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7227发布日期:2021-03-02 14:3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市政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道路排水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为,基层、防水层、透水层,防水层上方设有路面排水沟槽;路边排水部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与路面排水部相邻的透水路沿石,以及透水路沿石下方的路边排水沟槽;透水路沿石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强化层,透水表层中含有透水材料,透水强化层与透水表层内表面相邻接;透水强化层内具有空腔;道路排水方式,有明式、暗式及混合式;明式由街沟、边沟、排水沟等组成明沟或明渠排水;暗式用暗管排水,包括街沟、雨水口、连管、干支管、各种检查井及出水口等部分;混合式是明暗结合的排水方式;一般情况,大中城市尤其是中心区,多采用暗式;小城镇及大、中城市近郊和郊区道路,可考虑明式;如条件合宜,城市中在建筑密度高与交通频繁的地区用暗管,建筑物密度低与交通较稀的地区用明沟或明渠,形成混合式;城市中用暗管卫生条件最好,而明沟或明渠的优点主要是造价低,缺点是占地多,环境卫生较差,对交通与生活均感不便。
[0003]
市场上的排水系统大都不能够实现积水分量排放,积水易形成局部阻塞现象,积水中的垃圾易阻塞导流管,破使积水排放不顺畅,积水会出现反向回流现象,无法缓解水流的水压,管道连接处易发生损坏或松动,无法确保积水顺利输送至蓄水筒槽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排水系统大都不能够实现积水分量排放,积水易形成局部阻塞现象,积水中的垃圾易阻塞导流管,破使积水排放不顺畅,积水会出现反向回流现象,无法缓解水流的水压,管道连接处易发生损坏或松动,无法确保积水顺利输送至蓄水筒槽中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包括市政道路主体,所述市政道路主体的上部靠近左侧边缘位置铺设有边侧辅路一,所述市政道路主体的上部靠近右侧边缘位置铺设有边侧辅路二,所述市政道路主体的上部靠近左侧铺设有一号路石辅路,所述市政道路主体的上部靠近右侧铺设有二号路石辅路,所述市政道路主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左侧设置有一号箍筋钢环,所述市政道路主体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设置有二号箍筋钢环,所述一号箍筋钢环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一号井盖板,所述二号箍筋钢环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二号井盖板,其中所述边侧辅路一与边侧辅路二关于市政道路主体对称设置,而一号路石辅路与二号路石辅路关于市政道路主体对称设置,一号井盖板通过一号箍筋钢环与市政道路主体活动安装。
[000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箍筋钢环的下端表面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水泥壁环,所述边侧辅路一的下端表面铺设有辅路基石,所述一号路石辅路的右侧中间位置铺设有分流棱体,所述分流棱体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对接有分支接管,所述市政道路主体包括透水碾压部,一号箍筋钢环通过水泥壁环与市政道路主体稳固设置,分流棱体通过一号路石辅路与市政道路主体紧密设置。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水碾压部的下端表面铺设有防水路部,所述防水路部的下端表面铺设有基路部,所述一号路石辅路的下端表面铺设有加强板部,所述加强板部的下端表面设置有若干组分流砖路,两组所述分流砖路之间形成分流腔,透水碾压部、防水路部和基路部共同构成市政道路主体的主体,分流砖路通过加强板部和一号路石辅路与市政道路主体固定设置,加强板部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滤水孔槽,分流砖路的形状呈t型,若干组分流砖路与加强板部等距离设置。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砖路的下端表面铺设有若干组防水基部,所述防水基部的下端表面铺设有压实部,所述一号井盖板的外表面套设有钢套环,所述一号井盖板的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视察网部,防水基部通过压实部与市政道路主体紧密设置,视察网部通过一号井盖板和钢套环配合与市政道路主体卡固安装。