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

文档序号:28574614发布日期:2022-01-19 18:4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装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


背景技术:

2.铁路配件是铁路线路的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连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轨撑和道岔等,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结构,轨道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在列车运行的动力作用下,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3.扣件作为轨道交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用于固定钢轨的装置,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结构,它的作用是将钢轨和轨下基础连接成一个整体,将钢轨所受到的力传递给轨下基础,并保持钢轨的正确位置,防止钢轨产生纵横向位移,然而现有的一些钢轨扣件结构存在着由于扣件结构简单,扣件的稳定性较差,抗震性能也不是很充足,导致轨道的固定效果较差,随着轨道长期振动,部件松动,轨道抖动很容易导致扣件结构与轨道脱离的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稳定性较好且便于安装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包括底座和扣件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钢轨;所述扣件机构包括有转动杆、固定杆、第一块体、第二块体、第一抵块和第二抵块,所述转动杆两端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侧与固定杆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块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抵块,所述第一块体的底部卡接有第二抵块。
7.为了达到对第二抵块固定和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抵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条。
8.为了达到对支撑架进行固定和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
9.为了达到增强螺纹道钉固定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弹条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道钉,所述螺纹道钉底部的外侧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
10.为了达到对限位块起到限位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
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有限位块。
11.为了达到减少摩擦力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与限位块的外侧滑动连接。
12.为了进一步增强卡块和支撑架的稳定性、减少晃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13.为了达到对固定架进行限位固定和减小晃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的顶部与卡块的底部卡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当需要使用扣件结构时,将底座固定在混泥土枕上,通过将第二抵块放置在第一块体的下方,锤击第二抵块的侧面,使得第二抵块的侧滑面与第一块体的底部贴合,第一块体向上移动,第一块体带动固定杆转动,固定杆带动第二块体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块体的底部与钢轨的表面贴合,通过设置第一抵块,能够对钢轨起到定位的效果,避免在没有第一抵块的情况下,钢轨产生移动,偏离位置造成危险的情况,当第二挡块与第一块体贴合后,通过拧紧螺纹道钉,螺纹道钉挤压弹条能够稳定的对第二抵块进行固定和限位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存在着由于扣件结构简单,扣件的稳定性较差,抗震性能也不是很充足,导致轨道的固定效果较差,随着轨道长期振动,部件松动,轨道抖动很容易导致扣件结构与轨道脱离的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扣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剖视图;
19.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底座;2、支撑架;3、扣件机构;31、转动杆;32、固定杆;33、第一块体;34、第二块体;35、第一抵块;36、第二抵块;4、钢轨;5、第一固定块;6、弹条;7、螺纹道钉;8、卡块;9、固定架;10、第二固定块;11、弹簧;12、限位块;13、滑槽;14、伸缩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扣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钢轨4。
2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扣件机构3包括有转动杆31、固定杆32、第一块体33、第二块体34、第一抵块35和第二抵块36,转动杆31两端的外侧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
2,支撑架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转动杆31的外侧与固定杆32的内圈固定连接,固定杆3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块体33和第二块体34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块体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抵块35,第一块体33的底部卡接有第二抵块36。
24.参考图1和图2所示,第二抵块3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条6。
25.参考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架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8,卡块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架9。
26.参考图1和图2所示,弹条6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道钉7,螺纹道钉7底部的外侧与第一固定块5的内部螺纹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二抵块36带动第一块体33移动,第一块体33带动固定杆32转动,固定杆32分别带动第二块体34移动,进而使得第二块体34的底部与钢轨4的表面贴合,当第二块体34的底部与钢轨4的表面贴合时,第一抵块35的一侧与钢轨4的侧面贴合,对钢轨4进行限位固定和定位的作用,避免在没有第一抵块35的情况下,钢轨4产生移动,偏离位置造成危险的情况,通过设置螺纹道钉7,使得第一固定块5的底部能够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拧紧螺纹道钉7挤压弹条6能够稳定的对第二抵块36进行固定和限位的效果,避免在没有弹条6的情况下,钢轨4长期的晃动下,使得螺纹道钉7发生松动,降低了第一固定块5的稳定性,进而使得钢轨4与扣件机构3脱离,长期使用不利于钢轨4的安全性。
28.参考图1和图3所示,固定架9的内部焊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焊接有限位块12。
29.参考图1和图3所示,固定架9的内腔开设有与限位块12配合使用的滑槽13,滑槽13的内壁与限位块12的外侧滑动连接。
30.参考图1和图3所示,卡块8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0,第二固定块10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
31.参考图1和图3所示,限位块12远离弹簧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块14,伸缩块14的顶部与卡块8的底部卡接
3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弹簧11,限位块12和伸缩块14、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将固定架9插入卡块8的内部,当伸缩块14的外侧与卡块8的外侧贴合时,伸缩块14受到挤压带动弹簧11缩回到固定架9的内部,当伸缩块14与卡块8分离时,弹簧11带动限位块12,限位块12带动伸缩块14伸出固定架9的内部,对固定杆32起到一定的固定效果,减少了钢轨4受力时,钢轨4产生的晃动,带动第二块体34晃动,使得扣件松动的情况,通过设置限位块12和滑槽13,便于对伸缩块14进行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滑槽13,减少摩擦力,便于伸缩块14能够流畅的伸出固定架9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10,进一步增强卡块8和支撑架2的稳定性、减少晃动的现象。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扣件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4.当需要使用扣件结构时,将底座1固定在混泥土枕上,通过将第二抵块36放置在第一块体33的下方,锤击第二抵块36的侧面,使得第二抵块36的侧滑面与第一块体33的底部贴合,第一块体33向上移动,第一块体33带动固定杆32转动,固定杆32带动转动杆31转动,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10,进一步增强卡块8和支撑架2的稳定性、减少晃动的效果,固定杆32带动第二块体34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块体34的底部与钢轨4的表面贴合,通过设置第一抵块
35,能够对钢轨4起到定位的效果,避免在没有第一抵块35的情况下,钢轨4产生移动,偏离位置造成危险的情况,当第二抵块36与第一块体33贴合后,通过拧紧螺纹道钉7,使得第一固定块5与底座1进行固定,螺纹道钉7挤压弹条6能够稳定的对第二抵块36进行固定和限位的效果,然后,将固定架9插入卡块8的内部,当伸缩块14的外侧与卡块8的外侧贴合时,伸缩块14受到挤压带动弹簧11缩回到固定架9的内部,当伸缩块14与卡块8分离时,弹簧11带动限位块12,限位块12带动伸缩块14伸出固定架9的内部,对固定杆32起到一定的固定效果,减少了钢轨4受力时,钢轨4产生的晃动,带动第二块体34晃动,使得扣件松动的情况,通过设置限位块12和滑槽13,便于对伸缩块14进行限位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结构稳定性较差,抗震性能也不足,轨道固定的效果较差,长期抖动容易导致扣件结构与轨道脱离的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