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75569发布日期:2023-01-17 21:1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人行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道面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还要求美观、舒适、环保。同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各大城市纷纷加人试点,热情很高;而海绵城市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城市慢行系统步道的建设。
3.城市慢行系统步道与行车道有本质区别,使用功能和承载力要求都不同,不应该采用一样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造成资源的浪费人行道对承载能力要求无须太高,但是,一定要方便施工,便于维护,人行道区域形状无规则,具有各种曲面、弯道,使大型机械设备无法施工;倘若采用与车行道一样的铺装材料,则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其次,人行道是供人行的道路,要求路面要舒适,环保,美观,耐久。
4.城市慢行系统步道主要包括公园或者景区步道,但是现有的景观园林中大多步道只是普通的水泥路,其下雨时容易积水,路人行走时,容易带起雨水打湿衣物,并且容易摔倒;部分步道采用渗水砖,其透水性较好、防滑功能强,颜色形状多样,与四周环境相映衬,自然美观,但是其底层一般为吸收性较强的泥沙层,泥沙层在透水的同时会被积水冲刷流失,形成空穴结构,导致渗水砖的塌陷下沉,故采用铺设渗水砖的步道维护率极高,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其透水性佳,防滑功能强,抗压抗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6.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的施工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7.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连接的碎石层、找平层、胶凝层、透水层和面砖层,所述碎石层内设有至少一个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有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依次贯穿的找平层、胶凝层和透水层与面砖层连接,且所述面砖层表面设有导水沟与集水结构连接,所述面砖层设有内部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透水层内部设有若干个流道,所述通孔通过流道与集水结构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面砖层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条。
10.进一步地,所述透水层由具有多流道的透水砖组成。
11.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呈分段结构,其包括第一支流道、第二支流道和干流道,所述第一支流道的上端与通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流道的下端相互汇集并与第二支流道
连通,所述第二支流道通过干流道与集水结构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流道与第二支流道的孔径比为0.2-0.8:1。
13.进一步地,所述胶凝层往上方填充以包覆所述透水砖的侧壁。
14.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结构包括集水管和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位于所述找平层顶部,所述承重台顶部安装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穿过承重台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15.进一步地,所述找平层由质量比为1:3-10的防水纤维和集料组成。
16.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层的级配为:粒径小于40mm的碎石占级总质量的100%;粒径小于30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75-95%;粒径小于20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50-65%;粒径小于10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30-45%;粒径小于5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15-25%;粒径小于0.6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1-8%。
17.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8.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的施工方法,用于制造所述的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包括以下步骤:
19.1)将基层夯实平整,在所述基层上预埋排水管并安装连接管后,填充级配碎石,形成碎石层;
20.2)做所述碎石层表面铺设找平层,并在所述找平层安装集水结构,然后将所述找平层压平;
21.3)在所述找平层铺设胶凝层,然后放置预制成具有多流道的透水砖,并向透水砖侧壁填充胶凝材料至与透水砖上表面平齐后,铺设预制的面砖层,即得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其通过透水层和集水结构的引流作用,疏通路面积水,提高步道的透水性和防滑性;同时步道包括碎石层、找平层、胶凝层、透水层和面砖层,该多层结构保证土壤积水的疏通,同时牢固性高,强度高,不易塌陷,使用寿命长。
24.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稳定性好,可大规模铺设。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面砖层;11、防滑条;12、通孔;13、导水沟;2、透水层;21、第一支流道;22、第二支流道;23、干流道;3、胶凝层;4、找平层;5、碎石层;6、集水结构;61、集水管;62、承重台;7、排水管;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8.实施例1
29.一种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如图1所示,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连接的碎石层5、找平层4、胶凝层3、透水层2和面砖层1,所述碎石层5内设有至少一个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连接有集水结构6,所述集水结构6依次贯穿的找平层4、胶凝层3和透水层2与面砖层1连接。
30.所述面砖层1表面设有多个防滑条11以提高防滑性能;所述面砖层1表面设有导水沟13与集水结构6连接,引导积水流向集水结构6内部,优选地,防滑条11可设置成沿集水结构6的径向排列,提高导水效率;所述面砖层1设有内部设有多个通孔12与透水层2连接,达到消除积水的效果。
31.所述透水层2由具有多流道的透水砖组成,所述流道将通孔12与集水结构6连通;具体地,所述流道呈分段结构,其包括第一支流道21、第二支流道22和干流道23,所述第一支流道21的上端与通孔12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支流道21的下端相互汇集并与第二支流道22连通,所述第二支流道22通过干流道23与集水结构6连通;本实施例中每两个第一支流道21汇集到一个第二支流道22中,所述第一支流道21与第二支流道22的孔径比为0.5:1;第一支流道21的孔径小于第二支流道22的孔径,有利于降低流道的堵塞程度,保证第二支流道22疏通,提高透水效率。
32.所述胶凝层3由混凝土材料制成,其铺展在找平层4表面,同时包覆所述透水砖的侧壁,并固定集水结构6,提高园林步道的牢固性和抗压轻度。
33.所述找平层4由质量比为1:8的防水纤维和集料组成;所述防水纤维为聚丙烯合成纤维,其长径比为60-120:1;所述集料为粒径小于0.6mm,组分可为任意比例的石英砂、碳酸钙、云母、硅灰石和黏土,优选地,石英砂含量应为30-50%。
34.所述集水结构6包括集水管61和承重台62,所述承重台62位于所述找平层4顶部,并在胶凝层3中固定,所述承重台62顶部安装有集水管61,优选地,所述集水管61与承重台6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集水管61的底部设有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穿过承重台62与所述排水管7连通。
35.所述碎石层5的级配为:粒径小于40mm的碎石占级总质量的100%;粒径小于30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75-95%;粒径小于20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50-65%;粒径小于10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30-45%;粒径小于5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15-25%;粒径小于0.6mm的碎石占总质量的1-8%。
36.所述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的施工方法,用于制造所述的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包括以下步骤:
37.1)在要施工的路面挖出坑道,将坑道的底部基层夯实平整,在所述基层上预埋排水管7并安装连接管8后,填充级配碎石,形成碎石层5;
38.2)做所述碎石层5表面铺设找平层4,并在所述找平层4安装集水结构6,然后将所述找平层4压平;
39.3)在所述找平层4铺设胶凝层3,然后放置预制成具有多流道的透水砖,并向透水砖侧壁填充胶凝材料至与透水砖上表面平齐后,铺设预制的面砖层1,即得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
40.本发明的具有透水和防滑功能的园林步道,其通过透水层2和集水结构6的引流作用,疏通路面积水,提高步道的透水性和防滑性;同时步道包括碎石层5、找平层4、胶凝层3、
透水层2和面砖层1,该多层结构保证土壤积水的疏通,同时牢固性高,强度高,不易塌陷,使用寿命长。
4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