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箍筋钢环的内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内嵌顶槽,且内嵌顶槽的内侧壁底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蓄水筒槽,所述蓄水筒槽的内侧壁表面靠近左侧贯穿开设有流水口,所述蓄水筒槽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过滤结构,一号井盖板通过钢套环和内嵌顶槽配合与一号箍筋钢环套设安装,活动过滤结构通过蓄水筒槽与内嵌顶槽插放安装,其中内嵌顶槽的内直径大于蓄水筒槽的内直径,且蓄水筒槽的内侧靠近下端设置有阻环台,蓄水筒槽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导流管。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井盖板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两侧贯穿开设有一组插孔,且一组插孔的形状呈椭圆型,所述一号井盖板的下端表面边缘位置对称固设有一组边壁环,所述边壁环的外表面靠近下侧中间位置固设有卡座脚体,一组插孔和边壁环均关于一号井盖板对称设置,卡座脚体通过边壁环与一号井盖板固定设置。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箍筋钢环的内侧壁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侧壁环,所述侧壁环的内侧壁表面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落脚卡槽,其中活动过滤结构的中部设置有竖向拉杆,所述竖向拉杆的外表面靠近上侧交叉设置有一组横支杆,一号井盖板通过边壁环与卡座脚体和侧壁环与落脚卡槽配合与一号箍筋钢环卡固安装,其中卡座脚体通过侧壁环与落脚卡槽配合设置。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向拉杆的底部设置有通过侧向撑杆连接有底座钢环,且侧向撑杆与竖向拉杆交叉设置,所述底座钢环的上端表面均匀设置有滤网,其中分流棱体的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分水槽部,活动过滤结构包括竖向拉杆和底座钢环,且活动过滤结构通过底座钢环和阻环台配合与蓄水筒槽限定安装,侧向撑杆通过底座钢环和侧向撑杆配合与滤网支撑设置。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流棱体的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靠近后侧开设有分支流水槽,其中分水槽部的内侧壁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内导管,所述分流棱体的一侧中间位置由分水槽部对接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右侧中间位置连接有u型导管,分支流水槽贯穿分流棱体通过内导管与分水槽部连通设置,对接头通过分水槽部与内导管连通设
置,其中市政道路主体的上端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一号箍筋钢环和二号箍筋钢环。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导管的外侧套设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内侧开设有镶嵌腔,且u型导管通过镶嵌腔与保护管套设安装,所述保护管的内侧靠近右端设置有隔振填充部,所述分支接管的下侧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两侧对称固设有定位卡环,分支接管通过u型导管、镶嵌腔和隔振填充部配合与保护管插放安装,其中对接头通过定位卡环与支撑体卡固安装,保护管与流水口连通设置,若干组分流棱体于市政道路主体和一号路石辅路之间等距设置,且分支接管通过流水口与蓄水筒槽连通设置。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通过设置有分支接管和活动过滤结构,路面的水流透过一号路石辅路和加强板部,经由分流砖路将其疏导入一号路石辅路边侧的分流棱体内侧,经由其表面开设的分支流水槽,经由内导管将水流引导至分支接管中,利用收集的水流产生的水压,将水流通过流水口疏导至蓄水筒槽中,将部分水流通过蓄水筒槽输送入导流管中,通过上述相同操作,使得积水分被市政道路主体上部的多组蓄水筒槽进行分流排放,由此实现对积水的分量排放,通过分支接管,当积水通过底座钢环时,经由滤网对积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避免积水中的垃圾阻塞导流管,实现积水的顺畅排放,其中通过竖向拉杆上部设置的横支杆,有效缓解水流的冲击力,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滤网,防止长期使用造成滤网中部突兀下陷或被破坏,延长活动过滤结构的使用寿命,其中利用分支接管中部的u型导管u型结构,使得一号路石辅路与蓄水筒槽之间构成连通器结构,利用连通器原理,避免积水反向回流,确保道路排水的正常进行。
