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就地热再生车自动收叠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2597发布日期:2021-01-15 11:4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路面就地热再生车自动收叠加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就地热再生车,具体地说是一种路面就地热再生车自动收叠加热板。



背景技术:

路面就地热再生车的加热板是安装在车辆底盘下方的,为了使加热板能够加热整个路面的宽度,在主加热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副加热板,在施工时先将主加热板放下,使主加热板与地面之间的间距符合要求,然后放下两侧的副加热板,实现对整个路面的加热。施工完成后需要将两侧的副加热板收叠起来,并且在底盘的两侧还设置有挡板,通过挡板将主加热板和副加热板遮住,使热再生车辆整体美观且安全。现在的热再生车主加热板、副加热板以及挡板的放下与收叠都是单独控制的,需要设置多套油缸,且需要控制不同油缸的运行顺序与时间,加热板的展开效率低,且容易出现错误发生干涉,导致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路面就地热再生车自动收叠加热板,以解决现在的热再生车主加热板、副加热板以及挡板的放下与收叠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且需要单独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路面就地热再生车自动收叠加热板,包括主加热板,在所述主加热板两侧分别铰接有副加热板,所述主加热板通过第一柔性件吊接在底盘下方,在底盘的两侧设置有收放机构,所述收放机构通过第二柔性件与所述副加热板的上表面相连接,在底盘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v型,在所述连接件外侧的直臂上设置有挡板,所述连接件内侧的直臂通过第三柔性件与所述副加热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所述收放机构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轴上连接有拉杆,在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连板,在所述底盘的下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第二柔性件绕过所述滑轮连接在所述连板上。

所述滑轮共有若干个,所述连板的数量与所述滑轮数量相同,所述滑轮与所述连板沿底盘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所述滑轮通过滑轮座固定在底盘上,在所述滑轮座上设置有滑套,所述拉杆穿接在所述滑套内。

所述收放机构设置于所述主加热板与所述副加热板的交界处。

所述第一柔性件、第二柔性件以及第三柔性件为链条或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放机构对整个主加热板、副加热板以及挡板进行收放,初始状态时,主加热板离地面较高,两侧的副加热板竖直收叠,副加热板与主加热板之间呈直角,两侧的挡板为竖直状态,将底盘下方的两侧罩住。在需要展开加热板进行施工时,收放机构逐渐使第二柔性件的竖直部分变长,一开始主加热板与收叠的副加热板一同向下移动,直到第一柔性件拉直,主加热板不再下降,此时主加热板与地面的间距符合施工要求。第二柔性件的竖直部分继续变长,由于主加热板不再下降,两侧的副加热板开始向两侧打开,直到副加热板完全放平与主加热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副加热板展开过程中,第三柔性件牵引连接件转动,连接件转动时,与连接件固定为一体的挡板向两侧展开,挡板的展开与副加热板的展开是同时进行的,能够避免挡板与副加热板之间的干涉。

在施工完毕进行收叠时,收放机构收拉第二柔性件,第二柔性件的竖直部分变短,使副加热板向上收叠,直到副加热板与主加热板垂直,在副加热板收叠过程中,连接件逐渐转动复位,直到挡板完全放下。继续收拉第二柔性件,副加热板与主加热板同时向上移动,主加热板的下表面离地面的距离变大,直到主加热板回到原位,第一柔性件松弛,完成整个加热装置的收叠。

本实用新型仅需一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主加热板、副加热板以及挡板的自动联动收放,简化了加热板的收放系统,便于进行控制,并且能够保证收放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叠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放机构的示意图。

1、底盘;2、主加热板;3、副加热板;4、挡板;5、第一柔性件;6、收放机构;7、第二柔性件;8、连接件;9、第三柔性件;6-1、液压缸;6-2、连板;6-3、拉杆;6-4、滑轮;6-5、滑轮座;6-6、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加热板2,在主加热板2两侧分别铰接有副加热板3,主加热板2通过第一柔性件5吊接在底盘1下方,在底盘1的两侧设置有收放机构6,收放机构6通过第二柔性件7与副加热板3的上表面相连接,在底盘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接件8,连接件8为v型,在连接件8外侧的直臂上设置有挡板4,连接件8内侧的直臂通过第三柔性件9与副加热板3的上表面相连接。

