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7374发布日期:2019-11-08 21:4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踩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



背景技术:

楼道是踩踏事故的常发生地区,特别是对于校园内教学楼中的楼梯而言,人流量较大,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经常喜欢在楼梯上来回奔跑,或是在楼梯上进行某些不安全的游戏,导致楼梯更为不安全、发生踩踏事故的可能性更大。而一旦出现突然事故,年龄较小的学生们更加容易惊慌失措导致事态扩大、导致更加严重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楼梯没有防止人流量较大出现拥挤的问题,能够防止过度拥挤,避免出现踩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其安装在每段楼梯上,包含:墙面机构,其固定在任意一段楼梯起始处的墙体表面上,其具有竖直的中空腔体,其与收线机构相对的面上竖直设有:长条形槽口,该中空腔体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弹性环;阶梯机构,其嵌置于任意一段楼梯起始处的地面上,且延伸方向与台阶平行,其上设有:放置槽,该放置槽的槽口与所述长条形槽口的底端连接,该放置槽内固定有:第二弹性环;收线机构,其与所述墙面机构相对设置,且处于台阶靠近扶手的一侧,用于收放绳网,且其具有竖直的中空腔体,与所述墙面机构相对的面上竖直设有:长通孔,该长通孔的底端与所述放置槽连通,该中空腔体内壁上固定有:第三弹性环;监测机构,其固定在任意一段楼梯相对的上方墙体上,包含:控制器、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器,该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及绳网,其处于所述墙面机构的中空腔体、放置槽和收线机构的中空腔体内,并卡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环、第二弹性环和第三弹性环上,且其一侧顶端和底端的绳子均固定在所述墙面机构的中空腔体内壁上,另一侧顶端和底端的绳子固定在所述收线机构的中空腔体内。

其中,所述收线机构包含:收线壳,其与所述墙面机构相对设置,设有所述中空腔体和长通孔;电机,其固定在所述收线壳的中空腔体内壁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主动轮,其套置并固定在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从动轮,其转动设置在所述收线壳的中空腔体内壁上,处于所述主动轮的下方并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传动带,其套置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用于传动;第一收线辊,其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且同轴转动,所述绳网另一侧顶端的绳子绕置在其上;以及第二收线辊,其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且同轴转动,所述绳网另一侧底端的绳子绕置在其上。

其中,所述第一收线辊的直径大于第二收线辊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绳网包含:上绳,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墙面机构的中空腔体内壁上,另一端绕置在所述第一收线辊上;下绳,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墙面机构的中空腔体内壁上,另一端绕置在所述第二收线辊上;以及连接网,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绳和下绳之间,且其长度与楼梯宽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墙面机构包含:第一连接板,其固定在楼梯起始处的墙体表面上;以及外罩,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收线机构相对的面上,构成了竖直的中空腔体。

其中,所述第一弹性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长条形槽口设置在所述外罩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后两端和顶端均固定有:耳板,该耳板与螺栓配合用于将所述墙面机构固定在墙体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放置槽相对的两个面的顶端均垂直固定有:盖板和第二连接板,该盖板的延伸方向朝向放置槽的内侧,该第二连接板的延伸方向朝向放置槽的外侧;且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楼梯起始处的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环、第二弹性环和第三弹性环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其环状结构上具有缺口。

本发明的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楼梯没有防止人流量较大出现拥挤的问题,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防踩踏装置通过在楼梯口设置墙面机构、阶梯机构和收线机构达到了防踩踏的目的;当楼梯处的校园踩踏事故发生时,楼梯上方的人群继续向下移动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而该防踩踏装置在监测到踩踏事故的初期或楼梯出现严重拥堵时,会及时拉响警报,并且启动收线机构,对绳网进行及时收线,在楼梯口形成阻隔,避免人群继续向下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或者减轻踩踏事故造成的后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收线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墙面机构和阶梯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墙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阶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如图1-5所示,其安装在每段楼梯上,包含:墙面机构1、阶梯机构2、收线机构3、监测机构4和绳网5。墙面机构1固定在楼梯的墙体表面上,在每段楼梯起始处固定阶梯机构2,收线机构3安装在与墙面机构1相对且邻近扶手的位置处,监测机构4固定在该段楼梯相对的上方墙体上。其中,阶梯机构2的一侧与墙面机构1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收线机构3的底端固定连接,收线机构3与监测机构4电连接,监测机构4内部设置有:控制器、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器。绳网5置于墙面机构1、阶梯机构2和收线机构3内。