[0017]
2、通过设置有分流砖路和保护管,通过若干组分流砖路之间构成的分流腔,可有效将一号路石辅路中渗透下来的水流分为若干股,起到缓解水流的作用,避免排水过程中造成局部阻塞,而通过保护管内侧的隔振填充部,有效将u型导管卡固安装,将保护管套设在u型导管外侧,利用保护管的圆筒型曲面,有效将市政道路主体内部产生的压力,进行均匀分散,为u型导管提供有效防护,其中通过支撑体上侧的定位卡环与对接头的紧密卡装,有效为对接头的下侧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市政道路主体内部产生的压力损坏连接处,确保积水顺利输送至蓄水筒槽中。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中市政道路主体的局部剖面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中边侧辅路和一号路石辅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发明中一号箍筋钢环和一号井盖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中活动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中分流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本发明中分支接管与保护管的对接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是本发明中分支接管与支撑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市政道路主体;2、边侧辅路一;3、边侧辅路二;4、一号路石辅路;5、二号路
石辅路;6、一号箍筋钢环;7、二号箍筋钢环;8、一号井盖板;9、二号井盖板;10、水泥壁环;11、辅路基石;12、分流棱体;13、分支接管;14、透水碾压部;15、防水路部;16、基路部;17、加强板部;18、分流砖路;19、分流腔;20、防水基部;21、压实部;22、钢套环;23、视察网部;24、内嵌顶槽;25、流水口;26、活动过滤结构;27、插孔;28、边壁环;29、卡座脚体;30、侧壁环;31、落脚卡槽;32、竖向拉杆;33、横支杆;34、底座钢环;35、侧向撑杆;36、滤网;37、分水槽部;38、分支流水槽;39、内导管;40、对接头;41、u型导管;42、保护管;43、镶嵌腔;44、隔振填充部;45、支撑体;46、定位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如图1-9所示,一种防堵塞的市政工程道路用排水系统,包括市政道路主体1,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部靠近左侧边缘位置铺设有边侧辅路一2,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部靠近右侧边缘位置铺设有边侧辅路二3,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部靠近左侧铺设有一号路石辅路4,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部靠近右侧铺设有二号路石辅路5,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左侧设置有一号箍筋钢环6,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右侧设置有二号箍筋钢环7,一号箍筋钢环6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一号井盖板8,二号箍筋钢环7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二号井盖板9,其中边侧辅路一2与边侧辅路二3关于市政道路主体1对称设置,而一号路石辅路4与二号路石辅路5关于市政道路主体1对称设置,一号井盖板8通过一号箍筋钢环6与市政道路主体1活动安装。
[0030]