主加热板2的宽度小于底盘1的宽度,在主加热板2两侧增加副加热板3后能够加宽加热宽度,由于主加热板2上方设置有管路等部件,副加热板3收叠后与主加热板2之间呈直角,收叠起来后主加热板2与副加热板3的总宽度略小于底盘1的宽度,当两侧的挡板4放下后,将主加热板2与副加热板3罩住,两侧挡板4的间距与底盘1宽度相同,使整个车体在外观上形成一个整体,更加美观,并且安全性好。

如图3所示,收放机构6包括液压缸6-1,液压缸6-1固定在底盘1的下表面,且液压缸6-1的伸缩方向为底盘1的长度方向,液压缸6-1的缸轴上连接有拉杆6-3,拉杆6-3与缸轴连接固定在一起,且拉杆6-3与缸轴同轴,在拉杆6-3上设置有连板6-2,在底盘1的下表面设置有滑轮6-4,第二柔性件7绕过滑轮6-4连接在连板6-2上。

主加热板2、副加热板3以及挡板4的长度方向与底盘1的长度方向相同,且长度较长,需要多个点位同时牵引,液压缸6-1设置在底盘1的一端,拉杆6-3从液压缸6-1处一直延伸至底盘1的后端,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滑轮6-4,连板6-2的数量与滑轮6-4数量相同,滑轮6-4与连板6-2沿底盘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滑轮6-4通过滑轮座6-5固定在底盘1上,在滑轮座6-5上设置有滑套6-6,拉杆6-3穿接在滑套6-6内,拉杆6-3沿滑套6-6前后移动。当液压缸6-1伸缩时,同时牵引这一侧所有的第二柔性件7,带动这一侧的副加热板3、主加热板2以及挡板4做出相应的动作,两侧的液压缸6-1保持同步运动,即可保证主加热板2、两侧的副加热板3以及两侧的挡板4按照要求展开或收起。

其中,收放机构6设置于主加热板2与副加热板3的交界处,且位于主加热板2那一侧,当液压缸6-1收缩时,将副加热板3向上收叠。

第一柔性件5、第二柔性件7以及第三柔性件9为链条或钢丝绳,能够承受足够大的拉力,并且能够柔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放机构6对整个主加热板2、副加热板3以及挡板4进行收放,初始状态时,主加热板2离地面较高,两侧的副加热板3竖直收叠,副加热板3与主加热板2之间呈直角,两侧的挡板4为竖直状态,将底盘1下方的两侧罩住。在需要展开加热板进行施工时,收放机构6逐渐使第二柔性件7的竖直部分变长,一开始主加热板2与收叠的副加热板3一同向下移动,直到第一柔性件5拉直,主加热板2不再下降,此时主加热板2与地面的间距符合施工要求。第二柔性件7的竖直部分继续变长,由于主加热板2不再下降,两侧的副加热板3开始向两侧打开,直到副加热板3完全放平与主加热板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副加热板3展开过程中,第三柔性件9牵引连接件8转动,连接件8转动时,与连接件8固定为一体的挡板4向两侧展开,挡板4的展开与副加热板3的展开是同时进行的,能够避免挡板4与副加热板3之间的干涉。

在施工完毕进行收叠时,收放机构6收拉第二柔性件7,第二柔性件7的竖直部分变短,使副加热板3向上收叠,直到副加热板3与主加热板2垂直,在副加热板3收叠过程中,连接件8逐渐转动复位,直到挡板4完全放下。继续收拉第二柔性件7,副加热板3与主加热板2同时向上移动,主加热板2的下表面离地面的距离变大,直到主加热板2回到原位,第一柔性件5松弛,完成整个加热装置的收叠。

本实用新型仅需一组驱动机构即可实现主加热板2、副加热板3以及挡板4的自动联动收放,简化了加热板的收放系统,便于进行控制,并且能够保证收放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不会发生干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