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网片便捷稳固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9913发布日期:2021-01-23 09:59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网片便捷稳固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网片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网片便捷稳固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2]
钢筋网片具体为大量多道细钢筋条横竖垂直交叉排列组成的网状结构体,其用于布置在混凝土浇筑结构体内,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体内拉结强度,所以钢筋网片普遍应用在道路基层浇筑以及建筑结构浇筑中,但是现场实际施工中浇筑部件的尺寸不同,而由于加工厂制作的钢筋网片均是统一额定尺寸的,则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钢筋网片依次排列连接形成统一整体,一般的做法是通过细钢丝对相邻的钢筋网片侧边部位进行缠绕绑扎,但是细钢丝的抗拉强度较低,需要缠绕多圈,操作方式繁琐,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网片便捷稳固连接件,其用于方便钢筋网片之间的相互稳固连接,操作快捷方便,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为金属条弯曲形成的u形状结构,其存在上条边与下条边,所述上条边的前端部位存在上压条,所述下条边的前端部位上方固定设置有外挡条,所述外挡条的顶端前侧部位固定设置有下压条,所述下压条与上压条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则可以将钢筋网片上的钢筋条从下压条与上压条之间穿过进入到连接套内,所述外挡条的顶端部位后侧固定设置有内挡条,所述内挡条与下压条之间处于共线状态,即内挡条与下压条处在同一直线,这样钢筋条从下压条与上压条之间穿过后会继续从内挡条与上条边之间穿过,然后从内档条的后端部位落入到连接套内,对下压条与上压条之间进行捏压,会使得内挡条与上条边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将穿入的钢筋条限制在连接套内。
[0004]
所述下压条的前端部位上方固定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下压条保持垂直关系,所述限位条的顶端内侧部位设置有卡齿,当所述上压条受压向下移动过程中,上压条的前端会顶靠卡齿,并且上压条被下压至与下压条贴靠状态时,卡齿会将上压条限制住使得上压条被固定于与下压条处于相互贴靠的状态,从而进一步限制穿入进连接套内的钢筋条。
[0005]
本实用新型用于将两道钢筋网相互连接,使用操作简单,只需要将两道钢筋网侧边的钢筋条分别从下压条与上压条之间穿过卡入到连接套内,后通过虎钳捏压上压条与下压条即可使得两者之间紧贴固定,封闭钢筋条的出口,使得两道钢筋网被连接不易分离开,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内挡条,进一步限制钢筋条的出口,因为钢筋条若要脱离连接套,必须要经过内挡条的后端并越过到内挡条与上条边之间,这是很难在非人为操作下发生的,同时上压条与下压条之间又受到捏压,使得内挡条与上条边之间间距缩小,进一步限制了钢筋条脱离连接套的可能性,另外,若钢筋网片边长较长,相互之间连接可以布置多道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通过钢丝缠绕绑扎连接两道钢筋网片的施工工
序更加方便使用,操作简单,且固定连接效果更好。
[000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挡条的后端部位上方设置有凸起,进一步防止钢筋条会意外从内挡条的后端部越过到内挡条与上条边之间。
[0007]
另外,所述凸起的顶侧边为倾斜边,其向前侧下方倾斜,使得凸起的后部位置的厚度大于其前部位置的厚度,这样,即使凸起与上条边之间的间距小于待置入的钢筋条的外径,在人为的推动作用下,凸起的的顶侧为倾斜设置,也能有利于钢筋条在被推入过程中将内挡条的后端部撑开,而当钢筋条进入连接套内后,在非人为推挤作用下,钢筋条则很难越过到凸起的上方。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截面示意图。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整体效果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2]
一种钢筋网片便捷稳固连接件,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套1,所述连接套1为金属条弯曲形成的u形状结构,其存在上条边2与下条边3,所述上条边2的前端部位存在上压条21,所述下条边3的前端部位上方固定设置有外挡条31,所述外挡条31的顶端前侧部位固定设置有下压条32,所述下压条32与上压条21之间存在一定间距,则可以将钢筋网片上的钢筋条从下压条32与上压条21之间穿过进入到连接套1内,所述外挡条31的顶端部位后侧固定设置有内挡条33,所述内挡条33与下压条32之间处于共线状态,即内挡条33与下压条32处在同一直线,这样钢筋条从下压条32与上压条21之间穿过后会继续从内挡条33与上条边2之间穿过,然后从内档条33的后端部位落入到连接套1内,对下压条21与上压条32之间进行捏压,会使得内挡条33与上条边2之间的间距缩小,如图2截面图所示,从而将穿入的钢筋条限制在连接套1内。
[0013]
所述下压条32的前端部位上方固定设置有限位条34,所述限位条34与下压条32保持垂直关系,所述限位条34的顶端内侧部位设置有卡齿35,当所述上压条21受压向下移动过程中,上压条21的前端会顶靠卡齿35,并且上压条21被下压至与下压条32贴靠状态时,卡齿35会将上压条21限制住使得上压条21被固定于与下压条32处于相互贴靠的状态,如图2截面图所示,从而进一步限制穿入进连接套1内的钢筋条。
[0014]
本实用新型用于将两道钢筋网相互连接,使用操作简单,只需要将两道钢筋网侧边的钢筋条分别从下压条32与上压条21之间穿过卡入到连接套1内,后通过虎钳捏压上压条21与下压条32即可使得两者之间紧贴固定,如图2所示,封闭钢筋条的出口,使得两道钢筋网被连接不易分离开,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设置有内挡条33,进一步限制钢筋条的出口,因为钢筋条若要脱离连接套1,必须要经过内挡条33的后端并越过到内挡条33与上条边2之间,这是很难在非人为操作下发生的,同时上压条21与下压条32之间又受到捏压,使得内挡条33与上条边2之间的间距缩小,如图2所示,进一步限制了钢筋条脱离连接套的可能性,另外,若钢筋网片边长较长,相互之间连接处可以布置多道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如图3
效果图所示,相比传统通过细钢丝缠绕绑扎连接两道钢筋网片的施工工序,本实用新型更加方便使用,操作简单,且固定连接效果更好。
[0015]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内挡条33的后端部位上方设置有凸起331,进一步防止钢筋条会意外从内挡条33的后端部越过到内挡条33与上条边2之间。
[0016]
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凸起331的顶侧边为倾斜边,其向前侧下方倾斜,使得凸起331的后部位置的厚度大于其前部位置的厚度,这样,即使凸起331与上条边2之间的间距小于待置入的钢筋条的外径,在人为的推动作用下,凸起331的的顶侧为倾斜设置,也能有利于钢筋条在被推入过程中将内挡条33的后端部撑开,而当钢筋条进入连接套1内后,在非人为推挤作用下,钢筋条则很难越过到凸起331的上方。
[001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思想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