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限速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162发布日期:2020-05-20 03:1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智能限速减速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限速减速带。



背景技术:

减速带也叫减速垄,是安装在公路上使经过的车辆减速的交通设施。形状一般为条状,也有点状的;材质主要是橡胶,也有金属的;一般以黄色黑色相间以引起视觉注意,使路面稍微拱起以达到车辆减速目的。一般设置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人口等需要车辆减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降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新型交通专用安全设置。但目前减速带使用时,车辆通过减速带,会造成车辆颠簸过大,使人在车里路感太强,乘坐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限速减速带,在设定限速范围内,车辆通过减速带时,减速带会下沉与地面平行,使汽车平稳通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限速减速带,包括防水钢框和减速带带体,所述防水钢框填装于道路上,所述防水钢框的内部固接有若干液压减震弹簧,所述液压减震弹簧的顶端固装有承压板,所述减速带带体通过螺栓固装于承压板的顶面,所述防水钢框内侧面的上端固装有若干电磁锁,所述承压板底部的外侧固装有若干与电磁锁匹配的磁吸板;所述减速带带体的一端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控制箱,所述减速带带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测速系统,所述控制箱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箱与电磁锁和测速系统电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钢框的顶部开口与道路路面平齐,所述承压板的顶面与防水钢框的顶部开口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钢框的顶部开口内固定贴装有防水密封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继电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速系统包括区间测速系统和实时测速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区间测速系统包括两组相互匹配的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每组所述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对应安装于道路的两侧,且所述红外发生器和红外接收器均与控制箱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实时测速系统包括若干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若干所述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均匀分布于道路的一侧,且若干所述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均与控制箱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设定限速范围内,车辆通过减速带时,智能限速减速带会下沉与地面平行(闭合状态),可使汽车平稳通过,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超过限速范围,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电磁锁将减速带锁死,同样会达到传统减速带的作用(开启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其中:1、防水钢框;2、减速带带体;3、控制箱;4、红外发生器;5、红外接收器;6、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7、液压减震弹簧;8、承压板;9、电磁锁;10、磁吸板;11、防水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智能限速减速带,包括防水钢框1和减速带带体2,防水钢框1填装于道路上,防水钢框1的内部固接有若干液压减震弹簧7,液压减震弹簧7的顶端固装有承压板8,减速带带体2通过螺栓固装于承压板8的顶面,防水钢框1内侧面的上端固装有若干电磁锁9,承压板8底部的外侧固装有若干与电磁锁9匹配的磁吸板10;减速带带体2的一端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控制箱3,减速带带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测速系统,控制箱3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控制箱3与电磁锁9和测速系统电控连接。

其中,防水钢框1的顶部开口与道路路面平齐,承压板8的顶面与防水钢框1的顶部开口平齐,使安装于承压板8顶面的减速带带体2的底面与道路路面平齐,方便发挥加速带的效果。

其中,防水钢框1的顶部开口内固定贴装有防水密封胶圈11,可对防水钢框1顶部开口与承压板8之间进行密封防水,防止雨水渗进防水钢框1内。

其中,控制箱3内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继电器,plc控制器由由内部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组、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用于接收测速系统的检测信息,计算车辆是否超速,并通过继电器对电磁锁9进行控制。

其中,测速系统包括区间测速系统和实时测速系统,设置两种测速系统,可防止漏测或系统故障,保证测速准确。

其中,区间测速系统包括两组相互匹配的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每组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分别对应安装于道路的两侧,且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均与控制箱3信号连接,当车辆进入第一组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之间时,会挡住红外接收器5继续接收红外发生器4的红外信号,从而检测到车辆进入测速区间内,记为初始时间,同理,通过另一组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可检测车辆何时离开测速区间,记为结束时间,通过初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的时间差,再加上测速区间的长度,即可算出车辆是否超速。

其中,实时测速系统包括若干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若干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均匀分布于道路的一侧,且若干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均与控制箱3信号连接,当车辆经过时,可反射回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的红外信号,由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接收,从而判断车辆通过,通过车辆通过相邻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的时间及两一体管之间的安装距离即可算出车辆的实时速度,判断车辆是否超速。

具体的,当车辆进入该装置的测速范围时,测速系统对车辆进行测速,当检测到车辆超速时,plc控制器通过继电器控制电磁锁9开启,电流通过电磁锁9内的硅钢片,电磁锁9会产生强大的吸力紧紧地吸住磁吸板10达到锁住承压板8的效果,从而将减速带带体2固定,起到减速效果;当测速系统检测车辆未超速,电磁锁9不开启,车辆通过时承压板8底部的液压减震弹簧7收缩,减速带带体2会下沉至地面平行位置,车辆通过后,自动弹起,减速带带体2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限速减速带,包括防水钢框(1)和减速带带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钢框(1)填装于道路上,所述防水钢框(1)的内部固接有若干液压减震弹簧(7),所述液压减震弹簧(7)的顶端固装有承压板(8),所述减速带带体(2)通过螺栓固装于承压板(8)的顶面,所述防水钢框(1)内侧面的上端固装有若干电磁锁(9),所述承压板(8)底部的外侧固装有若干与电磁锁(9)匹配的磁吸板(10);所述减速带带体(2)的一端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控制箱(3),所述减速带带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测速系统,所述控制箱(3)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箱(3)与电磁锁(9)和测速系统电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限速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钢框(1)的顶部开口与道路路面平齐,所述承压板(8)的顶面与防水钢框(1)的顶部开口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限速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钢框(1)的顶部开口内固定贴装有防水密封胶圈(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限速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3)内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限速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速系统包括区间测速系统和实时测速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限速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测速系统包括两组相互匹配的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每组所述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分别对应安装于道路的两侧,且所述红外发生器(4)和红外接收器(5)均与控制箱(3)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限速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测速系统包括若干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若干所述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均匀分布于道路的一侧,且若干所述红外发生接收一体管(6)均与控制箱(3)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限速减速带,包括防水钢框和减速带带体,防水钢框填装于道路上,防水钢框的内部固接有若干液压减震弹簧,液压减震弹簧的顶端固装有承压板,减速带带体通过螺栓固装于承压板的顶面,防水钢框内侧面的上端固装有若干电磁锁,承压板底部的外侧固装有若干与电磁锁匹配的磁吸板;减速带带体的一端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控制箱,减速带带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位于道路边沿的测速系统;本实用新型在设定限速范围内,车辆通过减速带时,智能限速减速带会下沉与地面平行,可使汽车平稳通过,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超过限速范围,车辆通过减速带时,电磁锁将减速带锁死,同样会达到传统减速带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骅市晨航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