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9006发布日期:2020-12-18 13:1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砖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水砖。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硬覆盖的增加,城镇地下水资源逐步减少,照成地表雨水径流量增加,下渗幅度减少,近年,城市“看海”现象频出,洪涝频发,地下水却得不到补充,如何将雨水得到渗透、滞留和回用,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少雨水径流,实践证明,海绵城市是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是最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客观需求。解决我国城市面临的“逢雨必涝、雨停即旱”、水资源缺乏、径流污染与合流制污水溢流所带来的面源污染等问题。但是在砖结构方面还欠缺合适的产品,设置于人行道上的透水砖往往没有设置排水结构,导致路面积水严重,透水砖表面很滑导致雨天难以步行。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排水良好的透水砖。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透水砖排水效果不好、雨天难以步行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透水砖。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砖,包括:一基体,所述基体包括一基体正面、一基体背面以及四个侧壁,所述四个侧壁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凸部及一安装凹部,所述安装凸部可与所述安装凹部配合实现两相邻透水砖间的安装,其中,所述基体正面至所述四个侧壁中的任一侧壁均形成有一弧形“r”角;所述四个侧壁中的任二相连的侧壁的连接处设置有一1/4圆透水孔;一水流通道层,该水流通道层设置在所述基体背面,所述1/4圆透水孔连接所述水流通道层;一橡胶层,所述橡胶层覆盖在所述基体正面上,该橡胶层的底部设置有一橡胶棒,所述橡胶棒贯穿所述基体,并连接至所述水流通道层。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背离所述基体背面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条纹。

优选的,所述橡胶棒上设置有一由所述基体正面一侧贯穿至所述基体背面一侧的通孔,所述橡胶层上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连接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与所述橡胶棒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层为凹陷在所述基体背面的两相互交叉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凸部以及所述安装凹部均为燕尾状、半圆状以及梯形状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基体背面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固定件,安装透水砖时,通过该固定件可使透水砖紧紧的安装于地下,防止透水砖因地面发生凹陷等情况而产生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基体背面的部分呈尖端设置,使得该固定件更好的安装至地下。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固定有螺纹片,螺纹片“咬紧”所述土地,使得固定件安装于地下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砖,设置所述安装凸部及所述安装凹部,使得整个人行道上的透水砖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因为透水砖安装使用时间的过长而导致透水砖移动,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并能防止透水砖底部的雨水飞溅。侧壁上设置弧形“r”角,使得两相连的透水砖之间会形成一凹槽,透水砖上的水可从该凹槽流至地下,使得该透水砖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当然“r”角的设置也使得水的流动更顺滑。设置一1/4圆透水孔连通至水流通道层,4个相邻的透水砖通过1/4圆透水孔形成一整圆,水从该整圆处流至水流通道层,进一步增强了改透水砖的排水性能。设置橡胶层且该橡胶层的底部设置有一橡胶棒,水可通过橡胶层与橡胶棒的配合渗透至水流通道层,当然橡胶层的设置也为行走提供了较大的摩擦力进而防止行人滑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砖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砖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砖拼接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透水砖拼接剖面图;

图中:1-基体,2-水流通道层,3-橡胶层,4-基体正面,5-基体背面,6-侧壁,7-安装凸部,8-安装凹部,9-“r”角,10-1/4圆透水孔,11-橡胶棒,12-防滑条纹,13-通孔,14-进水孔,15-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水砖,其包括:一基体1、一水流通道层2以及一橡胶层3;所述基体1包括一基体正面4、一基体背面5以及四个侧壁6,所述基体1为一长方体基体1,该长方体基体1的四个侧壁6两两相连,所述四个侧壁6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壁6上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凸部7及一安装凹部8,所述安装凸部7可与所述安装凹部8配合实现两相邻透水砖间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部7与安装凹部8均为燕尾状,即所述安装凹部8为燕尾槽,所述安装凸部7为燕尾凸部。所述基体正面4至所述四个侧壁6中的任一侧壁6均形成有一弧形“r”角9,弧形“r”角9的设立使得两相连的透水砖之间会形成一凹槽,透水砖上的水可从该凹槽流至地下,使得该透水砖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当然“r”角9的设置也使得水的流动更顺滑。

为了进一步增强排水,所述四个侧壁6中的任二相连的侧壁6的连接处设置有一1/4圆透水孔10,所述1/4圆透水孔10连接所述水流通道层2,其中,所述水流通道层2设置在所述基体背面,水流通道层2可使人行道上的水及时排到地下,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流通道层2为凹陷在所述基体背面5的两相互交叉的凹槽;4个相邻的透水砖通过1/4圆透水孔10形成一整圆,水可从该整圆处流至水流通道层2;达到良好的排水效果,同时,整圆的设置还可以为雨水提供一个缓存空间。

所述橡胶层3覆盖在所述基体正面4上,该橡胶层3的底部设置有一橡胶棒11,所述橡胶棒11贯穿所述基体,并连接至所述水流通道层2。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棒11上设置有一由所述基体正面4一侧贯穿至所述基体背面5一侧的通孔13,所述橡胶层3上设置有进水孔14,所述进水孔14连接所述通孔13。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孔14与所述橡胶棒11的通孔13均为圆形孔,所述进水孔14的内径大于所述通孔13的内径。透水砖通过该橡胶棒11上设置的通孔13以及橡胶层3上设置的进水孔14的配合进一步增强了排水性能。优选的,所述橡胶层3背离所述基体背面5的一面设置有防滑条纹12;可以提供较大的摩擦力,故可以防止行人滑倒,同时当行人不慎摔倒,橡胶层3会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摔伤。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3与所述橡胶棒11一体成型,可使透水砖的制作更牢靠,制作时,先将橡胶棒11及橡胶层3固定在模具中,然后倒入混凝土,并使橡胶层3可靠地覆盖在基体1表面。混凝土凝固之后,橡胶棒11及橡胶层3与基体1成为一体。

为了增强透水砖安装在地面的牢固性,所述基体背面设置有预定数量的固定件15,安装透水砖时,通过该固定件15可使透水砖紧紧的安装于地下,防止透水砖因地面发生凹陷等情况而产生移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15背离所述基体背面的部分呈尖端设置,使得该固定件15更好的安装至地下。所述固定件15的侧面固定有螺纹片,螺纹片“咬紧”所述土地,使得固定件15安装于地下更牢固。

还有可能的所述安装凸部7以及所述安装凹部8均为半圆状或梯形状。

本实施例提供的透水砖,设置所述安装凸部7及所述安装凹部8,使得整个人行道上的透水砖形成一个整体,不会因为透水砖安装使用时间的过长而导致透水砖移动,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并能防止透水砖底部的雨水飞溅。侧壁6上设置弧形“r”角9,使得两相连的透水砖之间会形成一凹槽,透水砖上的水可从该凹槽流至地下,使得该透水砖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当然“r”角9的设置也使得水的流动更顺滑。设置一1/4圆透水孔10连通至水流通道层2,4个相邻的透水砖通过1/4圆透水孔10形成一整圆,水从该整圆处流至水流通道层2,进一步增强了改透水砖的排水性能。设置橡胶层3且该橡胶层3的底部设置有一橡胶棒11,水可通过橡胶层3与橡胶棒11的配合渗透至水流通道层2,当然橡胶层3的设置也为行走提供了较大的摩擦力进而防止行人滑倒。

以上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里只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因此就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同等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