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0896发布日期:2020-05-12 19:1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道路。



背景技术:

园林道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工程,包括园路布局、路面层结构和地面铺装等的设计。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

目前,园林道路是联系建筑、景区的纽带,通过交通组织把各分散点组成有机的整体,达到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功效。目前园林道路多为不透水材料构成,例如花岗岩、鹅卵石、青石板、原石汀步、荷兰砖等,很多道路的基层多铺设混凝土层、灰土层等,这些垫层均不能透水,且道路两侧必须设计道路排水系统,以防止路面积水。特别是山体边的道路,需要在道路两边设计排水渠。由于路面基层不透水,水流无法渗入,落在园林道路上的雨水会流到道路两边的排水渠,而无法收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道路,具有可收集落在园林道路上的雨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道路至上而下包括沿道路路径铺设的透水砖层、多级碎石层、导水管、路基层,所述导水管定位于路基层上,所述导水管上端面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分布于所述多级碎石层下端,所述导水管末端连通有蓄水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首先落在透水砖层上,因透水砖的透水性,雨水会透过透水砖进入到多级碎石层。之后雨水通过多级碎石层之间的缝隙,渗至设置在路基层上的导水管,并通过设置在导水管上端面分布的多个进水孔进入导水管内。随着雨水在导水管内的堆积,雨水便沿导水管流至导水管的末端,最终流入与导水管末端连通的蓄水池中。具有可收集落在园林道路上的雨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级碎石层上至下依次分布为由粒径3cm的碎石铺设而成的第一碎石层、由粒径2cm的碎石铺设而成的第二碎石层、由粒径1cm的碎石铺设而成的第三碎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粒径1cm第三碎石层中的碎石相对于粒径3cm碎石的第一碎石层、粒径2cm第二碎石层可铺设的较为紧密、紧实平整,因此可为第二碎石层做一个较好的铺垫。粒径2cm第二碎石层可作为一个过度。以此,多级碎石层中碎石间的缝隙由上而下依次减小,在加快雨水下渗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滤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碎石层的厚度设置为8cm,所述第二碎石层的厚度设置为5cm,所述第三碎石层的厚度设置为3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碎石层的碎石之间的缝隙设置碎石层的厚度。碎石缝隙较大的碎石层则厚度较厚一些,碎石缝隙较小的碎石层厚度较薄一些。一方面不会影响整体碎石层的铺设厚度,另一方面可使雨水快速从缝隙较大的碎石层流下,加快排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管上端面还设置有透水无纺布层,所述透水无纺布层位于第三碎石层下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透水无纺布层设置在导水管的上端面,一方面可避免第三碎石层与导水管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在长期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将碎石层中或者随雨水带入的泥沙等杂质通过导水管上端的进水孔而进入导水管内,也可避免碎石堵塞进水孔;另一方面透水无纺布层也可使雨水透过而不影响排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管末端套设有一过滤袋,所述导水管末端设置有将过滤袋固定于导水管末端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雨水的冲刷,位于导水管上端的碎石也会被雨水渐渐冲刷进而会有小颗粒碎石、沙泥等杂质随雨水进入导水管上的进水孔中,并随着雨水沿着导水管进入蓄水池内。随着小颗粒碎石、泥沙等杂质在蓄水池内堆积,进而会影响蓄水池的水质从而影响蓄水池内积水的重新利用。因此可将过滤袋用固定件固定在在导水管的末端,当夹杂着小颗粒碎石、泥沙等杂质的雨水沿着导水管进入蓄水池时,小颗粒碎石以及泥沙等杂质会被收集在过滤袋内,而与水仍能顺利流出过滤袋并流入蓄水池内。从而可减少进入蓄水池内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卡箍,所述过滤袋通过所述卡箍卡接并固定于导水管末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件设置为卡箍可很方便地将过滤袋固定于导水管末端。另外,当需要将过滤袋从导水管末端拆下进行清理时,也可通过解除卡箍与导水管之间的固定。因此可方便装卸过滤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室内设置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端与出水泵连通,所述出水管上端伸出蓄水池且固定有一水龙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泵可将在蓄水池室内的抽至出水管中,打开出水管上端的水龙头即可对蓄水池的水进行重新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远离导水管的一侧连通有溢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雨水流入蓄水池,蓄水池内的水位便会逐渐升高从而可能会倒灌入导水管或溢出蓄水池内。因此设置在蓄水池远离导水管一侧的溢流管可在蓄水池内水位超过溢流管的高度时将积水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下雨时,雨水首先落在透水砖层上。因透水砖的透水性,雨水会透过透水砖进入到多级碎石层。之后雨水通过多级碎石层之间的缝隙,渗至设置在路基层上的导水管,并通过设置在导水管上端面分布的多个进水孔进入导水管内。随着雨水在导水管内的堆积,雨水便沿导水管流至导水管的末端,最终流入与导水管末端连通的蓄水池中。因此具有可收集落在园林道路上的雨水的效果;

