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9855发布日期:2020-12-25 08: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



背景技术:

随着随着技术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拥有的优缺点也很显著,其优点有效率高,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工期可控,精度高,质量高等,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预制装配式桥墩的成本过高,拼装难度大,运输困难,并且预制装配式桥墩的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依靠钢筋串联并用水泥砂浆灌注来实现,在安装时,构件间会出现对接比较困难、连接不够牢固等问题。

现有的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1.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预制装配式桥墩成本过高,拼装难度大,运输困难;

2.在安装时,构件间会出现对接比较困难、连接不够牢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预制装配式桥墩成本过高、对接难度大、运输困难并且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应用凸台和凹槽使构件安装时便于对接,且凸台与凹槽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相扣固定,再注浆,节省了连接构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构件间的牢固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将桥墩分为多个构件,相对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包括盖梁、最顶端墩柱、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

盖梁的底部与最顶端墩柱的顶部拼接,最顶端墩柱的底部与第一圆柱形墩柱的顶部拼接,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凸台形底座的顶部拼接;

第一圆柱形墩柱与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

第一圆柱形墩柱与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

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凸台形底座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

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最顶端墩柱的底部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预留钢筋组件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预留钢筋组件包括多根预留钢筋,多根预留钢筋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多根预留钢筋贴设在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底部圆柱体扣形凹槽的内壁上,且多根预留钢筋呈间隔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第一圆柱形墩柱、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的侧壁上均设有注浆孔机构;

注浆孔机构包括:出浆孔和入浆孔,出浆孔设置在入浆孔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第一圆柱形墩柱顶端的小型凸台与最顶端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

第二圆柱形墩柱顶端的小型凸台与第一圆柱形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小型凸台的顶部设有环形槽;

对接时,预留钢筋固定设置在环形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环形槽内设有波纹片,波纹片设置在环形槽的槽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凸台形底座包括:第三圆柱形墩柱和凸台;

第三圆柱形墩柱设置在凸台的顶部,第三圆柱形墩柱的顶部设有小型凸台,第三圆柱形墩柱顶部的小型凸台与第二圆柱形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中,盖梁的底部设有柱帽,柱帽与最顶端墩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应用凸台和凹槽使构件安装时便于对接,且凸台与凹槽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相扣固定,再注浆,节省了连接构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构件间的牢固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将桥墩分为多个构件,相对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第一圆柱形墩柱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第一圆柱形墩柱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凸台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最顶端墩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的盖梁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小型凸台;2、环形槽;3、第一圆柱形墩柱;4、出浆孔;5、入浆孔;6、预留钢筋;7、圆柱体扣型凹槽;8、凸台形底座;9、盖梁;11、最顶端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包括盖梁9、最顶端墩柱11、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凸台形底座8;

盖梁9的底部与最顶端墩柱11的顶部拼接,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与第一圆柱形墩柱3的顶部拼接,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与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拼接;

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第二圆柱形墩柱为相同结构;

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第二圆柱形墩柱的底部均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7;

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顶部和凸台形底座8的顶部均设有小型凸台1;

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均设有预留钢筋组件。

进一步地,最顶端墩柱11的底部设有圆柱体扣形凹槽7,预留钢筋组件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中。

进一步地,预留钢筋组件包括多根预留钢筋6,多根预留钢筋6设置在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中。

进一步地,多根预留钢筋6贴设在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底部圆柱体扣形凹槽7的内壁上,且多根预留钢筋6呈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圆柱形墩柱3、第二圆柱形墩柱和最顶端墩柱11的侧壁上均设有注浆孔机构;

注浆孔机构包括:出浆孔4和入浆孔5,出浆孔4设置在入浆孔5的上方。

进一步地,第一圆柱形墩柱3顶端的小型凸台1与最顶端墩柱11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

第二圆柱形墩柱顶端的小型凸台1与第一圆柱形墩柱3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

进一步地,小型凸台1的顶部设有环形槽2;

对接时,预留钢筋6固定设置在环形槽2中。

进一步地,环形槽2内设有波纹片,波纹片设置在环形槽2的槽内壁上。

进一步地,凸台形底座8包括:第三圆柱形墩柱和凸台;

第三圆柱形墩柱设置在凸台的顶部,第三圆柱形墩柱的顶部设有小型凸台1,第三圆柱形墩柱顶部的小型凸台1与第二圆柱形墩柱底部的圆柱体扣形凹槽7旋转对接并相扣固定。

进一步地,盖梁9的底部设有柱帽,柱帽与最顶端墩柱11的顶部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当第三圆柱形墩柱与凸台形底座8对接,以及第一圆柱形墩柱3与第三圆柱形墩柱之间相拼接时,将小型凸台1与扣形凹槽7对接相连,再通过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其相扣固定住,再通过向注浆孔机构注浆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小型凸台1设有环形槽2供预留钢筋6对接,环形槽2内设有波纹片,方便构件在旋转时钢筋不会受阻且固定钢筋,在构件相连时预留带一并注浆,在注浆完成后将注浆孔机构封堵。

更进一步地,将构件按照尺寸要求在厂家生产并运输到现场,用吊车将凸台底座8固定在相应位置,再吊装第二圆柱形墩柱以及第一圆柱形墩柱3,将第二圆柱形墩柱底部扣形凹槽7与凸台底座8顶部小型凸台1对位对接,第二圆柱形墩柱底部的预留钢筋6与小型凸台1的环形凹槽2对接,当小型凸台1进入扣形凹槽7后,将第二圆柱形墩柱旋转90°使得第二圆柱形墩柱与凸台底座8相固定,再注浆。

进一步地,注浆时,将水泥砂浆从下部的入浆孔5注入,待到水泥砂浆从上部的出浆孔均匀地匀速流出后停止注浆,再用水泥砂浆将两个注浆孔封堵住。

更进一步地,按照上述步骤将各构件拼接到要求的高度,再将盖梁9底部的柱帽扣到最顶端墩柱11顶部固定,最顶端墩柱11的顶部为圆柱体,底部与第一圆柱形墩柱3的底部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旋转拼装的桥墩,应用凸台和凹槽使构件安装时便于对接,且凸台与凹槽通过旋转一定角度后相扣固定,再注浆,节省了连接构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构件间的牢固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将桥墩分为多个构件,相对减少了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安装。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