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2646发布日期:2023-03-25 13:0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闸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闸。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停车场等道路口处设置的道闸其采用电机与齿轮减速机配合控制横杆的抬放,而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及启动与否由识别车牌的识别部控制,由于横杆多采用铝合金结构制造加之其长度较大故需要较大的扭矩才能驱动其转动抬起,明显的不足在于结构复杂功耗大,在夏天高温下频繁动作时散热不佳且负载大,当出现被撞击的情况下横杆有可能将齿轮减速机一同损坏导致维修成本高,另外由于电机恒速使得横杆的抬起放下动作缓慢不利于道闸处的快速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道路闸,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道路闸,包括道闸立杆和转动设置在所述道闸立杆上端的道杆,所述道闸立杆上固定设有前车牌识别部和后车牌识别部,其分别用于识别汽车的前部车牌和后部车牌;
6.所述道闸立杆的上端设有u形状开口,所述道闸立杆的上端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嵌装着轴承的转轴孔,所述道杆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嵌装在轴承的内圈进而在轴承的作用下使所述道杆能绕所述道闸立杆发生转动,所述道杆内固定设有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包括储水腔体以及泵体以及连接两者的软管,通过泵体的吸排水作业调整控制所述转轴两侧的储水腔体的重量比;
7.所述泵体的作业通过接收所述前车牌识别部和所述后车牌识别部的识别信号控制,所述道闸立杆上固定设有一个供所述泵体安装的水泵机仓,所述道闸立杆内还安装设有一个供给液体的水箱,所述泵体与该水箱连通;
8.所述道闸立杆的下端焊接固定设有固定用的螺栓固定板,所述抬起后其限位仰角不大于八十度。
9.优选的实施例一,所述配重系统包括后端配重水箱、前端配重水箱、前输水管、后输水管、配重体,所述前端配重水箱和所述后端配重水箱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一个溢气孔,所述道杆是中空的,所述前端配重水箱固定在所述道杆内且位于所述转轴的右侧,所述后端配重水箱固定在所述道杆内且位于所述转轴的左侧,所述后端配重水箱与所述泵体通过所述后输水管连通,所述前端配重水箱与所述泵体通过所述前输水管连通,所述配重体固定在所述道杆的左端下侧,当所述后端配重水箱及所述前端配重水箱内无液体时,所述转轴两侧的重量是一致的,这时所述道杆处于水平且静平衡的状态。
10.优选的实施例二,所述配重系统包括配重箱以及连接所述泵体和所述配重箱的供
水管,所述上设有一个通气孔,所述配重箱处于空腔状态下时,所述转轴的右侧重量大于所述转轴的左侧重量,这样使得所述道杆保持水平放置的姿态,当所述前车牌识别部扫描到汽车前部牌照时控制启动所述泵体将水箱内的水打入所述配重箱内使得所述转轴左端的重量加大,使得所述道杆向上抬起,当车辆通过后所述后车牌识别部识别到后部车牌时控制所述泵体反转进而将所述配重箱内的水抽回所述水箱中,这样使得所述转轴的右侧重量又大于左侧进而使得所述道杆放下。
11.优选的,所述道杆的左端固定设有一个与所述配重箱连通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信号电路由所述前车牌识别部和所述后车牌识别部控制开关,并且在所述道闸立杆上还设有一个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敞口管道结构,当所述配重箱内的水由所述电磁阀处倒出后被重新收集至所述水箱内便于后续的继续使用。
12.优选的,所述道杆内左右滑动设有浮动配重块且所述浮动配重块的右端连接设有弹性部件,而所述弹性部件的右端固定在所述道杆内,当所述道杆上抬时,所述浮动配重块向所述转轴方向滑动使得所述浮动配重块的作用力矩减小,有利于所述道杆加速上台,当所述配重箱内的水排出后使得所述转轴右侧的重量又大于左侧的重量,由于所述道杆的坡度的降低使得所述弹性部件的弹性势能将所述浮动配重块向所述道杆的右端拉动使得所述浮动配重块的作用力矩加大,有利于加速所述道杆的放下。
13.优选的,所述挡板左右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道闸立杆的上端,所述道闸立杆的上端还左右水平滑动设有前挡板,所述道闸立杆的上端还固定设有固定挡板且所述固定挡板位于所述挡板和所述前挡板中间,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挡板之间以及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前挡板之间均设有缓冲弹簧。
