的连接线100来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互连接。喷射控制装置20从加热控制装置30经由连接线100获取轨温度。另一方面,加热控制装置30从喷射控制装置20经由连接线100获取降雪信息和不转换信息。也可以在喷射控制装置20和加热控制装置30中分别设置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来取代连接线100。

喷射控制装置20根据加热装置103的工作状态,来决定喷射装置102的工作状态。加热控制装置30根据喷射装置102的工作状态,来决定加热装置103的工作状态。

喷射控制装置20和加热控制装置30在决定了使喷射装置102和加热装置103中的哪一个装置的工作优先的基础之上,根据优先一方的装置的工作状态来使另一方的装置进行工作。

在使喷射装置102的工作优先时,首先,喷射控制装置2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基于轨温度和降雪信息来设定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然后,加热控制装置30根据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来设定加热装置103的加热器31的工作。此外,关于由喷射控制装置20进行的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的设定,也可以只基于降雪信息来进行。关于由加热控制装置30进行的加热器31的工作的设定,除了根据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来进行以外,也可以根据轨温度来进行。

在使加热装置103的工作优先时,首先,加热控制装置30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基于轨温度和降雪信息来设定加热装置103的加热器31的工作。然后,喷射控制装置20根据加热装置103的加热器31的工作,来设定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此外,关于由加热控制装置30进行的加热器31的工作的设定,也可以只基于轨温度来进行。关于由喷射控制装置20进行的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的设定,除了根据加热装置103的加热器31的工作来进行以外,也可以根据降雪信息来进行。

加热控制装置30与喷射装置102的运转模式无关地强制地对加热器31进行打开控制,来对基本轨12进行加热。

如上述的那样,在对设置有加热装置103的轨道分支部10追加设置喷射装置102时,相比于喷射装置102和加热装置103单独地进行工作而言,在将喷射装置102和加热装置103以组合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消耗能量(消耗电力等),能够使除雪系统101高效地进行工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能够起到第一实施方式的(1)~(4)、第二实施方式的(5)的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以下效果。

(6)即使是具备具有喷射控制装置20的喷射装置102以及具有加热控制装置30的加热装置103的除雪系统101,也能够通过将对喷射装置102的控制和对加热装置103的控制以组合方式进行,来使除雪系统101高效地进行工作。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还能够以对其适当地进行变更所得到的下面的方式来实施。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轨道分支部10存在雪时,除雪控制装置4使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进行工作。例如,如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的那样,除雪控制装置4具备检测部4a,该检测部4a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而且,检测部4a从连接于除雪控制装置4的摄像机51、导电率传感器52以及振动传感器53中的至少一个掌握轨道分支部10的状况,来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如果是摄像机51,则摄像机51拍摄轨道分支部10,除雪控制装置4获取由摄像机51拍摄到的图像,检测部4a根据该图像来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如果是导电率传感器52,则导电率传感器52测量轨道分支部10的基本轨12和尖轨13中的至少一方的导电率,检测部4a基于轨的导电率由于雪的存在而变化,来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如果是振动传感器53,则振动传感器53测量轨道分支部10的基本轨12和尖轨13中的至少一方的振动,检测部4a基于轨的振动特性由于雪等异物的存在而变化,来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

·另外,也可以是,检测部4a从摄像机51、导电率传感器52以及振动传感器53中的至少一个掌握轨道分支部10的状况,来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为不转换的状态。而且,也可以是,在轨道分支部10为不转换的状态时,检测部4a使喷射装置2和加热装置3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轨道分支部10存在雪时,喷射控制装置20和加热控制装置30中的至少一方使喷射装置102和加热装置103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例如,如在图7中用虚线表示的那样,喷射控制装置20具备用于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的检测部20a。加热控制装置30具备用于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的检测部30a。检测部20a和检测部30a也可以只为其中的一方。即,也可以省略检测部20a和检测部30a中的一方。而且,检测部20a和检测部30a从连接于喷射控制装置20的摄像机51、导电率传感器52以及振动传感器53中的至少一个掌握轨道分支部10的状况,来检测轨道分支部10是否有雪存在。加热控制装置30从喷射控制装置20经由连接线100获取来自摄像机51、导电率传感器52以及振动传感器53的信息。这样,在轨道分支部10存在雪时,能够通过使喷射装置102和加热装置103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来迅速地去除雪。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基于轨温度和降雪信息来设定运转模式,但也可以不使用降雪信息,而只基于轨温度来设定运转模式。例如,在基本轨12的温度为5℃以上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1的运转模式,在基本轨12的温度低于5℃且为3℃以上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2的运转模式,在基本轨12的温度低于3℃时,除雪控制装置4设定为等级3的运转模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基于基本轨12的温度来进行控制,但也可以基于尖轨13的温度来进行控制。另外,还可以基于基本轨12的温度和尖轨13的温度这双方来进行控制。例如,也可以将基本轨12的温度与尖轨13的温度进行比较,并基于较低一方的温度来进行控制。

·在上述各结构中,如图1和图7所示,除雪系统1、101也可以具备气温传感器44,该气温传感器44用于检测轨道分支部10的周围的气温,并输出包含气温信息的气温信号。而且,除雪控制装置4和加热控制装置30也可以不根据轨温度而根据大气温度对第一加热器31a和第二加热器31b进行打开关闭控制。这样,在轨道分支部10存在雪时,能够通过使喷射装置2、102和加热装置3、103中的至少一方进行工作来迅速地去除雪。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将除雪控制装置4设为plc,但除雪控制装置4不限于plc,也可以设为根据梯形程序以外的程序来控制被控制设备的装置。

·在上述各结构中,也可以基于轨道分支部10的轨的温度来控制来自喷射装置2、102的流体的喷射压力、喷射次数以及喷射时间中的至少一个。如果提高流体的喷射压力,则能够增加能够吹走的雪的量、距离。如果增加喷射次数,则能够增加能够吹走的雪的量、距离。如果延长喷射时间,则能够增加能够吹走的雪的量、距离。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喷射装置2、102利用所喷射的空气来单纯地吹走并去除雪,但也可以设置用于对喷射之前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来喷射热风。另外,除此以外,还可以将上述的具备喷嘴的配管单元用作加热装置,在轨道分支部10为不转换的状态时,对基本轨12与尖轨13之间进行加热。

·另外,喷射装置2、102不限于将空气作为流体喷射,也可以喷射水、热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