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172117发布日期:2021-05-25 14: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即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

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8755319a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土路基上挖掘供管道放置的基坑;s2:在基坑内铺设土工布,土工布的两端露出基坑;s3:根据管道的种类选择放置支撑板还是直接放置管道;s4:往基坑内填充黄沙,黄沙对管道进行覆盖,然后对黄沙进行夯实;s5:往黄沙上间歇性的铺设回填土,并在每次铺设后对回填土进行夯实,直至回填土与基坑开口平齐;s6:将土工布露出基坑部分覆盖在回填土上,并进行夯实;s7:在土路基上铺设基层,并对基层进行夯实;s8:在基层上铺设砾石砂,并对砾石砂进行夯实;s9:在砾石砂上铺设水稳层,并进行压实养护;s10:在水稳层养护完成后,在水稳层上铺设沥青面层。其中,水稳层即指水泥稳定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冬季施工时,由于气温较低,道路热量流失快,使水稳层干燥慢,易影响水稳层强度,从而导致道路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道路热量的流失,加速水稳层干燥,以减小气温对水稳层强度的影响,提高道路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包括水泥稳定层的铺设,所述水泥稳定层的铺设包括水泥稳定层铺设准备,水泥拌和、水泥的摊铺及整平,水泥稳定层的碾压,水泥稳定层的保温养护,所述水泥稳定层的保温养护是指采用保温件铺设装置在水泥稳定层上铺设保温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水泥稳定层上铺设保温件的方式,减少道路上热量的流失,加速水泥稳定层材料的干燥,以减小温度对水泥稳定层强度的影响,从而实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保温件铺设装置包括保温件收卷结构,所述保温件收卷结构包括收卷辊和机架,所述收卷辊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保温件绕卷在收卷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收卷辊,使得保温件慢慢从收卷辊上卸下,从而使得保温件铺设在道路上;反向转动收卷辊;使得保温件逐渐收卷至收卷辊上,从而使得保温件被收起。

可选的,所述保温件铺设装置还包括保温件压实结构,所述保温件压实结构包括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板和用于承装物料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筒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下料板一侧与下料筒侧壁转动连接,以调节开口的闭合和打开,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料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一驱动组件,使得下料板自由端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下料筒的开口打开,使得下料筒内的物料落下并掉落至已铺设好的保温件上,从而使得保温件被压实,不易出现保温件与地面存在间隙或者保温件被风吹动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轮、驱动皮带、传动轮和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驱动转轴、凸块均与下料板抵触,所述传动轮与驱动转轴的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收卷辊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与驱动轮通过驱动皮带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辊转动带动驱动轮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皮带带动传动轮转动,且驱动转轴转动,当驱动转轴转动至凸块与下料板抵触时,下料板闭合开口,当驱动转轴转动至凸块与下料板的抵触状态解除时,下料板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转动,开口打开,从而实现下料筒内物料的落下。

可选的,所述保温件压实结构包括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筒和上料板,所述上料筒与机架连接,上料筒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上料板与上料筒侧板滑移连接以打开或闭合开口,所述上料筒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料板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二驱动组件,使得上料板向开口打开的方向滑移,从而使得上料筒内物料掉落至下料筒内,完成下料筒的上料。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条、驱动杆和驱动板,所述驱动齿条与上料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与上料筒转动连接,以使驱动杆一端向靠近或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所述驱动杆靠近地面的一端与驱动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板上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条啮合的多个齿牙,多个所述齿牙沿驱动板的转动轨迹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杆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第三驱动组件使得驱动杆转动,以使驱动板转动,由于驱动板上的齿牙与驱动齿条啮合,从而使得驱动板带动驱动齿条使得上料板滑移,以实现开口的打开或闭合。

可选的,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转轮、传动转轮、驱动带以及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转盘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驱动转盘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与驱动杆沿驱动杆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与收卷辊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转轮与驱动转盘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转轮与传动转轮通过驱动带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卷辊转动,使得驱动转轮转动,并带动传动转轮使得驱动转盘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与驱动杆发生滑移的同时带动驱动杆发生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与上料筒的铰接点位于连接杆与驱动板之间,所述上料筒与机架沿靠近或远离地面的方向滑移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上料筒与机架滑移距离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筒与机架的滑移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调节件,以调节连接杆与铰接点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驱动杆转动角度的调节,从而调节上料筒开口的打开大小,以实现上料筒落料量的调节。