14.优选的,所述道杆的上端面和所述限位挡板中间焊接固定设有前侧加强肋板和后侧加强肋板。
15.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装置结构通过调控所述道杆两端的重量实现抬放,有效的降低了功耗以及做功动力源的负载,一方面降低了能耗另一方面减少了经济成本,并且在所述道杆受到撞击破坏后并不会导致泵体受损相比现有设计能保证核心部件的安全降低了修复成本,本装置的结构设计使得所述道杆在抬起以及落下时更加的快速,有利于提高道闸的通过效率。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略去前车牌识别部30、后车牌识别部31);
18.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略去前车牌识别部30、后车牌识别部31);
19.图3是图1中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结构示意图(略去前车牌识别部30、后车牌识别部31);
21.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发明的道杆15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发明的道杆15的结构示意图(另一实施例);
24.图8是图7中的配重箱26注水后道杆15的转动趋势示意图;
25.图9是本发明的道杆15的结构示意图(另一实施例);
26.图10是本发明的道杆15的结构示意图(另一实施例);
27.图11是图10中的配重箱26注水后道杆15的转动趋势示意图。
28.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道闸立杆;11、配重系统;12、水泵机仓;13、螺栓固定板;14、转轴孔;15、道杆;16、前端配重水箱;17、前输水管;18、限位挡板;19、前侧加强肋板;20、后侧加强肋板;21、转轴;22、配重体;23、后端配重水箱;24、后输水管;25、浮动配重块;26、配重箱;27、供水管;28、弹性部件;29、挡板;30、前车牌识别部;31、后车牌识别部;32、电磁阀;33、前挡板;34、固定挡板;35、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31.如图1-1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道路闸,包括道闸立杆10和转动设置在所述道闸立杆10上端的道杆15,所述道闸立杆10上固定设有前车牌识别部30和后车牌识别部31,其分别用于识别汽车的前部车牌和后部车牌;
32.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上端设有u形状开口,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上端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嵌装着轴承的转轴孔14,所述道杆15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嵌装在轴承的内圈进而在轴承的作用下使所述道杆15能绕所述道闸立杆10发生转动,所述道杆15内固定设有配重系统11,所述配重系统11包括储水腔体以及泵体以及连接两者的软管,通过泵体的吸排水作业调整控制所述转轴21两侧的储水腔体的重量比,实现所述道杆15的抬起与放下的机械动作;
33.所述泵体的作业通过接收所述前车牌识别部30和所述后车牌识别部31的识别信号控制(该技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车牌识别装置控制电机的技术一致),所述道闸立杆10上固定设有一个供所述泵体安装的水泵机仓12,所述道闸立杆10内还安装设有一个供给液体的水箱,所述泵体与该水箱连通;
34.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下端焊接固定设有固定用的螺栓固定板13,所述15抬起后其限位仰角不大于八十度。
35.优选的实施例一,结合图6,所述配重系统11包括后端配重水箱23、前端配重水箱16、前输水管17、后输水管24、配重体22,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和所述后端配重水箱23的上端面均开设有一个溢气孔,所述道杆15是中空的,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固定在所述道杆15内且位于所述转轴21的右侧,所述后端配重水箱23固定在所述道杆15内且位于所述转轴21的左侧,所述后端配重水箱23与所述泵体通过所述后输水管24连通,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与所述泵体通过所述前输水管17连通,所述配重体22固定在所述道杆15的左端下侧,当所述后端配重水箱23及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内无液体时,所述转轴21两侧的重量是一致的,这时所述道杆15处于水平且静平