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831发布日期:2019-05-22 03:4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它可以不用抽风机就可以消除扬尘。



背景技术:

在专利号为:201620324059.0和201610072755.1及201610075674.7(其中垃圾后抛一款)的样机试验过程中,清扫效果非常好,如果将这两个清扫机构用在小型扫路车上,除尘系统较为复杂,特别是除尘系统的粉尘滤网,在使用过程经常被粉尘堵塞,要及时清理,否则带粉尘的气体往外排放且影响了清扫效果,甚至无法清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在201610075674.7和201620324059.0及201610072755.1的基础上,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为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将扫入垃圾箱的气流带回到垃圾进口处,这样带有粉尘的气流为内循环,就减轻了带有粉尘的气体往外排放;减轻了二次污染,又少用了一套除尘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包括前滚扫、前滚扫外罩、小滚扫、小滚扫外罩、气流回流通道和回流通道外罩,前滚扫外罩和小滚扫外罩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端板,且前滚扫和小滚扫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其特征在于前滚扫与小滚扫相邻设置,且前滚扫与小滚扫的相邻处是相互裸露的,前滚扫外罩相对地面处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在小滚扫的上方设有垃圾通道,且垃圾通道的前部通口与前滚扫外罩中部或中上部位置设有的垃圾通口相串通,垃圾通道的后部通口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前滚扫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的行走车轮行驶方向为相同方向,且前滚扫设置在小滚扫的前方,而小滚扫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方向为相反方向;在垃圾通道的上方设有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在气流回流通道的上方设有回流通道外罩,且回流通道外罩的前端与前滚扫外罩的上部相连接,在位于前滚扫外罩的上部开有开口,此开口为回流通道气流通口,所述的回流通道气流通口的后部与气流回流通道相通,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的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经回流通道气流通口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包括前滚扫、前滚扫外罩、小滚扫、小滚扫外罩、气流回流通道和回流通道外罩,前滚扫外罩、小滚扫外罩和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端板,且前滚扫、小滚扫和小滚扫挡尘滚刷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其特征在于前滚扫与小滚扫相邻设置,在前滚扫外罩的中部或中上部的位置开有垃圾通口,在位于小滚扫的上部位置处设有小滚扫挡尘滚刷及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在小滚扫挡尘滚刷的上方设有垃圾通道,且垃圾通道的下部通口与前滚扫外罩中部或中上部位置设有的垃圾通口相串通,垃圾通道的后部通口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垃圾通道的上方有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前滚扫外罩与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相连接,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的外下侧与小滚扫外罩的外上侧连接;前滚扫与小滚扫的相邻处是相互裸露的,前滚扫外罩相对地面处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前滚扫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的行走车轮行驶方向为相同方向,且前滚扫设置在小滚扫的前方,而小滚扫和小滚扫挡尘滚刷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方向为相反方向,且小滚扫挡尘滚刷设置在前滚扫的后方;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在气流回流通道的上方设有回流通道外罩,且回流通道外罩的前端与前滚扫外罩的上部相连接,在位于前滚扫外罩的上部开有开口,此开口为回流通道气流通口,所述的回流通道气流通口的后部与气流回流通道相通,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的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经回流通道气流通口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包括前滚扫,前滚扫外罩,后滚扫,后滚扫外罩,小滚扫,气流回流通道和回流通道外罩;前滚扫外罩和后滚扫外罩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前滚扫与后滚扫之间的靠地面位置(可以贴在地面)处设有小滚扫,在后滚扫上面设有垃圾通道,且前滚扫外罩的靠后滚扫一侧的中上部处设有垃圾通口,此垃圾通口与后滚扫上面的垃圾通道相串通的,且垃圾通口的下开口以斜向下方式朝向前滚扫外罩腔内,垃圾通道的后开口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前滚扫外罩和后滚扫外罩相对地面处所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前滚扫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的行驶方向相同,后滚扫和小滚扫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的行驶方向相反;垃圾通道的上方有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且前滚扫外罩与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相连接,在气流回流通道的上方设有回流通道外罩,回流通道外罩的前端与前滚扫外罩上部相连接,在位于前滚扫外罩的上部开有开口,此开口为回流通道气流通口,所述的回流通道气流通口与气流回流通道相通,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的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经回流通道气流通口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

所述的前滚扫是离开地面清扫且不与地面接触的。

所述的前滚扫的毛刷形状为片状。

所述的后滚扫外罩与小滚扫相邻位置的下部设有垃圾导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少不用除尘系统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廉,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且能在不用抽风除尘系统的情况下,通过小滚扫或后滚扫上外罩的一个气流回流通道,将气流入口接引入前滚扫外罩腔内,在前滚扫片状毛刷快速转动下,气流带回到入口处形成了内循环,大大降低粉尘的二次污染,使用时不用常常清理粉尘滤网,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小滚扫组合且设有气流回流通道的结构原理图。

