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7884发布日期:2020-02-22 03:4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棚洞,特别涉及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



背景技术:

危岩落石灾害是世界范围内高山峡谷地区(特别是高烈度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突然、频率高,防不胜防等显著特点,对其危害范围内的构筑物(如路面、桥梁、隧道进出口等)和人类活动(行驶车辆、过往人群等)构成了严重威胁。

棚洞是一种应用于铁路、公路上方,防止危岩落石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传统的防护棚洞主要是钢筋混凝土棚洞,有明洞式、框架式、悬臂式等类型,除此之外还有钢架棚洞,轻钢柔性棚洞等新型棚洞。其中钢筋混凝土棚洞应用最广,其基础一般设置在地面,以填土层作为落石的缓冲层以减少对结构的冲击力。其具有结构简单、免于维护的特点,在我国山区大量使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在我国山区也大量修建。因其速度快、线路半径大,选线不可避免要穿越危岩陡坡地域,所以受危岩落石的威胁和侵害也越来越大。艰险山区山体陡峻,隧道洞口直接连接桥梁结构,且桥梁墩高较高,很多高达50m以上,采用传统棚洞时基础施工困难且基础体量巨大,结构风险倍增,经济性较差。如采用钢制棚洞,在受到危岩落石的冲击后,如何及时修复棚洞并保证道路运营的畅通,如何在不影响行车时对棚洞进行维护,这些都成为棚洞设计的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艰险山区,隧道洞口桥梁梁部距地面高度常常超过50m以上,且坡面陡峭不利于人员和机具设备作业,在此条件下修建传统钢筋混凝土棚洞,对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也大幅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风险、工期较长,还要修建临时道路,工程费用极具增加。

因而,亟需一种新型棚洞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包括钢筋混凝土的棚洞本体和钢筋混凝土的箱梁,所述棚洞本体包括顶板、立柱、纵梁和横梁,所述箱梁上沿桥纵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若干个牛腿,每个所述牛腿上设有所述立柱,纵向相邻两个所述立柱顶部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纵梁连接,横向相邻两个所述立柱顶部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横梁连接,所述立柱、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的顶部均连接所述顶板,所述顶板、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为高性能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的结构件,所述棚洞本体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个减振部件,所有所述减振部件支撑并连接抗冲击层,所述抗冲击层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棚洞本体的宽度。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可以解决隧道洞口高陡边坡棚洞设置难题,桥棚一体结构节约了常规棚洞超高立柱和基础,棚洞以梁体为基础,把落石冲击荷载作为偶然荷载施加于梁部,充分利用梁部的强度储备,梁体数量增加不多,在墩高50m情况下,可以综合节约造价2万元/m以上,所述棚洞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可以做到日常免维护,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尤其是对高速铁路的运营非常有利;所述顶板、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为高性能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的结构件,形成顶部封闭结构,整体受力,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在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整体结构轻;所述抗冲击层直接抵抗危岩落石的冲击,所述减振部件耗能减振、吸收冲击力,内层所述顶板作为施工平台对损害部分进行快速修复,使结构又具有模块化、易修复的优点;危岩落石在被所述抗冲击层阻挡、所述减振部件耗能减振后难以击穿所述顶板,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该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立柱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件,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减轻结构自重。

优选地,所述箱梁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件,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减轻结构自重。

优选地,所述减振部件为金属耗能器。

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层包括槽板层和填充层,所述槽板层连接于所述减振部件上,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槽板层的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槽板层包括若干个槽板,每个所述槽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棚洞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槽板紧密连接。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所述槽板层呈模块化拼装,便于所述抗冲击层在被危岩落石冲击后的快速更换修复,不用整体更换所述抗冲击层,节约运维成本。

优选地,每个所述槽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中每侧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减振部件,所有所述减振部件设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纵梁所在的平面内。

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危岩落石击中所述槽板层后,冲击力经过所述减振部件吸收耗能,剩余冲击直接作用于所述棚洞本体的所述立柱和所述纵梁上,然后传递到所述牛腿,能够极大减小危岩落石对所述顶板和所述箱梁的冲击危害。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槽板边角处的所述减振部件设于所述立柱上方。

优选地,所述填充层为轻质疏水层,以降低重量。

优选地,所述轻质疏水层包括煤渣或矿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可以解决隧道洞口高陡边坡棚洞设置难题,桥棚一体结构节约了常规棚洞超高立柱和基础,棚洞以梁体为基础,把落石冲击荷载作为偶然荷载施加于梁部,充分利用梁部的强度储备,梁体数量增加不多,在墩高50m情况下,可以综合节约造价2万元/m以上,所述棚洞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可以做到日常免维护,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尤其是对高速铁路的运营非常有利;所述顶板、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为高性能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的结构件,形成顶部封闭结构,整体受力,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在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整体结构轻;所述抗冲击层直接抵抗危岩落石的冲击,所述减振部件耗能减振、吸收冲击力,内层所述顶板作为施工平台对损害部分进行快速修复,使结构又具有模块化、易修复的优点;危岩落石在被所述抗冲击层阻挡、所述减振部件耗能减振后难以击穿所述顶板,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该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果良好;