可选的,所述调节件为调节弹簧,调节弹簧一端与上料筒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弹簧的设置,使得上料筒与机架的滑移距离可直接通过上料筒内的物料量来调节,从而提高了调节上料筒开口打开大小的便捷性。

可选的,所述机架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机架。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水泥稳定层上铺设保温件的方式,减少道路上热量的流失,加速水泥稳定层材料的干燥,以减小温度对水泥稳定层强度的影响,从而实现提高道路施工质量的目的;

2.保温件压实结构的设置,使得保温件铺设后,不易被风吹动,从而提高了保温件对水泥稳定层保温养护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料筒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以示出调节弹簧。

附图标记说明:100、保温件;200、保温件收卷结构;210、收卷辊;220、机架;221、滑槽;222、调节弹簧;223、滚轮;224、把手;300、下料组件;310、下料板;320、下料筒;400、第一驱动组件;410、驱动轮;420、驱动皮带;430、传动轮;440、驱动转轴;441、凸块;500、上料组件;510、上料筒;511、滑块;512、定位沿;513、滑动槽;514、条形孔;520、上料板;600、第二驱动组件;610、驱动齿条;620、驱动杆;621、驱动槽;630、驱动板;631、齿牙;700、第三驱动组件;710、驱动转轮;720、传动转轮;730、驱动带;740、驱动转盘;74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参照图1,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的土层进行初步清理,去除上部的腐殖土,并对土层压实;s2、施工测量,进行现场放样,对水准控制基点进行复核,设置沉降观测点;s3、塘渣回填,采用水平分层法进行塘渣填筑,每一层铺设完成后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塘渣回填完成后形成塘渣层;s4、水泥稳定层的铺设;s5、沥青砼面层浇筑准备,清扫水泥稳定层;s6、沥青砼面层施工:利用摊铺机将沥青碎石混合料摊铺在水泥稳定层上;s7、施工接缝处理。其中水泥稳定层的铺设包括水泥稳定层铺设准备,在塘渣层上铺设玻纤网格布;水泥拌和:拌和水泥稳定层材料;水泥的摊铺及整平:将水泥稳定层材料摊铺在塘渣层上,并对其进行整平;水泥稳定层的碾压,利用压路机对水泥稳定层进行压实;水泥稳定层的保温养护。且水泥稳定层的保温养护是指采用保温件铺设装置在水泥稳定层上铺设保温件100对水泥稳定层进行保温养护,本实施例中保温件100为塑料布,其他实施例中保温件100可以为土工布或草帘。

保温件铺设装置包括保温件收卷结构200,保温件收卷结构200包括收卷辊210和机架220,收卷辊210两端与机架220转动连接,且收卷辊210一端伸出机架220并固定连接有手轮,以便于工作人员转动手轮,实现收卷辊210的转动。保温件100绕卷在收卷辊210上。固定保温件100一端,移动机架220使得收卷辊210转动,从而实现保温件100的铺设;当工作人员握持手轮121并转动时,收卷辊210反向转动,以实现了保温件100的收卷。为了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机架220,机架220靠近地面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223,且机架220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24。

参照图2,为了使得保温件100使用时不易被风吹动,因此保温件铺设装置还包括保温件压实结构,保温件压实结构包括下料组件300,下料组件300包括下料板310和用于承装物料的下料筒320,下料筒320与机架220固定连接,下料筒320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下料板310一侧与下料筒320一侧壁转动连接,以调节开口的闭合和打开。机架22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料板310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400。以使工作人员调节第一驱动组件400一实现下料板310的转动。