图2本发明带有小滚扫挡尘滚刷且设有气流回流通道的结构原理图。

图3本发明三滚扫清扫且设有气流回流通道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前滚扫1,前滚扫外罩2,垃圾进口3,清扫机构垃圾出口4,小滚扫5,小滚扫外罩6,后滚扫7,后滚扫外罩8,垃圾通道9,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10,气流回流通道11,垃圾通口12,回流通道外罩13,回流通道气流通口14,垃圾导板15,小滚扫挡尘滚刷16,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清扫机构,包括前滚扫1、前滚扫外罩2、小滚扫5、小滚扫外罩6,气流回流通道11和回流通道外罩13;前滚扫外罩2和小滚扫外罩6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前滚扫1和小滚扫5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其特征在于前滚扫1与小滚扫5相邻设置,且前滚扫1与小滚扫5的相邻处是相互裸露的,前滚扫外罩2相对地面处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3,前滚扫1与小滚扫5相邻处的前滚扫外罩2中部或中上部的位置处开有垃圾通口12,小滚扫5的上方设有垃圾通道9,且垃圾通道的前端口与前滚扫外罩2中上部的位置处开有的垃圾通口12是相串通的,小滚扫5与垃圾通道9为相互串通(垃圾通道的上侧相当于小滚扫的外罩,小滚扫的外圆与垃圾通道上侧有一定距离,让垃圾从小滚扫上方通道送到清扫机构垃圾出口4),垃圾通道9的出口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4,清扫机构垃圾出口4与垃圾箱相通;小滚扫外罩6一侧与垃圾通道的下侧连接,前滚扫外罩一侧与垃圾通道的上侧连接。前滚扫1与小滚扫5为并排相邻设置且相邻处是裸露着的(即前滚扫1与小滚扫5相邻处之间为互相敞开的,无任何遮挡为互通的,所述的无任何遮挡即为没有设置滚扫外罩或垃圾导板等),前滚扫外罩2相对地面处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3,前滚扫1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的行走车轮行驶方向(见图1的箭头方向)为相同方向且设置在小滚扫5的前方,而小滚扫5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方向为相反方向且设置在前滚扫1的后方。前滚扫1为片状(见结构图1);并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11,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为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回流通道外罩13的前端与前滚扫外罩2上部相连接,且前滚扫外罩2上部设有开口为回流通道气流通口14与气流回流通道11相通。为了减轻动力将前滚扫1离开地面清扫(因为前滚扫只是起到转到的垃圾斗作用),通常前滚扫1离开地面不大于50mm。

实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清扫机构,包括前滚扫1、前滚扫外罩2、小滚扫5、小滚扫外罩6、小滚扫挡尘滚刷16、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17、气流回流通道11和回流通道外罩13;前滚扫外罩2、小滚扫外罩6和小滚扫挡尘滚刷16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前滚扫1、小滚扫5和小滚扫挡尘滚刷16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上。其特征在于前滚扫1与小滚扫5相邻设置,前滚扫1与小滚扫5相邻处的前滚扫外罩2中部或中上部的位置开有垃圾通口12,在小滚扫5的上部位置处设有小滚扫挡尘滚刷16及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17,在小滚扫挡尘滚刷16的上方设有垃圾通道9,且垃圾通道9的下部通口与前滚扫外罩2中部的位置开有的垃圾通口12相串通,垃圾通道的上部通口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4;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17一侧(即外上侧)与垃圾通道的下侧连接,小滚扫挡尘滚刷外罩17的另一侧(即外下侧)与小滚扫外罩6的一侧(即外上侧)连接。前滚扫1与小滚扫5的相邻处下部是裸露的(即前滚扫1与小滚扫5相邻处之间为互相敞开的,即之间为无任何遮挡互通的,所述的无任何遮挡即为没有设置滚扫外罩或垃圾导板等),前滚扫外罩2相对地面处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3,前滚扫1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的行走车轮行驶方向为相同方向且设置在小滚扫5的前方,而小滚扫5和小滚扫挡尘滚刷16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方向为相反方向且设置在前滚扫1的后方。并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11,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为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回流通道外罩13的前端与前滚扫外罩2上部相连接,且前滚扫外罩2上部设有开口为回流通道气流通口14与气流回流通道11相通。为了减轻动力将前滚扫1离开地面清扫(因为前滚扫只是起到转到的垃圾斗作用),通常前滚扫1离开地面不大于50mm。

