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4758发布日期:2021-05-11 15:1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洁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路面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洁车。



背景技术:

公路养护是指为了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并使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在公路经营期间,对公路以及公路沿线的附属设施进行保养、维修、水土保持、绿化和各项业务工作,现有技术对路面进行清洁时,常采用大功率负压抽吸的方式进行路面垃圾清理,车辆耗油量量大,对较重垃圾如石块等清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洁车,具有可以实现对路面各种杂物都具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实现对路面的无遗漏清扫,节能环保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洁车,包括车体、喷雾降尘组件、挡止部件、清扫装置、收集斗部件、滚刷装置和水罐增压装置;

所述车体由车斗和车头组成,所述车斗的下侧分别设置有后车轮和传动轴,所述后车轮由传动轴带动转动,所述车头的下侧安装有前车轮;

所述清扫装置设置在车头行进方向的右侧,用于对车头的右侧地面垃圾向车头的左侧扫动;

所述挡止部件设置在车头的左侧,用于对清扫装置扫动的垃圾进行阻挡并导向车斗的中部位置;

所述滚刷装置用于将车体行驶的路面垃圾以及挡止部件阻挡导向的垃圾滚动清扫到收集斗部件内,所述滚刷装置通过第一传动机构由后车轮驱动转动;

所述车斗内设置有用于对喷雾降尘组件提供水液的水罐,所述车斗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水罐内部进行增压的水罐增压装置,所述水罐增压装置由传动轴驱动;

所述喷雾降尘组件包括前喷雾结构、高喷雾结构、后喷雾结构和内喷雾结构,所述前喷雾结构设置在清扫装置的前侧,所述高喷雾结构可转动升降设置在水罐的上侧,所述后喷雾结构设置在车斗的后侧,所述内喷雾结构用于对收集斗部件内进行喷雾。

采用上述结构,车体发动行走时,车体的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为水罐增压装置提供动力,水罐增压装置工作对水罐内增压,从而将水液通过喷雾降尘组件喷出,实现喷雾降尘,在车体的前侧还可以设置警示灯,方便夜间或雾天作业,水罐上还可以设置消防出水结构,在出现小型火灾时,连接消防管与消防水管,打开消防出水结构的第二阀门即可实现对火灾的高压喷水灭火;

在使用时,挡止部件和清扫装置分别设置在车头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将滚刷装置左右范围之外的垃圾向其中部位置靠拢,使得滚刷装置更好更方便的将垃圾清扫至收集斗部件内;

车体行走移动时,后车轮转动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滚刷装置转动工作,将车体行驶的路面垃圾以及挡止部件阻挡导向的垃圾滚动清扫到收集斗部件内,实现对路面垃圾的收集;

后喷雾结构配合前喷雾结构、高喷雾结构、内喷雾结构等,可以无死角解决清扫装置和滚刷装置等清扫产生的扬尘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对路面本身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作为优选,所述清扫装置包括插筒,所述插筒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车头上,所述插筒的另一端开口并滑动连接有插杆,插筒的开口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对插杆紧定抵接的紧定螺栓,所述插杆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电机的电机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刷盘,刷盘的下侧设置有刷体,所述刷体与水平地面呈倾斜角α设置,且倾斜角α为5°-35°。

作为优选,所述挡止部件包括u型安装夹板,所述u型安装夹板的u型开口朝下且u型凹槽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石板,所述u型安装夹板的上侧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固定连接至车头上,所述连接轴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拉绳的一端,两个弹性拉绳的另外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u型安装夹板的上侧两端,所述挡石板的外形呈长方形状,所述挡石板的前部下侧角处为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滚刷装置包括第四电动伸缩杆,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车斗上,所述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u型开口朝向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两平行侧板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滚刷轴,滚刷轴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以其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八个装夹板,每个装夹板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刷板,每个所述刷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刷毛,刷毛沿滚刷轴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并固定安装在装夹板上,所述刷毛凸出刷板外侧边沿,所述u型支架设置在两个侧吊杆之间,两个侧吊杆的上端固定连接至车斗上,所述u型支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轴,所述侧吊杆上开设有与滑轴配合滑动的升降滑槽,所述刷轴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与后车轮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一皮带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带轮彼此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后车轮共轴线固定设置在后车轮的端部,所述第二带轮与刷轴共轴线固定设置在刷轴的轴端,在第四电动伸缩杆位于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时,第一皮带均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彼此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斗部件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箱斗,所述箱斗上侧以及前侧开口,所述箱斗的前侧底沿设置有垫板,所述箱斗的后侧底部设置有辅助支撑轮,所述箱斗转动设置在两个平行分布的l型支架之间,所述l型支架的下杆体与箱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箱斗转动的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l型支架的上杆体与车斗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l型支架转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箱斗的上侧开口处铰接有顶盖,顶盖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把手,所述箱斗的内部底面成型有弧形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水罐靠近收集斗部件的一侧设置有喷雾出水结构,所述喷雾出水结构包括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前喷雾结构包括挂杆,挂杆的一端铰接至清扫装置的前侧,所述挂杆的另一端朝向车头前侧延伸并安装有前喷雾头,前喷雾头通过导水管与出水管的出水端口连接,所述挂杆上设置有用于对导水管固定的管固定套圈;

