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3583发布日期:2021-03-27 00:4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交通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


背景技术:

2.预制装配化施工目前已逐渐替代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被广泛应用在桥梁施工领域,其特点是在工厂内集中进行构件预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模板和养护技术,构件完成预制后运输至桥位进行现场拼装,利用节点连接技术将分散的构件连接成为整体,满足运营和极端荷载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从而实现桥梁构件生产的工业化、自动化和装配化施工,桥墩是在两孔和两孔以上的桥梁中除两端与路堤衔接的桥台外其余的中间支撑结构。桥墩主要由顶帽、墩身组成。桥台主要由顶帽、台身组成。桥墩分为实体墩、柱式墩和排架墩等。按平面形状可分为矩形墩、尖端形墩、圆形墩等。建筑桥墩的材料可用木料、石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材等。桥墩的位置和桥梁上部结构的分跨布置密切相关,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目前针对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及城市道路中的桥梁施工,桥梁的上部结构(即行车部分)已经实现了预制装配施工,而桥梁的下部结构(即桥墩部分)依然沿用传统技术进行现场浇筑施工,而在桥梁施工时,遇到跨河、跨湖或跨路等施工空间狭小、施工工期短且施工质量要求高的情况,常规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案需要较多的模板、脚手架,工期较长,现场浇筑质量和精度难以保证,而且现场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现有的房屋建造技术中,轻型房屋结构的楼板主要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支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多道施工工序,且需要楼板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安装上部结构。因此,其存在建造工序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施工周期短、降低浪费、构造简单的优点,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便于桥面板、工字型连接件、桥柱和底座的连接,增加了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连接可靠,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可靠性,同时减小车载震动对城市公路桥梁体系的损害,符合公路交通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的结构中,在马路面5中设置底座4,在底座4的上方设置桥柱3,在桥柱3的上方设置工字型连接件2,在工字型连接件2的上方设置桥面板1,桥面板1的结构中,在其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桥面板插肋1

1,在每个桥面板插肋1

1的两侧分别设置桥面板连接凹槽1

2,在桥面板插肋1

1的底端设置挤压面ⅰ1

3,在每个桥面板插肋1

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若干预留螺栓插孔ⅰ1

4,工字型连接件2由工字型连接肋2

1和位于其两
侧的工字型插肋2

2连接而成,并在工字型连接肋2

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工字型凹槽2

3,在每个工字型插肋2

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若干上部安装口2

4和上部连接穿孔2

5,每个上部安装口2

4均和相对应的上部连接穿孔2

5连通,桥柱3的结构中,在其上方设置柱顶连接肋3

1,在其下方设置柱底板3

5,在柱底板3

5的底端设置柱底卡隼3

6与其连接,在柱顶连接肋3

1的顶端设置柱顶挤压面3

2,在柱顶连接肋3

1的左右两侧区域分别设置柱顶连接插槽3

3,在柱顶连接肋3

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若干预留螺栓插孔ⅱ3

4,在柱底板3

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若干下部安装口3

7和下部连接穿孔3

8,每个下部安装口3

7均和相对应的下部连接穿孔3

8连通,底座4结构中设置坐落槽4

1、卡隼槽4

2,并且卡隼槽4

2设置在坐落槽4

1的下方,同时在坐落槽4

1的两侧底部设置若干预留螺栓插孔ⅲ4

3,组装时,在上部安装口2

4中设置若干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插进每个上部连接穿孔2

5和相对应的预留螺栓插孔ⅰ1

4中,连接桥面板1和工字型连接件2;在上部安装口2

4中设置若干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插进每个上部连接穿孔2

5和相对应的预留螺栓插孔ⅱ3

4中,连接工字型连接件2和桥柱3;在下部安装口3

7中设置若干下部高强连接螺栓9,下部高强连接螺栓9插进每个下部连接穿孔3

8和相对应的预留螺栓插孔ⅲ4

3中,连接桥柱3和底座4,并在坐落槽4

1中柱底板3

5的上方以及两侧设置现浇混凝土6,在挤压面ⅰ1

3和工字型连接肋2

1之间设置缓震芯7,在工字型连接肋2

1和柱顶挤压面3

2之间设置缓震芯7。
6.桥面板连接凹槽1

2和工字型插肋2

2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7.工字型插肋2

2和柱顶连接插槽3

3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8.柱底卡隼3

6和卡隼槽4

2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9.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下部高强连接螺栓9的外表面均做防腐防水处理。
10.缓震芯7采用弹性减震材料。
11.每个上部连接穿孔2

