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刷吸清洁车的吸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9710发布日期:2021-01-30 04:3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循环刷吸清洁车的吸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刷吸清洁车的吸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中道路、广场、公园变多,城市的清洁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繁重。但目前我国很多城市仍然依靠人工清扫,人工回收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回收不彻底,易形成二次污染、二次扬尘。为了取代人工清扫,很多单位和个人发明或改进了各种大型半自动、自动的清扫、清洁机械装置,但是这些大型机械清扫装置都有各种的不足。例如普通洒水车只有洒水功能,没有清扫功能;大型清洁车清扫小范围污渍时不方便;大型洗扫车清扫过程中地面会残留大面积的污水无法回收,不仅严重浪费水资源,而且污水流入地下水系统,严重污染环境和城市居民用水的健康。
[0003]
公开号为20715990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吸式负压除尘清洁车的吸嘴装置,包括一个空心的吸嘴本体,在吸嘴本体内设有相互连通且为圆筒状的大腔体和小腔体,在大腔体内设有可旋转的排式辊刷,在小腔体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旋式辊刷,在吸嘴本体底面对应大腔体处设有贴近地面的长方形吸入口,所述排式辊刷外缘下部由吸入口露出,在吸嘴本体上对应小腔体内的螺旋式辊刷传送终端设有排出口;在吸嘴本体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排式辊刷和螺旋式辊刷的辊轴传动连接;在吸嘴本体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导向轮。
[0004]
这种自吸式负压除尘清洁车的吸嘴装置虽然能够有效清扫道路边角,但结构复杂,需要设置驱动装置分别驱动排式辊刷和螺旋式辊刷,而且排式辊刷磨损后其高度无法调整,只能更换新的辊刷,提高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高压水清洗和动力驱动,能够有效清洗路面及路边死角,并可回收污水的循环刷吸清洁车的吸口装置。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循环刷吸清洁车的吸口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两端分别通过轮轴安装有滚轮,在壳体前面中部安装有引导轮;在壳体前部的腔体内安装有可旋转的排式辊刷,其特殊之处是:在所述轮轴上位于壳体外侧分别套设有支臂,所述排式辊刷的中心轴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两端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臂前端的安装孔内,在壳体两端对应穿过中心轴处设有弧形长孔,在支臂前端与壳体之间分别设有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支臂的安装角度;在所述轮轴上位于滚轮内侧分别套设有与滚轮连接的大齿轮,大齿轮分别与设在中心轴两端的小齿轮啮合,用于滚轮行走时带动排式辊刷快速旋转。
[0008]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壳体内腔后部通过二排毛刷条设有一个矩形吸口,在壳体上面对应矩形吸口处对称设有二个圆形吸口,用于外接吸水管吸走进入矩形吸口内的污水。
[0009]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位于矩形吸口前面的一排毛刷条上设有等距布置的若干个矩
形豁口,用于将污水导入矩形吸口内。
[0010]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壳体四周下边缘处分别固定有密封胶板,用于避免污水外溢。
[0011]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壳体前部的腔体内固定有两端封闭的淋水管,淋水管上设有一个进水口并由壳体穿出;在淋水管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出水孔,用于将进入淋水管的水流通过出水孔和壳体内壁流到路面上。
[0012]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壳体顶面两端和壳体前面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连接耳板,用于将吸口装置安装在清洁车上。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4]