所述高喷雾结构包括高喷雾杆,所述高喷雾杆的一端通过铰接座铰接安装在水罐上,所述高喷雾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喷雾头,所述水罐与所述高喷雾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高喷雾杆绕着铰接座铰接转动至竖立和平放的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高喷雾杆靠近铰接座一端通过输水管与出水管的出水端口连接,所述水罐上侧设置有用于对高喷雾杆进行支撑的支撑块;

所述后喷雾结构包括后喷雾管体,所述后喷雾管体的两端通过安装套圈可拆卸设置在收集斗部件上,所述后喷雾管体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后喷雾头,所述后喷雾管体通过第一支水管与出水管的出水端口连接;

所述内喷雾结构包括安装在收集斗部件上侧并朝向收集斗部件内喷雾的内喷雾头,所述内喷雾头通过第二支水管与出水管的出水端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水罐增压装置包括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三带轮和所述第四带轮通过第二皮带彼此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带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并彼此共中心轴线,所述第三带轮固定安装在增压泵的输入轴端,用于驱动增压泵内离心泵叶轮转动,所述车斗的前侧安装有用于显示增压泵压力变化的压力表。

作为优选,所述车斗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扫装置、高喷雾结构、收集斗部件和水罐增压装置的控制开关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挡石板与车头行进方向形成夹角β,所述挡石板的延伸方向与传动轴的延伸方向在滚刷装置中心交点。

有益效果在于:1、挡止部件和清扫装置分别设置在车头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将滚刷装置左右范围之外的垃圾向其中部位置靠拢,使得滚刷装置更好更方便的将垃圾清扫至收集斗部件内,从而可以实现对车体行走过路面各种杂物都具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实现对路面的无遗漏清扫;

2、滚刷装置由后车轮驱动转动,车体行走即可实现带动滚刷装置运转配合收集斗部件对路面的清扫,利用车体本身动力,节约能源,更加环保;

3、水罐增压装置由传动轴转动提供动力,车体行走即可实现对水罐内的加压,从而将水液通过前喷雾结构、高喷雾结构、后喷雾结构和内喷雾结构呈雾状喷出,避免清扫装置和滚刷装置运作时造成的高空扬尘问题;

4、箱斗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动伸缩杆配合可以实现将箱斗内的垃圾自动倒出,以及箱斗多个使用状态的改变,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箱斗内垃圾的清理,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1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1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1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滚刷装置剖面图;