一号箍筋钢环6的下端表面靠近边缘位置设置有水泥壁环10,边侧辅路一2的下端表面铺设有辅路基石11,一号路石辅路4的右侧中间位置铺设有分流棱体12,分流棱体12的右侧表面中间位置对接有分支接管13,市政道路主体1包括透水碾压部14,一号箍筋钢环6通过水泥壁环10与市政道路主体1稳固设置,分流棱体12通过一号路石辅路4与市政道路主体1紧密设置。
[0031]
透水碾压部14的下端表面铺设有防水路部15,防水路部15的下端表面铺设有基路部16,一号路石辅路4的下端表面铺设有加强板部17,加强板部17的下端表面设置有若干组分流砖路18,两组分流砖路18之间形成分流腔19,透水碾压部14、防水路部15和基路部16共同构成市政道路主体1的主体,分流砖路18通过加强板部17和一号路石辅路4与市政道路主体1固定设置,加强板部1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组滤水孔槽,分流砖路18的形状呈t型,若干组分流砖路18与加强板部17等距离设置。
[0032]
分流砖路18的下端表面铺设有若干组防水基部20,防水基部20的下端表面铺设有压实部21,一号井盖板8的外表面套设有钢套环22,一号井盖板8的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视察网部23,防水基部20通过压实部21与市政道路主体1紧密设置,视察网部23通过一号井盖板8和钢套环22配合与市政道路主体1卡固安装,防水基部20铺设在压实部21上部,有效将集中收集的积水阻隔在分流腔19中,避免积水继续向下渗透,而破坏道路下部的土质坚硬程度,钢套环22有效为一号井盖板8的边侧提供防护,防止外力挤压一号井盖板8的边侧,延
长一号井盖板8的整体使用寿命。
[0033]
一号箍筋钢环6的内侧中间位置开设有内嵌顶槽24,且内嵌顶槽24的内侧壁底端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蓄水筒槽,蓄水筒槽的内侧壁表面靠近左侧贯穿开设有流水口25,蓄水筒槽的内侧中间位置安装有活动过滤结构26,一号井盖板8通过钢套环22和内嵌顶槽24配合与一号箍筋钢环6套设安装,活动过滤结构26通过蓄水筒槽与内嵌顶槽24插放安装,其中内嵌顶槽24的内直径大于蓄水筒槽的内直径,且蓄水筒槽的内侧靠近下端设置有阻环台,蓄水筒槽的底部连通设置有导流管,通过视察网部23可实时观察内嵌顶槽24的内部垃圾堆积情况,且亦可对边路表面存在的积水进行辅助收集,通过内嵌顶槽24边侧的侧壁环30以及落脚卡槽31,分别与边壁环28和卡座脚体29的卡固配合,有效将一号井盖板8稳定卡固在一号箍筋钢环6内侧。
[0034]
一号井盖板8的下端表面中间位置靠近两侧贯穿开设有一组插孔27,且一组插孔27的形状呈椭圆型,一号井盖板8的下端表面边缘位置对称固设有一组边壁环28,边壁环28的外表面靠近下侧中间位置固设有卡座脚体29,一组插孔27和边壁环28均关于一号井盖板8对称设置,卡座脚体29通过边壁环28与一号井盖板8固定设置。
[0035]
一号箍筋钢环6的内侧壁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侧壁环30,侧壁环30的内侧壁表面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落脚卡槽31,其中活动过滤结构26的中部设置有竖向拉杆32,竖向拉杆32的外表面靠近上侧交叉设置有一组横支杆33,一号井盖板8通过边壁环28与卡座脚体29和侧壁环30与落脚卡槽31配合与一号箍筋钢环6卡固安装,其中卡座脚体29通过侧壁环30与落脚卡槽31配合设置,通过内嵌顶槽24边侧的侧壁环30以及落脚卡槽31,分别与边壁环28和卡座脚体29的卡固配合,有效将一号井盖板8稳定卡固在一号箍筋钢环6内侧,实现对一号井盖板8的旋转安装,插孔27为安装与拆卸一号井盖板8整体提供方便。
[0036]
竖向拉杆32的底部设置有通过侧向撑杆35连接有底座钢环34,且侧向撑杆35与竖向拉杆32交叉设置,底座钢环34的上端表面均匀设置有滤网36,其中分流棱体12的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分水槽部37,活动过滤结构26包括竖向拉杆32和底座钢环34,且活动过滤结构26通过底座钢环34和阻环台配合与蓄水筒槽限定安装,侧向撑杆35通过底座钢环34和侧向撑杆35配合与滤网36支撑设置,通过分支接管13,当积水通过底座钢环34时,经由滤网36对积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避免积水中的垃圾阻塞导流管,实现积水的顺畅排放,其中通过竖向拉杆32上部设置的横支杆33,有效缓解水流的冲击力,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滤网36,防止长期使用造成滤网36中部突兀下陷或被破坏。
[0037]
