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垫

文档序号:30609589发布日期:2022-07-01 23:1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垫

1.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撞垫。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交通领域中安全防护装置的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中护栏开口处、出口三角区分流处的护栏端部等区域,然而这些区域一般不做处理或者仅放置警示沙桶。当车速过快,车辆失控发生碰撞事故,车辆和乘员会遭到严重的伤害。因此,在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上放置防撞垫,对保障车内人员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现有的防撞垫主要由设置于端部的弧形板以及设置于两侧的导向板构成,其存在的最主要的缺陷是弧形板及导向板均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导向能力差,容易使车辆发生二次碰撞。
4.因此,如何提高防撞垫的导向能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向能力好地防撞垫。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7.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撞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向组件,各所述侧向组件均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鼻端组件,所述鼻端组件设置于所述侧向组件的第一端,且所述鼻端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向组件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鼻端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二滚筒二者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转动轴线均与所述侧向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尾部支撑结构,两个所述侧向组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尾部支撑结构相抵。
8.优选地,防撞垫还包括内部吸能结构,所述内部吸能结构设置于两个所述侧向组件以及所述鼻端组件和所述尾部支撑结构之间,且所述内部吸能结构沿所述侧向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9.优选地,所述内部吸能结构包括多个嵌套设置的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圆筒和方筒,且设置于同一所述吸能组件的所述圆筒和所述方筒二者相切,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吸能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方筒其中一者的对角线与另一者的对角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10.优选地,防撞垫还包括连接组件和导向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多个连接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件,各所述第一滚筒和各所述第二滚筒均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架沿所述侧向组件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各所述连接架均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导向件沿所述侧向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各所述连接件均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连接架为连接框架,所述内部吸能结构的宽度等于两个所述侧向组
件之间的距离,所述连接框架套设于所述内部吸能结构外部,且所述连接框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滚筒之间。
12.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板,且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均设置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一滚筒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滚筒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向组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导向件为导向绳,所述导向绳沿所述侧向组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贯穿多个所述连接架,所述导向绳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上。
14.优选地,所述导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组件并排设置于所述侧向组件的下方。
15.优选地,所述鼻端组件为外凸的弧形结构,且所述鼻端组件朝向远离所述侧向组件的方向凸出,所述鼻端组件与所述侧向组件第一端之间形成有弧形腔,所述弧形腔用于放置塑性材料。
16.优选地,所述鼻端组件的外侧设置有反光导向标识。
17.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防撞垫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向组件,各所述侧向组件均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鼻端组件,所述鼻端组件设置于所述侧向组件的第一端,且所述鼻端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向组件的第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鼻端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二滚筒二者的转动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转动轴线均与所述侧向组件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尾部支撑结构,两个所述侧向组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尾部支撑结构相抵。当车辆撞向防撞垫的鼻端和侧向时,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首先会发生转动起导向作用,将失控车辆方向导正,防止出现二次事故,然后会发生压溃变形吸收车辆碰撞能量,降低车速,起保护车内人员的作用。与板状结构相比,滚筒导向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防撞垫的导向能力。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垫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垫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侧向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部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鼻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1.5t轿车(100km/h)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垫发生正面碰撞的加速度曲线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00、防撞垫;1、侧向组件;101、第一滚筒;2、鼻端组件;201、第二滚