图8是本发明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图2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6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传动机构的调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斗;2、车头;3、后车轮;4、前车轮;5、挡止部件;5a、u型安装夹板;5b、连接轴;5c、挡石板;5d、弹性拉绳;6、清扫装置;6a、电机座;6b、电机;6c、刷盘;6d、刷体;6e、插杆;6f、插筒;6g、紧定螺栓;7、前喷雾结构;7a、挂杆;7b、拉簧;7c、前喷雾头;7d、管固定套圈;8、高喷雾结构;8a、高喷雾杆;8b、第一电动伸缩杆;8c、铰接座;8d、输水管;8e、高喷雾头;8f、支撑块;9、水罐;10、喷雾出水结构;10a、出水管;10b、第一阀门;11、收集斗部件;1101、l型支架;1102、第二电动伸缩杆;1103、第三电动伸缩杆;1104、箱斗;1105、垫板;1106、顶盖;1107、弧形凸起;1108、把手;1109、辅助支撑轮;12、滚刷装置;1201、侧吊杆;1202、升降滑槽;1203、u型支架;1204、滑轴;1205、滚刷轴;1206、装夹板;1207、刷板;1208、刷毛;1209、第四电动伸缩杆;13、传动机构;13a、第一带轮;13b、第一皮带;13c、第二带轮;14、罩盖;15、后喷雾结构;15a、后喷雾管体;15b、第一支水管;15c、后喷雾头;15d、安装套圈;16、传动轴;17、压力表;18、控制开关面板;19、水罐增压装置;19a、第三带轮;19b、第四带轮;19c、第二皮带;19d、轮带防护罩;19e、增压泵;20、内喷雾结构;20a、第二支水管;20b、内喷雾头;21、消防出水结构;21a、消防水管;21b、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路面清洁车,包括车体、喷雾降尘组件、挡止部件5、清扫装置6、收集斗部件11、滚刷装置12和水罐增压装置19;车体由车斗1和车头2组成,车斗1的下侧分别设置有后车轮3和传动轴16,后车轮3由传动轴16带动转动,车头2的下侧安装有前车轮4;清扫装置6设置在车头2行进方向的右侧,用于对车头2的右侧地面垃圾向车头2的左侧扫动;挡止部件5设置在车头2的左侧,用于对清扫装置6扫动的垃圾进行阻挡并导向车斗1的中部位置;滚刷装置12用于将车体行驶的路面垃圾以及挡止部件5阻挡导向的垃圾滚动清扫到收集斗部件11内,滚刷装置12通过第一传动机构13由后车轮3驱动转动;车斗1内设置有用于对喷雾降尘组件提供水液的水罐9,车斗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水罐9内部进行增压的水罐增压装置19,水罐增压装置19由传动轴16驱动;喷雾降尘组件包括前喷雾结构7、高喷雾结构8、后喷雾结构15和内喷雾结构20,前喷雾结构7设置在清扫装置6的前侧,高喷雾结构8可转动升降设置在水罐9的上侧,后喷雾结构15设置在车斗1的后侧,内喷雾结构20用于对收集斗部件11内进行喷雾。

清扫装置6包括插筒6f,插筒6f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车头2上,插筒6f的另一端开口并滑动连接有插杆6e,插筒6f的开口端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用于对插杆6e紧定抵接的紧定螺栓6g,插杆6e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电机6b的电机座6a,电机6b的输出轴端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刷盘6c,刷盘6c的下侧设置有刷体6d,刷体6d与水平地面呈倾斜角α设置,且倾斜角α为5°-35°。插杆6e在插筒6f内调节滑动,可以调节刷体6d在车体横行方向的距离位置,从而调节刷体6d在车头2右侧的清扫范围大小,调节完毕后,可以通过紧定螺栓6g实现对插杆6e相对插筒6f位置的紧定,电机6b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固定连接的刷盘6c转动,刷盘6c转动带动下侧设置有的刷体6d转动,由于刷体6d与水平地面呈倾斜角α设置,从而可以将路面垃圾朝向车头2左侧扫去,此时,阻挡部件5可以对清扫的垃圾进行阻挡,对石块等垃圾进行挡止,使垃圾位于滚刷装置12的清理范围之内。

挡止部件5包括u型安装夹板5a,u型安装夹板5a的u型开口朝下且u型凹槽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挡石板5c,u型安装夹板5a的上侧中部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轴5b,连接轴5b的上端固定连接至车头2上,连接轴5b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拉绳5d的一端,两个弹性拉绳5d的另外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至u型安装夹板5a的上侧两端,挡石板5c的外形呈长方形状,挡石板5c的前部下侧角处为弧形。挡石板5c的底部与地面抵接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垃圾从挡石板5c的下侧空隙中漏过,在车体行进过程中,挡石板5c受到前侧阻力时,u型安装夹板5a相对连接轴5b发生转动,抵消受到的外阻力,转动时,弹性拉绳5d受到拉力变形,转动后,挡石板5c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复位即可,作为优选,挡石板5c可以采用耐磨橡胶材料制成,在使用时,挡止部件5和清扫装置6分别设置在车头2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将滚刷装置12左右范围之外的垃圾向其中部位置靠拢,使得滚刷装置12更好更方便的将垃圾清扫至收集斗部件11内。

