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9243发布日期:2022-02-19 15:1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高空施工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


背景技术:

2.为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2016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肯定了钢-混组合结构在我国立交桥梁及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其兼具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3.钢-混组合梁为t型构造,采用架桥机施工,第一片钢梁架设后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后续钢梁架设后及时进行横梁安装,形成稳固体系后方可进行下片梁架设。工程区昼夜温差大,常年盛行西北风,桥梁墩柱高,关键工序横梁安装成为钢-混组合梁架设的重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解决钢梁架设阶段横梁连接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包含篮体、连接柱和移动机构,所述连接柱竖向布置,其底部与篮体可拆卸连接,顶部与移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篮体宽度小于相邻梁体间预留宽度,所述移动机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相邻梁体间预留宽度。
7.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篮体包含承托板以及竖直设置在承托板外围的围栏,所述移动机构包含顶横梁以及分别设置在顶横梁两端的顶纵梁,其中连接柱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与承托板和顶横梁中部,在顶纵梁下部枢设有走轮,顶纵梁上部设于用于控制走轮的动力装置和控制装置。
8.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顶横梁上设有吊耳。
9.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围栏铰接于承托板上。
10.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顶横梁和顶纵梁均为h型钢,其中顶横梁长度为3-4m,顶纵梁的长度为1.2-1.8m。
11.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顶横梁长度为3.5m,顶纵梁的长度为1.5m。
12.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篮体长宽高为300
×
60
×
120cm。
13.进一步,上述的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所述连接柱与承托板和顶横梁,以及顶横梁与顶纵梁均采用螺栓栓接。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的篮体可从相邻梁体间预留缝置入梁体间隙中,移动机构支撑在相邻的梁体上,连接柱置入梁体预留
缝中,从而通过移动机构在相邻梁体沿预留缝移动可实现横梁安装的快速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的主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的左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的俯视图。
1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含:连接柱1、承托板2、围栏3、顶横梁4、顶纵梁5、走轮6、吊耳7、动力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
21.本方案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移动吊篮,包含篮体、连接柱1和移动机构,所述连接柱1竖向布置,其底部与篮体可拆卸连接,顶部与移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篮体宽度小于相邻梁体间预留宽度,所述移动机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相邻梁体间预留宽度。
22.具体的篮体包含承托板2以及竖直设置在承托板2外围的围栏3,移动机构包含顶横梁4以及分别设置在顶横梁4两端的顶纵梁5,其中连接柱1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与承托板2和顶横梁4中部,在顶纵梁5下部枢设有走轮6,在顶纵梁5上部设有用于驱动走轮6滚动的动力装置8和控制电机正反转和转速的电机控制单元,动力装置为蓄电池和电机,电机驱动轴连接走轮6或通过传动副/传动机构连接走轮6,电机控制单元包含现有市售的plc控制器和电机调速模块,蓄电池供电连接电机和plc控制器,蓄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电机为现有市售的直流电动机,plc控制器由omron公司生产市售且型号为c200h系列, 电机调速模块由两个控制芯片gp9305和一个驱动芯片l9110配接而成,plc控制器通过电机调速模块有线控制连接至电机。承托板2采用两根60
×
60cm的方钢管焊接2cm厚的矩形钢板而成,围栏3采用2cm的方钢焊接而成,所述连接柱1与承托板2和顶横梁4,以及顶横梁4与顶纵梁5均采用螺栓栓接。
23.顶横梁4和顶纵梁5均为h型钢,其中顶横梁4长度为3-4m,顶纵梁5的长度为1.2-1.8m,优选地:顶横梁4长度为3.5m,顶纵梁5的长度为1.5m,篮体长宽高设置为300
×
60
×
120cm。
24.利用该钢-混组合梁安装移动吊篮进行横梁安装操作步骤如下:
25.1、钢横梁安装前,可移动式吊篮在吊具的辅助下从钢梁端横梁处无湿接缝预埋钢筋顺桥向放下,旋转90
°
,与横向工字钢以螺栓栓接的形式相连,悬挂于相邻梁体间隙内,由顶横梁、顶纵梁等构成的吊篮基座配置由电机驱动的走轮,通过走轮将吊篮移位至横梁支点前方30cm后,保持滑轮静止。根据现场情况,还可增设沙袋等配重放置在基座上,增加稳定性。
26.2、专人负责吊篮的移动行走,采用plc控制器通过plc调速模块控制电机转速将走
轮的移动速度限制在5~8m/min,施工人员在吊篮内将横梁对准拼接板卡槽,参照拼接板上的预留孔,采用磁力钻对钢横梁进行钻孔,并逐一进行高强螺栓安装。
27.3、单片横梁安装完成后,操作吊篮向前移动至下一处支点位置,重复螺栓栓接流程,完成钢-混组合梁横梁安装。
28.该方案横梁施工时利用放置于梁间孔隙内的可移动式吊篮,既解决了场地限制问题,又保证了横梁安装进度,降低了t型钢-混组合梁架设风险,工序衔接紧、降低了施工成本。
29.实施例2:参照图3
30.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是在顶横梁4上设有吊耳7,设置吊耳7整体吊装固定方便快速,而且也更加安全。
31.实施例3:参照图2
32.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是围栏3铰接于承托板2上,实际施工时相邻梁体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性,此时中横梁支腿与拼接板有可能阻碍篮体移动,将围栏3铰接在承托板2的设置,可依据实际施工情况将围栏3折叠,可解决篮体移动受阻的问题,顺利通过横梁支腿处后,及时展开围挡,再将各围栏3栓接为整体。
3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