5均和预留螺栓插孔ⅰ1

4、预留螺栓插孔ⅱ3

4逐一对应设置。
12.每个下部连接穿孔3

8均和预留螺栓插孔ⅲ4

3逐一对应设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性好、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运输方便、施工周期短、降低浪费、构造简单等效果,大大提高施工效率,预制装配化施工目前已逐渐替代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被广泛应用在桥梁施工领域,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发挥部件在工厂内集中进行构件预制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模板和养护技术,构件完成预制后运输至桥位进行现场拼装,利用节点连接技术将分散的构件连接成为整体,满足运营和极端荷载条件下的使用性能,从而实现桥梁构件生产的工业化、自动化和装配化施工,便于桥面板、工字型连接件、桥柱和底座的连接,增加了桥梁结构的整体性,连接可靠,降低资源损耗,节约模板,施工、安装方便,构造简单,有利于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结构产业化发展进程,而且增加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可靠性,同时有利于减小车载震动对城市公路桥梁体系的损害,符合公路交通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作进一步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桥面板剖面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字型连接件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桥柱剖面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剖面示意图。
20.图中:1为桥面板;2为工字型连接件;3为桥柱;4为底座;5为马路面;6为现浇混凝土;7为缓震芯;8为上部高强连接螺栓;9为下部高强连接螺栓;1

1为桥面板插肋;1

2为桥面板连接凹槽;1

3为挤压面ⅰ;1

4为预留螺栓插孔ⅰ;2

1为工字型连接肋;2

2为工字型插肋;2

3为工字型凹槽;2

4为上部安装口;2

5为上部连接穿孔;3

1为柱顶连接肋;3

2为柱顶挤压面;3

3为柱顶连接插槽;3

4为预留螺栓插孔ⅱ;3

5为柱底板;3

6为柱底卡隼;3

7为下部安装口;3

8为下部连接穿孔;4

1为坐落槽;4

2为卡隼槽;4

3为预留螺栓插孔ⅲ。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2.装配式桥梁减震防护体系的结构中,在马路面5中设置底座4,在底座4的上方设置桥柱3,在桥柱3的上方设置工字型连接件2,在工字型连接件2的上方设置桥面板1,桥面板1的结构中,在其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桥面板插肋1

1,在每个桥面板插肋1

1的两侧分别设置桥面板连接凹槽1

2,在桥面板插肋1

1的底端设置挤压面ⅰ1

3,在每个桥面板插肋1

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若干预留螺栓插孔ⅰ1

4,工字型连接件2由工字型连接肋2

1和位于其两侧的工字型插肋2

2连接而成,并在工字型连接肋2

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工字型凹槽2

3,在每个工字型插肋2

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若干上部安装口2

4和上部连接穿孔2

5,每个上部安装口2

4均和相对应的上部连接穿孔2

5连通,桥柱3的结构中,在其上方设置柱顶连接肋3

1,在其下方设置柱底板3

5,在柱底板3

5的底端设置柱底卡隼3

6与其连接,在柱顶连接肋3

1的顶端设置柱顶挤压面3

2,在柱顶连接肋3

1的左右两侧区域分别设置柱顶连接插槽3

3,在柱顶连接肋3

1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若干预留螺栓插孔ⅱ3

4,在柱底板3

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若干下部安装口3

7和下部连接穿孔3

8,每个下部安装口3

7均和相对应的下部连接穿孔3

8连通,底座4结构中设置坐落槽4

1、卡隼槽4

2,并且卡隼槽4

2设置在坐落槽4

1的下方,同时在坐落槽4

1的两侧底部设置若干预留螺栓插孔ⅲ4

3,组装时,在上部安装口2

4中设置若干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插进每个上部连接穿孔2

5和相对应的预留螺栓插孔ⅰ1

4中,连接桥面板1和工字型连接件2;在上部安装口2

4中设置若干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插进每个上部连接穿孔2

5和相对应的预留螺栓插孔ⅱ3

4中,连接工字型连接件2和桥柱3;在下部安装口3

7中设置若干下部高强连接螺栓9,下部高强连接螺栓9插进每个下部连接穿孔3

8和相对应的预留螺栓插孔ⅲ4

3中,连接桥柱3和底座4,并在坐落槽4

1中柱底板3

5的上方以及两侧设置现浇混凝土6,在挤压面ⅰ1

3和工字型连接肋2

1之间设置缓震芯7,在工字型连接肋2

1和柱顶挤压面3

2之间设置缓震芯7。
23.桥面板连接凹槽1

2和工字型插肋2

2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24.工字型插肋2

2和柱顶连接插槽3

3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25.柱底卡隼3

6和卡隼槽4

2的尺寸相匹配设置。
26.上部高强连接螺栓8、下部高强连接螺栓9的外表面均做防腐防水处理。
27.缓震芯7采用弹性减震物体填充而成。
28.每个上部连接穿孔2

5均和预留螺栓插孔ⅰ1

4、预留螺栓插孔ⅱ3

4逐一对应设置。
29.每个下部连接穿孔3

8均和预留螺栓插孔ⅲ4

3逐一对应设置。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