滚刷装置12包括第四电动伸缩杆1209,第四电动伸缩杆1209的上端固定安装在车斗1上,第四电动伸缩杆120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u型开口朝向的u型支架1203,u型支架1203的两平行侧板下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滚刷轴1205,滚刷轴1205的外侧固定设置有以其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八个装夹板1206,每个装夹板1206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刷板1207,每个刷板1207的一侧均设置有刷毛1208,刷毛1208沿滚刷轴1205轴线方向均匀分布并固定安装在装夹板1206上,刷毛1208凸出刷板1207外侧边沿,刷毛1208凸出刷板1207外侧边沿,u型支架1203设置在两个侧吊杆1201之间,两个侧吊杆1201的上端固定连接至车斗1上,u型支架120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轴1204,侧吊杆1201上开设有与滑轴1204配合滑动的升降滑槽1202,刷轴1205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13与后车轮3配合连接。传动机构13包括第一带轮13a、第一皮带13b和第二带轮13c,第一带轮13a通过第一皮带13b与第二带轮13c彼此啮合连接,第一带轮13a与后车轮3共轴线固定设置在后车轮3的端部,第二带轮13c与刷轴1205共轴线固定设置在刷轴1205的轴端,在第四电动伸缩杆1209位于最大行程和最小行程时,第一皮带13b均与第一带轮13a和第二带轮13c彼此啮合连接。第四电动伸缩杆1209朝向下伸缩推动u型支架1203移动到最低位置时,参考说明书附图11中所示,图中l为第四电动伸缩杆1209的行程大小,oa为第一带轮13a的轴心,其中ob1为滚刷装置12的刷轴1205第一轴心放置位置,此时滚刷装置12的刷板1207和刷毛1208与地面接触,实现对地面垃圾的清扫,其中ob2为滚刷装置12的刷轴1205第二轴心放置位置,此时滚刷装置12的刷板1207和刷毛1208与地面分离,而ob1和ob2均位于以oa为弧心的弧线上,从而使得滚刷装置12在ob1和ob2位置时,第一带轮13a、第一皮带13b和第二带轮13c均处于啮合状态,而在从ob1至ob2过程中,第一带轮13a、第一皮带13b和第二带轮13c均处于分离状态,车体移动时,后车轮3转动带动第一带轮13a转动,第一带轮13a转动通过第一皮带13b带动啮合的第二带轮13c转动,第二带轮13c转动带动刷轴1205转动,刷轴1205转动带动外侧设置有的刷板1207和刷毛1208实现对路面垃圾清扫至收集斗部件11内,刷板1207用于清扫较大较重垃圾,而刷毛1208用于清扫较小较轻垃圾,双重作用,大大提高清扫效果,滚刷装置12清扫时,可以将垃圾清扫入收集斗部件11内进行收集,此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配合内喷雾结构20可以实现喷雾降尘,避免灰尘都周围空气造成污染,且滚刷装置12由后车轮3驱动转动,车体行走即可实现对路面的清扫,利用车体本身动力,节能环保。

收集斗部件11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箱斗1104,箱斗1104上侧以及前侧开口,箱斗1104的前侧底沿设置有垫板1105,箱斗1104的后侧底部设置有辅助支撑轮1109,箱斗1104转动设置在两个平行分布的l型支架1101之间,l型支架1101的下杆体与箱斗1104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箱斗1104转动的第三电动伸缩杆1103,l型支架1101的上杆体与车斗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l型支架1101转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102,箱斗1104的上侧开口处铰接有顶盖1106,顶盖1106的上侧固定设置有把手1108,箱斗1104的内部底面成型有弧形凸起1107。收集斗部件11具备三个使用状态,第一使用状态为箱斗1104水平放置,此时箱斗1104的底侧水平靠近地面,垫板1105的活动端触地,配合滚刷装置12将地面上的垃圾承接到箱斗1104内,其中辅助支撑轮1109可以对箱斗1104的底部起到辅助支撑滚动的作用,避免路面凹凸不平时箱斗1104与地面相碰触,此为箱斗1104的第一状态;第二使用状态为箱斗1104倾斜放置,此时第三电动伸缩杆1103伸缩拉动箱斗1104相对l型支架1101转动,使得箱斗1104的前侧开口倾斜朝上,此时箱斗1104前侧开口处的垃圾向下滑动,越过弧形凸起1107进入箱斗1104更里面,在使用箱斗1104的第一状态收取垃圾时,弧形凸起1107可以对箱斗1104内垃圾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影响后续的垃圾收取,此为箱斗1104的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的基础上,第二电动伸缩杆1102伸缩伸长推动l型支架1101相对车斗1转动,从而实现箱斗1104的前侧开口朝下,实现对箱斗1104内垃圾的自动倒出,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为箱斗1104的第三使用状态,在顶盖1106靠近滚刷装置12位置设置内喷雾结构20,可以实现滚刷处以及箱斗1104内部的降尘,避免扬尘造成环境污染。

