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00768发布日期:2019-07-17 06:0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创造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的全面提速,高架梁桥正以其能够保证线路平顺性好、跨江跨河适用性强、跨越地形起伏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倍受高铁客专建设、公铁合用建设的青睐。大量高墩建设应运而生。为保证结构受力,高墩大多采用“底大顶小”变截面圆端形式。传统的施工工艺方法为“抽条式”变截面调整型模板,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诸多缺点,模板加工精度要求高、形式复杂多样,模板循环次数多,模板的保护程度要求高,模板返厂维修次数多,群墩施工之间散漫无衔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解决变截面高墩群模板加工精度要求高、形式复杂多样,模板循环次数多,模板的保护程度要求高,模板返厂维修次数多,群墩施工之间散漫无衔接等诸多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墩身高差确定模板高度,之后完成模板的加工,运输至现场进行打磨、组拼;

s2,选用群墩中的边墩作为第一施工墩身,一次性完成三个节段墩身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下两节段模板,其中的直板模板用于本墩,圆端模板用于流水施工;

s3,完成边墩上两节段钢筋的绑扎后,进行新的两节段混凝土浇筑,其中圆弧段区域模板采用新的圆端模板支立,直线段区域模板采用之前所拆除的支模板支立;

s4,邻近边墩的墩身第一次浇筑高度由模板调整决定,第二个墩身施工完成后再次将模板倒用至下一个墩身,进一步实现圆弧段模板的流水使用。

进一步,根据施工需要,将模板设计为基础分节及调整分节,调整分节对应不同节段墩身而设计为不同的规格。

进一步,所述基础分节采用支模板,调整分节采用圆端模板。

进一步,每一节段标准浇筑高度为2m。

进一步,根据施工进度需求,划分单元组确定模板套数。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适用于变截面高墩群墩身分节施工,可以实现模板加工的便捷化,降低模板返厂维修次数,保证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合理调整施工顺序,实现群墩施工的翻模流水结合,实现了施工组织的合理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本发明创造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i-圆弧段区域模板;ii-直线段区域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墩身高差确定模板高度,之后完成模板的加工,运输至现场进行打磨、组拼;

s2,选用群墩中的边墩作为第一施工墩身,一次性完成三个节段墩身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下两节段模板,其中的直板模板用于本墩,圆端模板用于流水施工;

s3,完成边墩上两节段钢筋的绑扎后,进行新的两节段混凝土浇筑,其中圆弧段区域模板采用新的圆端模板支立,直线段区域模板采用之前所拆除的支模板支立;

s4,邻近边墩的墩身第一次浇筑高度由模板调整决定,第二个墩身施工完成后再次将模板倒用至下一个墩身,进一步实现圆弧段模板的流水使用。通常,每一节段标准浇筑高度为2m。

根据施工进度需求,划分单元组确定模板套数,模板分为两类,即ⅰ:圆弧段区域模板,ⅱ:直线段区域模板。圆弧段区域模板一般采用两块1/4半圆,方便运输,现场组拼成半圆形。

同时,根据施工需要,将模板设计为基础分节及调整分节,调整分节对应不同节段墩身而设计为不同的规格。上述基础分节一般为直模板,调整分节一般为圆端模板。

①号墩完成承台凿毛及2.0m墩身钢筋绑扎后,支立1-1、1、1-2模板;继续施工2.0-4.0m段钢筋,完成之后支立模板2-1、2、2-2;继续施工4.0-6.0m段钢筋,完成之后支立模板3-1、3、3-2,完成模板校核、加固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养护达规范要求拆模强度,拆除模板1-1、1、1-2、2-1、2、2-2,模板1、2在①墩上翻模施工,模板1-1、1-2、2-1、2-2倒运至②墩身备用。完成冷接缝混凝土凿毛后进行①号墩6.0-10.0m钢筋混凝土施工,此时模板2、3与,模板5-1、5-2、6-1、6-2配套使用,完成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后拆除模板4-1、4-2、5-1、5-2、1、2,其中的模板1、2在①号墩继续翻模使用,而模板4-1、4-2、5-1、5-2倒运至②号墩备用,依次施工完成①号墩施工。

②号墩完成承台凿毛及2.0m墩身钢筋绑扎后,支立1-1、4、1-2模板;继续施工2.0-4.0m段钢筋,完成之后支立2-1、5、2-2模板;完成模板校核、加固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养护达规范要求拆模强度,拆除1-1、4、1-2、三组模板,模板4在②墩上翻模施工,模板1-1、1-2倒运至③墩身备用。完成冷接缝混凝土凿毛后进行②号墩4.0-8.0m钢筋混凝土施工,此时模板5、6与,模板3-1、3-2、2-1、2-2配套使用,完成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后拆除模板2-1、2-2、3-1、3-2、5、6,模板5、6在②号墩继续翻模使用,模板2-1、2-2、3-1、3-2倒运至③号墩备用,依次施工完成②号墩施工。

③号墩施工与①号墩基本相同,首次浇筑6.0m,自身直线段区域模板ⅱ翻模使用,圆弧段区域模板ⅰ流水使用。

本发明适用于变截面高墩群墩身分节施工,可以实现模板加工的便捷化,降低模板返厂维修次数,保证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合理调整施工顺序,实现群墩施工的翻模流水结合,实现了施工组织的合理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创造。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变截面高墩群翻模流水施工方法,先根据墩身高差确定模板高度,之后完成模板的加工,运输至现场进行打磨、组拼,选用群墩中的边墩作为第一施工墩身,一次性完成三个节段墩身的混凝土浇筑,之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强度满足要求后,拆除下两节段模板,其中的直板模板用于本墩,圆端模板用于流水施工。本发明适用于变截面高墩群墩身分节施工,可以实现模板加工的便捷化,降低模板返厂维修次数,保证施工效率。同时通过合理调整施工顺序,实现群墩施工的翻模流水结合,实现了施工组织的合理化。

技术研发人员:宋伟俊;黄群广;林再志;田茂坤;谢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6
技术公布日:2019.07.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