筒;3、尾部支撑结构;4、内部吸能结构;401、方筒;402、圆筒;5、连接件;6、连接架;7、导向件;8、第一连接座;9、第二连接座;10、弧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向能力好的防撞垫。
3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1.参考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垫10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向组件1,各侧向组件1均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滚筒101;鼻端组件2,鼻端组件2设置于侧向组件1的第一端,且鼻端组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侧向组件1的第一端相对设置,鼻端组件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滚筒201,第一滚筒101与第二滚筒201二者的转动轴线平行,且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201的转动轴线均与侧向组件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尾部支撑结构3,两个侧向组件1的第二端均与尾部支撑结构3相抵。当车辆撞向防撞垫100的鼻端和侧向时,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201首先会发生转动起导向作用,将失控车辆方向导正,防止出现二次事故,然后会发生压溃变形吸收车辆碰撞能量,降低车速,起保护车内人员的作用。与板状结构相比,滚筒导向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防撞垫100的导向能力。
32.于本实施例中,尾部支撑结构3具体为尾部支撑座。
33.于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防撞垫100的缓冲性能,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防撞垫100还包括内部吸能结构4,内部吸能结构4设置于两个侧向组件1以及鼻端组件2和尾部支撑结构3之间,且内部吸能结构4沿侧向组件1的长度方向设置。
34.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内部吸能结构4包括多个嵌套设置的吸能组件,多个吸能组件由外至内尺寸逐级减少。具体地,吸能组件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圆筒402和方筒401,且设置于同一吸能组件的圆筒402和方筒401二者相切,设置于相邻两个吸能组件中的两个方筒401其中一者的对角线与另一者的对角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另外,多个吸能组件由外至内厚度逐级减少,通过尺寸和厚度的逐级减少,在车辆碰撞时实现逐级吸能的作用。当车辆和防撞垫100发生碰撞时,设置于最内层的吸能组件首先发生变形,然后逐渐向外扩张。
35.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防撞垫100还包括连接组件和导向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5和多个连接架6,导向组件包括导向件7,各第一滚筒101和各第二滚筒201均与连接件5转动连接,多个连接架6沿侧向组件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各连接架6均与连接件5相连,导向件7沿侧向组件1的长度方向设置,各连接件5均与导向件7滑动连接。当车辆与防撞垫100发生正面碰撞时,鼻端组件2开始变形,降低车辆速度和最大峰值碰撞载荷以达到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目的;随着碰撞的进行,连接架6开始沿导向件7向尾部支撑结构3移动,随着连接架6的移动内部吸能机构发生变形吸收能量,降低碰撞速度保护人员安全。
36.进一步地,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连接架6为连接框架,内部吸能结构4的宽度等于两个侧向组件1之间的距离,连接框架套设于内部吸能结构4外部,且连接框架设置于相
邻两个第一滚筒101之间。
37.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连接件5为连接板,且连接件5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201均设置于两个连接件5之间,第一滚筒101的两端以及第二滚筒201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连接件5转动连接。
38.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导向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侧向组件1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导向件7为导向绳,导向绳沿侧向组件1的长度方向依次贯穿多个连接架6,导向绳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上。具体使用时,第一连接座8和第二连接座9均设置于尾部支撑结构3上,尾部支撑结构3固定于路面上。
39.进一步地,导向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向组件并排设置于侧向组件1的下方。
40.进一步地,导向绳具体为钢丝绳。
41.进一步地,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转轴和多个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第一滚筒101一一对应,第一滚筒101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一转轴上,以实现与两个连接板的转动连接;同理,第二转轴与第二滚筒201一一对应,第二滚筒201可转动地套设于第二转轴上,以实现与两个连接板的转动连接。
42.进一步地,第一滚筒101和第二滚筒201的材料选择铝或钢。
43.于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鼻端组件2为外凸的弧形结构,且鼻端组件2朝向远离侧向组件1的方向凸出,鼻端组件2与侧向组件1第一端之间形成有弧形腔10,弧形腔10用于放置塑性材料。弧形结构的两端分别为鼻端结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具体放置何种塑性材料,根据缓冲需求而定。通过设置塑性材料能够进一步增强防护能力。
44.于本实施例中,鼻端组件2的外侧设置有反光导向标识。例如设置反光箭头。
45.为了验证本实施例提出的防撞垫100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的优势,通过仿真软件建模分析。图7是1.5t轿车(100km/h)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垫100发生正面碰撞的加速度曲线图。从图7可以看出,该防撞垫100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加速度始终小于《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所规定的极限值20g。因此,可以看出该防撞垫100防撞缓冲能力优秀。
46.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