水罐9靠近收集斗部件11的一侧设置有喷雾出水结构10,喷雾出水结构10包括出水管10a,出水管10a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b;前喷雾结构7包括挂杆7a,挂杆7a的一端铰接至清扫装置6的前侧,挂杆7a的另一端朝向车头2前侧延伸并安装有前喷雾头7c,前喷雾头7c通过导水管与出水管10a的出水端口连接,挂杆7a上设置有用于对导水管固定的管固定套圈7d;高喷雾结构8包括高喷雾杆8a,高喷雾杆8a的一端通过铰接座8c铰接安装在水罐9上,高喷雾杆8a的另一端设置有高喷雾头8e,水罐9与高喷雾杆8a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高喷雾杆8a绕着铰接座8c铰接转动至竖立和平放的第一电动伸缩杆8b,高喷雾杆8a靠近铰接座8c一端通过输水管8d与出水管10a的出水端口连接,水罐9上侧设置有用于对高喷雾杆8a进行支撑的支撑块8f;后喷雾结构15包括后喷雾管体15a,后喷雾管体15a的两端通过安装套圈15d可拆卸设置在收集斗部件11上,后喷雾管体15a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后喷雾头15c,后喷雾管体15a通过第一支水管15b与出水管10a的出水端口连接;内喷雾结构20包括安装在收集斗部件11上侧并朝向收集斗部件11内喷雾的内喷雾头20b,内喷雾头20b通过第二支水管20a与出水管10a的出水端口连接。清扫装置6清扫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而将前喷雾结构7设置在清扫装置6的前侧可以在清扫前,将路面喷雾打湿,从而在清扫时,就不会产生扬尘,且前喷雾结构7由水罐9供水并通过水罐增压装置19进行增压,车辆行走即可提供喷雾,节省能源及更加环保,且前喷雾结构7设置在车头2的右侧,还可以对右侧有花坛的路面进行洒水除尘以及浇水打药等操作;第一电动伸缩杆8b伸缩伸长驱动高喷雾杆8a绕着铰接座8c转动,从而可以实现高喷雾杆8a平放在水罐9上,第一电动伸缩杆8b伸缩缩回,拉动高喷雾杆8a绕着铰接座8c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高喷雾杆8a竖直放置,从而可以实现高喷雾杆8a立起,作为优选,高喷雾杆8a的高喷雾头8e的喷雾高度为3.5米左右,可以最优化的实现高处粉尘降落,实现对路面扬尘的治理,避免清扫装置6和滚刷装置12运作时造成的高空扬尘问题;后喷雾结构15配合前喷雾结构7、高喷雾结构8、内喷雾结构20等,可以无死角解决清扫装置6和滚刷装置12等清扫产生的扬尘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对路面本身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水罐增压装置19包括第三带轮19a、第四带轮19b和第二皮带19c,第三带轮19a和第四带轮19b通过第二皮带19c彼此啮合连接,第三带轮19a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6上并彼此共中心轴线,第三带轮19a固定安装在增压泵19e的输入轴端,用于驱动增压泵19e内离心泵叶轮转动,车斗1的前侧安装有用于显示增压泵19e压力变化的压力表17。车体移动时,传动轴16转动,传动轴16转动带动第三带轮19a转动,第三带轮19a转动通过第二皮带19c带动第四带轮19b转动,从而实现驱动增压泵19e内离心泵叶轮转动,使增压泵19e工作对水罐9内加压。

车斗1的前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清扫装置6、高喷雾结构8、收集斗部件11和水罐增压装置19的控制开关面板18。控制开关面板18设置在车斗1的前侧,方便工作人员操作控制各个结构中的电器元件。

挡石板5c与车头2行进方向形成夹角β,挡石板5c的延伸方向与传动轴16的延伸方向在滚刷装置12中心交点。方便将垃圾等朝向滚刷装置12中心位置集中。

1、挡止部件5和清扫装置6分别设置在车头2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将滚刷装置12左右范围之外的垃圾向其中部位置靠拢,使得滚刷装置12更好更方便的将垃圾清扫至收集斗部件11内,从而可以实现对车体行走过路面各种杂物都具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实现对路面的无遗漏清扫;

2、滚刷装置12由后车轮3驱动转动,车体行走即可实现带动滚刷装置12运转配合收集斗部件11对路面的清扫,利用车体本身动力,节约能源,更加环保;

3、水罐增压装置19由传动轴16转动提供动力,车体行走即可实现对水罐9内的加压,从而将水液通过前喷雾结构7、高喷雾结构8、后喷雾结构15和内喷雾结构20呈雾状喷出,避免清扫装置6和滚刷装置12运作时造成的高空扬尘问题;

4、箱斗1104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102和第三电动伸缩杆1103配合可以实现将箱斗1104内的垃圾自动倒出,以及箱斗1104多个使用状态的改变,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箱斗1104内垃圾的清理,降低了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