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6226发布日期:2020-10-23 19:1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公路基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路基结构强度不足在道路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裂缝,而这种裂缝在不断的增大时会延伸到路面使路面开裂,长时间的裂缝会严重的损坏道路,造成道路出现坑洼影响车辆正常的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及其方法,旨在改善现有的路基结构强度不足出现裂缝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包括路基地面,路基地面的上端平铺设有压土层,且压土层的中间开挖有沟槽,沟槽的内侧靠近两侧位置均铺设有挡板,且两侧的挡板之间铺设有路基,挡板的外侧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固板,且加固板的下端埋设在压土层内,压土层内侧位于两侧的挡板的外侧埋设有排水管,挡板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路基最上端设置为沥青层,且沥青层的下侧设置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中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应力孔,通过路基地面的上端铺设的压土层实现对地面的硬化加固,并通过铺设的挡板对路基的两侧进行阻拦并在加固板的加固阻拦下对路基向两侧的移动进行限位阻拦,避免路基在长时期的使用和车辆的碾压下变形向外侧膨胀扩张,较好的实现了对路基的保护,有效的防止路基因膨胀扩张出现裂缝的情况;

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路基地面施工:对路基地面进行开挖,然后将碎石子铺设在路基地面开挖的坑底,然后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得石子镶嵌在路基地面上将地面进行硬化;

s2:压土层铺设:将泥土与石灰粉进行混合并铺设在路基地面坑底表面,并在压土层的中间开挖出路基铺设槽;

s3:挡板排设:将挡板排列在路基铺设槽的两侧,然后在两侧的挡板的外侧开挖排水槽,并在排水槽内埋设排水管,然后在挡板的外侧的压土层表面均匀埋设加固板;

s4:路基铺设:在两侧的挡板之间的沟槽中铺设不透水层,并在不透水层的上方铺设碎石层,碎石层中填充有粗沙,然后在碎石层的上方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

s5:沥青层铺设:在混凝土层凝固之后在混凝土层通过钻孔机均匀钻打应力孔,在沥青中混合玻璃纤维,然后进行沥青层铺设,沥青层在挡板的上端进行覆盖。

进一步的,加固板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固定凸台,且固定凸台埋设在压土层上表面,通过固定凸台埋设在压土层上实现对加固板位置的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加固板为混凝土预制而成,且加固板的一端紧贴挡板,相邻的两个加固板之间均填充有泥土,且位于泥土的外侧表面铺设有挡网,通过加固板抵紧在挡板上实现阻拦加固,并通过填充的泥土和挡网实现对路基两侧设置缓冲坡,同时对压土层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挡板为混凝土材料制成,且挡板的内侧设置有钢筋,通过挡板内设置的钢筋使得挡板具有较高的抗断裂的能力。

进一步的,排水管面向挡板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排水孔,且排水管选用耐腐蚀塑料管,通过选用耐腐蚀塑料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路基地面的上端铺设的压土层实现对地面的硬化加固,并通过铺设的挡板对路基的两侧进行阻拦并在加固板的加固阻拦下对路基向两侧的移动进行限位阻拦,避免路基在长时期的使用和车辆的碾压下变形向外侧膨胀扩张,较好的实现了对路基的保护,有效的防止路基因膨胀扩张出现裂缝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的挡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的加固板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的路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示的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的排水管示意图。

图中:1、压土层;2、加固板;21、固定凸台;3、挡板;31、透水孔;4、路基;41、沥青层;42、混凝土层;421、应力孔;43、碎石层;44、不透水层;5、排水管;51、排水孔;6、路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一种防止公路基层、底基层裂缝的结构,包括路基地面6,路基地面6的上端平铺设有压土层1,且压土层1的中间开挖有沟槽,沟槽的内侧靠近两侧位置均铺设有挡板3,且两侧的挡板3之间铺设有路基4,挡板3的外侧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固板2,且加固板2的下端埋设在压土层1内,压土层1内侧位于两侧的挡板3的外侧埋设有排水管5,挡板3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透水孔31,挡板3为混凝土材料制成,且挡板3的内侧设置有钢筋,通过挡板3内设置的钢筋使得挡板3具有较高的抗断裂的能力,路基4最上端设置为沥青层41,且沥青层41的下侧设置有混凝土层42,混凝土层42中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应力孔421,通过路基地面6的上端铺设的压土层1实现对地面的硬化加固,并通过铺设的挡板3对路基4的两侧进行阻拦并在加固板2的加固阻拦下对路基4向两侧的移动进行限位阻拦,避免路基4在长时期的使用和车辆的碾压下变形向外侧膨胀扩张,较好的实现了对路基4的保护,有效的防止路基4因膨胀扩张出现裂缝的情况。

路基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路基地面施工:对路基地面进行开挖,然后将碎石子铺设在路基地面开挖的坑底,然后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得石子镶嵌在路基地面上将地面进行硬化;

s2:压土层铺设:将泥土与石灰粉进行混合并铺设在路基地面坑底表面,并在压土层的中间开挖出路基铺设槽;

s3:挡板排设:将挡板排列在路基铺设槽的两侧,然后在两侧的挡板的外侧开挖排水槽,并在排水槽内埋设排水管,然后在挡板的外侧的压土层表面均匀埋设加固板;

s4:路基铺设:在两侧的挡板之间的沟槽中铺设不透水层,并在不透水层的上方铺设碎石层,碎石层中填充有粗沙,然后在碎石层的上方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

s5:沥青层铺设:在混凝土层凝固之后在混凝土层通过钻孔机均匀钻打应力孔,通过设置的应力孔减小混凝土层的应力防止因应力出现裂缝的情况,在沥青中混合玻璃纤维,然后进行沥青层铺设,沥青层在挡板的上端进行覆盖,通过混合的玻璃纤维提高沥青层的强度。

参照图3所示,加固板2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固定凸台21,且固定凸台21埋设在压土层1上表面,通过固定凸台21埋设在压土层1上实现对加固板2位置的限位固定,加固板2为混凝土预制而成,且加固板2的一端紧贴挡板3,相邻的两个加固板2之间均填充有泥土,且位于泥土的外侧表面铺设有挡网,通过加固板2抵紧在挡板3上实现阻拦加固,并通过填充的泥土和挡网实现对路基4两侧设置缓冲坡,同时对压土层1进行保护。

参照图5所示,排水管5面向挡板3的一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均匀排布的排水孔51,且排水管5选用耐腐蚀塑料管,通过选用耐腐蚀塑料管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工作原理:在道路路基施工时首先对路基地面进行开挖,然后将碎石子铺设在路基地面开挖的坑底,然后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得石子镶嵌在路基地面上将地面进行硬化,然后将泥土与石灰粉进行混合并铺设在路基地面坑底表面,并在压土层的中间开挖出路基铺设槽,然后将挡板排列在路基铺设槽的两侧,并在在两侧的挡板的外侧开挖排水槽,并在排水槽内埋设排水管,然后在挡板的外侧的压土层表面均匀埋设加固板,在两侧的挡板之间的沟槽中铺设不透水层,并在不透水层的上方铺设碎石层,碎石层中填充有粗沙,然后在碎石层的上方铺设混凝土层,混凝土层的高度低于挡板的高度,在混凝土层凝固之后在混凝土层通过钻孔机均匀钻打应力孔,在沥青中混合玻璃纤维,然后进行沥青层铺设,并将沥青层在挡板的上端进行覆盖。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现有的路基结构强度高不易出现裂缝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