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施工方法及桥梁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5416发布日期:2022-11-26 1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承台(1),其设有球铰基座(2);下球铰(3),其与所述球铰基座(2)围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空间,所述下球铰(3)上设有排气孔(5)和振捣孔(6),所述排气孔(5)上连接有排气孔接长管(9),所述振捣孔(6)上连接有振捣孔接长管(8),所述振捣孔接长管(8)和排气孔接长管(9)均向远离所述球铰基座(2)的方向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3)向靠近所述球铰基座(2)的方向凹陷,所述振捣孔接长管(8)和所述排气孔接长管(9)的顶部高度均高于所述下球铰(3)的最高处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球铰(3)靠近所述球铰基座(2)的一侧设有劲板(4),所述劲板(4)将所述下球铰(3)分隔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所述下球铰(3)上均设有所述排气孔(5)和所述振捣孔(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捣孔接长管(8)和所述排气孔接长管(9)均沿平行于所述下球铰(3)的轴线的方向延伸。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下球铰(3)安装至球铰基座(2)上;将排气孔接长管(9)连接至排气孔(5),将振捣孔接长管(8)连接至振捣孔(6);在所述下球铰(3)与所述球铰基座(2)之间浇筑混凝土。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球铰(3)与所述球铰基座(2)之间浇筑混凝土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排气孔接长管(9)和所述振捣孔接长管(8)内的混凝土的状态,判断所述下球铰(3)内的混凝土是否密实;若所述混凝土冒出至所述排气孔接长管(9)和所述振捣孔接长管(8)内,且在初凝前不下沉,则判定为所述下球铰(3)内的混凝土密实,否则,所述下球铰(3)内的混凝土不够密实。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下球铰(3)安装至球铰基座(2)上之前,还包括:在所述下球铰(3)上增设多个所述排气孔(5),使所述排气孔(5)数量满足至少3个/m2。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排气孔接长管(9)连接至排气孔(5),将振捣孔接长管(8)连接至振捣孔(6)还包括:连接所述振捣孔接长管(8)和所述排气孔接长管(9)时,使其顶部高度均高于所述下球铰(3)最高处的高度。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的质量比包括水泥440,粉煤灰20,矿粉40,膨胀剂50,砂755,碎石1005,水182,减水剂10.45。10.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体球铰基座混凝土灌注系统,其包括:下承台,其设有球铰基座;下球铰,其与所述球铰基座围成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空间,所述下球铰上设有排气孔和振捣孔,所述排气孔上连接有排气孔接长管,所述振捣孔上连接有振捣孔接长管,所述振捣孔接长管和排气孔接长管均向远离所述球铰基座的方向延伸。由于采用管道接长振捣孔和排气孔,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反压出接长管口,隔板舱室不易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保证了球铰底部混凝土的充盈率;通过观察接长管内混凝土的状态,就可以判断球铰内的混凝土是否密实,从而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做到质量控制可视化,且操作流程简单,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韩胜利 董培生 潘兴 冉永鹏 李响 周志坚 金伟 李美玉 孟庆科 李华鹏 庞文晋 李泽露 张帅 赵晓迪 李晨晨 李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