衡的状态,当我们需要放下所述道杆15时,通过控制所述泵体将液体打入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内使得所述转轴21的右端重量加大,进而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使得所述道杆15快速放下,在所述道杆15的上端焊接固定设有限位挡板18,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上端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道杆15下转限位角度的挡板29,具体的,所述限位挡板18与所述挡板29接触相抵后在所述挡板29的限制作用下使所述道杆15保持水平横拦状
态,当所述前车牌识别部30识别到车牌后控制所述泵体启动将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内的液体抽出并转抽至所述后端配重水箱23内,使得所述转轴21左侧的重量变大进而使得所述道杆15抬起,当所述后车牌识别部31扫描到通过汽车的尾部车牌时,反转所述泵体将液体转移至所述前端配重水箱16,使所述道杆15放下。
36.优选的实施例二,结合图7、8,所述配重系统11包括配重箱26以及连接所述泵体和所述配重箱26的供水管27,所述26上设有一个通气孔,所述配重箱26处于空腔状态下时,所述转轴21的右侧重量大于所述转轴21的左侧重量,这样使得所述道杆15保持水平放置的姿态,当所述前车牌识别部30扫描到汽车前部牌照时控制启动所述泵体将水箱内的水打入所述配重箱26内使得所述转轴21左端的重量加大,使得所述道杆15向上抬起,当车辆通过后所述后车牌识别部31识别到后部车牌时控制所述泵体反转进而将所述配重箱26内的水抽回所述水箱中,这样使得所述转轴21的右侧重量又大于左侧进而使得所述道杆15放下,相比实施例一该方案仅对一侧供水,可降低所述泵体的功耗,并且对所述道杆15的左侧供水其供水高度远远低于对所述道杆15右端供水时的高度,同样的降低了所述泵体的功耗,并且精简了管路的设计。
37.优选的,结合图9,所述道杆15的左端固定设有一个与所述配重箱26连通的电磁阀32,所述电磁阀32通过信号电路由所述前车牌识别部30和所述后车牌识别部31控制开关,具体的,当所述前车牌识别部30扫描到前车牌照时所述电磁阀32就关闭,同时所述泵体启动对所述配重箱26供水,使得所述转轴21的左侧重量加大进而使得所述道杆15抬起,当所述后车牌识别部31识别到车辆的后部牌照时将所述电磁阀32打开,使得所述配重箱26内的水在重力势能作用下快速由所述电磁阀32处排出,使得所述道杆15快速的放下,这样的设计进一步降低了所述泵体的功耗以及负载作业时长有效的延长了其寿命,并且能加快所述道杆15放下的速度(由于所述电磁阀32采用直排,外部气压通过通气孔进入所述配重箱26内使得所述配重箱26内的水快速排出从而无需经过泵体,显然这样的速度更快),并且在所述道闸立杆10上还设有一个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敞口管道结构(图中未示出),当所述配重箱26内的水由所述电磁阀32处倒出后被重新收集至所述水箱内便于后续的继续使用。
38.优选的,结合图10、11,所述道杆15内左右滑动设有浮动配重块25且所述浮动配重块25的右端连接设有弹性部件28,而所述弹性部件28的右端固定在所述道杆15内,当所述道杆15上抬时,所述浮动配重块25向所述转轴21方向滑动使得所述浮动配重块25的作用力矩减小,有利于所述道杆15加速上台,当所述配重箱26内的水排出后使得所述转轴21右侧的重量又大于左侧的重量,由于所述道杆15的坡度的降低使得所述弹性部件28的弹性势能将所述浮动配重块25向所述道杆15的右端拉动使得所述浮动配重块25的作用力矩加大,有利于加速所述道杆15的放下。
39.优选的,结合图5,所述挡板29左右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上端,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上端还左右水平滑动设有前挡板33,所述道闸立杆10的上端还固定设有固定挡板34且所述固定挡板34位于所述挡板29和所述前挡板33中间,所述固定挡板34和所述挡板29之间以及所述固定挡板34和所述前挡板33之间均设有缓冲弹簧35,在所述道杆15上抬时,所述道杆15的上端面转动至上限位后就会与所述前挡板33相抵并在所述缓冲弹簧35的缓冲作用下减速并停止,当所述道杆15放下时转动至下限位,所述限位挡板18与所述挡板29相抵并在所述缓冲弹簧35的缓冲作用下减速并停止。
40.优选的,所述道杆15的上端面和所述限位挡板18中间焊接固定设有前侧加强肋板19和后侧加强肋板20,由结构力学可知在所述道杆15实现抬起或放下的最后定位阶段时由于远离所述转轴21的端部重力势能的作用将会对所述转轴21处的所述道杆15的上端面以及所述限位挡板18两侧的部位产生撕裂力,通过所述前侧加强肋板19和所述后侧加强肋板20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加强所述道杆15整体的稳定性。
41.需要强调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