第一驱动组件400具体如下:第一驱动组件400包括驱动轮410、驱动皮带420、传动轮430和驱动转轴440,驱动转轴440与机架220转动连接,且驱动转轴440上固定连接有凸块441,驱动转轴440、凸块441均与下料板310可抵触,传动轮430与驱动转轴440的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轮410与收卷辊210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轮430与驱动轮410通过驱动皮带420传动连接。固定保温件100远离收卷辊210的一端,移动机架220,使得保温件100拽动收卷辊210使得收卷辊210转动,并带动驱动轮410转动,从而使得驱动皮带420带动传动轮430转动,即驱动转轴440转动,当驱动转轴440转动至驱动转轴440与下料板310抵触的位置时,下料板310自由端在物料重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开口打开,下料筒320内的物料被泄出;当驱动转轴440转动至凸块441与下料板310抵触的位置时,下料板310自由端在凸块441作用下与下料筒320靠近地面的一侧抵触,从而使得开口闭合,以使物料不易从开口处落下。施工人员可通过调节传动轮430与驱动轮410的传动比以调节开口打开的频率。

参照图2和图3,如果仅采用下料筒320,随着机架220的移动,下料筒320的物料逐渐减少,从而使得下料筒300开口处的物料受到压力减小,物料的下落速度逐渐减小,从而导致保温件100的压实程度不同,部分位置可能会被风吹动,因此为了提高保温件100使用时的稳定性,保温件压实结构还包括上料组件500,上料组件500包括上料筒510和上料板520,上料筒510与机架220连接,上料筒510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朝向下料筒320设置,以使上料筒510内的物料掉落至下料筒320内。上料筒510靠近地面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两条定位沿512,两条定位沿512上均开设有滑动槽513,且两滑动槽513槽口相对。上料板520位于两定位沿512之间,且上料板520两侧与对应侧的滑动槽513滑移连接,以实现上料筒510开口的打开或闭合。

上料筒51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料板520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600,且第二驱动组件600设置有两组,一组第二驱动组件600与上料板520一侧连接,以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第二驱动组件600,以实现上料筒510开口的闭合和打开。第二驱动组件600包括驱动齿条610、驱动杆620和驱动板630。定位沿512上开设有与滑动槽513连通的条形孔514,上料板520穿出条形孔514与驱动齿条610固定连接。驱动杆620与上料筒510转动连接,以使驱动杆620一端向靠近或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驱动杆620靠近地面的一端与驱动板630固定连接,驱动板630上固定连接有与驱动齿条610啮合的多个齿牙631,多个齿牙631沿驱动板630的转动轨迹设置,以使驱动板630转动时依然有齿牙631可与驱动齿条610啮合。

机架220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杆620转动的第三驱动组件700。第三驱动组件700包括驱动转轮710、传动转轮720、驱动带730以及驱动转盘740。驱动转盘740为圆盘状,且驱动转盘740与机架220转动连接,驱动转盘740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41,连接杆741与驱动转盘740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驱动杆620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驱动槽621,连接杆741与驱动槽621滑移连接,且驱动杆620与上料筒510的铰接点位于连接杆741和驱动板630之间。驱动转轮710与收卷辊210同轴固定连接,传动转轮720与驱动转盘740的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驱动转轮710与传动转轮720通过驱动带730传动连接。收卷辊210转动,从而使得驱动转轮710转动并带动驱动带730使得传动转轮720转动,即驱动转盘740转动,同时连接杆741绕驱动转盘740的转动轴作圆周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741与驱动槽621发生滑移的同时,带动驱动杆620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板630转动,并使上料板520在驱动齿条610作用下发生往复滑移,从而实现上料筒510开口的打开和闭合。

参照图2和图4,机架220上开设有两条沿靠近或远离地面方向的滑槽221,且上料板520将上料筒510的开口闭合时,驱动槽621与滑槽220对齐。上料筒510位于两条滑槽221之间,且上料筒510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侧滑槽221滑移连接的滑块511。机架220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滑块511与滑槽221滑移距离的调节件。调节件为调节弹簧222,调节弹簧222一端与上料筒510连接,另一端与滑槽221靠近地面的侧壁连接。

当上料筒510中的物料逐渐减少后,调节弹簧222带动滑块511使上料筒510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741与驱动杆620的抵触位置向靠近驱动板63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驱动杆620的转动角度增大,即上料板520的滑移距离增大,上料筒510开口打开的尺寸增大,从而使得上料筒510的落料量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冬季道路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将保温件100一端固定,移动机架220使得收卷辊210转动,从而完成保温件100的铺设;当需要将保温件100收起时,将保温件100远离收卷辊210的一端的固定状态解除,握持手轮并转动,以使收卷辊210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保温件100绕卷在收卷辊210上,实现保温件100的收起。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