2、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所述槽板层包括若干个槽板,每个所述槽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棚洞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槽板紧密连接,使得所述槽板层呈模块化拼装,便于所述抗冲击层在被危岩落石冲击后的快速更换修复,不用整体更换所述抗冲击层,节约运维成本;

3、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每个所述槽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中每侧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减振部件,所有所述减振部件设于所述立柱和所述纵梁所在的平面内,危岩落石击中所述槽板层后,冲击力经过所述减振部件吸收耗能,剩余冲击直接作用于所述棚洞本体的所述立柱和所述纵梁上,然后传递到所述牛腿,能够极大减小危岩落石对所述顶板和所述箱梁的冲击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1-棚洞本体,11-顶板,12-立柱,13-纵梁,14-横梁,2-箱梁,21-牛腿,3-抗冲击层,31-槽板,32-填充层,4-减振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包括钢筋混凝土的棚洞本体1和钢筋混凝土的箱梁2。

所述棚洞本体1包括顶板11、立柱12、纵梁13和横梁14,所述箱梁2上沿桥纵向的两侧间隔设有若干个牛腿21,每个所述牛腿21上设有所述立柱12,纵向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2顶部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纵梁13连接,横向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2顶部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横梁14连接,所述立柱12、所述纵梁13和所述横梁14的顶部均连接所述顶板11,所述顶板11、所述纵梁13和所述横梁14为高性能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的结构件,所述立柱12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件,所述箱梁2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件,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减轻结构自重,所述棚洞本体1形成框架结构,具体地,所述减振部件4为金属耗能器。

所述顶板11上设有若干个减振部件4,所有所述减振部件4支撑并连接抗冲击层3,所述抗冲击层3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棚洞本体1的宽度,所述抗冲击层3包括槽板层和填充层32,所述槽板层连接于所述减振部件4上,所述填充层32设置于所述槽板层的凹槽内,具体地,所述填充层32为煤渣或矿渣等轻质疏水层,以降低重量。

所述槽板层包括若干个槽板31,每个所述槽板3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棚洞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槽板31紧密连接,采用这种结构设置,使得所述槽板层呈模块化拼装,便于所述抗冲击层3在被危岩落石冲击后的快速更换修复,不用整体更换所述抗冲击层3,节约运维成本。

每个所述槽板31长度方向的两侧中每侧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减振部件4,相邻两个所述槽板31边角处的所述减振部件4设于所述立柱12上方,所有所述减振部件4设于所述立柱12和所述纵梁13所在的平面内,采用这种结构设置,危岩落石击中所述槽板层后,冲击力经过所述减振部件4吸收耗能,剩余冲击直接作用于所述棚洞本体1的所述立柱12和所述纵梁13上,然后传递到所述牛腿21,能够极大减小危岩落石对所述顶板11和所述箱梁2的冲击危害。

施工时,所述箱梁2预制运架,翼缘板部分后浇施工,同时翼缘板处设置所述牛腿21,所述牛腿21上预留所述立柱12连接钢筋,所述箱梁2施工完成后,施工所述立柱12,以所述箱梁2为基础搭设支架施工所述纵梁13、所述横梁14和所述顶板11,所述顶板11、所述纵梁13和所述横梁14为一体浇筑成型结构件,形成顶部封闭结构,整体受力,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所述棚洞本体1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件,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减轻结构自重;所述顶板11施工完成后,以所述顶板11为平台设置所述减振部件4,所述减振部件4连接所述槽板31,每个所述槽板3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棚洞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槽板31紧密连接形成所述槽板层,在所述槽板层中设置煤渣或矿渣等轻质疏水填充层32,抵抗危岩落石冲击。

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可以解决隧道洞口高陡边坡棚洞设置难题,桥棚一体结构节约了常规棚洞超高立柱和基础,棚洞以梁体为基础,把落石冲击荷载作为偶然荷载施加于梁部,充分利用梁部的强度储备,梁体数量增加不多,在墩高50m情况下,可以综合节约造价2万元/m以上,所述棚洞本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好,可以做到日常免维护,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尤其是对高速铁路的运营非常有利;所述顶板11、所述纵梁13和所述横梁14为高性能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的结构件,形成顶部封闭结构,整体受力,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在达到同等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浇筑量,整体结构轻;所述抗冲击层3直接抵抗危岩落石的冲击,所述减振部件4耗能减振、吸收冲击力,内层所述顶板11作为施工平台对损害部分进行快速修复,使结构又具有模块化、易修复的优点;危岩落石在被所述抗冲击层3阻挡、所述减振部件4耗能减振后难以击穿所述顶板11,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该梁棚一体化危岩落石防护棚洞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果良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