2.当夹杂着小颗粒碎石、泥沙等杂质的雨水沿着导水管进入蓄水池时,小颗粒碎石以及泥沙等杂质会被收集在过滤袋内,而与水仍能顺利流出过滤袋并流入蓄水池内。从而可减少进入蓄水池内的杂质;

3.出水泵可将在蓄水池室内的抽至出水管中,打开出水管上端的水龙头即可对蓄水池的水进行重新利用;

4.随着雨水流入蓄水池,蓄水池内的水位便会逐渐升高从而可能会倒灌入导水管或溢出蓄水池内。因此设置在蓄水池远离导水管一侧的溢流管可在蓄水池内水位超过溢流管的高度时将积水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园林道路的整体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透水砖层;2、多级碎石层;3、导水管;4、路基层;5、第一碎石层;6、第二碎石层;7、第三碎石层;8、进水孔;9、透水无纺布层;10、蓄水池;11、过滤袋;12、固定件;13、卡箍;14、出水泵;15、出水管;16、水龙头;17、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园林道路,至上而下包括沿道路路径铺设的透水砖层1、多级碎石层2、导水管3、路基层4。

多级碎石层2自上至下依次分布为第一碎石层5、第二碎石层6和第三碎石层7。其中第一碎石层5使用粒径为3cm的碎石铺设而成,且铺设厚度设置为8cm;第二碎石层6使用粒径为2cm的碎石的铺设而成,且铺设厚度设置为5cm;第二碎石层6使用粒径为1cm的碎石的铺设而成,且铺设厚度设置为3cm。以此,多级碎石层2中碎石间的缝隙由上而下依次减小,在加快雨水下渗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滤水效果。

导水管3定位于路基层4上,并在导水管3上端面分布有多个进水孔8,且进水孔8分布于的第三碎石层7下方。为避免第三碎石层7与导水管3直接接触,以及碎石堵塞进水孔8,因此在导水管3上端面还设置有透水无纺布层9,且透水无纺布层9承接于第三碎石层7的下方。雨水从透水砖层1和多级碎石层2渗下,并透过透水无纺布层9至导水管3,通过进水孔8进入导水管3内。

导水管3末端连通有蓄水池10,并且在导水管3末端还套设有一过滤袋11,过滤袋11由透水无纺布制成。导水管3末端设置有将过滤袋11固定于导水管3末端的固定件12。固定件12为卡箍13,卡箍13与过滤袋11开口的一端卡接并固定于导水管3末端。雨水可沿导水管3流至导水管3末端并被过滤袋11过滤,最终通过过滤袋11流入蓄水池10内。

在蓄水池10内还设置有一出水泵14,出水泵14连接有一出水管15,出水管15下端与出水泵14连通,出水管15上端伸出蓄水池10上端且固定有一水龙头16。可打开水龙头16重新利用收集在蓄水池10内的雨水。为防止蓄水池10内的水过满,在蓄水池10远离导水管3的一侧连通有溢流管17。蓄水池10内过多的雨水可经溢流管17从蓄水池10内排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下雨时雨水首先落在透水砖层1上,因透水砖的透水性,雨水会透过透水砖层1。之后依次通过第一碎石层5、第二碎石层6以及第三碎石层7之间的缝隙。之后碎石、沙泥等杂质会被透水无纺布层9挡住而雨水可透过设置在第三碎石层7下端的透水无纺布层9。

接着雨水渗至定位在路基层4上的导水管3,并通过设置在导水管3上端面分布的多个进水孔8进入导水管3内。进一步,雨水便沿导水管3流至导水管3末端。之后雨水可被用卡箍13固定在导水管3末端的过滤袋11进行过滤。最终流入与导水管3末端连通的蓄水池10中。可打开出水管15上端的水龙头16对蓄水池10内的水进行重复利用。另外蓄水池10内过多的雨水可通过溢流管17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