实例3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清扫机构,包括前滚扫1、前滚扫外罩2、后滚扫7、后滚扫外罩8、小滚扫5、气流回流通道11和回流通道外罩13;前滚扫外罩2和后滚扫外罩8的轴向两端均设有封闭的端板,且前滚扫1、小滚扫5和后滚扫7的转轴安装在两端板中心,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前滚扫1与后滚扫7之间的靠地面位置处设有小滚扫5,在后滚扫上面设有垃圾通道9,且前滚扫外罩2的中上部(靠后滚扫一侧)设有垃圾通口12与后滚扫7上面的垃圾通道9相串通的,且垃圾通口12的下开口以斜向下方式朝向前滚扫外罩2腔内,垃圾通道9的后开口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4;前滚扫外罩2和后滚扫外罩8相对地面处所开有的开口为垃圾进口3;前滚扫1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的行驶方向相同,后滚扫7和小滚扫5的转动方向与清扫车行走车轮的行驶方向相反;在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10上面设有气流回流通道11,且前滚扫外罩2与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10相连接,回流通道外罩13的前端与前滚扫外罩2上部相连接,前滚扫外罩2上部设有开口为回流通道气流通口14与气流回流通道11相通,气流回流通道的后端为气流入口接入垃圾箱内,气流回流通道的前端接入前滚扫外罩腔内。为了减轻动力将前滚扫1离开地面清扫(因为前滚扫只是起到转到的垃圾斗作用),通常前滚扫1离开地面不大于50mm。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1:(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清扫机构,清扫车在行走时前滚扫1设在前方,小滚扫5设在前滚扫1后面,由于大小滚扫组合使两个滚扫触地位置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与地面形成的“三角区”相对较小,因此清扫机构由前滚扫1将垃圾扫入“三角区”,而小滚扫5又将垃圾扫到前滚扫1的两片之间,由前滚扫的旋转离心作用下甩入垃圾通道的腔内,而细小垃圾由于大小滚扫对扫和小滚扫挡尘滚刷的快速气流带动下会随气流流动带入垃圾通道的腔内并在小滚扫的快速旋转下送出进入清扫机构垃圾出口而并扫到垃圾箱,这时带有粉尘的气流通过垃圾通道外罩上的一个气流回流通道,将气流入口接引入前滚扫外罩腔内,在前滚扫片状毛刷快速转动下,气流带回到到入口处形成了内循环,大幅降低粉尘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2:(见图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清扫机构,清扫车在行走时前滚扫1设在前方,小滚扫5设在前滚扫1后面,由于大小滚扫组合使两个滚扫触地位置之间距离相对较近,与地面形成的三角区相对较小,因此清扫机构由前滚扫1与小滚扫5进行对扫时,将垃圾由小滚扫扫入前滚扫的两片毛刷之间,而细小垃圾由于大小滚扫对扫和小滚扫挡尘滚刷的快速气流带动下会随气流流动带入垃圾通道腔内并送出清扫机构垃圾出口,将垃圾送入垃圾箱,这时带有粉尘的气流通过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10上的一个气流回流通道11,将气流入口接引入前滚扫外罩腔内,在前滚扫片状毛刷快速转动下,气流带回到到入口处形成了内循环,大幅降低粉尘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基本工作原理3: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设有回流通道清扫机构,本发明的清扫机构是在前滚扫外罩2与后滚扫外罩8在相邻处的下部(贴在地面)之间设有小滚扫5,清扫车行走一次就经过前滚扫1、小滚扫5和后滚扫7的两道的清扫,先由前滚扫1在小滚扫5滚扫的协助下进行清扫,将垃圾由小滚扫扫入前滚扫的两片毛刷之间,在前滚扫旋转离心作用下甩入垃圾通道腔内,在前滚扫旋转离心作用下甩入垃圾通道9腔内,而后滚扫7将前滚扫与小滚扫5的漏扫的垃圾进行第二道清扫,前滚扫1和小滚扫5的清扫垃圾经前后滚扫外罩的垃圾通口12送入垃圾通道9腔内,由后滚扫7经清扫机构垃圾出口送到送入垃圾箱或垃圾输送系统的垃圾进口;这时带有粉尘的气流通过清扫机构垃圾通道外罩10上的一个气流回流通道,将气流入口接引入前滚扫外罩2腔内,在前滚扫片状毛刷快速转动下,气流带回到到入口处形成了内循环,大幅降低粉尘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上述实例的前滚扫1是离开地面清扫且不与地面接触的。

本发明上述实例的后滚扫外罩8与小滚扫相邻位置的下部还可设有垃圾导板15。

本发明上述实例的前滚扫1的毛刷设计为片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