上述墙面机构1包含:第一连接板101、耳板102、外罩103、长条形槽口104和第一弹性环105。其中,第一连接板101的前后两端和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耳板102,墙面机构1通过耳板102和螺栓固定在楼梯的墙体表面上。第一连接板101的内侧面(即与收线机构3相对的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罩103,外罩103上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长条形槽口104,连接板101内侧面上固定有:第一弹性环105。

第一连接板101的内侧面上通过第一弹性环105卡接绳网5,绳网5包含:上绳501、下绳502和连接网503,上绳501、下绳502和连接网503均为弹性尼龙材质,上绳501和的下绳502之间通过连接网503固定连接,连接网503的长度与楼梯宽度一致。

上述阶梯机构2包含:放置槽201、条形板202、盖板203、第二连接板204和第二弹性环205。在每段楼梯起始处开设安装槽,用于放置放置槽201,并通过螺栓固定。放置槽201顶端相对的两个面上均垂直固定有条形板202、盖板203和第二连接板204,条形板202和盖板203的延伸方向朝向放置槽201的内侧,两个条形板202相对,第二连接板204的延伸方向朝向放置槽201的外侧。条形板20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盖板203,第二连接板204上开设有固定孔。放置槽20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环205,绳网5放置在放置槽201内,并通过第二弹性环205卡接。

上述收线机构3包含:收线壳301、第三连接板302、电机303、主动轮304、传动带305、从动轮306、第一收线辊307、第二收线辊308和第三弹性环309。收线壳301为具有竖直的长方体中空结构腔体,其与第一连接板101相对的面上竖直设置长通孔,该长通孔和长条形槽口104的底端均与放置槽201连接,该槽口用于放置绳网5。收线壳30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302,第三连接板302上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将收线机构3安装在台阶上方和扶手下方。收线壳301的内壁上设有电机303和从动轮306,电机303与收线壳30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与监测机构4中的控制器电连接,从动轮306与收线壳301的内壁转动连接。电机303的驱动轴套置并固定有主动轮304,从动轮306与主动轮304之间通过传动带305传动连接。主动轮30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收线辊307,从动轮30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收线辊308,主动轮304和从动轮306的直径大小相等,第一收线辊307的直径比第二收线辊308的直径大,由于上绳501比下绳502的长度长,转动相同圈数后,上绳501收起的速度比下绳502快,保证了上绳501和下绳502可以同时被拉紧。收线壳30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三弹性环309,第一弹性环105、第二弹性环205和第三弹性环309的上端均开口,以卡接上绳501和下绳502,该开口宽度比上绳501和下绳502的直径短,可以在未拉紧上绳501和下绳502时固定上绳501和下绳502。

红外感应装置和警报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红外感应装置接受红外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受红外信号后,控制警报器报警,并控制电机303运作。

本发明的防踩踏装置通过在楼梯口设置墙面机构、阶梯机构和收线机构达到了防踩踏的目的。在楼梯处的校园踩踏事故发生时,楼梯上方的人群继续向下移动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而该防踩踏装置在监测到踩踏事故的初期或楼梯出现严重拥堵时,会及时拉响警报,并且启动收线机构,对绳网进行及时收线,在楼梯口形成阻隔,避免人群继续向下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踩踏事故的发生或者减轻踩踏事故造成的后果。

本发明的校园教学楼楼梯用防踩踏装置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在监测到踩踏事故的初期或楼梯出现严重拥堵时,红外感应装置接受红外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受红外信号后,控制警报器报警,并控制电机303运作,启动收线机构3,对绳网5进行及时收线,在楼梯口形成阻隔,避免人群继续向下移动。

在收线机构3收线时,电机303启动,通过主动轮304、传动带305和从动轮306带动第一收线辊307和第二收线辊308转动,卷起上绳501和下绳502的右端,拉紧绳网5。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