分流棱体12的外表面一侧中间位置靠近后侧开设有分支流水槽38,其中分水槽部37的内侧壁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内导管39,分流棱体12的一侧中间位置由分水槽部37对接有对接头40,对接头40的右侧中间位置连接有u型导管41,分支流水槽38贯穿分流棱体12通过内导管39与分水槽部37连通设置,对接头40通过分水槽部37与内导管39连通设置,其中市政道路主体1的上端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一号箍筋钢环6和二号箍筋钢环7,经由分流砖路18将其疏导入一号路石辅路4边侧的分流棱体12内侧,经由其表面开设的分支流水槽38,经由内导管39将水流引导至分支接管13中,利用收集的水流产生的水压,将水流通过流水口25疏导至蓄水筒槽中,将部分水流通过蓄水筒槽输送入导流管中,由此实现对积水的分量排放。
[0038]
u型导管41的外侧套设有保护管42,保护管42的内侧开设有镶嵌腔43,且u型导管
41通过镶嵌腔43与保护管42套设安装,保护管42的内侧靠近右端设置有隔振填充部44,分支接管13的下侧设置有支撑体45,支撑体45的外表面靠近上端两侧对称固设有定位卡环46,分支接管13通过u型导管41、镶嵌腔43和隔振填充部44配合与保护管42插放安装,其中对接头40通过定位卡环46与支撑体45卡固安装,保护管42与流水口25连通设置,若干组分流棱体12于市政道路主体1和一号路石辅路4之间等距设置,且分支接管13通过流水口25与蓄水筒槽连通设置,通过保护管42内侧的隔振填充部44,有效将u型导管41卡固安装,将保护管42套设在u型导管41外侧,利用保护管42的圆筒型曲面,有效将市政道路主体1内部产生的压力,进行均匀分散,为u型导管41提供有效防护。
[0039]
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有分支接管13和活动过滤结构26,路面的水流透过一号路石辅路4和加强板部17,经由分流砖路18将其疏导入一号路石辅路4边侧的分流棱体12内侧,经由其表面开设的分支流水槽38,经由内导管39将水流引导至分支接管13中,利用收集的水流产生的水压,将水流通过流水口25疏导至蓄水筒槽中,将部分水流通过蓄水筒槽输送入导流管中,由此实现对积水的分量排放,通过分支接管13,当积水通过底座钢环34时,经由滤网36对积水中的垃圾进行过滤,避免积水中的垃圾阻塞导流管,实现积水的顺畅排放,其中通过竖向拉杆32上部设置的横支杆33,有效缓解水流的冲击力,避免水流直接冲击滤网36,防止长期使用造成滤网36中部突兀下陷或被破坏,延长活动过滤结构26的使用寿命,其中利用分支接管13中部的u型导管41u型结构,使得一号路石辅路4与蓄水筒槽之间构成连通器结构,利用连通器原理,避免积水反向回流,确保道路排水的正常进行;其中边侧辅路一2与边侧辅路二3铺设在市政道路主体1的两侧,增强市政道路主体1整体的坚硬强度,避免出现边侧强度低下,而造成边侧路干出现破损现象,通过二号路石辅路5有效将汇集至边侧的积水渗透至加强板部17的下侧,实现水流的下渗收集,实现暗处排水的效果,通过一号箍筋钢环6将一号井盖板8套设在其中,有效加强一号井盖板8四周强度,避免车轮碾压造成的局部破损,二号箍筋钢环7紧密套设在二号井盖板9的外侧,同样对两者的交接处提供保护作用,水泥壁环10有效为一号箍筋钢环6的底部提供稳固支撑,辅路基石11与市政道路主体1相配合,避免边侧的积水向两侧边缘扩散,实现对积水导流范围的限定,透水碾压部14为市政道路主体1上部的车辆行驶提供有效行驶面积,而防水路部15和基路部16则有效将积水阻隔在主干道的两侧,避免积水在市政道路主体1的中部聚集,防止造成路基失稳现象,其中防水基部20铺设在压实部21上部,有效将集中收集的积水阻隔在分流腔19中,避免积水继续向下渗透,而破坏道路下部的土质坚硬程度,钢套环22有效为一号井盖板8的边侧提供防护,防止外力挤压一号井盖板8的边侧,延长一号井盖板8的整体使用寿命,其中通过视察网部23可实时观察内嵌顶槽24的内部垃圾堆积情况,且亦可对边路表面存在的积水进行辅助收集,通过内嵌顶槽24边侧的侧壁环30以及落脚卡槽31,分别与边壁环28和卡座脚体29的卡固配合,有效将一号井盖板8稳定卡固在一号箍筋钢环6内侧,实现对一号井盖板8的旋转安装,插孔27为安装与拆卸一号井盖板8整体提供方便,其中侧向撑杆35有效为滤网36的底部提供稳定支撑,镶嵌腔43有效将u型导管41限定卡固在保护管42中,对其表面起到保护作用;最后通过设置有分流砖路18和保护管42,通过若干组分流砖路18之间构成的分流腔19,可有效将一号路石辅路4中渗透下来的水流分为若干股,起到缓解水流的作用,而通过保护管42内侧的隔振填充部44,有效将u型导管41卡固安装,将保护管42套设在u型导管41外侧,利用保护管42的圆筒型曲面,有效将市政道路主体1内部产生
的压力,进行均匀分散,为u型导管41提供有效防护,其中通过支撑体45上侧的定位卡环46与对接头40的紧密卡装,有效为对接头40的下侧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市政道路主体1内部产生的压力损坏连接处,确保积水顺利输送至蓄水筒槽中。
[004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1]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