1、由于在轮轴上分别套设有与滚轮连接的大齿轮,大齿轮分别与设在中心轴两端的小齿轮啮合,因此滚轮行走时能够带动排式辊刷快速旋转;通过在壳体前部的腔体内设置淋水管,通过淋水管连接城市清洁车的车载水箱,将水流通过出水孔和壳体内壁流到路面上;配合排式辊刷随滚轮旋转便可对路面进行清洗,无需高压水清洗和动力驱动,能够有效清洗路面及路边死角;
[0015]
2、由于排式辊刷的中心轴两端分别穿过壳体两端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臂前端的安装孔内,在壳体两端对应穿过中心轴处设有弧形长孔,在支臂前端与壳体之间设有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能够调节支臂的安装角度,从而调节排式辊刷露出壳体部分的高度,因此当排式辊刷磨损后只需向下调节即可,无需更换新的排式辊刷,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6]
3、由于在壳体内腔后部通过二排毛刷条设有一个矩形吸口,在壳体上面对应矩形吸口处对称设有二个圆形吸口,通过圆形吸口外接管路连接该清洁车的负压箱便可吸走进入矩形吸口内的污水;能够避免路面残留污水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9]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0]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0021]
图中:壳体1,矩形吸口101,圆形吸口102,弧形长孔103,连接耳板2,引导轮3,密封胶板4,大齿轮5,小齿轮6,轮轴7,滚轮8,调节螺栓9,支臂10,进水口11,淋水管12,排式辊刷13,毛刷条14,矩形豁口1401,中心轴15,吊板16,销轴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循环刷吸清洁车的吸口装置,包括由薄板焊接而成的壳体1,在壳体1两端分别通过轮轴7和轴承对称安装有二个滚轮8,在壳体1前面中部通过螺栓安装有高度可调的万向引导轮3。在壳体1前部的腔体内安装有可旋转的排式辊刷13,在所述轮轴7上位于壳体1外侧分别套设有支臂10,所述排式辊刷13的中心轴15两端分别穿过壳体1两端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臂10前端的安装孔内,在壳体1两端对应穿过中心轴15处设有弧形长孔103,在支臂10前端与壳体1之间分别连接有调节螺栓9,用于调节支臂10的安装角度,从而改变排式辊刷13的中心轴15相对于壳体1的安装高度。
[0023]
所述调节螺栓9下端通过一个万向球轴承套在连接支臂10前端的销轴17上,所述
调节螺栓9上端通过二个螺母与焊接在壳体1两端外壁上的吊板16连接。
[0024]
在所述轮轴7上位于滚轮8内侧分别套设有与滚轮8连接的大齿轮5,大齿轮5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的轮轴7上并与相邻的滚轮8中心孔键连接。在中心轴15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小齿轮6,大齿轮5分别与对应的小齿轮6啮合,用于滚轮8行走时带动排式辊刷13快速旋转。
[0025]
在壳体1四周下边缘处分别通过铆钉固定有密封胶板4,用于形成一个能够贴合地面的大吸口,确保该吸口装置作业区域内的吸力,避免污水外溢。在壳体1内腔后部通过二排毛刷条14与两端的密封胶板4配合围设有一个矩形吸口101,在壳体1上面对应矩形吸口101处对称设有二个圆形吸口102,用于外接吸水管吸走进入矩形吸口101内的污水。在位于矩形吸口101前面的一排毛刷条14上设有等距布置的若干个矩形豁口1401,用于将污水导入矩形吸口101内。
[0026]
在壳体1前部的腔体内沿横向固定有两端封闭的淋水管12,淋水管12通过对称焊接其两侧的二个螺栓固定在壳体1内,在淋水管12中部设有一个进水口11并由壳体1穿出,用于连接该城市清洁车的水箱;在淋水管12底部均布有若干个出水孔,出水孔指向壳体1前侧内壁,用于将进入淋水管12的水流通过出水孔和壳体1内壁流到路面上。
[0027]
在壳体1顶面两端和壳体1前面两侧分别对称焊接有连接耳板2,用于将吸口装置安装在该城市清洁车上。
[0028]
安装时,将该装置通过连接耳板连接在城市清洁车的车架后下方,将淋水管12的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该城市清洁车的水箱,将二个圆形吸口102分别通过外接管路连接该清洁车水箱的负压吸口即可。作业时,通过二个滚轮8和引导轮3支撑并行走于路面,水箱内的存水通过水管进入淋水管12,并通过淋水管12的若干个出水孔和壳体1内壁流到路面上;二个滚轮8旋转时通过大齿轮5带动小齿轮6,从而带动排式辊刷13相对于滚轮8快速旋转,对淋水后的路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位于矩形吸口101前面毛刷条14上的矩形豁口进入矩形吸口内,通过二个圆形吸口102被循环吸入该清洁车的水箱内。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