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路桥梁顶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1686发布日期:2020-10-23 12:3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顶升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公路桥梁顶升支架,属于公路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

公路桥梁施工中顶升桥梁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需要顶升的桥梁下搭设顶升支架,但是,目前市面上用于公路桥梁顶升的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支架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移位、偏位以及脱离公路桥梁的情况,且由于不同桥梁的尺寸和结构不同,千斤顶的受力点需要随之作出相应的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公路桥梁顶升支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顶升支架,包括桥梁与桥墩,所述桥墩固定连接于所述桥梁底部,所述桥墩外壁从上往下依次卡接有三组夹持组件,位于最上方的夹持组件两侧焊接固定有承载板,位于中间的夹持组件两侧焊接固定有支撑块,位于最下方的夹持组件两侧焊接固定有底板,所述承载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与第四铰接座,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铰接座,且所述第一铰接座底部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与所述支撑块的顶部的第五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三铰接座顶部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与所述支撑块的底部的第五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底部铰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底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座铰接,所述承载板内部设有空腔,所述承载板外侧安装有丝杠电机,所述丝杠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端部与所述空腔内设置的轴承连接,所述滚珠丝杠外侧通过螺纹套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顶部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安装有千斤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夹持板,所述弧形夹持板的两端部设有连接片,两个所述弧形夹持板的连接片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珠丝杠下方设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两端与所述空腔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轴外侧滑动套接有轴套,所述轴套顶部通过连杆与所述螺母座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竖杆顶端穿过所述条形通孔并与所述安装板固接,所述安装板嵌入连接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安装板两侧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铰接座与所述桥墩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铰接座与所述桥墩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桥墩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四铰接座与所述桥墩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在桥墩外壁,对承载板、支撑块与底板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分担承载板、支撑块与底板的作用力到桥墩上。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组成三角形形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承载板的受力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被分担至支撑块与底板,并且支撑块与底板之间还通过第二支撑杆相互分担,大大增强了结构稳定性,防止顶升支架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移位、偏位以及脱离公路桥梁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丝杠电机驱动滚珠丝杠转动,从而使螺母座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与千斤顶移动,从而调整千斤顶的受力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立体结构图。

图中标号:1、桥梁;2、桥墩;3、承载板;4、支撑块;5、底板;6、第一铰接座;7、第二铰接座;8、第三铰接座;9、第四铰接座;10、第五铰接座;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4、空腔;15、丝杠电机;16、滚珠丝杠;17、螺母座;18、竖杆;19、安装板;20、千斤顶;21、弧形夹持板;22、连接片;23、导向轴;24、轴套;25、凹槽;26、条形通孔;2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公路桥梁顶升支架,包括桥梁1与桥墩2,桥墩2固定连接于桥梁1底部,桥墩2外壁从上往下依次卡接有三组夹持组件,位于最上方的夹持组件两侧焊接固定有承载板3,位于中间的夹持组件两侧焊接固定有支撑块4,位于最下方的夹持组件两侧焊接固定有底板5,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在桥墩2外壁,对承载板3、支撑块4与底板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分担承载板3、支撑块4与底板5的作用力到桥墩2上,承载板3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6与第二铰接座7,底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8与第四铰接座9,支撑块4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五铰接座10,且第一铰接座6底部铰接有第一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1底端与支撑块4的顶部的第五铰接座10铰接,第三铰接座8顶部铰接有第二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2顶端与支撑块4的底部的第五铰接座10铰接,第二铰接座7底部铰接有第三支撑杆13,第三支撑杆13底端与第四铰接座9铰接,使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三支撑杆13组成三角形形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承载板3的受力通过第一支撑杆11与第三支撑杆13被分担至支撑块4与底板5,并且支撑块4与底板5之间还通过第二支撑杆12相互分担,承载板3内部设有空腔14,承载板3外侧安装有丝杠电机15,丝杠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16,滚珠丝杠16端部与空腔14内设置的轴承27连接,滚珠丝杠16外侧通过螺纹套接有螺母座17,螺母座17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18,竖杆18顶部固接有安装板19,安装板19顶部固定安装有千斤顶20,可以通过丝杠电机15驱动滚珠丝杠16转动,从而使螺母座17移动,带动千斤顶20移动,从而调整千斤顶的受力点。

如图1所示,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夹持板21,弧形夹持板21的两端部设有连接片22,两个弧形夹持板21的连接片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时弧形夹持板21紧贴桥墩2的外壁,同时两个连接片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夹持组件与桥墩2外壁卡接固定。

如图2所示,滚珠丝杠16下方设有导向轴23,导向轴23的两端与空腔14固定连接,导向轴23外侧滑动套接有轴套24,轴套24顶部通过连杆与螺母座17底部固定连接,螺母座17移动时,轴套24在导向轴23上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承载板3顶部表面开设有凹槽25,凹槽25上设有条形通孔26,竖杆18顶端穿过条形通孔26并与安装板19固接,安装板19嵌入连接于凹槽25内,且安装板19两侧与凹槽25滑动连接,使凹槽25可以对安装板19起到承载作用,同时使安装板19可以滑动。

如图1所示,第一铰接座6与桥墩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铰接座7与桥墩2之间的距离,第三铰接座8与桥墩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铰接座9与桥墩2之间的距离,使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三支撑杆13组成三角形形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使用中:安装时弧形夹持板21紧贴桥墩2的外壁,同时两个连接片2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夹持组件与桥墩2外壁卡接固定,并将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三支撑杆13安装完毕,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在桥墩2外壁,对承载板3、支撑块4与底板5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分担承载板3、支撑块4与底板5的作用力到桥墩2上,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三支撑杆13组成三角形形状,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承载板3的受力通过第一支撑杆11与第三支撑杆13被分担至支撑块4与底板5,并且支撑块4与底板5之间还通过第二支撑杆12相互分担,大大增强了结构稳定性,防止顶升支架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移位、偏位以及脱离公路桥梁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丝杠电机15驱动滚珠丝杠16转动,从而使螺母座17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19移动,而安装板19嵌入连接于凹槽25内,且安装板19两侧与凹槽25滑动连接,使凹槽25可以对安装板19起到承载作用,安装板19带动千斤顶20移动,从而调整千斤顶的受力点。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